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信息素养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2020-06-08郭宏荣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素养

郭宏荣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4155)

一、引言

“新媒体时代”,也称为“微媒体时代”,由“媒体”和“微时代”叠加而成。“媒体”诞生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源自拉丁语“Medium”,译为媒介。后它成为信息的传播媒介,并衍生出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微时代”,即大众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多种媒介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等,及时、高能地进行信息读取、处理、发布及传播互动等社会活动的信息时代。[1]综上可得,新媒体时代是一个随着历史和时间而延伸的技术的动态概念。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力,是人们能确定自己什么时候需要获取信息,需要什么样的信息。面对有用的信息时,人们可以对其进行检查索取和衡量评定。[2]王吉庆教授认为,信息素养是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在获取信息、使用和研究信息层面所具备的能力和涵养。它有很多方面组成,如对信息的态度和从中产生的体验、获取使用信息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常用的信息知识及信息技能等,是综合的、社会公认的衡量评定。[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QQ、微信、电邮、论坛等一系列新媒体走进我们的生活。信息浪潮不仅改变着高职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更深刻影响着他们“三观”的形成。作为高职学生的主要引导者,辅导员有必要顺应时代潮流,正视自身信息素养能力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综合素养。本文拟以“新媒体”这一背景为背景,探索如何提升高职辅导员的信息素养能力,以提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质量。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在信息素养能力方面的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重庆万州6 所高职的216 名专兼职辅导员,年龄结构为23―48 岁之间。这6所高职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学校、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重庆安全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科技职业学院、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一)信息意识现状

笔者经调研和走访发现,高职辅导员对于新媒体使用率较高,qq、电邮等已经成为其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信息的接受能力也很强,但在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结合层面仍有很大的缺失,如图1 所示。在被调查者中,只有21%的辅导员总是可以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去处理解决思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62%的辅导员多数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处理解决思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还是有17%的辅导员仍利用经验或传统方式去处理问题,没有意识到去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去处理解决思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二)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现状

在信息时代,高职辅导员在知识和能力上存在不足。从走访得知,高职辅导员,大多毕业于思政、教育学、管理学等专业,真正从计算机、信息处理等专业毕业的寥寥数人,大多数没有经过现代新媒体、信息处理、网络应用等的系统培训学习,导致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去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如图2 所示,72%的辅导员满足于目前掌握的信息传播手段,以面对面的谈话、会议等形式为主。21%的辅导员表示自己在信息知识和技术方面“略显不足”,只有7%的辅导员意识到“严重缺乏”,能积极主动学习和把握支配信息知识与技能,充分发挥其在思政工作中的优势。

(三)信息伦理道德现状

在信息道德方面高职辅导员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具体见图3。表现在:一方面有不规范的网络行为,高达67%的高职辅导员没有在网络世界中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如在知识产权方面;一方面忽视了对学生的网络教育和网络管理,大多数辅导员只限于简单地、表面性地引导学生的网络道德和价值观,缺乏主动去参与学生网络活动的意识,只有17%的辅导员特别注意,并充分地深入进行正确引导。如此发展下去,容易造成学生错误地利用网络资源,会严重扭曲他们的网络道德和相关的价值观等。

由此可见,在信息素养能力方面,高职辅导员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如很强的接收能力等,但在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信息素养在思政工作层面的结合和信息伦理等方面仍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信息素养能力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职辅导员应多加努力。

三、培养高职院校辅导员信息素养能力的必要性

(一)高职生已普遍接纳新媒体,新媒体已对其思想意识、学习生活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媒体已成为高职学生接触世界、自我成长的一种重要及主要途径。据笔者调查了解,超过98%以上高职学生使用手机上网、人手一qq,聊微信、逛论坛等,超过70%的学生有自己的微博、空间或朋友圈,超过35%的高职学生会在论坛、朋友圈等留下自己的文字,来交流与发泄情感。

如今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为00 后,他们具有价值观念多元、个性鲜明、理想信念缺乏、团结合作意识薄弱等特点。因此,作为一把“双刃剑”,新媒体既为他们提供了信息平台,让其有更多方式去展现自我,张扬个性和表达情感,又容易导致他们思想道德被侵蚀等不良影响;又为“宅文化”供应了无限蔓延的土壤,这种文化有:“精神上倦怠,行动上懒散,交际上孤僻,缺乏实际的人际沟通”[4]的特点,如若不加以正确引导,会让其丧失人际交往能力,出现很多心理问题,甚至会造成人格障碍。

(二)培养与提升高职辅导员的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意义

首先,高职辅导员必须不断提升信息素养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以便于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占据主导地位。新媒体的开放性、平等性等特点,使师生具有同时获取、使用信息的平等权利,致使学生所知信息有机会多于辅导员,导致辅导员人格魅力下降。作为“引路人”,高职辅导员要善于接受新信息、新观念,提升信息素养能力,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其次,高职辅导员必须不断提升信息素养能力,提高工作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如今学生大多不会主动与辅导员沟通交流,而选择通过网络宣泄情感。新媒体即时性,使高职辅导员可以通过朋友圈、空间、qq 群等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帮学生走出误区。高职辅导员还可以建立网络工作平台,全面管理学生工作,及时发布信息,通过互联网加强对资助、就业、学生活动等的管理和沟通;高职辅导员应开展多渠道、多时空的立体化培育模式,以提高工作的可操作性。

最后,高职辅导员必须不断提升信息素养能力,以便于帮助“边缘化”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高职学生高考成绩最低200 分就能被录取,已被“边缘化”。他们文化基础不足,学习习惯不好,缺乏毅力和目标,更容易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网络世界中,通过聊天、打游戏、看影视剧等来消磨时间。高职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差,容易被不法分子及其负面信息所侵蚀;互联网中充斥着的不文明行为,对其身心产生了不健康影响。作为人生导师,高职辅导员有必要加强信息素养能力,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四、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信息素养能力提升的建议

教育部24 号令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中坚力量。面对各种新兴事物,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并使用各种新的工作抓手,尤其是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并努力拓宽工作方式,提高工作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增进工作魅力。[5]信息素养能力,是传统素养的拓展和延伸,是新时代高职辅导员素质结构及特征的集中体现。因此,高职辅导员应积极提升自我的信息素养能力,践行终身学习,做学生的良好榜样。结合王吉庆教授对信息素养的定义,笔者认为高职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提升。

(一)扭转观念,提升信息素养能力的“灵魂”――信息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指导。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辅导员已充分认识到信息的不可替代性,新媒体有着在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但辅导员并没明显优势,对信息仍旧缺少该有的敏锐感。因此,在新形势下,高职辅导员应努力拓宽信息结构,提高文化素养,以便从其他领域的多种信息中得到相应的启发,提升思政教育的工作品质;同时还应培养信息意识,作为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具体任务的执行者,辅导员不仅需要提升自我的信息意识,要积极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去处理解决思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更应练一身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功夫”,在信息意识的驾驭下收获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坚守立场,遵守信息素养能力的“导向”――信息道德

新媒体时代,信息在传播渠道和空间利用上更加自由,“垃圾信息”伴随而来。如肆虐横生的计算机病毒、个人隐私的泄露、高科技犯罪和随处可见的违背道德的不良信息等。在这种大环境下,高职辅导员首先应全面了解信息安全常识,积极维护信息安全;其次必须遵守网络秩序和纪律,做到以身作则,要用现实中的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在网络中的言行,自觉恪守网络伦理;更重要的是,高职辅导员应形成并掌握符合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道德标准,有主动参与学生网络活动的意识,对学生加强网络教育管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和价值观等。

(三)肯下功夫,充实信息素养能力的“基础”――信息知识

信息科学知识和信息工具技能组成信息知识。高职辅导员不仅需要掌握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还需精准把握信息知识在思想政治层面的发展情况,熟识网络流行和信息语言,及时了解网络思潮。同时辅导员还应对信息具有较高的分析和评价能力,不断充实个人的信息资料储备。

(四)勤学好问,加强信息素养能力的“落点”――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即为如何获得、剖析、处理和创新信息,是信息素养能力的核心和最终“落点”。检索信息资源,并将其运用到新的具体情境中,在这方面高职辅导员仍需要加强。辅导员有必要在网络信息资源与方法、检索和分析技能等方面下工夫,以提高信息能力。就辅导员个人而言,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公开课、微课、远程教育、各种APP 课程等网络资源,掌握这种技巧和方法论,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培训;也需抓住国家、教委、学校等举办的各种长、短期培训,弥补自己在信息专业知识上的短板,提升自我的综合信息能力。就高职院校而言,应尽可能地为辅导员提供跟随时代步伐的、先进的信息化硬软件环境和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便更好地促使辅导员提升自我的信息素养能力。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政素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