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2020-06-04张宁王聪林灵睿
张宁 王聪 林灵睿
摘 要:以我国A股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2012—2016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政府补助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激励效果,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社会责任各子项而言,政府补助对企业的股东责任、环境责任和员工责任履行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企业的社会公益责任履行影响微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所有权性质会影响政府补助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效果,政府补助对在国有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和员工责任的促进作用更强,而对非国有企业履行股东责任的促进作用更强。
关键词:政府补助;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社会责任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的财政科技拨款规模逐年增加,从2012年的4 452.6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8 326.65亿元。政府希望通过对企业进行补助推动其在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等方面不断提升。同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品质量不合格、劳工权益被损害、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慈善捐赠水平低等问题的层出不穷,使得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学界和国家政策制定者的关注。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接受政府补助的重点,在生产中常常会面临研发周期长、前期资金投入量大、见效缓慢等问题,这些可能导致其更难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那么,高新技术企业在享受国家更多补助的同时,其社会责任感是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本文立足“科技兴国,创新强国”时代背景,选取高新科技产业,研究政府补助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激励效果。
一、文献回顾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最具代表性的是由Caroll(1979)[1]提出的。他首先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捐赠四个方面,并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责任,即提高企业财务绩效,其次才是法律、伦理和慈善捐赠方面的社会责任。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国际上比较典型的是Kinder,Lydenber,Domini公司研发的KLD指数。该公司在测评中主要关注企业在公众关系、员工待遇、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等多方面的行为表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前因变量的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来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现有文献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微观和外部政策两大方面,其中企业内部层面主要包括企业高管治理(张雯和王新安,2017)[2]和内部控制角度(彭珏和陈红强,2015)[3],外部政策方面主要包括社会激励(杨皖苏和杨善林2016)[4]和党组织嵌入(于连超,等,2019)[5]等方面。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唐鑫和陈永丽(2016)[6]、曾繁荣和吴蓓蓓(2018)[7]分别对A股农业上市公司、制造业上市公司考察发现,财税补贴正向推动了企业践诺社会责任。同时,学者们也基于政府补助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子项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实证考察,其结论则不尽相同。陆少秀等(2016)[8]以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秦莉和丁方正(2019)[9]以2008—2017年我国A股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则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具有负面影响,且股权集中度越高的公司,负向效应表现得越明显。申香华(2010)[10]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不能激励企业承担环境责任;但王爱国和刘洋(2019)[11]通过对低碳企业投资行为的考察却发现政府补助可以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杨其静和杨继东(2010)[12]研究表明,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越高,其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也越高。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在关于政府补助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相关研究上,学者们虽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不足,亟待今后完善。其一,在研究政府补助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时,较少关注高新技术行业。而高新技术企业独自开发新产品面临研发投入过大、时间周期过长和承担风险过高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杨冬梅,等,2017[13]),因此,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独立进行研究可能呈现不同的结果。其二,已有研究大多将企业社会责任笼统地看做一个整体,在关于政府补助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分析方面缺少对社会责任各子项指标的相关分析。即使為数不多的文献研究了政府补助对不同形态社会责任的效果,也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
本文以我国A股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2012—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政府补助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之间的关系,并将企业社会责任细分为股东责任、环境责任、员工责任和社会公益责任做进一步分析。笔者认为这有助于完善政府补贴制度,建立更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优化政府补助的效果。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政府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在获得补助资金的同时,也相应承担了政府的部分职能。在政府部门的监督下,企业会努力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比如,增加绿色生产设备的投资,主动进行慈善捐助,重视员工利益,积极履行纳税人的义务,革新生产技术以促进产业发展等。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假设1。
假设1: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越多,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越强。
为了更具体地探究政府补助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本文挑选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子项——股东责任、环境责任、员工责任和社会公益责任四个子项来做进一步研究。其中,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为核心,所以本文首先分析政府补助对企业股东责任履行的影响。
企业对股东责任的履行主要表现在企业盈利能力和股利分配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创新研发活动需投入大量资金,所以更容易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政府补助能直接增加企业现金流量,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企业的财务绩效指标是影响其分配股利的关键指标,经营收益稳定的企业由于对未来取得盈余的把握性大,在进行股利分配时往往采取多分的政策。本文据此提出假设2。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首先考察政府补助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表1)。其中,第(1)列仅控制了时间固定效应,第(2)列和第(3)列在第(1)列的基础上依次加入省份和行业固定效应。结果显示,政府补助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并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说明,政府补助显著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即在政府补助的激励下,企业更愿意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假设1得到验证。
表1第(4)至(6)列分别为政府补助对股东责任、环境责任和员工责任的回归结果,政府补助系数均显著为正。这表明,政府补助促进了企业承担股东责任、环境责任、员工责任的积极性。政府补助增加,缓解了企业的融资压力,提高了经营利润。企业在获得经济利益后,为继续获得现有股东的资金支持和吸引新股东投资,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会关注股东的利益需求,重视股东责任。政府补助有利于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增强环保意识和坚守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政府对企业的大力扶持,减轻了企业为员工发放高工资的经济负担,激发了企业承担员工责任的积极性。假设2、3、4得到支持。
表1第(7)列为政府补助对企业社会公益责任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政府补助对企业公益责任履行的正向影响仅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影响较为微弱。我们分析有以下原因:其一,履行社会公益责任在短期内可能不会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回报,高管们对公益责任发挥重要作用在思想层面上可能存在差异,多数高管不会主动推进公益责任建设。其二,企业可能确实对社会进行了一定数额的慈善捐助,但因為捐赠数额较小,履行公益责任的效果不明显。
(三)异质性检验
为检验在不同产权性质下政府补助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可能的异质性,本文将样本进一步按企业的所有权性质进行分组回归,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在社会责任总分方面,政府补助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激励作用在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中都得到了体现,且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但是,国有企业样本政府补助与社会责任相关系数3.298大于非国有企业样本的相关系数1.813,说明从总体上来看政府补助对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更强。
在股东责任方面,政府补助对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激励作用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而对非国有企业则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非国有企业中政府补助与企业承担股东责任的正相关程度更高。同时说明,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进行决策时常以获取经济利润为核心,且融资困难,为了获得稳定充足的资金,会更重视股东利益需求的满足;而国有企业即使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困难,政府也会处于“父爱主义”伸出援手帮助其度过危机,所以国有企业受补助后为股东创造收益的动力较弱。
在环境责任和员工责任方面,政府补助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激励作用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但从系数来看,政府补助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激励效果更为明显。这可能是因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会承担较多的政策性责任。在获得政府补助后,国有企业会大力增加环保方面的投资,也会更注重员工利益的提升;而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则相对更趋向于将资金投入到能产生更多经济回报的地方。这也与前文预期一致。
在社会公益责任方面,政府补助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承担社会公益责任的激励作用均不显著。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12—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补助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政府补助对企业承担员工责任、股东责任和环境责任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政府补助对企业履行公益责任的正向影响仅在10%统计水平上显著。第三,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中政府补助效应具有差异性,国有企业更注重环境责任和员工责任方面的履行,非国有企业则更注重股东责任方面的履行。
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政府应当继续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补助,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根本,政府补助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企业只有在自身不断发展,获取一定的经济利润后,才有能力主动推进社会责任建设。
第二,政府应当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企业履行公益责任的主动性。通过大力宣传社会责任的相关理念,使公司高管们深刻认识到公益事业是一个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公益责任和企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慈善捐助会向市场发出一种正能量信号,可以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声望,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关于政府补助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补助的利用效率。一方面,在给予补助前,政府要深入调查企业情况,综合考虑创新能力、经营能力和社会效益等现状,将资金给予社会绩效高的企业,充分提升政府补助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加强后续管理和监控,并配套相应的奖罚措施,指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