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助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
2020-06-05林贵辉
摘 要: 随着教育新思路的推广,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技巧性越发的重视起来,思维导图的运用在有效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能够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本文从运用思维导图的角度,分析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果的有效方法,以实现创建高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高效教学
思维导图运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图文引导学生学习思维,使知识内容形成清晰的结构图,能够改善课堂环境,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加强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记忆、掌握也起到积极作用,最终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教学的目的。
一、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教学意义
(一)思维导图是完善教师教学模式的辅助工具
第一,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制订教学提纲及教学计划,将教学内容形成清晰的总体结构框架,结合思维导图制定的教学提纲较之以往更简单明了、更具逻辑性;第二,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思路,优化完善课堂中的演示教学,无论是以板书的形式,还是利用多媒体PPT,思维导图都可以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以更加清晰的形式展现出来;第三,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上的内容及要点将每堂课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形成最终的课堂纪要,完成教学总结,帮助教师充分回忆自己在上节课中的内容。
(二)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第一,有效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导图将其中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简单化,将枯燥单调的知识变得更为有趣;第二,强化提升学生的理解、记忆与掌握能力,思维导图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将各章各节的知识重点串联理顺,方便学生记忆,其清晰的脉络及思路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一步提高;第三,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性,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符合自身习惯的学习思路,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第四,促进提升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通过研究、分析、探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起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与融洽的重要作用。
二、 思维导图在课堂运用过程中易遇到的问题
第一,教师思想保守,教学思路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下。如果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思创新,不敢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教学内容方式上陈旧保守,那么思维导图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将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
第二,教师自身水平限制了思维导图的效用,影响了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时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其自身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全面、不深刻,无法深度发掘知识内容的联系性与连贯性,导致在使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时不得要领、抓不住重点。
第三,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未受到重视,思维导图只被用在了课后复习阶段,只发挥着记忆提示的作用。
三、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一)运用思维导图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学习效果及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对知识产生主动接受的意愿,学习热情的高低都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当前的教育环境已不再适合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教师必须在教学创新及思路改革上加强重视。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形状、不同颜色思维导图增强视觉效果及趣味性,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跟着图中的思路学习知识、思考问题,学生在图文结合的教学架构下、在条理分明的思路引导下,学习兴趣逐渐提升,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对知识内容的接受程度,降低了对概念难点的排斥程度。
《师长情谊》课上,绘制如下思维导图:
通过这个树网状、多颜色的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能有一个大框架下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思维认知,化繁为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掌握的教材知识,加深了对重点难点的理解,接受知识变得顺理成章、顺其自然。
(二)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更全面地思考问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某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便会有不同的感观与思考,人们对事物的评价看法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因此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应学会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注意事物的多面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从正反两面看待某项事物、某个问题,对教材重点进行全面分析,让学生站在更高、更广的层面去思考、去理解,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性。
以《网络改变世界》为例,构建如下思维导图:
通过导图引导学生对网络的利弊形成客观、具体、全面的认识。
(三)利用思维导图贯穿教材知识,强化教学逻辑性。
融会贯通是对知识理解与掌握的进一步升级,从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可以看出,每个单元、每一章、每一节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一些内容之间或多或少地必然地存在着联系。而思维导图概括归纳的作用在融会知识要点、串联知识脉络上就具有突出优势。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这一特征运用在课程复习阶段,将具有联系性的各章节知识通过梳理、整合、归纳,最终形成思路清晰、条理明确的课堂复习提纲。
例如教师可以把《走向未来的少年》与《成长的节拍》《青春时光》《走进社会生活》《走进法治天地》《和谐与梦想》等相关章节知识融汇贯通,寻找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不断延伸和扩展思维导图的宽度与广度,促进学生高质高效地进行复习。
(四)以思维导图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气氛的和谐化与轻松化,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彼此,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教师可以通过共同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比较等形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也可以建立学习小组,搭建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五)思维导图与时事新闻相融合,提高案例分析的教学作用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教学离不开案例的分析,将思维导图与时事新闻进行有效融合,可以提高知识内容的实用性,促进学生对待事物的正确思考。
四、 总结
利用思维导图简要明晰、层次分明的特点,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通过利用思维导图,降低学习难度,强化记忆。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创建教学提纲,梳理教学思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有效把控课堂的动态生成,从而助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兆海.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
[2]潘军安.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5).
[3]樊凯.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21).
[4]姜珊.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8(10).
[5]李娜.思维导图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
[6]赵广兴.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4(14).
[7]王存贵.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學中的实施与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6(9).
[8]贾亚珍.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能力[J].文理导航,2017(1).
[9]褚红梅.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2017(1).
[10]蒋礼金.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1(12).
作者简介: 林贵辉,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武平县帽村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