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策略

2020-06-05毛传挺

成长 2020年5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数学

毛传挺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它最为强调逻辑性以及思维的灵活转变,所以这就加大了它的学习难度。那么问题教学法刚好和它形成了“互补”的关系,这一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高中生们去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将针对这一教学法进行分析,展开深入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数学;策略和措施

1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应用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高中这一阶段,数学作为主要科目,它在日常的学习中占很大的比例,但是由于它难度较大,许多学生会产生抗拒心理,最终导致这门学科的学习质量低下。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就需要找寻一些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方法来辅助数学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问题教学法就应运而生了。

简单的来说,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前提和基础下,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借助这一问题来更好的辅助促进教学。相比于其他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有着很多优势,首先它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如果能够合理的进行提问,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出高中生们的学习兴趣,因为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不断地提问,学生们在积极思考探索的同时,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其次,这一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教学的背景下,学生们可以更加主动的去思考探索和分析这些问题,进而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该方法还能培养高中生们正确的思维模式,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教学的同时,一般会给学生们指出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他们可以顺着这一思路进行思考,这也为他们发散思维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

2.1 创设高效的问题情境

数学教师想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应用好问题教学法,就应该借助创设情境的这一方式来更好地实现它,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很多学科中都被教师普遍应用,高中数学也可以如此。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要依照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并且结合学生们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来创设一个和这些内容相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创设情境的好处就是可以降低数学学科的难度,激发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热情,高中生们可以在情境中更快速的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说,高中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解“数列”相关的知识时,等比数列要比等差数列复杂,许多学生们可能学起来也会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在讲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先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我们将一张纸对折,最多可以对折多少次,那么对折10次之后,它会变成什么样呢?这时他们就会产生一定的兴趣,也能更好地进入学习的状态,最后得出前n项和的公式。因为高中的数学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数学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学生们学习到的知识,最后又会应用到生活当中去,所以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中引入一些生活案例,运用问题的形式来表现出来,那么就会使得数学学科的难度大大降低。

2.2 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展开教学

探索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因为这种探究能力可以更好更深入的去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教学法的时候要格外重视这一点。而且探究性的问题还能够将课堂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愉悦起来,高中生们可以自发组成小组,进行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不能够提那些比较简易且单一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太大帮助,相反的,也不能提过于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仔细的设计,要想出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只有这样的问题才是真正的有价值和意义,才能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水平。

比如,教师在讲解到“平面向量”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先从它最基本的概念入手,也就是“数量”,从简到难,这就是探究性的学习。在进行数量的解释过程中,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进行数量的解释过程中,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数量,它是一个只有大小但并没有方向的量,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身边是否存在那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呢?”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们就会主动的去探究和思考,等到教师讲解平面向量的时候,更能加深他们对这一知识的掌握程度。

2.3 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特点来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和学习来说,都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这一规律,教师应该去根据高中生们的学习能力和特点来创设相关的问题。只有依据他们真实情况创设出来的问题,才能够实现问题教学法的意义。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提问的时候,应该要提出一些不仅与旧知识有关联更要和新知识相关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巩固旧知識,理解新知识。那么提问的时候就应该要创设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才能不断的构建出一个合理完整的知识体系,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也能更加轻松。

比如,我们都知道在高中这一阶段数学学科中所涉及的“函数”知识非常广,我们就挑出其中的一个来进行说明。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解“三角函数”的时候,先不要直接引入这一内容,而是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能更好地去感受一下该函数和其他函数的区别,同学们你们说不同的函数之间它们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呢?在他们进行思考的时候,教师再引入这一节课的内容。

3 总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如果能够最高程度的利用好这一方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并且将数学问题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那么就能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保证每一个人都自发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活动当中。

参考文献:

[1] 李福均.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20(04):62.

[2] 贾广素.情景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40-141.

[3] 郝慧.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231+233.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高中数学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对初中数学效率的提升作用分析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