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课文朗读
2020-06-07施海涛
施海涛
摘 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活动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乐趣,促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文朗读,实现课文基础内容的认知和了解。
关键词:高中 语文 课文朗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6.038
课文朗读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课文的认知,还能够促使学生建立语言自信,为后续的课文阅读和问题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朗读中了解课文
在语文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朗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在课文的朗读中,学生能够结合课文中的基础内容进行初步感知,能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对课文内容有初步把握。
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邀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课文朗读。一开始,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进行课文认知,结合词中的重难点字词进行标注,接着教师请准备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课文朗读,鼓励学生在朗读中进行课文内容的认知和了解。趣味化的朗读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很多学生都举手,想要踊跃地参与到课文朗读中。激昂的朗读过程不仅使得学生了解了毛主席意气风发的风貌,还使得学生在朗读中了解了词中包含的意象、意境。经过课文朗读的积极实施,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了课文的认知过程中,且在课堂的积极参与下实现了声情并茂朗读课文的能力建立。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朗读对于诗作当中情景交融写作手法产生了深入的感知和了解。由此可见,邀请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朗读中建立自信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文朗读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当众进行课文朗读,而这种活动能够使学生从紧张到松弛,逐步以自信滿满的姿态参与课文朗读和当众展示。
例如,在学习《拿来主义》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邀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课文朗读,同时考虑到本篇课文较长,于是教师就要求学生以分段朗读的形式进行互助合作。趣味化的朗读活动使得学生跃跃欲试,每一位学生都举手表示自己想要参与到朗读过程中。在教师为大家安排了阅读内容之后,每一位学生都在合理分工下积极准备,希望以良好的课文朗读效果展示给大家。一开始,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还有些紧张,随着朗读活动的不断实施、课文的深入朗读,学生的朗读状态也越来越松弛,能够自信满满地投入到课本朗读中,伴随着鲁迅先生的文章,了解鲁迅先生对于文化遗产的看法和态度。
三、朗读中思考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文朗读之前提出课文相关问题,然后邀请学生一边朗读一边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感悟。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得学生一边了解课文内容,一边尝试结合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
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课本朗读效果,就在学生参与课文朗读之前提出了“烛之武身上具备哪些可贵品质?”“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的?”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在趣味化的朗读实践中一边进行课文朗读,一边尝试结合问题进行思考。趣味化的朗读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得学生积极凭借问题投入到了课文朗读和品味中,还促使学生结合文言文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建立了学习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伴随着问题进行课文朗读,能够使学生更仔细地进行课文内容认知,结合烛之武利用矛盾,分化瓦解,切中要害的问题分析形势进行了课文内容的认知和准确把握。最终,学生借助课文朗读实现了课文相关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也在此过程中更加深化了课文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课文朗读活动引领学生参与,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凭借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课文朗读,获得良好的语文知识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宋世俊《微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第36期。
[2] 邹艳《用“心”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有效互动》,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