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020-06-07张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木兰诗传承传统文化

张信

摘 要:初中正值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在此时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的良好发展。语文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教学载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出语文教学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情况,将符合学生学习的经典文学作品融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深度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进而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将我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传承 木兰诗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7.055

《木兰诗》是我国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之一,这首诗的内容清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将其融入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不仅符合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认知水平,还能实现语文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融合,实现运用语文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而如若教师单一地运用课本中的知识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理解会一直流于表面,并不利于学生的文化学习与语文发展,更难以使学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因此,教师应正确地认识到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选择符合学生文化学习的经典文学作品开展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够真正走入文化的世界中,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与思想,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进而使学生能够良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良好提升。接下来,本文就以《木兰诗》为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的探究。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严密的逻辑性、蓬勃的生机和朝气三大特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与深刻的教学意义。当学生能够真正读懂与领悟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将能够从文化中学习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想道德行为,等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学习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能够从根源上避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流散与流失,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真正弘扬到世界各处,加快我国文化社会的建设。而语文这门学科又是对学生开展知识、文化与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充分发挥出语文课程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作用,既可以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还能为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在此时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思想观,为学生今后的素质与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将传统文化知识真正融入语文课堂中,使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学习方向良好发展。

二、以《木兰诗》为例探究初中语文课堂传承传统文化的路径

1.介绍花木兰以及乐府诗歌特征

为真正发挥出语文课堂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开展教学,为学生介绍花木兰以及乐府诗歌特征,使学生能够亲身经历文化知识的形成过程,意识到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木兰诗》的学习效果。

一是在开展《木兰诗》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了解花木兰人物形象的教学任务,看一看哪个学生对人物的掌握透彻,充分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搜集有关花木兰的资料,深度探究与分析花木兰的形象,使学生能够成为语文课堂的学习主体者,形成对本首诗的深刻理解与记忆。

二是在开展《木兰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语文学习能力,为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学习任务。为学生能力强的学生,布置让学生概述本首诗故事的任务;为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布置让学生探究花木兰替父从军原因的任务;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布置让学生找出具有人物形象代表性的词句。以此,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依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深度学习其中的文化知识,品味其中的文化思想,提高班级整体学生的文化学习与领悟能力,随之提高教师文化教学的质量。

三是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适当的教学时机为学生讲解乐府诗歌特征,与《木兰诗》具有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将花木兰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品质传承下去,提高学生文化学习的有效性。

2.要求学生熟读文章,做到大致理解文章内容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首乐府诗。相对于其中的古诗词来说,不仅篇幅更长,蕴含的文化精神更加深刻,所以初中生在直接学习的时候较为困难,导致學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并不可观,这就失去了通过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价值。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转变对学生的教学方式,通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将枯燥难懂的古诗词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确保学生开展文化学习的实效性,实现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通过这种趣味化的教学方式,从根源上消除学生不认真与形式化学习古诗词知识的不良现象,而是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其中的文化思想,使学生能够从多媒体视频中,形成对《木兰诗》故事内容的初步了解,形成对古诗词知识的浓厚学习兴趣,大致理解这首古诗词的文化含义,强化学生的古诗词阅读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学识与视野,为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让学生能从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视频中,掌握《木兰诗》中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使学生能够对整首诗有全面的认知与掌握,消除学生对古诗词畏难与抵触学习的心理,并使学生能够从具象化的视频中,深刻感悟花木兰具有的民族精神与思想品质,不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文化道德素养,让学生能够将本首诗中的文化精神传承下去,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解读文章关键字词,把握文章整体结构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解读《木兰诗》中字词深刻含义,使学生既能够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深刻领悟其中的文化深意,还能够自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确保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朝着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向良好发展。在《木兰诗》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互文交错修辞手法,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等,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学习问题,询问学生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意义是什么,启发学生对文章知识的深度思考,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文章中情感与思想的领悟。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为什么花木兰选择替父从军,却没有在军中敷衍地生活呢?再次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度地解读文章的字词含义。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相互探究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回答,使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交流,使学生能够深刻感悟木兰英雄品格的内涵,并使教师能够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讲解。最后,使学生能在对文章的深度解读中,领悟花木兰对父母对祖国的无限爱心和奉献精神,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这种文化精神与思想,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下去,为我国的文化建设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出语文教学的作用,开展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实效性。让学生能够从课堂中,深度了解与解读传统文化知识,领悟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思想,逐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与文化感知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行动践行传统文化,从而促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梅《谈谈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木兰诗〉为例》,《语文知识》2016年第23期。

[2] 田明艳、范其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以〈木兰诗〉为例》,《神州》2018年第16期。

[3] 郑成骠《试析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木兰诗〉为例》,《读写算》2018年第8期。

猜你喜欢

木兰诗传承传统文化
尊重学生自我体验的课程设计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木兰诗》中的亲情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