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阅读能力培养,实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2020-06-05蔡杰
蔡杰
【摘 要】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发展学生写作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基础,强化其专项教学,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深入探讨,希望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能力和小学语文教学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语文学科自身包含着大量情感因素,而阅读是将这些情感元素进行有效展现与表达的重要方式。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足,那么就无法顺利学习语文知识,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后续数学等学科的学习。基于此,如何才能从阅读能力视角出发,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值得深入探讨。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一项基本能力,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是促使全体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的重要保障。如果语文教师忽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味地采取讲授式模式开展语文教学,那么可能会影响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进而会影响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那些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缺乏趣味引导,那么非常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语文阅读的情绪,从而影响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期间,教师要注意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入手,结合语文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等,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确保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这篇阅读文章时,教师如果直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的文章知识,那么学生可能会因为机械性地理解文章知识而影响阅读文本的兴趣,也就无法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相应的阅读文本知识中。针对该篇文章教学,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之前为学生提前制作一些特定的语文教材视频。比如,教师可以充分搜集和整理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除了文本知识外,还包括图片、动漫或视频等,通过综合归纳和整理必要的文本知识,制作成视频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预先制作的教学课件,使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视频课件来切实体会和感受到生动、真实的春雨情境,借助这种春雨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如此一来,可以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文本中,最终可以提升他们阅读的有效性。
二、深挖教材内容,开展朗读指导
培养阅读能力的一个最基本方式就是强化学生朗读训练,或者说朗读是学生开展文章阅读的一项基本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调动倾听者的情绪,所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期间,教师可以强化朗读教学训练,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开展朗读教学训练,促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文本阅读的重要性,同时在后续的朗读训练中也有助于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最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实现阅读教学目标。考虑到小学生的朗读能力相对较弱,教师需要针对性引导学生开展朗读,尤其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切实体会和感受阅读文本所包含的文本知识与情感,以声情并茂的方式来朗读,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借助朗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学习阅读文本知识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古诗时,为了促使学生从阅读中获取必要的阅读知识,教师可以采取朗读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但是为了提高学生朗读效果,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明快且具有古典韵味的古琴乐曲,配合着音乐的高低起伏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到这首古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欢快心情。这种配合着恰当音乐的朗读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朗读的文本情境中,对提升他们自身的朗读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借助有效的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创新朗读形式,力求借助多样化的朗读形式提升学生的朗读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范读、表演读、分角色读,或者可以借助齐读烘托良好的阅读氛围。比如,在《蜗牛的奖杯》这篇文章阅读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朗读方式将所提炼出的文章主题思想进行表达,升华所学的语文知识,提升他们的阅文朗读能力。
三、拓展阅读范围,丰富阅读素材
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使学生掌握丰富的阅读素材,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使他们可以通过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来学习语文知识,最终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新课标下,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单纯依靠教育部颁发的语文教材内容开展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平时开展语文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内教材开展自主阅读外,同样要注意对阅读范围进行有效拓展,持续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尤其是要注意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优质阅读材料。优质语文阅读材料有多个不同的来源,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开拓眼界,开辟丰富的阅读素材获取渠道,注意从不同的路径归纳和延伸阅读素材,尤其是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利用,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同时,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的优势。
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期间,语文教师可以在课下利用网络搜集一些有关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图片或影像资料等,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资料展示给学生,借助这种丰富生动的视频帮助学生切实体会到八国联军侵华的残暴行径。通过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课文的历史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必要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效果。与此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全面而深入地阅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拓展他们的眼界,促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我们当下的美好生活得来不易,它是由历代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通过该种阅读方式,不仅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样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于教材文本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创新阅读方式,突出主体地位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要注意强化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方式,从以往主导阅读课堂教学向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方向转变。基于此,语文教师需要立足于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转变以往的阅读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开展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大胆创新与运用阅读方式,力求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时的能动性,促使他们切实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所在,借此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特别是要注意结合小学生所喜欢的朗读教学方式开展差异化阅读教学活动,通过丰富的阅读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以学生为主体促进阅读方式的创新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路径,这就要求教师转变师生角色,准确定位和处理师生关系。
例如,在《哪吒闹海》这篇文章的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一边开展朗读,一边结合阅读教材文本内容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深入到角色当中,与角色融为一体感受文章的主题与情感。通过这种声情并茂的角色扮演活动,可以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文中人物的性格与品性,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又如,在《庐山的云雾》这篇文章的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这篇文章后,同其他学生相互讨论教材中所描述的庐山美丽景观。借助这种合作讨论的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促使他们真正成为阅读课堂教学主人。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其直接关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强化其专项培养对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促进学生其他学科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语文教师可以从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入手,深挖教材内容,拓展阅读范围,同时还要立足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创新阅读方式,确保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魏长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A].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 [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02).
[2]郝建荣.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119.
[3]林先艳.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9(09):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