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持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银行对策

2020-06-04冯蕾

商情 2020年23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中小企业

冯蕾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各行各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造成巨大冲击。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在切实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践行社会责任,创新金融服务,精准帮扶,为打赢战“疫”尤其是“疫”后复工复产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保障和金融支持,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拟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创新金融服务  经济社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全面部署金融支持防控疫情的相关工作和要求,为金融服务创造更好的防控条件,提供更多的防控支持。在防控关键时期,金融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和部署相关防控工作,展示行业担当作为,强化专业金融服务,保障自身疫情防控,并认真谋划,精准施策,扶持遭受疫情不同程度冲击的中小企业,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防控战“疫”的金融保障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金融机构应全面落实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要求,提供有力精准的金融服务,既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就业稳民心,也最大程度减少自身经营波动,从而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一)保障金融服务需求

抗疫期间,各银行业必须全力确保金融服务畅通,保障基础金融服务不断档。科学安排营业网点开放时间,合理做好网点应急运行。加大线上金融产品和服务渠道推广力度,引导客户优先通过线上渠道或自助机具办理金融业务。发挥智能客服、“24小时移动营业厅”APP、视频柜员等作用,多样化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

(二)推出惠企惠民举措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及生活物资生产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安排专项信贷额度,优先保障融资需求;减轻融资成本,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提供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调整还款期限,适当降息,采取免收罚息、减免逾期利息、征信保护等措施;注入金融活水,对复工复产的企业,提前开展政银企对接,提前足额安排专项信贷额度,多途径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对因抗疫人员、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等群体,信贷政策上给予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减免结算业务、国际业务、跨行取现等手续费,切实减轻客户负担;匹配增值保障措施,免费提供保险保障、法律顾问服务、快速理赔绿色通道等服务。

(三)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疫情防控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出台适用于疫情防控期内的信贷业务操作规定,启动快速审批通道,线上智能化,线下便捷化,切实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扩大电子合同签约的适用范围,满足更多客户在线签约办贷需求;推出远程放款模式,给交通管制提供便利性;启动“一日贷”办理流程,降低融资时间成本;开通跨境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实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随到随办”。

(四)传递金融正能量

在疫情防控时期,各银行业应当展示行业担当作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弘扬行业正能量,共克时艰,为抗疫出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筹措紧缺防疫用品,为防疫工作人员、贫困户送温暖。充分发挥自身庞大的客户群体和数据优势,利用自身宣传渠道,公益助农,公益助企,为生鲜滞销打开一道市场之门。要鼓励员工尤其是党员带头投入抗击疫情战斗,通过爱心捐赠、投身抗疫服务自愿队、开通“抗疫公益课”等形式,强化公众宣传,引导公众理性、科学应对疫情变化,做担当有为的“抗战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社会信心。

二、修复中小企业“疫伤”的金融助力

疫情产生的创伤是一次性的、暂时的,我国经济稳中有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是短期冲击不可避免,经济活动恢复常态需要一定的修复期。在“疫伤”修复期,从金融角度,银行业应该采取怎样的积极措施,弱化疫情造成的影响,助力经济增长?

(一)普惠金融,推动经济畅通

我国中小企业是市场主体,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家庭、数以亿计的工作岗位,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国计民生。但同时,中小企业也是较为脆弱的经济主体,抵抗疫情的冲击力也较为脆弱。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应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地方政策,助力货币和财政政策精准发力,为中小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低成本、普惠性的資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在疫情冲击下能够活下去并能够正常经营下去。同时需关注企业复工复产后面临着上下游产业链重构的风险,深入调研企业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切实解决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间占款较多的问题,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有效提升资金利用率,助力产业链畅通循环。

(二)帮到“难”处,定向金融支持

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旅游、航空、娱乐、餐饮、酒店等行业,虽已慢慢复苏,但也面临着资金周转、复工成本等方面困难,银行业应更多一些关爱和帮助,可根据行业近况推出扶持专项政策,设计个性化专项金融产品,助力中小企业共渡难关,走出困境。

(三)支持新产业,激发新活力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一些消费习惯,同时也迸发出新的消费新政,在线零售、在线医疗、在线游戏等呈爆发式增长,银行业需紧跟时代需求,加大与新基建、新产业的合作力度,积极挖掘新动能,助力发展数字生活新服务。同时,激发消费潜能,创新疫后消费贷,拉动“报复”性消费,助力经济复苏回暖。

(四)依托金融科技,创新金融服务

在这场战“疫”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运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衍生新的服务方式,促进数据化转型提速。疫情过后,“无接触”服务将是未来不可逆的金融服务业态,依托智慧社区平台,强化线上场景拓展,推出线上菜蓝子、线上医疗、线上金融等组合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更高效的一站式金融与生活服务。区块链、大数据等金融科技运用将会更广泛,既能智能匹配融资需求与金融供给,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又能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以市场大数据作为参考,协助中小企业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各类产业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董希淼.金融服务疫情防控应精准有力[J].经济日报,2020(2).

[2]陆敏.为复工复产提供精准金融服务[J].经济日报,2020(2).

[3]北梦原.应对疫情影响,经济政策开始发力[J].工人日报,2020(2).

[4]卓尚进.金融系统要统筹打赢“防控阻击战”和“市场稳定战”[J].金融时报,2020(2).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中小企业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大数据带动贵州社会经济弯道超车
加快云南省小凉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初探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