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020-06-05员国琪

学周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培养

员国琪

摘 要:数学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在初中阶段,教师需要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深度以及活跃性上得到提升,这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为数学知识的运用奠定了基础,促使其利用理论性的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基于此,文章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的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7-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7.039

数学学科的应用性比较强,数学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数学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创新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对于提升学习效果有所帮助,能够助力学生未来的成长,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老旧

尽管新的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目前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师大多仍未能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不注重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理念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进而产生厌学情绪。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教学的目标不符,对教學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学生兴趣缺失

初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比较强,同时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因此学生对目前的数学课堂产生了一种畏惧情绪,认为数学知识的难度很大,不容易取得好成绩。学生这种心理的产生多半与教师的教导不当有直接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按部就班地教学,课后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希望通过大量的习题促使学生成绩实现质的飞跃,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数学知识的连贯性比较强,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再到高中数学,每一阶段的数学知识都是整个数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奠基阶段,由于教材连接性的缺失以及学生不能及时复习和反思数学知识,致使目前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这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而且初中的数学教学节奏较快,久而久之学生会出现跟不上教师讲课节奏的现象,逐渐丧失对数学的信心。

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数学思维指的是将数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主动思考这些知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实践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数学思维将思维的概念细化到数学的范畴内,在数学思维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中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这些逻辑关系。初中数学知识经过小学数学的铺垫,比小学数学思维的复杂性更高。对更加深奥的数学世界进行探索,从而在脑海中形成数学知识体系,这为学生熟练运用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学生而言,初中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最佳阶段,初中生的思维架构以及认知能力逐渐形成,个性逐渐发展,这些都是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坚实基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有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也能促使学生对社会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逐渐树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快速发展。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更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有效落实学生能力的培养工作,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此,教师需要逐渐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共同开展。

三、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一)创设数学学习情境

在对初中数学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热情,促使师生之间形成相对平等且和谐的关系,与学生展开良性的沟通与交流,利用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班级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有效结合,创建真实的教学场景,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放松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积极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线与线之间存在的关系”时,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可以先抛出一个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觉得哪些事物中存在着线与线平行或者交叉的关系?此时学生会在大脑里搜集与问题相关的场景,主动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回答“课桌”,有的学生回答“饼干”。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情境教学的案例,借助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下,有助于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将数学知识与真实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教学,有助于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二)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初中数学教材中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理解和记忆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促使学生对这些概念性的知识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合理性。

目前,在为学生讲述概念性知识时,教师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变式教学法,要求首先对不同类型的概念知识进行剖析,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下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变式教学法要求学生首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自主讨论,教师对学生交流的结果进行汇总和讲解,实现对抽象概念进行初步学习的效果。当学生在脑海中对概念性的内容形成一定的轮廓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开展讨论学习,借助等价变式以及辨析变式等方法,促使学生对抽象概念知识的理解程度有效加深。教师在汇总和分析学生的讨论结果以及反馈信息后,对训练的题目进行编写,同时借助变式的方式按照训练题目编写训练习题,让学生解答这些训练习题。对变式进行探索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概念性的知识形成更深的印象,对知识的架构深入了解。当完成上述教学环节后,教师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促使数学概念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培养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