护理专业警惕性在莪术油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应用探讨
2020-06-08何福鲜韦壮苗覃桂学黄璘琳宁丽娅谢文琼
何福鲜,韦壮苗,覃桂学,黄璘琳,宁丽娅,谢文琼
(广西省来宾市人民医院,广西 来宾)
0 引言
专业警惕性是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护理专业警惕性就是注意和确认有效的临床观察信号,权衡护理行动本身所带来的潜在危险性以及随时准备采取合适而有效的行动来减少危险性和对威胁的反应。
莪术油是一种中药注射剂,主要活性成分主要为莪术醇、β- 榄香烯、吉马酮、莪术二酮、新莪术二酮等二十多种[1],其中莪术醇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消炎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对机体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
和抑制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2]。莪术油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近来不少,因其过敏反应发展迅速度,若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国家药物监测中心发布的《信息通报》建议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要关注莪术油注射液的过敏反应[3]。现对2016~2018 年本院急、门诊莪术油输入导致的过敏反应35 例早期发生特点及护理专业警惕性应急处理经验进行分析,为使用该药的安全防范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归分析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在我院急、门诊滴注莪术油导致过敏反应患者35 例,排除用药前已经存在其他物质导致的过敏症状者。
1.2 方法
对35 例注射莪术油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的性别、年龄、过敏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最后患者恢复结果等信息进行整理与归纳,并对其分类、统计与分析。
1.3 病例诊断标准
用药过敏反应的诊断按孙永显主编的《急救护理》[4]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性别分布
35 例过敏反应病例中男17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30.5±7.2)岁,最小的8 岁,最大的64 岁。年龄上主要发生在20 岁以下多见,18 岁以下未成年人有18 例占51.43%,男女比例17:18,详情见表1。
表1 过敏反应病例年龄、性别分布(n)
2.2 发生过敏反应主要的表现
35 例患者过敏反应早期在各系统中主要症状如下:呼吸道阻塞症状如咳嗽、胸闷、呼吸困难、憋气;微循环障碍表现为面部苍白、肢端湿冷;中枢缺氧症状表现为意识丧失、昏迷;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皮肤过敏症状发生的病例占比较少,仅2 例,均是出现手部皮肤瘙痒,见表2。
2.3 过敏反应的时间分布
35 例均为用药当时即发生不良反应,且多在用药后10 min 内发生,发生过敏反应最快的为用药后20 s 发生,最迟的为用药40 min 后发生,见表3。
表3 过敏反应发生时间、抢救观察时间分布与处理效果分析[n(%)]
2.4 应急处理
患者在1~5 min 出现咳嗽、胸闷或呼吸困难、面部涨红或苍白、烦躁不安、脉搏微弱及血压下降、头晕、意识丧失等症状时,立即启动过敏反应抢救程序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管及接上生理盐水、平卧于平车上、氧气吸入并快速送至抢救室监测生命体征,通知医师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注射等处理,观察至生命体征平稳。
3 讨论
3.1 莪术油过敏反应的机理分析
目前临床使用的莪术油注射液是从莪术干燥根茎中提取的挥发油,属中药制剂,已列入中国药典中的新抗病毒药,对多种细菌、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临床应用广泛。35 例早期过敏反应结果显示主要表现在呼吸道、循环、消化道和神经系统,表现为咳嗽、胸闷、呼吸困难、面部通红、呕吐、腹痛、意识丧失等。这是莪术油进入机体后某些化学成分刺激免疫系统产生IgE,以及致敏原和抗体共同作用于致敏细胞,释放出5- 羟色胺、组胺、缓激肽血管活性物质等,可引起外周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床扩大、血浆渗出,血容量相对不足,加之过敏常致喉部、支气管痉挛所致的呼吸困难,使胸腔内压力升高,因而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亦减少[5],最终因机体有效循环血量的绝对和相对锐减而使各重要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量不足所致上述一系列临床症状。这就提示护士在患者滴注莪术油时主要观察呼吸道症状、循环系统症状及意识状态等。
从年龄分析其过敏反应的发生主要集在18 岁以下未成年人,共有17 例占48.57%,35 岁以上12 例占34.29%,这与《信息通报》上数据相近[3]。主要是因为本院该药主要应用于未成年人较多且未成年人机体的器官、免疫系统等方面的发育不全,主要通过排泄器官肝、肾脏对药物代谢、排泄的不完全及对外来抗原的敏感性增加导致过敏反应发生率增多,提示在未成年人用莪术油注射液尤为谨慎。
3.2 护理专业警惕性与患者转归的重要性
本组数据表明,其过敏反应71.43% 发生在开始滴注5 min 内,故在滴注时前5 min 应当缓慢。本院于2011 年开始培养护士的护理专业警惕性理念,掌握该致敏药物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与发生时间及过敏性休克的抢救程序。在滴注该药的治疗护理中,保持专业警惕性,严格按药品说明书控制输入速度,严密观察患者在开始滴注5 min 内的反应症状,随时做好抢救患者的准备。本组中有34 例过敏反应早期主要表现为咳嗽、胸闷、憋气、面部通红、呕吐、腹痛[6],是因年龄、性别不同,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和滴速等不同,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与文献报道一致[7]。35 例患者中发生过敏反应最快的在滴注20 s 时,大部分发生在用药后5 min内,所有患者过敏反应早期症状均被护士及时发现后立即停止输液、平卧、更换生理盐水及输液管后30 min 内症状消失,仅1 例在输液40 min 时被发现其意识障碍、抽搐,立即停止输液,更换生理盐水及输液管后按医嘱迅速静脉注射地米、非那根、输氧等处理后观察55 min 后才完全恢复。分析结果发现过敏反发现越早,护士的应急处理时间越早,患者恢复越快,抢救成功率越高,转归耗时越短,提示过敏反应发生的早期发现、及时处理与患者恢复的效果有很大关系。护士在滴注莪油术应严密观察患者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仔细询问患者的感觉,特别是从开始输注到5 min 内,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完善相关记录。
综上所述,莪术油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多为速发型。护士凭借自己的护理专业警惕性,在患者开始滴注莪术油时注意其用药反应,早期发现患者过敏症状,及早给予相应处理,使患者早期脱离危险,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