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资源开发与成都文化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2020-06-05张佑林

社会科学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茶馆成都文化

张佑林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上海 201620)

一、成都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著名的休闲之都,成都大力发展文化休闲产业,其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其成功的经验在于深入挖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打造不同的休闲文化产业,形成不同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推动了成都的文化产业大跃进、大发展。

近年来,成都依靠其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金沙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院等众多博物馆文化品牌资源优势,策划开展了“金沙太阳节”“中秋听琴”“诗圣文化节”“成都大庙会”以及“夜游武侯”等具有天府文化底蕴的文化休闲活动;通过将民俗文化融入宽窄巷子、锦里、大慈寺等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了饮食、表演、娱乐等为特色的文化休闲产业;通过文化创意的手段,促成了东郊记忆,富园国际艺术村,西村创意产业园等休闲主题公园的形成。成都还非常重视对辖区附近古镇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通过对洛带古镇、街子古镇、黄龙溪古镇、平乐古镇、西来古镇、五凤古镇等的修复与创意开发,使这些天府古镇的品牌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为了促进与国际文化交流,成都还建成了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得以连续成功举办国际非遗文化节,提升了成都休闲之都的国际形象。

成都休闲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有其历史渊源的。2004年以来,成都市就开始重点打造文化产业,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迎合消费群众在“吃”“喝”“玩”“乐”各个方面的需求,依靠其丰富的文化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文化休闲产业,从而使成都获得我国“休闲之都”的美誉。

图1 成都2011-2018年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从纵向来看,成都文化产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由图1可知①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成都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成都文化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所占比重是逐年增加的;根据成都市统计局数据,2008年到2018年,成都市文化产业增加值133.7亿元提高到1129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3.4%上升到7.4%,而2018年发生了质的跃升,这一数值增加到了1129亿元,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8.4倍。这对于推进成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和“休闲之都”品牌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表1 2018年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排行榜

从横向来看,如表1所示②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联合创邑传媒于共同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报告》全面梳理了国内数字文创经济发展情况,选取全国100个城市为样本,以产业、资本、平台、人才、政策、传播六大领域的活力表现为主要指标得出中国城市新文创综合活力排名。,在2018年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排行中,成都以90.6793的高分雄居榜首。这不表明成都的文创产业已经位居全国第一,只是具备很强的后发优势和文创活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科技”的融合使得其他城市在文创产业的发展上获得了便利条件,抛却基数,很大程度上各城市重新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近几年,成都也在互联网及新型科技方面表现杰出。中国城市文创产业发展最早的是上海,增加值排在第一,在2014年才被北京超越,阿里带动杭州的文创产业发展迅猛;腾讯游戏,使得成都的文创产业暴得大名。如今,成都的文创活力包括熊猫、宽窄巷子、歌曲《成都》、王者荣耀等强IP、各类文创馆等。

2019年携程发布《2019国庆假期旅游出行趋势预测报告》③许宏伟、冯馨、陈雨虹、陆铭,2019,《迈向高效且宜居的城市:滴滴“城市发展指数”报告》,滴滴发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指出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重庆、西安、三亚、杭州、南京、乌鲁木齐是国内游十大热门目的地。2019年12月《迈向高效且宜居的城市:滴滴“城市发展指数”报告》中基于滴滴平台数据,结合专家打分和问卷调查,综合出行规模、城市活力、城市影响力和居民消费力四方面对城市经济发展进行了评价。

图2 36个重点城市经济发展表现比较

二、成都休闲文化资源禀赋分析

成都市名胜古迹扬名中外,李白赋予成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的美誉,成都的文化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形式多种多样,并独具巴蜀文化鲜明特色,具体来看,成都休闲文化资源可以归纳为以下七大类型。

(一)历史文化资源

成都拥有4000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截至2008年底,成都市共拥有119个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17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0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7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青城山和都江堰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名录。成都具有著名的大熊猫生态文化、以金沙为代表的远古文明、脍炙人口的三国文化、优雅的诗歌文化、独特的古城文化、以都江堰为标志的水文化、悠久的宗教文化、闻名遐迩的川菜文化、独树一帜的休闲文化以及民间演艺等民俗文化;同时,成都也是一座著名的工艺城市,以锦缎、丝绸刺绣、金银丝绸产品、漆器、瓷轮胎和竹编织而闻名。

(二)饮食文化资源

成都川菜文化是独一无二的,餐饮品种繁多、餐桌文化独特、餐桌礼仪精致、用餐氛围热情,有“吃在中国,味在四川”指美誉。作为四川餐饮文化的集中体现,成都菜肴可分为三类:川菜、火锅和小吃。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中的第一位,品种多样,其“一菜一格,白菜百味,善用麻辣”的特色响名中外,可谓“盘盘菜品皆故事,道道佳肴有典故”。成都有着数量巨大的高端和中低端餐厅,并拥有着全球唯一以菜品文化为中心的主题博物馆——川菜博物馆。四川美食博物馆占地约40英亩,分为收藏大厅,互动示范大厅,灶王祠,食品加工设备展示区和品豪休闲大厅,馆内拥有超过6,000种藏品。

(三)市井文化资源

市井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的特殊形式,具有人文性、通俗性、广泛性、时尚性等特点,它是指起源于街道的一种市场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市井文化”成为人们追寻以前的质朴和原始生活方式的一种全新文化。比如沿街叫卖的小贩、路灯下一起围观棋局市民、传统的吹糖人捏面人工艺,或是在夏日晚间坐在街头的竹椅上聊天喝茶的市民等,都属于市井文化,这些场景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韵味。成都具有丰富的市井文化资源,如古色古香的锦里古街、抑扬顿挫的宽窄巷子,现代和传统结合的太古里,它们都是对成都传统市井文化的再现。

(四)茶馆文化资源

明代的儒家代表人物顾炎武曾在《日知录》写道:“秦人取蜀,始知若饮事”,由此可知,在秦国来蜀地之前,蜀地人就有了喝茶的习惯。成都人都有喝茶的习惯,尤其是对盖碗茶有着特殊的情感。成都的盖碗茶,是别有一番讲究的,茶水师拿来“三才碗”围成一圈,然后再用长嘴铜茶壶挨个给三才碗沏茶,这就像蜻蜓点水一样,但是这样的蜻蜓点水却没有一滴水溅出到桌上,体现了成都独特的茶文化和魅力。到现在为止,成都市里有着大大小小各种茶馆有3000余家,其中有现代豪华型的、也有老式传统型的。蜿蜒小河边、幽静的竹林、一把椅子、一碗清茶、一阵清风、一缕清香,置身事中,足以感受到成都人的闲情逸致,在成都喝茶包含着一股市井气、江湖气以及平和与笃定。

(五)戏曲文化资源

川剧和民间演艺,是成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川剧也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独特的一部分,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今天的川剧仍然保留了许多精彩的传统曲目,并继承了许多丰富的古典音乐和熟练的表演艺术,在唐代,川剧有“蜀戏冠天下”的美誉。川剧有很多剧目,一直有“唐诗三千首,宋词八百首,数不清的戏曲数”的说法,这些有名的戏曲当中为人熟知的就有《彩楼记》《白蛇传》《玉簪记》《柳荫记》等戏曲。川剧中的表演技能也多式多样,比如托举、变脸、喷火、藏刀、开慧眼等表演形式,有些传统技艺到现在来看也是令人啧啧称奇。现今流传下来的很多的川剧,其剧情大都是风趣幽默,表演人员能够随着节奏变换表情,伴奏风格也很独特。

(六)棋牌文化资源

麻将,是古时候人们发明的一种用来博弈的游戏,经过多年的演变,逐渐成为中国民族的文化精粹,麻将是许多现代人茶余饭后的休闲娱乐手段。要说将麻将玩出名的,那一定是成都市民莫属了,成都市民玩麻将充分体现了成都人休闲娱乐的精神,这是麻将与成都当地文化融合的结果。在成都大到商业交流,小到平常生活,麻将已充斥在成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除了麻将以外,以象棋、围棋、扑克等棋牌运动为代表的娱乐活动在成都市井街头中也很常见。全国第一个棋牌文化教育基地在成都诞生——成都棋艺学院,开设有围棋、象棋、国际象棋三个专业方向。麻将文化,棋牌文化都佐证了成都棋艺文化的深厚,《棋与成都》纪录片介绍成都的棋艺渊源。

(七)宗教文化资源

成都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了道教极为重要发源地之一,自从张道陵在大邑鹤鸣山创建了道教,老子李耳作为教主,在青城洞天里传播道教、老子在青羊肆现身,这些使道教走上了中国的历史,成了在中国本土上发展和传播的唯一宗教。成都现如今保存下来的青城山、青羊宫等都是非常有名的道教圣地。东汉时期,佛教逐渐开始传入成都,在千百年来的积淀下,佛教得到了充分发展,成都的佛教发展对中国的佛教发展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汉朝到南朝的变迁中,成都成了佛教由西向东传播的中转站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成都大慈寺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地,对今天中国的佛教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正是因为大慈寺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它在中国佛教发展历史上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三、成都休闲文化产业开发与发展模式分析

自古以来,成都就有着非常浓郁的休闲氛围,休闲生活是成都人的基本诉求,可以说,成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休闲之都是一种自然生成的状态,成都“休闲之都”的称号在民间有着较高的认可度。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成为一种生活时尚,在这种大背景下,成都依托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文化产业,打造“休闲文化”品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锦里古街、武侯祠、宽窄巷子等著名的休闲旅游区,将旅游、休闲完美结合,全面拉动了成都休闲经济的繁荣发展。

一般来说,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过程主要包括两个环节: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以及文化产品的市场化运作过程。总体上看,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就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现代科技创新为手段,以文化创意为灵魂,以文化保护为核心,以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文化品牌塑造为模式选择,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政策配套为保障,不断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过程。

图3 成都文化休闲产业典型发展模式

成都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就是在深入挖掘成都历史与现代等休闲文化资源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创意与高科技的手段,充分兑现其文化价值,将其转化为休闲文化产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过程,最终达成成都创建“休闲之都”宏伟目标的过程。

根据成都文化资源分类打造与其相匹配的休闲文化产业模式,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六种典型产业化开发模式。

(一)历史文化休闲产业模式

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体验型文化休闲产业,是成都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武侯祠、锦里产业园模式是其成功的代表作。

1.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开发

依托武侯祠这个历史景点所打造的“拜武侯,泡锦里”,已成为体验成都休闲文化产业的一个知名品牌;同时“武侯祠大庙会”“武侯夜话”“夜游武侯”等文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品牌的提升供应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注入了许多活力,让人们能更加方便和深刻地体验巴蜀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根据时代变化和消费者需求提升,武侯祠内设置了新的文创馆,除包含大量三国时期传统文化纪念物之外,还结合时代元素设计出一系列创意新颖产品,在创新模式上推陈出新。正如2018年春节所打造的“大庙会”“灯火游园会”极具生活气息和年味,高人气引发各大媒体关注,中央电视台10度聚焦本次大庙会,北京卫视也对此次特色美食做了相关报道。

2.体验化的观赏方式

成都在打造具有三国文化的武侯祠时,并不是打造为单调的博物馆仅供展览,而是将其体验化、生活化,让人们仿佛回到到三国时的生活情景。猜灯谜,画油伞,穿汉服,观蜀戏,闹花灯,逛集市,品美食,切身体验三国时期人们的闹元宵生活方式,将锦里夜市融为一体,一边逛着集市小玩意,一边吃着美食小吃,一边听着街边各种吆喝。在这条街上,浓缩了老成都人民生活的精华:有酒楼、茶楼、工艺品、戏台、客栈、风味小吃、酒吧、土特产,这是成都在全国极具代表和生机勃勃的文化休闲产业,充分展现了成都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3.利用附属品牌增加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打造武侯祠的民俗文化产业,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锦里武侯祠不仅塑造其本身品牌,也利用现有的品牌产品,当人们来到武侯祠和锦里时,不仅能在武侯祠欣赏到梦幻多彩的川剧及其他民俗表演,还能在锦里体验成都老街区的感觉,吃到经典的川菜和成都各种著名小吃,躺在竹椅上悠闲地喝杯盖碗茶,听先生讲各种有趣的民间故事,满足了现代人们的多重生活与文化享受,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二)饮食文化休闲产业模式

成都饮食品种巨多、口味独特、制作精细,内含丰富的文化积淀和韵味,现如今,川菜和成都小吃已成为宣传巴蜀文化的名片:一方面,它味道香浓,口味多样;另一方面,味道清澈,口感清新,这香浓的风味和清澈的口感相结合,使得川菜南北皆宜,每盘菜都有其独特的味道,口感也随菜品不同和不同。

1.成都饮食文化特征

网上流行“食在广州,吃在成都”的说法,说明了成都饮食文化在国内的独特地位。正是由于拥有众多爱吃和会吃的成都人,才使得成都的饮食文化得以发展和创新。成都饮食文化有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亲民性,不管是富裕人家,还是平常百姓,大家都爱吃。“亲民”二字体现了成都小吃的特色,也正是因为其亲民性,成都小吃才能走出四川、走向全国。另一个特征就是口味多样,拥有其他地方不具有的各色各样的口味,虽然成都小吃或川菜所用材料普通,但它的配料和做法确非常讲究。常见的口味有怪味、麻辣、糖醋、蒜泥、家常、香甜、咸甜、椒麻、红油、咸鲜等多种口味,并且每种口味都其对应的不同类型的菜品,或者是同一菜品在不同季节的口味也大有不同。

2.品牌塑造

品牌是一种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标签,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产品对吸引消费者的名片;对大多消费者来说,品牌产品可以让消费者节省搜寻时间和精力成本,仅凭借对某种品牌产品的信任便可选择,是产品对消费者产生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因此成熟的消费者在选择美食产品上往往首选的是品牌美食产品。川菜通过与大企业合作,在各地打造知名品牌,让人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川菜,同时通过在各地举办各种美食节,提高了成都美食品牌的知名度;其次,通过媒介宣传,川航的熊猫餐以及高铁、动车上的美食视频,小视频软件的运用,直播成都小吃和各类火锅,让成都快速成为一座网红城市;最后,通过在成都建立川菜博物馆,深入挖掘川菜诗歌文化、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等手段,对川菜品牌塑造和宣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成都特色小吃互补

成都特色小吃,如火锅、串串、简小吃是一张极具诱惑力的美食名片,构成休闲文化产业极具竞争力的元素。成都一直以来便有“小吃之都”的美誉,据相关统计,光是记录在册的各色成都小吃就达到3000多种,例如夫妻肺片、担担面、龙抄手、三大炮等。随着当地百姓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小吃的功能和作用也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演变为一种休闲文化元素。外地游客来成都品味小吃,体验到的不只是这种地方美食的味道,更有特色小吃包含的区域文化内涵。这些小吃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比如在寒冷的冬季,我们能品尝到温热的三大炮;而在酷热的夏天能品尝到舒心的冰粉,各式各样的小吃能满足消费者多样的需求;成都特色小吃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在食品包装上也融入了更多的巴蜀元素,让人们更能贴切地感受到当地文化。此外,四川火锅、串串在全国大开连锁店,独具巴蜀特色的餐厅装潢式样,让远方游子找到了归属感,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喜欢川菜的外地食客。

(三)市井文化休闲产业模式

市井文化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特征。成都作为巴蜀文化的代表,散布着大量的市井文化遗址,宽窄巷子就是其典型的组成部分。作为成都这座“休闲之都”的闪亮城市名片,宽窄巷子体现了极具川西特色的市井生活文化,其遗留下来的较大规模的清朝古街,是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青黛砖瓦的古香古色的庭院组成,宽窄巷子中两条长长的古巷,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浓缩在这短短的街景之中。宽窄巷子以“成都市井生活”为线索,在保护旧成都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将宽窄巷子分成了不同区域,分别是民俗生活体验区域、高档餐饮区域娱乐休闲区域、特色策展区域、情景再现区域、宅院酒店区域等业态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老成都生活情景体验区”。

1.修旧如旧,建筑别具一格

宽窄巷子既体现了成都深厚历史文化的积淀,还满足了现代人生活娱乐的需求,不失去原有的古色古香的韵味,使其成为这座城市的记忆。近年来,经过文化创意的手段,对宽窄巷子进行“修旧如旧”的开发,保持了其原有的整体空间风貌,延续了清朝四川人民的居所风格,所有的建筑雕刻及装饰都呈现出老成都的生活韵味,形成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庭院形态;街道空间层次满足了开展不同的文化活动所需要的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这样的设计、改造、还原,使宽窄巷子能够满足从旅行、休闲到参加各种公共活动的需求。

2.合理的功能转型

作为历史文化老街,宽窄巷子实现了从历史街区向商业街区的功能转型,引领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现代转型潮流,成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为了提升宽窄巷子的文化品位,商业街的改造工程还融入了许多成都地域文化元素,如石光华创办的“上席”私房菜、李亚伟创办的“香积厨”酒楼、翟永明创办的“白夜”酒吧,环境优雅的“见山书院”,还有展示川西民居构件的“宽居”等。当你置身于这片文化韵味十足的街区之中,作为旅行者可以放松心情,享受青砖院落、碧瓦粉墙的景致,感受繁华的街市气氛,得到一种具有成都文化特色的休闲体验与享受。

3.定位与功能

作为成都休闲文化的名片,宽窄巷子的功能定位是全方位的,其特色是立足于城市文化底蕴,打造多功能的市井文化休闲区。其中宽巷子还原了清代成都人民的市井生活,故被称为“闲生活”区;窄巷子以休闲旅游为主题,形成以酒店、餐饮、特色民俗、特色客栈、特色休闲茶馆、特色企业会所等为主题的“慢生活”区;而井巷子以时尚年轻为主题,主要是酒吧、慢摇吧、各类甜品店、创意时尚为主题的现代流行与传统相结合的休闲娱乐区,成为“新生活”区的代表。因此来到宽窄巷子,老年人可以闲适地看着戏曲喝着盖碗茶享受着老成都生活,年轻人可以在具有明显传统川西特色的酒吧,听着民谣看着来往人群享受着这份惬意与情调,都可以达到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效果。

(四)表演文化休闲产业模式

川剧和变脸是四川最重要的传统戏曲与表演艺术资源,通过对川剧的传承和创新性打造,来充分体现川剧的动人心弦、惟妙惟肖的戏曲特点,成为成都表演文化休闲产业模式发展的重要路径。

1.变脸是川剧传承的艺术瑰宝

变脸是川剧中的艺术瑰宝,用一种浪漫主义手法,来揭示戏剧中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感受,将无形的抽象情感转化为可见的具体事物。变脸的方法有“抹脸”、“吹脸”、“扯脸”,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常与“吐火”神秘绝技相搭配来展现人物和剧情的急剧变化。川剧变脸的演员在服装和道具上都是十分讲究的,扮演不同的角色需要着更换不同的服装。变脸不仅需要演员有着过硬的舞台表现能力,也需要演员的肢体动作与音乐的完美契合,只有所做的每一个手势、肢体动作都与音乐相协调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变脸。目前,变脸艺术在茶馆、剧院与旅游景点等平台得到发扬光大,成为表演文化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

2.与茶艺、手影打造多元化体验

一间雅致的剧院,一张复古的木桌子,半靠在椅子上,一边欣赏着戏曲,一边喝着盖碗茶,偶尔在上茶的空隙间还能看到精湛的茶艺表演,这十足是一种美妙的精神体验。天府锦绣梨园,是一个川剧名角荟萃的川剧戏曲会馆,在这里上演着经典川剧和各类民间绝艺表演;传承已久的西蜀文化,在博大精深,活灵活现的川剧表演中,找到了历史的印记,不觉使观众梦回古蜀;很久不见的手影戏也重返大众视野,杂技手影将指尖艺术演示得精妙传神。静坐台下,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巴蜀文化,领略到精彩绝伦的川剧表演,沉醉于传神的杂技手影之中,是人们在休闲状态中,不知不觉地得到艺术的熏陶与精神享受。

3.利用国家政策扶持优势

国有川剧团在转企改革的过程中,利用国家政策扶持和自身的品牌优势,以市场主体身份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积极进行组织构架、内部管理、作品创作、人才培养、外部演出和广告宣传,全方位打造国有川剧院团的精品文化品牌,不仅赢得了市场,使传统戏剧艺术焕发青春,推动了成都表演文化休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茶馆文化休闲产业模式

成都是拥有茶馆最多的中国城市,在这座极具魅力的城市中,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茶馆坐落在街旁,或是护城河边的树荫下,茶馆早已成为成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深深的融入成都人那休闲的血脉之中。目前,开设茶馆并不是稀罕之事,但最具地方特色并依旧保持着旧时风俗的还属成都,成都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茶馆之都”。

1.共享的休闲空间

顾客一般喜欢光顾景点附近的著名茶馆,比如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望江楼公园的川剧团茶园。起初,这些茶馆只提供简单的茶水和休憩场所,旅行者在这些茶馆内喝茶,以缓解旅途中的困倦。随着茶馆文化的发展,兴起了专门从事接待宾客的茶馆,比如位于青羊区琴台路的蜀风雅韵、锦江区华兴正街的锦江剧场茶园等,这些茶馆提供了舞台,能够让宾客欣赏到四川本地的艺术荟萃(川剧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茶馆更是走进了成都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不但成了成都人自身娱乐休闲和商务活动的场所,也成了外来游客感受成都休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体验区。

2.体验地域文化的平台

在成都,茶馆不仅仅是人们品茗、放松休闲和商务接待的场所,也是展示成都本土文化的重要平台,是成都人民社会生活的缩影。对于外来的游客而言,是了解成都当地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之一,成都茶馆保留了“原生态”的特点,从茶馆的取名、题字、建筑风格、装潢上都有所体现,同时在茶馆场景还原上也做到了精益求精,像茶馆里的盖碗茶具、茶艺表演、饮茶习俗。正是这种“原生态”构成了成都茶馆的独特魅力,也是吸引游客来到茶馆体验成都文化的精髓所在。

3.多元化精神体验

成都茶馆文化源远流长,茶馆文化与川剧等表演文化相结合,成为成都休闲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在成都很多茶馆中,经营者大都通过增加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制茶体验等特色内容,从而来提高茶馆的吸引力。另外,在茶馆内还能品尝到美味成都小吃、欣赏到具有成都特色园艺,还增加了许多现代元素如视频展示、图片文字、语音帮助等内容,让游客对成都茶馆文化有深度体验,从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官刺激与精神感受。

(六)娱乐文化休闲产业模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年轻人的生活追求呈现日益多样化、时尚化、高品质化的特点。为了满足成都时尚青年的娱乐需求,成都在升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打造了大慈寺-远洋太古里等新型娱乐休闲文化产业平台,通过宽广的空间、相互交织的街道、川西特色的建筑、“快里”和“慢里”将慢休闲与现代快潮流相融合,环大慈市而建,从而形成了现代风格中蕴藏着浓浓的文化韵味、独具成都特色的娱乐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1.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

成都远洋太古里是将古典风格的川西建筑和现代风格的广场、街道相结合,用“现代诠释传统”的概念建造而成。太古里保留了原始的古老街道和建筑群,打造2-3层的低建筑群,装潢采用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坡屋顶和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通过将成都的原生态文化元素注入其中,将这座城市的传统与现代,闲适与开放表现得淋漓尽致;远洋太古里快里与慢里的设计交相辉映,映衬出成都现代化“快”文化和成都市民骨子里散发的“慢”文化的相辅相成,大慈市内的宁静与春熙路外的繁华喧闹,共同构成了成都休闲文化的闲情逸致。

2.多功能的休闲娱乐方式

太古里环绕大慈市而建,而大慈寺是成都乃至中国的佛教重地,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历来享誉颇高。远洋太古里环绕大慈寺这一悠久历史文脉而建,地处繁华市中心,因此被定位为城市精品和时尚的复古街区。通过体验式消费的目标定位、运营管理,来达到高端和终端的合理搭配,从而满足不同消费水平的市场需求,将直接的单一购物行为转化为有趣的体验式的城市之旅,人们来到这里,不单纯是购物,而是形成集游玩、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休闲方式,借助春熙路商圈,打造国际购物天堂。在这片将现代元素和历史文化元素结合的区域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当今的各种流行生活元素,也能够感受到巴蜀历史文化的沉淀,现代化中透露着浓浓的历史文化色彩。

自2014年太古里开放以来,其营销数据和人气指数一直居高不下,使成都近几年成为我国奢侈品消费最大的城市,并且成长为成都市娱乐文化休闲产业的标杆!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从物质生活向精神文化需求的转化,成都市政府与相关经济实体与时俱进,将文化休闲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渠道。其具体思路是:立于源远流长的、数量庞大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间文化习俗,通过文化创意和高科技的手段,走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之路,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成都市文化休闲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使成都成为一座以“休闲”“享乐”、“宜居”为特色的网红城市和热门城市,吸引了大批人去成都旅游和居住,成都的这种基于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休闲产业发展模式,是值得我国类似区域与城市发展借鉴的。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我的研究生胡歆一些好的思路与建议,并且参与了收集资料和写作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猜你喜欢

茶馆成都文化
《茶馆》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穿过成都去看你
谁远谁近?
数看成都
成都
清雅茶馆
在成都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