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泥巴”地里做道场

2020-06-05宋璐

成长 2020年5期
关键词:泥巴标签农村小学

宋璐

摘 要:近年来,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劳动实践活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整合“节日要素、地方资源、特色师资”等素材丰富活动“土味”化内容,保证了农村小学的劳动实践活动的实效。

关键词:劳动实践教育;“土”标签;农村小学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需要的大量实践活动,但并不是所有内容、活动都适合,农村小学的校外劳动实践活动更应该向劳动的最原始内涵出发,从接触土地开始,以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开发的“土味”课程为依托,让学生从淳朴劳动出发,爱上劳动、学会劳动。

1 挖掘节日要素,与土为伍

1.1 传统节日中寻“土”支点

我国的传统节日保留着中华民族文化中最精髓、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劳动实践活动也要从传统节日中汲取文化营养,因时因地开展相应的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得益彰。通过查阅资料和对传统节日的由来的了解,发现传统节日诞生伊始都与“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和开展校外农业实践两者之间有着很多的交集,在我校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中,有与“清明节”相结合,利用我校坐落在钱塘江畔这一地理优势,组织学生徒步至钱塘江边并栽种下一棵棵成长树,挖坑、种植和后期的管护都由学生自己负责。

1.2 二四节气中探“土”文化

和传统节日的熟悉感不同,对于小学生而言,二十四节气与他们的生活较远,但是恰恰二十四节日有着丰富的劳动传统文化和知识。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因其对农业生产有着特殊的意义,学校教育更要探求之中的劳动文化。

每年的立夏期间,我校组织学生进行一年一度的“烧野饭”活动,从搭灶、点火到炒菜、烧饭,都由孩子们自己完成。灶头都是临时搭建的,那空置的田野就是我们最好的场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劳动煮出的即便是夹生的都是最美味的,这都萌发了孩子们接触劳动的初心。

2 利用地方资源,承包土地

2.1 根据地域特色巧借“土”

大部分学校都建在居民区附近,用地紧张,要想在有限的校园中挖掘耕地种植是难上加难。很多学校利用学校墙边、角落开辟了种植区域,但是面积较小,日常管理时间和空间比较受限。作为农村学校,利用地域优势,积极探求各类社会资源,合理开发劳动实践专项用地,向社会巧借土地。

在学校所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旧址开辟出了大片农地,这片农地足足有10余亩。这片农地又被划分一块块的责任田,一年为周期,承包到学生们的手中。在这里,有专门的农业技术人员会指导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田地,孩子们劳动的兴致也提高了,有什么教育方式比直接的“包产到户”更有效呢!

2.2 结合农村发展妙用“土”

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为农村学校校外劳动实践活动提供了契机,增添了很多具体实践活动的机会,尤其是要利用如“春泥计划”等当地开展实施的学生实践活动,引导农村小学全体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农村,接近土地。

我校所在的丁桥镇年年开展乡村“优美庭院”的评比,我们要求学生都能参与到“优美庭院”建设之中,用自己的双手种植花草、装点家园。学校结对的丁桥镇民利村给参加的孩子们进行集中的学习,邀请专业的园艺师给大家传授盆栽花草的技巧。

3 巧借特色师资,学农技术

3.1 资深农民现课堂成 “土”导师

在现在的农村小学中,要寻找指导学生农业劳动实践的教师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解决农业劳动实践教育的师资问题,一方面要培育一批能对学生进行实际指导的在职教师,另一方面也要寻找好一批有着丰富经验的也能进行指导的校外辅导力量。

农业劳动指导教师最好选择的当然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线资深农民”,对于农村小学而言,有着大量易得的“祖辈”资源。田间地头成了这些导师最好的授课场地,“立夏节”烧野饭指导挖坑、搭灶,“承包地”指导播种、除草……这些资深导师们手把手指导学生,有趣又有效。

3.2 技术辅导齐上阵传“土”手艺

除了常见的农业劳动能力,在农业劳动教育中还有一些需要技术含量的操作能力,对学生而言,直接与土地接触的吸引力已经很强了,像嫁接、套种这种“高端”的农业技能就更能征服學生。

以我校为例,我们聘请了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马富松老师作为我们的校外指导老师,那半金半银的桂花树、枝头结出不同品种的橘子树都吸引着学生们纷纷要对农业技术进行牛刀小试。孩子们用学到的技术去装点自家小院以及校园。学校也成立了校园“护绿啄木鸟”小队,聘请了学校的专职的科学老师作为指导,让学生们参与到校园的绿化维护之中。

劳动即教育,劳动实践活动是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获取知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式。农村小学要利用各项资源,走进田间地头,以土地为载体,挖掘农业劳动实践活动的价值,让劳动实践教育成为一种有效、长效、高效的劳动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 宁本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重建的几点思考[J].中国德育,2019(4):10-11.

猜你喜欢

泥巴标签农村小学
泥巴鞋子和泥巴小猪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
标签新闻
泥巴泥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