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2020-06-05张永文
张永文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教学是其中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部分。要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就要正确的处理好“教”与“不教”以及“教”与“考”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名著真正的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之中。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著是文学的经典,是学生阅读的首选素材,也是学生写作的经典范本,阅读好初中语文课本名著导读部分诸如《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骆驼祥子》《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水浒传》等一系列的名著,不但有益于学生阅读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更可以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名著,读经典,终生读书,终生学习的好习惯。笔者结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1 处理好“教”与“不教”的关系
名著导读部分按照课本的编排,在课本的附录部分,按常理看来,应该是属于课本中非重点处理的部分,在这里就有一个“教”与“不教”的问题。“教”有“教”的好处,因为学生对于这一个部分往往会有所忽略,老师的提醒,可以让他更重视这个內容的学习,同时老师的适当引导,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老师的适当点拨,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更有针对性,对名著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收获也将更多。
例如,在《骆驼祥子》名著导读的教学中,通过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骆驼祥子这个名字怎么得来的?骆驼祥子的理想是什么?他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经历了几次波折?在他的故事中,哪些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老舍写骆驼祥子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名著,可以对这本名著的情节有更清晰的认识,对文章的主旨有更深刻的理解。
但是也应该看到的是,这样的名著导读教学,对学生的自主阅读有了一定的影响。学生为什么不可以自己督促自己按照自己的兴趣取向主动地去看名著,而是在老师布置的一系列问题的督促下去看?再者,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虽然让学生阅读有了方向,有了针对性,但是却无形中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对于这个《骆驼祥子》这个名著,学生为什么一定要纠结在祥子这个旧社会的悲剧典型上。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就很喜欢祥子这份执著的精神,也许这对于这位学生的启发更大一些吧;还有的学生看到人性的真善美,平凡人的关怀和爱,也许这对于这位学生的思想触动更深刻吧!
当然有人说“教”是为了“不教”,但是“不教”也是为了“教”,其中的道理也十分类似。我们的名著导读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阅读名著,我们对名著导读教学的“不作为”,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去阅读名著,可以说是殊途同归。那么在处理名著导读教学“教”与“不教”的问题上,作为老师应该灵活处理,对于层次比较高,阅读兴趣浓,阅读中喜欢思考的学生而言,不如“不教”;对于层次比较低,阅读比较被动的学生而言,那就要“教”,而且要发掘他们的兴趣点,明确目标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和任务,让他们的阅读真正落实到位;对于比较简单的名著篇目,不如“不教”,因为他们自己看自然就可以领会;对于比较复杂的名著篇目,那可以“教”,而且主要设计的问题要有开放性,不至于束缚学生的思维。
2 处理好“教”与“考”的关系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既是一个教学内容,也是初中语文的一个考试内容。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怎么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我们先看看初中语文考试中名著考查部分,一方面要求学生识记一些最基本的名著常识,另一方面就是根据自己的对整本名著的阅读把握,对名著的选段进行阅读理解。
于是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的名著导读教学走到了一个误区,给学生一些常见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自己去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原样照搬,以期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得到了重点难点,不再花时间去阅读整本名著。于是在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名著导读教学的目的没有真正达成,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没有得到真正提高,文学修养没有提升,爱读名著经典的习惯没有养成,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误。
其实,“教”与“考”其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举一个例子:《童年》这个名著的阅读所考查的几个题目:《童年》的作者是哪个国家的哪位作家?还有选段就是“阿廖沙和外祖母相依为命的生活场景”,提出的问题是:这里讲到外祖母的上帝,也讲到外祖父的上帝,这两个上帝分别是什么样的呢?你对文段中哪一个情节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这些问题看起来只是与文段有关,似乎不用看整本的名著,只要我有足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了。事实上不是,如果你没有阅读整本名著,对于外祖父、外祖母和阿廖沙的性格特点以及名著的主旨没有深刻全面的认识,那么你对问题的回答也不会全面。也可以这样说,只要学生有兴趣,认真阅读了名著,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考试应该不成问题。同学阅读名著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学习求索的过程,是一个提升文学修养的过程,是一个养成终生学习习惯的过程。
只有处理好了这些关系,才可以把名著导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才可以让名著真正走入学生的成长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 麻杏娥.中学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 《青年时代》 2018年33期.
[2] 吴龙香.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课外语文(下)》 2019年9期.
[3] 姜莉莉.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研究 《大众文艺》 2010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