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0-06-05陈秋玲

考试周刊 2020年46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小学高年级有效策略

摘 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化与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加强对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视,充分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并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努力给学生创设丰富的生动欢快的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体验达到最佳境界,进一步调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联系已学过的旧知识对情境中的新知识进行自主地建构和学习,通过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逐步获取相应的知识点,既要锻炼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关键技能。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有效策略

目前,由于大部分教师依旧受考试制度的严重影响,盲目追求学生取得更高的数学成绩,采取着独断、专制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过于突出自身的讲解,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内心感受,阻碍了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教师应该充分联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来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尽可能地将学生置于熟悉的、贴近日常的情境中,逐渐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自主探究,有效地提升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

一、 利用史料进行导入,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为了进一步调动高年级学生对新授知识自主探究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爱好,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呈现一些有趣的、简短的数学史料,比如关于数学的历史故事、数学文化等,以此来引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关注和好奇,使学生联系以往经验对故事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展开自主地建构和探究,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的自主性,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导入环节的重视,抓住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渗透趣味性较强的数学史料,通过新颖的导入形式来充分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维持更长时间的注意力,逐步激发其内心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从而迈出提高学习整体效率的重要一步。

例如,教师在教学“整理与复习”时,针对经常出现的“巧添算符”这种类型的题目,利用相关的数学史料来设计以下导入。首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呈现有趣的史料。师:在宋朝,苏轼曾经画了一幅《百鸟归巢图》,但却未配以诗文留下遗憾,到了清朝有一位收藏此图的大人,为了弥补“有画无诗”的缺憾,请当时的诗人来题诗“归来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这一数学故事引起了学生内心的关注和好奇,纷纷表示心中的疑问。生:百鸟画不应该是百只鸟吗?为什么诗句中只有1、1、3、4、5、6、7、8这几个数字呢?教师适当地向学生进行指导,师:你们看!1+1+3×4+5×6+7×8=100。如此,学生既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奇妙无穷,也增强了学生对运算符号的深度复习和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 合理設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有效地培养高年级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准确地把握教材中数学知识点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合理地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展开一系列的分析,在逐步寻得正确答案的过程中充分地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此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严格地控制问题的难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无法解决则会直接放弃,如果问题过易,则对于学生的思维起不到丝毫的训练作用,只有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情境,才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逐步发现问题并找到这一问题和自己学过知识之间的联系,直到解决相应问题,既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简易方程”时,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来设计以下问题情境。首先,开门见山地向学生抛出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两个方程式的简写方法是否正确?(1)6+x=6x,(2)x×10=10x。初步引起了学生对简易方程的判断。其次,学生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对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逐步发现了方程式中存在的问题。生一:第一个方程式的简写方法不正确。方程式的左边是加法,等式右边却写成了乘法,明显不相等。生二:第二个方程式的简写方法正确,等式两边均为乘法。最后,教师通过设计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受到了不少启发,他们通过自己的分析逐步掌握了简易方程正确的书写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联系生活展开教学,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了充分地锻炼高年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一定要充分联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来展开课堂教学,将传授的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到一起,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连接,而且要降低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从而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产生,帮助他们更快速地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联系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开展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一种熟悉的、贴近日常的、直观的学习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经验展开独立地思考,通过深层思考逐步增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降低小学生对于数学课的畏惧感,进一步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圆”时,联系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来展开以下教学。首先,利用现有的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轮、汽车轮胎以及马路上的井盖等图片,给学生的视觉带去一定的冲击,并向学生进行适当提问,师:你们知道车轮和井盖为什么是圆的吗?其次,学生结合投影中的图片,并联系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生一:如果汽车的轮胎是方形的话,当四个直角碰到地面,很容易产生颠簸和倾斜的感觉,极度不安全。生二:如果井盖是方形的话,当人们修理下水道将它掀开时,很容易直接掉落下去……最后,通过联系高年级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进行教学,既有利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圆”,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 设立课内合作小组,为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空间

为了给高年级学生提供更多与人交流、与同伴进行互动的空间,教师要积极地设立课内的合作小组,引导学生自愿地与其他同伴协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内针对同一个问题展开活跃的讨论和探究,努力将以往一人主讲、一人主导的教学逐渐变成共同探究式的课堂,将独断、专制的角色向学生的引路者有效转变,尽可能地将课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逐步增进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小组合作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和空间,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合作探讨逐步解决相应的问题,既有利于增强小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也有利于发展他们共同探索的精神。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提前准备了一张李四买学习用品的结账单,并设计以下活动。首先,要求班里的学生自愿与其他同伴结为加法组和减法组,在各自小组内共同分析李四的这张购物小票。计算器:13.5元;卡通书包:38.6元;文具盒:7.3元;圆珠笔9.9元;书夹子:4.5元。其次,引导学生展开活跃的讨论,每个小组必须提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通过组员的共同努力将相应的算式列出,以此来增强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加法组:李四购买卡通书包和圆珠笔一共花了多少钱?38.6+9.9。减法组:李四买的计算器比书夹子贵了多少钱?13.5-4.5。最后,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讨论,学生们不仅体验到了生活中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存在,而且产生了自主合作的强烈意识。

五、 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增强高年级学生对所学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教师要将抽象的、陌生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切感,推动学生迅速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让学生快速适应课堂上的教学环境,从而才能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要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生機的、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在学生掌握了当堂要点知识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新授知识加以运用,逐步做到活学活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和情感,最终达到增强学生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能力的目的,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时,将本节课的新授知识生活化。首先,通过生活中的气温来引入,师:同学们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吗?生一:-2~9℃。通过询问天气温度来让学生初步感知“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探究“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师:海洋的深度为11034米,可以表示为它的海拔是多少?生二:-11034米。师:王五昨天去超市买东西,带了10元钱,结账的时候一共20元,由于老板是他的邻居,于是先记下账,改天再补上,那么王五现在有多少钱呢?生三:-10元……最后,教师通过将陌生的、复杂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负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逐步增强了学生对于“负数”实际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充分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数学经验和基础,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到一起,给学生创设贴近现实的情境,抓住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渗透数学史料,以此来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在准确把握教材中数学知识点的基础上,合理地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思考和探讨,充分地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探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

[2]李先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朱琳.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09,111.

[4]张风花.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26,36.

作者简介:  陈秋玲,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霞浦县盐田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能力小学高年级有效策略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