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推动有序复工考量地方危机治理能力

2020-06-05王晋

邓小平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复产防控疫情

〔摘要〕 危机治理是对地方治理能力的重要考验,而危机发生后经济的恢复是化解风险、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地积极采取措施,从恢复交通、提供金融支持、减免租金、修复征信、推行用工补贴等方面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秩序,展现了我国地方危机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治理理念的人本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方式的信息化、治理手段的综合性。

〔关键词〕 企业复产复工;地方治理能力;危机治理;稳定经济秩序

〔中图分类号〕F1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0)02—0104—05

〔作者〕 王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四川成都 610071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化解重大风险列入三大攻坚战之首,而经济的恢复是化解风险、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和有力保障。习近平指出:“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稳定。”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后,各地采取措施加强管控,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使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在应对疫情、加强防控的同时,经济秩序的恢复也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复工复产逐步提上议事日程。

一、各地出台复工复产的政策举措

在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下,我国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有序复工复产,让经济逐步恢复。

1.组织包车包机,畅通复工之路

疫情发生后,不少地方设卡封路,交通受到极大影响,也严重阻碍了企业员工返岗复工。因此,解决交通梗阻是各地复工复产面临的首要难题。不少地方政府克服重重困难,为企业复工创造条件。据媒体报道,杭州市下城区政府组织包车,运回返乡的外地员工复工返岗工作。仅2月24日就有来自四川、安徽和台州等地的130名务工人员顺利返杭,陆续到达集中观察点。按照该地方政府最新出台的助力企业复工政策,包车企业还可以得到一半的补贴。浙江东阳市政府专门组织15辆复工大巴星夜兼程,从贵州运送员工回浙江复工,全程由警车护送。江西省为复工复产推出“定制包机”业务,为省外职工返赣搭建“空中通道”,2月26日江西省首趟包机航班满载着上百名返岗职工降落在昌北国际机场。

2.出台金融举措,克服资金难题

随着疫情的持续,不少中小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为此各地出台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例如,温州市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举措。首先加大社保费“免、减、缓”的力度。安排7.7亿元,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受疫情影响的参保企业,可返还1~3个月不等的社会保险费;因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无力足额缴纳社保费的企业,可缓缴社保费。其次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设立2亿元稳岗专项资金,对疫情重点地区务工人员“留岗留薪"的企业予以补助;安排1.8亿元支持外地员工返岗、企业招工奖励、复工复产用工服务。最后加大疫情防控企业支持力度。对直接从事应急物资生产的企业技改项目,按照实际投入额的50%予以补贴;以“绿色立项”方式的科研项目攻关按照实际投入研发经费的35%予以补助。此外,广州市也出台政策加大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鼓励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支持中小微企业。

3.推出用工补贴,缓解用工压力

针对企业受疫情影响员工延迟复工或务工人员流动受阻造成企业岗位人手不足的问题,各地政府出台政策对企业推行用工补贴政策,缓解企业用工压力。珠海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发布《关于贯彻珠府〔2020〕11号文做好劳动用工补贴实施工作的通知》,规定对疫情期间新招用员工并缴纳社会保险费,且裁员率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5%控制目标的,按招用人数每人500元标准给予企业招工补贴。每家企业最高补贴100万元。成都市加大援企稳岗政策力度,规定对中小企业吸纳登记失業半年以上人员以及因疫情无法返岗的农民工就业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疫情期间对医疗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扩产能,每增加一名员工并稳定就业的按每人2000元标准给予补助。

4.倡议减免企业租金,助企共克时艰

疫情期间,不少企业不但不能开工,还面临巨大的租金压力,陷入困境。为此,各地方政府及行业协会倡议业主减免租金。早在1月30日,深圳市龙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向辖区内园区业主、经营者发出倡议,适当减免租金,为人驻企业减轻负担,共渡难关。还特别倡议龙岗区国有企业、社区股份公司要积极带头减免租金。广州市减免实体店国有物业租金,对承租广州市属和区属国有企业物业的商业实体店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减免2020年2月份和3月份物业租金。而对于因疫情所减免的租金,在国企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予以剔除。广州市房地产租赁协会与广东省公寓管理协会也分别发文,倡议全市业主在2月份全月免租,3月、4月租金减半两个月。北京市规定,中小微企业承租京内市及区属国有企业房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政府要求坚持营业或依照防疫规定关闭停业且不裁员、少裁员的,免收2月份房租;承租用于办公用房的,给予2月份租金50%的减免。

5.设立信用修复绿色通道,加大对企业的关怀

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信用暂时出现失信行为,征信受到一定影响。为此,各地政府采取措施帮助修复受影响企业的征信,以避免简单粗暴的征信管理方式。广州市信用办设立信用修复绿色通道,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失信行为的企业,经有关当事方认可,可暂不列入联合惩戒名单,协助企业加快完成信用修复。2月20日,珠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加大信用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告》,要求充分发挥信用联合奖励机制作用,对积极履行主体责任、按照“七个到位”落实疫情防控和健康保护措施的企业,实行信用正向激励措施,在各类政府支持措施、各项工作中依法给予便利和支持;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企业,金融机构应灵活调整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并依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山东德州也出台《关于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信用监管和服务等有关工作的通知》,规定疫情防控期间,对因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造成的企业失信行为,支持帮助企业进行信用修复。

二、从复工复产措施透视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

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组成单元和重要支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石。而对公共危机的回应和处置,无疑是对地方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是衡量一个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参考。从此次新冠疫情发生后各地的经济恢复措施,可以透视一个地方的危机治理能力,体现一个地方的治理现代化水平。

1.治理理念的人本化

治理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人本治理理念从根本上强调地方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要从人的利益和需求出发来制定和实施政策,并以此为归宿。尤其是政府活动要聚焦于公众的所需、所好,不能任性妄为。面对疫情,特定时期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一味采取简单粗暴的防控措施,不加区分地进行“堵”和“封”,让一切停摆,却有懒政之嫌。在进行疫情防控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实现从“封闭管控”向“精细智控”转变,能充分体现一个地方的治理水平,彰显治理理念的人本化。无论是东莞包车从云南昭通接员工返岗复工,还是义乌24小时在线接收企业复工申请,都体现了政府部门甘当“店小二”的服务精神。广州、成都等地很早就出台应对疫情恢复经济的若干条措施,彰显了一种积极作为、锐意进取的实干精神。江西省早在2月13日就发布公告,全面取消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疫情检测点,减少疫情防控对企业复工复产和群众生活的影响,体现了为政者的责任和担当。

2.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与传统的“统治”“管治”理念不同,治理强调主体构成的多元性。在危机治理中,虽然政府仍然是主体,但是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非政府机构的参与也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在这次疫情防控及经济恢复工作中,政府无疑是发挥了主导作用,但行业协会等非政府机构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州市350家行业协会、商会及时梳理复工复产复市“暖企”政策和防疫要求,充分利用协会网站、公众号、微博等宣传工具和会员交流平台,实时更新发布复工复产指引,推广行业企业在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经验做法,引导会员坚定信心、科学防控。在减免租金方面,苏州市房地产经纪业协会向苏州住房租赁业主发出倡议书,倡议广大业主免收2020年2月份一个月租金,对3月、4月租金减半收取。这些社会组织的参与架起了社会成员和政府联系的桥梁,有效聚合了社会资源,弥补了政府危机治理的不足,努力实现合作善治。

3.治理方式的信息化

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提升治理效能,提高治理的精细化程度,实现智慧治理。尤其是公共危机发生后,数字化手段能够克服传统管理方式的局限和不足,发挥其独特优势,提高治理效能。杭州市下城区发挥数字化治理优势,开发“工地智能复工系统”,根据疫情变化和精密智控,以精准服务对接企业的优势,24小时为企业复工复产强化保障。该系统能够帮助企业掌握工人返岗时间、轨迹等关键信息,提前帮助企业预估返程高峰,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依据。同时系统还能针对相邻地区、相近时间返杭的员工,提前申请专列和包车。成都市双流区推出投资促进网络直播推介会,通过邀请客商同步在线、远程致辞、视频交流互动等方式,在线推介投资项目,改“面对面”为“屏对屏”,变“见面签”为“在线签”。安徽省加强投资项目远程审批服务,防疫期间实行投资项目线上办理,网上接件、网上审批。这些措施彰显了地方数字化管理能力,为复工复产开辟了绿色通道,为经济恢复提供了技术支撑。

4.治理手段的综合性

危机治理不是一种简单的单线形态,而是一项涉及多层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兼顾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手段。疫情发生后的复工复产牵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多方发力,多管齐下,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政策的系统配套性。疫情发生后,成都市及时制定《有效應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支持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采取协助企业达到复工防疫标准、降低企业用水用能等负担、建立供应链及进出口贸易应急机制、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力度、缓缴社保及减轻公积金缴存负担、加强就业适岗技能培训等多项举措,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济南市出台《关于积极支持个体工商户全面复工复产的通知》,从降低商户物流成本、保障个体工商户用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信贷纾困支持力度、建立税务申报容错制度等七个方面出台“十五条”政策措施,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重庆市制定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二十条政策措施》,包括三大方面共二十条措施,涉及海关、税务、卫生健康、财政、人力社保、公安局等多个责任单位。各地的这些举措都强调多个部门的协调联动,突出政策的系统集成性,从而发挥更大的政策合力。

(责任编辑 肖雪莲)

猜你喜欢

复产防控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疫情中的我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复工
西藏,复工复产正当时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