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路径探究
2020-06-05蒙丽明
蒙丽明
摘 要: 小学语文在当前的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但是学生语文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因而需要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中,不但需要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需要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这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及思想道德素养均能够实现有效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属于重点学科,也是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及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目前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提升已经成为重点教学任务,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需要积极实现这一目标,而德育教育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也就需要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选择有效策略实现德育教育渗透,从而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培养,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发展。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价值及必要性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除需要对学生有效实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教学之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已经成为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必须任务,并且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就目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而言,其必要性及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教育的渗透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比较有利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会涉及一些语文课文的教学,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语文课程教学而言,这一部分所占据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因而需要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能够对语文课文内容充分了解。就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语文课文而言,其中很多内容都会包含一定的德育知识,因而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德育素质才能够理解这些课文。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使学生对德育知识更好了解及掌握,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包含德育内涵的一些语文课文,从而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更好学习,实现其语文知识水平的有效提升,满足实际需求。
(二)德育教育渗透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重要的教学目标及任务,因而需要教师在这一方面积极投入。就目前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而言,思想道德素质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使学生对思想道德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及掌握,在学生掌握相关的思想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也就可以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得到满意的效果,进而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得以实现,有利于学生的更好发展及成长。
(三)德育教育渗透对于教学改革具有促进作用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言,教育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的要求及需求,也是实现更理想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因而需要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并且需要转变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这样一来也就能够使整个教学模式得以转变,从而可使教学改革得以有效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实现更好地发展。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未真正重视德育教育渗透
就目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而言,对于德育教育渗透,存在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对于德育教育渗透并未真正重视,导致德育教育的开展缺乏有效支持及基础。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仍旧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对于德育教育的价值及意义缺乏充分正确的认识及认知,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够充分投入到德育教育渗透方面,这样一来,德育教育的渗透也就缺乏理想的基础与支持,最终影响其效果。同时,由于小学教师自身对这一方面缺乏重视,而小学生年龄又比较小,也就导致德育教育的渗透方面学生的参与度比较差,导致德育教育的渗透不断缺乏教师基础,并且也缺乏学生基础,这种情况必然会影响德育教育的实施及落实。此外,由于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德育教育的渗透缺乏正确认知,在这一方面的相关研究也就比较少,未探索出有利的教学模式及方式,致使德育教育渗透缺乏有利的理论支持及基础,影响最终所取得的效果,不利于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德育教育渗透的目标无法有效实现。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内容不合理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方面,德育教育内容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问题。就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而言,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德育教育内容仍旧比较少,教师未能够对德育教育内容进行深入探索及应用,导致德育教育内容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融入比较少,占据的比例比较少,学生对这一方面的内容了解也就比较少,这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十分不利,也就无法使德育教育得到满意的效果。其次,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未能够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情况选择德育教育内容,可能会导致德育教育与语文教育完全脱节,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还有些教师所选择的德育内容不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也就无法使德育教育的渗透取得满意的效果,影响学生德育水平的有效提升,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方式不合理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将德育知识内容掌握,以实现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提升,而这些需要以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问题为前提,但是很多学校及教师并未实现这一目标,进而影响德育教育渗透。具体而言,很多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方面,都是实行宣传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方式,德育教育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理解方面也会有困难存在,影響学生对德育知识内涵的把握及理解,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德育教育渗透的效果。另外,对于小学业务教师选择的教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兴趣,最终也会影响德育教育渗透的效果,无法使德育教育渗透取得比较满意的成果,进而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