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演进研究
2020-06-04王洪基
王洪基
摘 要: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中国建立以来,从毛泽东、邓小平到胡锦涛、江泽民再到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对生态文明思想逐渐深化,最终成为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因此,按时间顺序考察建国以来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考察分析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
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思想;演进历程
将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前,这一阶段环境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提出的生态思想并未形成体系,思想深度不够,主要为当时社会目标服务,更加注重实用性。第二阶段是20世纪末、新世纪初的20年,这段时间我国生态思想发展迅速,生态文明思想向着系统化、理论化的方向发展,与国际接轨,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第三阶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至今,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形成了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哲学意蕴以及完整严密的逻辑结构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
一、生态文明思想探索阶段
(一)改革开放前的环境保护理论
在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政权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渐转变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因此当时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便是快速实现工业化。在这一时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也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服务于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在这一目标之下,当时党中央的生态文明思想可基本归纳为“控制人口”、“兴修水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四个方面。
1.“控制人口”
人口问题历来是我国的重要问题。建国初期,我国作为一个四万万众的人口大国,在落后生产力的大背景之下,人口问题显得极为严峻。至1953年,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已达6亿,为保证工业化顺利进行,毛泽东同志认为,既然生产可以计划,那么人口也可以计划,这就是“计划生育”思想的最初萌芽。
2.“兴修水利”
中国的水患自古以来就比较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十分重视水利。与治水史上片面强调蓄水或片面强调排水不同,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认为,要蓄排兼顾,还要统筹好群众自办与国家兴办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上游、中游、下游之间,各省之间的利益纠纷。此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南水北调”构想,并在日后的“十五”计划中变为现实。
3.“节约资源”
在人口数量庞大且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背景下,毛泽东同志一方面提倡大力发展生产力,一方面认为节约是十分必要的,认为不仅粮食需要节约,森林资源、煤矿资源同样需要节约,要尽量少用一些,多留一些给子孙后代。毛泽东同志的节约思想深刻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使节约的理念深入人心,对当下转变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4.“保护环境”
毛泽东同志由于在陕北生活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状况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受此影响,他的环保思想主要是“水土保持”、“植树造林”、“污染治理”,并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口号,认为在全国范围内的绿化有极大的好处,号召人民群众家家户户积极参与种树。此外,还提出了科学的林业思想,要采育结合、科学伐木。
这一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以发展生产为中心的,一定程度上把人看做是无所不能的主体,因此包含有很多不科学的成分;很多正确的理论也存在着反复,并未能充分贯彻执行。因此,这一阶段的生态环保具有粗放式的特点。
(二)邓小平时期生态思想的进一步探索
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环境问题已然不容忽视。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的生态思想,并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重视客观规律的制约,增强了生态思想的科学性、可行性。此外,由于“文革”结束,通过拨乱反正,整个社会重回正轨,社会发展目标也逐渐明晰,生态思想也能夠充分转化为实践,对社会产生实际作用。例如,在植树造林方面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及其他一些保护森林资源的法律法规,影响至今;在人口问题方面将毛泽东控制人口的思想转化为“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对缓解我国人口压力具有很大的作用。由于秉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邓小平还认为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去实现对生态的保护。
邓小平时期更加科学、进步的生态思想的有着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也为后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二、生态文明思想发展阶段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际社会对生态问题也愈加重视。在这样背景下,江泽民同志顺应历史潮流,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他认为,盲目、短视的发展短时间会带来高速增长,但会对未来造成许多问题,人口增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要良性循环,实现发展的可持续化。1994年审议通过的《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此后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制度化也不断推进,逐渐完善。
江泽民还认为,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某一国家的内部问题,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协同配合,中国愿意在公平、公正、合理的基础上承担生态责任,为全球生态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从这一时期起,中国积极加入一系列环境公约,努力为世界环境与发展事业奋斗。但同时,江泽民坚决反对所谓“环境外交”,以环保为幌子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这样既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生态问题的解决,对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二)“两型社会”与“五位一体”总布局
在这一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首先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科学发展观”,并指出生态问题的解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必须统筹兼顾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创造性地提出“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以此作为我国社会正式发展目标,以争取实现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统一,发展经济与生态环保的统一。最后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在原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基础上加入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更加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三、生态文明思想成熟阶段
自党的十八大至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生态问题,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之上,总结我国数十年来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正反两方面经验,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提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六个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终究会损害人类自身,因此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既要索取也要投入,既要发展也要保护,既要利用也要修复。二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原则充分阐明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原理,因此从长远来看,发展经济必须要重视生态保护。三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因此在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的时候,必须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落实到法制才能发挥作用,使法律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使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
(二)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一,要加速构建生态文明体系,通过对体系的构建解决当前一系列生态问题,并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第二,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既要推动产业转型,治理高污染产业,也要通过对国民的教育、社会的宣传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绿色的生活方式。第三,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人民生活的环境是民生的重要方面,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优先解决环境问题十分必要。第四,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生态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必须加强对生态风险的监管。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见效,地方政府对于党中央已经出台的政策要积极响应,尽快落实。第六,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环境治理要通过多种渠道,多方配合,才能实现最优结果。
(三)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高投入的工程,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有能力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这一伟大壮举。因此,要把地方党委作为地区生态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重要事件親自处理,关键举措层层落实;还要建立起完善的考核评价监督体系,作为奖惩官员的重要依据。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并发展了先前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并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哲学意蕴以及完整严密的逻辑结构,是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对当前全球生态治理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
结语
建国70年来,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演进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毛泽东时期对生态保护的初步探索有效地促进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为当代中国生态思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背景下,进一步发展并落实了毛泽东的生态思想,有一定的探索创新。江泽民、胡锦涛两位领导人时期更加重视环境问题,生态文明思想向着更有深度、更加体系化的方向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英明决策下,生态文明更是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逻辑严密并且有哲学深度的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从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可以看出我国生态事业的远大前途,中国人民有理由期待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