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传统民居的构造特征解读
2020-06-06
(武夷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传统民居是我国地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诞生和发展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区域文化等多种地域因素密切相关。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绚丽多彩、姿态万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1]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不但拥有奇秀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地方传统民居亦是风采动人,极具特色。本文主要以武夷山地区现存的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从构造体系、材料语汇与细部装饰三大方面对该地区传统民居的构造特征进行一定解读。
一、构造体系
传统民居的构造方式是当地居民在长期利用及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智慧结晶,它凝聚着先人们世代传承的劳动经验与生活技巧,是体现建筑地域性的重要载体。武夷山传统民居主要以木构架体系作为结构支撑,以夯土结合砖石作为非承重的围护墙体,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影响着建筑的外部形态。
(一)木构架体系
武夷山地区盛产木材,因而当地民居所采用的梁、柱、板等构件多以木材为原料加工而成,为典型的木构架体系。我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体系主要有抬梁式与穿斗式两种。在武夷山地区,穿斗式木构架因用料节省、适应性强,被广泛用于山地、临河民居的主体及合院式民居的厢房部分。至于合院式民居重要的厅堂空间,一些年代较早的民居则多取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使用的做法,以获得高大开敞、内聚完整的空间效果。(见图1)与北方的传统抬梁式不同,这里的三架梁、五架梁没有直接顶在童柱柱头,而是插入童柱柱身,带有一定程度的穿斗色彩,故也有学者称之为“插梁式”[2]。在木构架的挑檐做法上,武夷民居也颇具特色。年代较早的合院式民居往往采用斜撑式梁头进行挑檐,即在檐柱挑出的丁头拱上方设置大型板状的猫梁式斜撑,其上再加以一板斜向下的起拉系作用的小猫梁式插拱,两者交汇处则添加梁垫似的小插拱,从而稳稳地托起挑檐檩。[3](见图2)而年代相对较晚的民居一般采取简单的梁头式挑檐,即不采用斜撑构件,将梁头直接伸出以托檐檩。
图1 武夷民居中抬梁式与穿斗式的混合使用Fig.1 Mixed use between Tailiang system and through-jointed timber frames in Wuyi traditional dwellings
图2 武夷民居中的斜撑式挑檐Fig.2 The overhanging eave with diagonal bracing in Wuyi traditional dwellings
(二)围护体系
武夷民居的外围护体系以夯土墙体为主,墙基勒脚用块石或卵石垒砌,厚度为0.4~0.6米,外观粗糙却格外结实牢固,甚至可以历经百年而不倒。在一些村落中,不少民居的木构架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经破败损坏,但其夯土外墙却能久经风雨而巍然屹立,表现出极其顽强的生命力。至于讲究一点的合院式民居,其外墙或砌空斗砖墙,或采取当地特有的三段式墙体。这种墙体分上、中、下三段,分别由不同材料组合而成。下段墙基由于直接接触地面,最易受潮,故采用不惧水的卵石垫底,其上再加实心青砖或条石,以有效隔绝潮气。中段为墙身的主要部分,采用掺有碎瓦、碎瓷片、细石砾的黄土夯筑,高度可达2~4米。墙体上段砌空斗砖墙形成压顶,其上覆瓦,避免雨水从上部侵蚀墙体[4]。(见图3)在建筑内部,武夷民居多采用编条夹泥墙作为分隔墙体,即在柱与梁枋之间填充以竹篾编制而成的薄壁,外抹草泥,有条件者再粉以白灰,使墙体更加美观大方。另外,山地或临河的吊脚楼民居一般以杉木板直接作为内外墙体,施工便捷,易于拆改维修。(见图4)
图3 合院式民居的三段式墙体Fig.3 Ternary form wall for courtyard dwellings
图4 山地吊脚楼民居的杉木板墙体Fig.4 Fir-planked wall for pile dwelling in Mountain Area
二、材料语汇
武夷山地区自古以来山林茂密,交通不便,所以当地居民大多就地取材,巧妙利用地方材料来营造房屋。这些地方材料的运用不但满足了建筑的使用功能,丰富了建筑的表皮肌理,而且也赋予了建筑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是当地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土
在武夷山地区,黄土是最容易得到、最为经济的建筑材料,由生土夯筑的墙体坚固耐久,热惰性好,既可防寒又可隔热,所以在民居中得到普遍使用。具体施工时先将高为1.5米左右的木模板依据墙体厚度两边立好,然后将黄土分层放入夯实,并掺入碎瓦、碎瓷、石砾等骨料以提高墙体强度,夯好一板后再向上移动模板,一板一板地夯筑。夯几层后还要放入一些松枝或竹篾来加强上下层之间的拉结力度,使土墙形成坚实的整体。待墙体全部夯好以后,需用特制的木拍对墙面进行补平拍实,以达到使用要求。[5]这种夯土墙表面一般不加粉刷,裸露出骨料及夯板留下的斑驳肌理,粗犷质朴;木模板的板缝交接处也同样留有明显的施工痕迹,颇有现代建筑“粗野主义”的风采。(见图5)
图5 夯土墙Fig.5 Rammed earth wall
(二)木
武夷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尤其盛产杉木。杉木树干直、重量轻,结构性能优异又易于加工,且还具有耐腐性好、天然防虫等优点,是极其理想的建筑材料。武夷民居的大木构件均以老杉木为原料,楼板、门窗及隔扇等也多用杉木板,甚至有一些房屋除了屋面覆瓦、墙基垒石以外,其余部分都由杉木制作完成。这些木构件大多不施油漆,完全暴露木纹,充分展示出木材的本性。每逢春节,当地居民便用清水对杉木墙壁及地板进行擦洗,令其表面愈发质朴洁净,呈现出一种自然舒适的居家气息。(见图6)
图6 建筑主体全由杉木建造的临街民居Fig.6 Frontage dwelling with main body of building constructed by fir plank
(三)砖
作为一种常见的人工建材,砖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使用历史。在明清时期的武夷山地区,不少返乡的达官贵人及富商毫绅在建造房屋时普遍采用空斗砖墙代替土墙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借此炫耀乡里。这些砖墙一般使用青砖,以当地黏土烧制而成,因多了一道浇水冷却工序而使外表呈现青灰色,显得内敛素雅,颇具书卷气息。(见图7)与土墙相比,砖墙的防水防潮性能更好,而且可以通过预制、拼砌与雕刻的方式打造出精美的装饰图案。整段砖墙多采取斗砖和眠砖组合砌筑的方式。眠砖又大又厚,主要用于墙体底部,常见砌到1米多高,有的则更高些,依整堵墙高而定。眠砖的上部砌空斗砖墙,即用厚为3厘米左右的薄砖围砌形成盒状,盒内中空或者填以碎石泥土,顶部再叠涩出挑形成墙檐或墙头。除了用作墙体之外,砖还广泛用于院内铺地。地砖比斗砖略厚,多呈方形,主要铺于厅堂、走廊等处。讲究一点的还将砖料细致打磨,使其尺寸精确、各面平整,铺设完后再施以桐油浸泡,令整个地面更加整洁美观、紧固耐用。[6](见图8)
图7 青砖墙体Fig.7 Grey brick wall
图8 方砖铺地Fig.8 Square brick on the ground
(四)石
武夷山地区群山连绵,溪壑纵横,石材资源极其丰富,其中花岗岩与卵石在当地民居建造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花岗岩质地坚硬,耐候性好,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但开采不易,故一般只用于建筑的重要部位,如台基、柱础、天井、檐阶、大门等少数几处。部分石作雕有精美的纹饰,在保证经久耐用的同时起到了极好的装饰效果。相对于开山采石的艰辛,下河取石则较为容易,因而武夷居民对河中卵石的运用则更为普遍。武夷山地区潮湿多雨,多数居民通常采用大块卵石干垒成墙基,以避免上部的夯土墙体受到地面潮气的侵害。由于卵石形态不一,表面光滑,要让干垒的墙基保持稳固其实并不容易。民间工匠凭借多年的操作经验,有选择地将不规则的卵石进行“人”字堆垒,使墙基的卵石下大上小,两端大中间小,从而保证了墙基的坚固,在视觉上也给人牢靠稳定、自然齐整之感。有些山地及临河民居则采用当地块状的红砂岩毛石作为墙基勒脚,使墙体上下产生了质感与色彩的双重对比,极大了丰富了建筑外墙的肌理效果,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时间一久,有的石缝间还长出青草野花,更显得野趣十足,生机盎然。(见图9)除了堆垒墙基外,不规则石料还被普遍用于铺设路面。若路面较窄,一般在路面中间用一列大卵石,两侧填以小卵石。若路面较宽,或在中间用两列大卵石或条石,两侧填以碎石,主从分明,引导性佳;或每隔一定距离用卵石在中央铺出各式图案,美观大方,富有趣味。[7]
图9 卵石、红砂岩毛石在武夷民居墙基中的运用Fig.9 Application on pebble and red sandy rock rubble in wall base of Wuyi dwellings
(五)瓦
武夷民居的屋顶多以悬山双坡为主,屋面覆以当地常见的小青瓦。(见图10)这种瓦片由当地黏土烧制而成,断面呈拱形,弧度较小,规格约200毫米见方,颜色因烧制后的洇窑工序而呈青灰色,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色差。它虽然只有一种形式,但排铺灵活,集底瓦、盖瓦、脊瓦于一身,施工十分方便。排铺时先将底瓦直接摆在椽上,然后按一反一正即“一阴一阳”的规律从屋檐向屋脊方向铺叠,其间不施任何灰泥。待铺至屋脊处时,则将瓦片垂直于坡面横向排列,重叠数层后再用青砖坐灰压牢,两端略为垫灰起翘。檐部一般不设滴水与瓦当,经济实用,质朴大方。除了常规的小青瓦外,也有些大户人家还使用其它样式的特制瓦片,如底瓦采用陶土色的窄口长条瓦,马头墙墀头两侧采用波浪形盖瓦等。(见图11)
图10 小青瓦屋面Fig.10 Grey tile roofs
图11 小青瓦与长条底瓦Fig.11 Grey tile and strip concave tile
三、细部装饰
武夷民居的细部处理,有其固有的传统做法及地方色彩,直接反映了当地居民的审美倾向与居住文化。这些细部处理影响着建筑造型艺术的完整表达,对武夷民居的风格形成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当地最为精湛的建筑装饰工艺。武夷民居别具特色的细部处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门窗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在他所著的《道德经》里就有对门窗的记载:“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8]户即门,牖即窗,可见自古以来门窗便是一栋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住宅的入口大门是人们进出建筑时视线最为集中的地方,代表了一座房屋的脸面,象征着房屋主人的身份与地位,往往成为人们极力装饰的对象,武夷民居也不例外。在武夷山地区,合院式民居多设有精美华丽的入口门楼或门罩,与简洁的外墙形成了强烈对比。门楼以牌楼式为主,也有单间及八字形的,且多为青砖制成的仿木形式,其上精雕细刻,美轮美奂。砖雕技法以浮雕为主,也有透雕、线刻等,内容常选用花草鸟兽、神话传说、戏曲传说等寓意美好的题材,是精湛建筑工艺同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见图12)民居内部的门窗以槅扇的形式为主,虽然不及入口门楼那么庄重气派,但其利用木材镂空或者拼接而成的槅心窗花同样精彩纷呈。年代较早的槅心图案相对简洁,常见横竖直棂,如方格、斜方格、井口等,轻快明晰,落落大方。年代较晚的则更加复杂华丽,除了方胜、盘长、万字、亚字、回纹等纹样外还结合大量精美木雕构成整体图案,生动活泼,构思巧妙,显示出民间匠人高超的艺术水平和卓越的创造能力。(见图13)
图12 武夷山下梅民居入口门楼Fig.12 Gates at the entrance of Xiamei ancient dwellings in Mount Wuyi
图13 武夷民居木槅扇窗花Fig.13 Window grille of wooded partition door in Wuyi dwellings
(二)檐部
视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形的注意力往往在于形的边缘。我国古代匠人很早就掌握了这一视觉规律,常常将建筑的檐部作为细部刻画的重点部位。与福建其它地区常见的插栱式挑檐不同,武夷民居的屋檐下方一般采用斜撑构件代替斗拱。这些斜撑构件经过当地工匠的巧妙加工,顿时便有了灵气。有的将撑木外形做成柔美的云状,上刻卷草花卉;有的将撑木外形做成动物形,其中以简化的鳌鱼最为常见;有的大户人家为了增强斜撑的装饰效果,干脆将它扩大成三角状的牛腿,其上更是雕满花草鸟兽、人物故事,堪称木雕精品。除了精致的斜撑外,挑廊吊柱亦是武夷民居檐部的一大特色。吊柱的柱头受法式规范影响较小,造型简炼,花式繁多,有方形、圆形、八角形、葫芦形、花篮形等。有的一排吊柱甚至一柱一样,随机变换,使建筑的细部造型更加丰富多彩,充满趣味。(见图14)
图14 武夷民居檐部下方的挑廊吊柱Fig.14 Overhanging corridor davit beneath the eave of Wuyi dwellings
(三)梁枋
在木构传统民居中,木梁枋不仅是建筑内部主要的结构构件,而且亦是建筑室内装饰的集中之处,其装饰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对梁架的整体形态进行加工塑造,最常见的做法便是把原本平直的梁身加工成略显弯曲的“月梁”,以减少规整梁架带来的呆板之感。武夷山地区的月梁一般两端不下弯,只将梁下面的中央部分向上略微凹起,即起到了减少笨拙呆板之作用。二是在梁枋上施以雕刻及彩绘。福建盛产木材,其木雕技术在全国享有盛名,历史悠久。在武夷民居中,多数梁枋只在左右两头做木刻装饰,基本上均以优美的曲线为主,或刻成波浪形,或再加以植物花草纹饰。讲究一点的除了梁枋的两头以外,还在其两个侧面的中央部位精雕细刻,巧妙利用繁简的对比来突出重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装饰作用。(见图15)至于财力雄厚的大户人家,则往往对厅堂的主要梁枋雕梁画栋,令整个厅堂豪华大气,富丽堂皇。
图15 武夷民居梁枋细部Fig.15 Details of wooden beam in Wuyi dwellings
(四)柱础
传统民居中的柱子一般都设有石质柱础,一来可将木柱与地面隔开,使其免受潮气的侵蚀;二来可令木柱承受的荷载均匀地传至地面,使柱子更加坚固耐久。在武夷民居中,柱础多由花岗石制成,其式样变化也极其丰富。年代较早的民居可见典型的覆盆式柱础,简洁敦实。年代较晚的民居则采用复杂的磉墩式柱础,一般上下有枋,中部主体截面主要有方、圆、六角、八角等类,其上石雕精美,尤以厅堂之柱最为突出。有的把整个柱础外形刻成花篮状或南瓜状;有的则以凹凸有致的线脚及纹饰进一步划分纵向层次,显得层次丰富、典雅优美;有的还在柱础的各个面上用浅浮雕刻出寓意美好的吉祥图案,且这些图案往往无一雷同,令人们可以仔细地观赏玩味。此外,笔者还发现武夷山不少民居采用木质柱础,横向木纹放置以防潮气上升,这种直接将木櫍发展成木柱础的做法较为少见。(见图16)
图16 武夷民居木质柱础Fig.16 Woody column base of Wuyi dwellings
四、结语
武夷山传统民居是武夷先民于特定地域环境下的匠心之作,其建筑构造不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且具有极高的建筑美学价值,集中反映了该地区一定时期内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本文主要从构造体系、材料语汇与细部装饰三大方面对武夷山地区传统民居的构造特征进行了一定解读,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武夷民居的构造体系主要由作为结构构件的木构架和作为围护构件的非承重墙体共同组成,其中木构架的特色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的混合使用以及猫梁式斜撑的挑檐构造;围护墙体则以石、夯土和砖自下而上构成的“三段式”墙体为主要特色,具有很强的建构逻辑。二是武夷民居在材料运用上广泛采用土、木、砖、石、瓦等乡土材料,充分体现出就地取材、因材致用的构造特色。三是在构造细部方面,武夷民居体现出地方匠人创意丰富、精湛高超的建筑装饰技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门窗、檐部、梁枋、柱础等处的细部处理。武夷传统民居底蕴深厚、魅力独特,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抛砖引玉,助力武夷山地区传统地域文化之研究,并为武夷山地区现代建筑的地域性创作积累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