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2020-06-05胡应龙

成长 2020年5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胡应龙

摘 要:创新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是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性与内容拓展有趣性的重要措施,也推动了传统文化批判式继承与创新性发展,更对初中生古诗文素养、思想价值观念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提出一些建议来提高其渗透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策略

1 引言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是初中生了解历史文化及增加人生体验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初中生文学修养、创作思维能力及审美情趣等的主要方式。因此,老师应从方法、目标、环境等多层面来实现古诗词与传统文化的合二为一,为扩大其对初中生健康成长及古诗词教学的助力作用奠定基础。

2 巧用诗歌朗诵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老师可以通过范读、独诵、男生或女生齐声诵读等方式来提高古诗词诵读方式的灵活性,其中范读也就是示范性朗读,以老师情感朗读或播放古诗词教学音频为主;独诵则是初中生个人的朗读或背诵,是初中生汉语发音水平、古诗词理解能力及心理素质等的客观反映;男生或女生齐声诵读声音洪亮,震撼人心。同时,老师还应传授初中生更多古诗词朗读技巧,比如,音调的高低、声音的强弱、语速的快慢等等,提升学生古诗词朗读的情感美与节奏美。另外,鼓励初中生在熟练朗读古诗词的基础上准确背诵记忆古诗词,让初中生在反复朗读与背诵中深层次的理解诗歌意境及领悟诗人情感的变化。最后,老师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利用初中生的好胜心来激发初中生情感朗读古诗词的热情,进而对初中生思想情感、性格观念等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1]。

3 创新古诗词教学方法

传统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以背诵默写为主,受古诗词晦涩难懂、教学方法落后及教学氛围压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初中生并不喜欢参加古诗词教学活动,甚至形成古诗词学习等同于背诵古诗词的认知,弱化了古诗词对初中生思想情感的影响力。老师既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来提高古诗词教学环节的新颖有趣性,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QQ交流群等方式来实现古诗词交流互动的直接性与动态性,更可以在教室内张贴写有经典古诗词的字画来营造轻松和谐、趣味横生的古诗词教学氛围,在提高初中生诗词思维活跃性的同时,也促使初中生真正喜欢古诗词。

例如,在学习纪行诗《使至塞上》时,老师可以从网络平台上获取与之相关的视频、图文等素材,并在结合初中生古诗词理解分析能力及老师设计教学方案的基础上,将其所获得的不同类型的素材进行筛选与剪辑,让初中生一边静静观看视频,一边思考诗人创作的初衷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视频直观形象的展示了沙漠景象,侧面反映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引导初中生反思战争之苦与珍惜现有和平幸福生活。

4 提高古诗词教学的生活实践性

古诗歌是诗人对其所见所闻所感的艺术升华与情感凝聚,老师应引导初中生结合其生活学习经验来理解与运用古诗歌,既提高了初中生古诗歌理论知识实践内化能力,也锻炼了初中生传统文化传承能力。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绘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古诗词,而文化节日也是初中生切实感悟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主要途径。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老师可以让初中生在初步阅读内容之后思考其往年会如何过中秋节,鼓励初中生通过网络查询、请教父母长辈等方式来掌握更多关于中秋节的民间故事或风俗习惯。随后,让初中生思考为何诗人会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引导初中生由己及人,让初中生感悟诗人思念亲人的同时,促使初中生更加珍惜与父母亲人相处的时间,对增进家庭感情及培养初中生孝敬父母的品质等产生积极影响。另外,这也有助于提高初中生中秋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延伸性,促使其加入到传承中秋文化的行动中来[2]。

5 引经据典讲解古诗词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诗人生平阅历、社会大环境等来帮助初中生理解诗人创作初衷,这些都有助于加深初中生对古诗文化的理解记忆。老师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大致介绍诗人不同年龄段所经历的主要事件、政治主张及社会生活环境,并将其上传到古诗词线上教学平台,让初中生选择性的下载和学习,也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播放诗人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片段,引导初中生在认真观察并概括诗人语气特征及行为处事方式的基础上来探究诗人内心世界。另外,许多诗人喜欢借用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前人语句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因此,研究理解诗人旁征博引的故事或语句能帮助初中生真正的了解诗人思想情感,促使初中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深入学习其中所涉及的典故[3]。

6 结论

正视传统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弊端,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渗透对实现古诗词教学目标的重要性,通过创新教学方法、重视诗歌朗读等方式来提高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水平,强化初中生传统文化学习运用意识,为实现初中生及语文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庞利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探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7).

[2] 杨锦.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对书法文化的兴趣[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9):196.

[3] 崔孝梅.初中語文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176.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