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2020-06-07李丽波
李丽波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正在养成。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多加引导,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核心素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当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展开学习与讨论。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和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这样也可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阅读课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7.010
核心素养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比较关键的指导思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學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诉求,然后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确保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作用
1.促进了学生素养的形成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因此,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非常的高涨,同时,他们也会积极地投入,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认真贯彻教师所提出的各种学习策略,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或者场所,让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并且在学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文章所用的经典语句或者字词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同时提升了学生素养。
2.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
当学生具备了核心素养,那么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就都得到了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教师提出的各种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完成得更好。同时,在学习中,学生会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的话,教师使用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这样就为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奠定了基础。
3.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对课堂有一种全新的体验。尤其是当前,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这就促进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与教师交流,这样的话,学生就相当于处在一个随时学习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比较高涨,并且这种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将学习知识看作是一件充满趣味性的事情,他们自然会认真投入其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更乐于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上学习知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正好迎合学生的需求,那么他们自然会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4.推动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首先,小学语文课堂实际上比较枯燥,若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难免会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而在教学中,教师融入核心素养,进而创新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重难点等有了基本的了解。教师将刻板的知识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教师设计新课的用心,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像是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包括一些难度较大的词语或者生字等相关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若是教师用以往刻板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快速理解这一部分知识,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通过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会对这一知识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这样的话,就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学习知识。
其次,教师想要呈现一节较高质量的课程,就需要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并且将这些资料整合在一起。同时,还要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有比较深刻且全面的了解。那么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由此可见,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新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教学,让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
1.善用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敏度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用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敏度,然后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学习《秋天的雨》这一篇课文的时候,笔者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在作者的眼里,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呢?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子是什么呢?秋天的雨是一种什么样的雨呢?通过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明白作者笔下的秋天的雨的独特之处,然后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掌握欣赏文章的方法,并形成他们的审美能力。实际上,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作者使用了很多比较优美的词语来描述秋天的雨,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找出这些词语,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由此可见,让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熟悉文章内容的过程,更是培养他们思维灵敏度的过程。
例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并给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这样的话,可以让班级中不同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就感,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这样也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与进步。
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让学生的思维灵敏度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每一次的进步,然后真正促进学生更好地进步与成长,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同时,学生的知识架构会逐渐构建起来,并且他们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会逐渐提升,这样也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系统性。
2.细节教学,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将一个类型的阅读文章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进行阅读、总结,在分析文章细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全面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都是关于景色的,包括西沙群岛、小兴安岭等,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了解了学习目的之后,笔者将这几篇课文放在一起教学,让学生体会作者在写景中使用的不同词汇知识。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逐字逐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那么他们就需要找出其中比较精彩的语句,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这一单元的内容中,有关于量词的学习,像是一棵榕树、一顶大伞;也有一些修饰词,像是茂密的树林,宝贵的肥料,美丽的大花坛等,学生也学到了一些不同类型的词语,像是ABB式的,如懒洋洋、圆溜溜。也有ABCC式的,如银光闪闪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总结这些知识,可以让学生对汉语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在学习中,他们尝试着赏析这些词语,可以拓宽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趣味性,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除此之外,在教学古诗词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在写诗过程中的情感,进而了解诗歌中所用到的词语等,像是学习《暮江吟》这首诗的时候,笔者就让学生分析作者用到的“残阳”“铺”“瑟瑟”“红”等词语的精妙之处。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对这首诗歌的内涵就有了更加深刻且全面的了解,而分析意境,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在阅读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对这一类的文章进行总结,然后让学生能够形成相应的审美体系,教师再肯定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对其他类型的文章进行总结,即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这种文章的共通之处等。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教师若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然后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学生在赏析文章的过程中,审美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在新的教育时代,教师应当多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同时,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对于课堂的诉求,在满足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向莉《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转向》,《学周刊》2020年第11期。
[2] 湯雨鑫、于敏章《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2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