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属性研究
2020-06-04王梦
[摘 要]介绍了认知社会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作为认知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其机制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简单的理解就是用一个事物去替代另一个事物。从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角度分析了网络词语中的隐喻现象,认为网民所创作的网络新词,有很大一部分具备隐喻属性,这些网络词汇都是他们的现实世界(源域)对虚拟社会(目标域)的映射。结合网络词语,探讨研究了其中的通感隐喻和经济性原则,从语义邻接和语音邻接等方面分析了网络词语的转喻现象。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它反映了人们交流时的认知思维。因此,人们在互联网这个虚拟平台上的交流中,网络流行语的隐喻属性表现十分突出。
[关键词]认知社会语言学;网络语言;隐喻;转喻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in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A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conceptual metaphor is the mapping between the source domain and the target domai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taphorical phenomenon in network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pping between source domain and target domain, and holds that a large part of network words created by netizens have metaphorical properties, and these network words are the mapping between their real world (source domain) and virtual society (target domain). Combined with network word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ynesthetic metaphor and economic principle, and analyzes the metonymy phenomenon of network words from the aspects of semantic adjacency and phonetic adjacency. Metaphor is a form of rhetoric that reflects people's cognitive thinking in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in the communication on the virtual platform of Internet, the metaphorical attribute of network buzzwords is very prominent.
Key words: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network language; metaphor; metonymy
一 概念隱喻理论简述
(一)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
概念隐喻观点认为语言具备可区分的两种意义,即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
Gibbs把字面意义定义为非隐喻的字面性意义。根据这种观点,字面意义是直接表达意义而不是依靠隐喻的语言。这种观点意味着,我们应该总是能够表达我们的“真实”意义,而不求助于隐喻语言,因为隐喻是用另一个意义来表达现有想法。Gibbs提出了一个有名的例子(即“阿基里斯是勇敢的”和“阿基里斯是狮子”),通过“狮子”这一概念来理解阿基里斯。我们可以看到隐喻传达的想法是阿基里斯具有一些特征,比如勇敢无畏,这些特征可以被认为是狮子的典型特征。这种解释产生于我们对狮子的日常思维理解,在我们的思维中狮子是勇敢的。隐喻由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决定,即一个实体可以代表另一个实体。如此看来,关于隐喻,简单说就是人类对社会若干方面的认知经验用形象的喻体来映射说明另一不同范畴的认知活动。
显然,这个隐喻的例子是将阿基里斯与狮子进行了比较。我们通过相似性来描述这种比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之间的相似性并不是外观上的,因为阿基里斯看起来不像狮子。但由于我们知道狮子是勇敢的,通过将阿基里斯比作狮子,我们将狮子的勇气和凶猛的品质赋予了阿基里斯,这种隐喻被称为相似性隐喻,而基于形象上相似的隐喻被称之为图像隐喻。[1]
(二)概念转喻
Lakoff和Johnson指出,除了隐喻,还有一个相关的概念机制,也是人类思想和语言的核心,就是概念转喻。像隐喻一样,转喻在传统上被当做一种修辞方法来分析,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工具。然而,Lakoff和Johnson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是概念性的。他们认为转喻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表达方式,它是概念上的一种现象,但是和隐喻有根本的不同。转喻不同于隐喻,转喻的概念关系是X代表Y,隐喻在概念上的关系是通过Y去理解X。转喻的另一个特征是因转喻双方在物理上或因果关联上产生的,两个主体之间有着密切或直接的关系。转喻通常发生在特定的语境,在特定的话语语境中,一个显著的载体出现并且突出特定的目标。Lakoff和Johnson在转喻这个概念里增加了一个新的特征。他们指出,转喻与隐喻不同,不是跨域映射,而是允许一个实体代替另一个实体,因为两个概念在同一个范畴内共存。这就说明了转喻关系是以邻接或概念上的接近为基础。“通过词语的转喻方式,与不同类型原型范畴模式相连,而这种类型原型范畴通过进一步的变化,也就是又通过词语的转喻而更加深入地与不一样的社会范畴相联系,从而唤起听者与说者所属的特征。”[2]
网络词汇中相似性隐喻和图像隐喻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恐龙”——长得不漂亮的女性网民,词性贬义,与之相当的是“青蛙”,指长得丑的男性网民;“楼主”——论坛上发主题贴的人;“菜鳥”——指电脑水平比较低的人,后来也指其他领域里的新手;“小强”——原指蟑螂,后泛指生命力顽强的人;“备胎”——指备用的男朋友。
(二)网络词汇的通感隐喻现象
在互联网时代,关于“水”,人们有太多的解释,例如“潜水”,这里的“潜水”不是一种运动,而是指在论坛、QQ群或微信群里从不发贴或发言的一种状态。“回复太水”则是通感所描述的隐喻修辞手法,原来无色的水在网络上以“平淡而乏味”的意思来表述网友们在网上所发的没有意义的贴子。关于水的引申和转义就是一种通感隐喻。
空间知觉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知觉和认知体验,人们经常在此基础上,用这些熟悉的经验来理解和表达有相似的抽象符号,如网络词汇符号和心情关系的概念,通过创建隐藏的表情来表达,既生动又有趣,如“)”,括号向右旋转90度向上,就代表一种笑的意思,表现了不错的状态;向左旋转90度,就是难过的意思了。
弗科尼亚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进行了更全面的解读。他认为:“隐喻是一种联系语言和常见概念的认知过程,基于跨空间映射,主要取决于源域和两个输入空间的运输上的两个心理输入空间的领域产生第三个合成空间。”[7]他提出了一些从两个输入空间组件的概念,并形成突发结构(紧急结构)在合成隐喻理解的重要性,这也是隐喻的精髓所在。
从空间理论的角度出发,在源域和目标域中形成两个输入空间映射,将相应的概念分量突出到“混合空间中,并相互作用,最终溶解。隐喻中虽然存在源域与目标域,但目标域才是真正的话题。源域的出现只是为了对目标域的另一种概念化,使它更具有形象性、意象性和趣味性,所以隐喻使人们把源域中的某些概念成分所表示的语义特征转移到目标域中去”。语义迁移的显著特征,并在这一过程中的传递系统和非对称也能体现的隐喻,如从医学意义上的病毒扩展到计算机技术中的“病毒”;从电脑菜单操作的“防火墙”扩展到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到现在扩展到硬件或软件的“漏洞”。“航天约会”的意思是空间交会的含义;“软着陆”即空间科学的着陆映射到经济领域,标志着价格下降与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经济发展形式。
在网络上“给力”已经有了相当高的热度,它是网络词汇成功进入现代汉语的一个杰出范例。有专家这样谈“给力”:“这个动词短语是如何变化为形容词甚至是名词的呢?语法隐喻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在互动的碰撞中获得统一。”[8]
尽管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但是网民仍旧试图在虚拟的环境中找寻来自于真实世界的感受。因此,许多网络词汇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被视为一种通感隐喻现象。例如,论坛中经常出现的“楼上”“楼下”,就是用现实中的楼层结构来映射网络论坛中帖子的上一条和下一条回复;用“顶”这一种向上的动作来形象地表示通过回复的方式使一个帖子位于整个论坛的最上方位置;用“掉了”表示网络信号出现故障而无法上网的情况;用“隔壁”表示与本网络平台平行存在的另一个平台;用“打脸”这一现实动作表示一个人刚发过的言论即刻就被事实证明为错误的,等等。
以上这些网络词的来源都是现实世界,但是却在网络虚拟社会里被频繁地使用,说明了网络词汇中通感隐喻的普遍性,表达了广大网民希望在虚拟社会中寻找一种真实感和存在感的愿望。
三 网络词汇的转喻
(一)网络词汇转喻的语义邻接
转喻的映射中,目标域和源域往往是来自同一范畴的成员,转喻映射中最常见的关系是语义邻接和语音邻接。语义邻接是指人们用部分特征做源域,来代表作为整体的目标域。在网络用语中,这类转喻关系的源域可以是一个人名,其映射的目标域是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者是他的行为表现。
随着一些优秀的电影从发行放映到广泛流传,人们都或多或少受到电影中人物的命运、语言的影响而把内心的感触映射到现实生活中。从文学、电影、动画等领域中使用的一些新词中,可以寻找到很多例子。年轻网民凭借着文学、电影、动漫的巨大影响力和感召力,将其中的人名用于网络交流中,代指某一类性格或行为特点,成为脍炙人口的网络流行词汇。
例如,“你太唐僧了”。这里的“唐僧”就代表了影片《大话西游》中唠叨烦人的那个唐僧形象。又如,“你太哈姆雷特了,我不明白”。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男主人公,这句话指一个人太高深太不可理解。类似的还有“少跟我克林顿”这样的语句模式。
转喻的语义邻接还可以是目标域与源域在某一个方面具有很大的关联或者相似性,这类网络词汇也是十分常见的。比如,“雷人”一词,“雷”是一个名词,但“雷人”,这个词是当动词来用的。这个词从自然的雷声很大转喻为让人心里有一种被吓着了的感觉。
在社会热点事件中,因指称转喻产生的网络新词还有很多。例如,当年在某大学发生的汽车撞死女学生的事件,事件发生后,一句“我爸是李刚”很快在网上流行起来,其意思是表达某些官二代对父辈权力的迷信和内心的骄狂,同时充满了网民对一些腐败官员的责备和厌恶。“我爸是李刚”这句话中,“李刚”是整个活动的核心部分,这句话刺激了人们对李刚事件的回顾。“李刚”这个词属于指称转喻,它的特征是语义邻接,即用一部分的特征代替整体。“李刚”不仅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指有权利和滥用特权的全体政府官员。对于这种转喻的务实功能,它强调事件的严肃性,吸引公众的注意。只要一提到“李刚”,就会使人联想到整个事件,也会表明人们对社会的不满和对滥用特权的人的讽刺感。通过指称转喻,人们可以从社会热点事件中提取代表性词或短语,使其在网络上广泛流行,从而实现公众意愿的表达。像“我爸是李刚”这样在热门的社交活动中无数次出现的单词和句子,代表了整个事件。提到了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比如逃避责任、滥用权力、贪污腐败、毫无作为、自私自利等典型行为的指称转喻现象,还有很多,比如“范跑跑”,比如“表哥”。
指称功能是转喻最重要的功能,通过指称转喻可以实现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扩展。在网络用语中,很多新词来源于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例如“楼脆脆”“躲猫猫”“上天台”等。也就是说,这些新词从热点新闻中抽象出来,每个单词都代表整个事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新闻事件每分钟都在更新。这些从热点社会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新词可以大大推广,以事件的核心部分来代表整个事件的转喻可以使语言变得更生动、更经济、更可视化,同时,转喻帮助人们解释新词语的创建方式及人们如何理解流行语。
近年来,这类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网络新词不断地在网民之中流传,以曾经风靡网络的词语“上天台”为例,它的隐含意思为“寻短见”,比喻球迷对自己钟爱的球队的失望。这个词的转喻是一个关键因素,当“上天台”从“登上建筑物楼顶或阳台”转换为“自杀”时,已经具有了不同的词性。
我们由“范跑跑”一词马上就会想到自私自利;从“躲猫猫”想到公民的权利;从“打酱油”想到对待他人事情漠不关心;从“弹钢琴”想到了那起令人震惊的药家鑫杀人事件……转喻的使用,不仅加快了人与人的沟通速度,而且也从视觉上表达了网友的情绪和感觉,这就是转喻所达到的结果。
(二)网络词匯转喻的语音邻接
由于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词汇丰富多彩,汉字的谐音现象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它的发展势头强劲,是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汉字谐音也可称为语言变化,这种变化出现了种种陌生的语言现象,如大量用谐音代替原词的新词新语,在网络词汇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很受网民欢迎。谐音词是由转喻思维创造出来的,在转喻的映射中,目标域和源域往往是来自同一范畴的成员,除了语义邻接以外,转喻映射中还有一种关系是语音邻接。像“神马”这类的谐音词就属于语音邻接,人们第一次见到这类词的时候,可能不会马上理解其意义,但是通过发音,人们就会因为发音的相似性而去联想到其真正所指的目标域,这种联想就是语音邻接。
“神马”这个网络词汇的出现,跟我们现在的科技有密切的关系。许多网民为了达到省力目的,在用拼音输入法打字的时候,会力求简单、快捷。例如,输入“什么”这个汉语拼音时,习惯用简拼来代替,为了追求打字的速度,需要敲击键盘的速度非常快,有时就会造成“什么”输成“神马”的结果,这种因为输入产生的谐音错误,就变成了一个新的热词。
一个语音可以代表许多不同的意思,用谐音的手段,去创造更多的网络热词,是广大网民热衷并喜爱的方式。谐音词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将它们的读音略加改变,便产生了新的词语,例如,“驴友—旅友、板猪—版主、洗具—喜剧、围脖—微博”等。用近音字或同音字来代替本字的词语,是网络流行词汇中最常见的一类生词方法,这些词“表达方式随意自由,语义变异极大,汉语在谐音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它甚至超越现代汉语的常用规则,在网络词汇中,谐音就是对原字词的读音和其原意进行变异歪曲,如上述介绍的“菌男”“霉女”等,对现代汉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9]
语言的转喻以词汇的变异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一类型的词语有的并不是网民有心而为之。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的成分,变得最快最多的主要原因是拼音字库中没有指定的词组,但运用拼音输入法的网民却在首先跳出的生造词中惊喜地发现,网络语言中词汇的变异突出表现为谐音造词、缩写词、符号词、新词语等。[10]
(三)转喻的经济性原则
网络实现了全球网民的即时交流,越来越多的外语词汇开始融入到网络用语中,与传统汉语中新出现的外语词不同的是,网络词汇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外语和汉语混合而成的词,例如“hold住”和“get到”,这类词的产生原因可以用人们的转喻思维来解释。这类混合词属于外来词转喻,也就是借用外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hold住”的意思是“控制住”。“hold”这个英文单词本意也是“控制”“掌控”,所以“hold住”和“控制住”基本上是同义词,属于同一范畴领域,“hold住”是源域,而“控制住”是其目标域。因此,我们可以说网络混合词来源于外语转喻。“get到”也是一样的,“get”本意就是“拿到”“取到”,因此“get到”就是“拿到”的转喻。这种中英文混合词现象在网络中非常普遍,其本质就是一种转喻的修辞手法。
谐音还包括谐译,如“homepage(主页)”谐译为“烘焙机”,谐音只要求声母和韵母相同就可以,“modem(调制解调器)”谐译为“猫”。不过,我们还可以仔细思考一下我们周围的一些网络语言。例如,“4”,就是因为它的谐音,让许多人不喜欢它;与此相反,数字“6”和“8”却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这两个数字受欢迎的唯一原因就是它们的谐音,喜欢发财、万事求顺是人的美好愿望,生活中,“六六大顺、恭喜发财”是经常挂在中国人口边的话,中国人见到“6”和“8”这两个数字就会心生欢喜之意,它们的发音隐含着传统中国人喜欢的原因,这就是谐音转喻。
在QQ、MSN等聊天室,为了节省时间,很多人习惯使用缩写词,例如“漂亮美眉”“人民币”“GG”(哥哥)。这些词具有相同的特点,即每个中文音节的初始辅音代表整个发音。它是全部转喻的一部分。这种转喻也反映了语言的经济性,即转喻思维能使语言简单、经济、快捷、时效性强等。
在网络词汇中,同音、借词和首字母缩写很常见,这些新词由转喻创造。用元音表达不仅使词语简单经济,而且使语言更加生动幽默,使用转喻作为构建新词的手段,事实上可以使语言变得简洁。首字母缩略词和同音词,如“漂亮美眉”“88”。在聊天室中,使用这种转喻,提高了打字速度,并且使语言更为活泼。
例如,当我们在网上工作或者是对话时,由于对方打字速度慢,就会有人说“你真286”,在这里通过这种打字速度慢而联想到电脑型号之间的联系,这种表达方式简单幽默,充满乐趣。越来越多的信息将在有限的时间内交换,转喻的经济性越发重要,这种简洁的表达加速了信息交流的速度。另外,为了实现网络之间的快速有效沟通,人们不仅利用传统的语言符号来创造网络词汇,同时,还把一些非可读的符号经过组合后,制成了一系列可以传递和表达情感的特殊符号。这种使用缩略语、表情符号或使用谐音等方式来简化传统语言的现象,反映了网络上人类认知行为的经济学原理。
四 結 论
两千多年以来,隐喻一直属于修辞学的研究范畴。修辞学最早在古希腊建立,自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来,人们主要研究如何通过使用修辞手段来说服他人的特定观点,其中隐喻是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隐喻的特点是对两个不同类别的事物进行比较,但是语句中没有用来比喻的明确标记。
Lakoff和Johnson发现了隐喻与认知之间的联系,他们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观察到隐喻语言与一种潜在的思维系统即隐喻系统相关,在本质上隐喻的语言表达式只是一个潜在的概念关联的映射。
概念隐喻理论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领域最早的理论框架之一,并且推动了早期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前提是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风格特征,而且思维意识在本质上是以隐喻为基础的。根据这个观点,概念结构是根据跨域映射或概念域之间的对应而建立起来的,比如概念性隐喻可以被称为概念性映射。概念隐喻理论家提出的主张直接涉及认知语言学的两个中心假设:一是概念结构基于自身的体验,二是语义结构反映概念结构。
有专家对此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指出“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经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语言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直接的、被动的,而是受制于人的认知结构的,必须经人脑的认知加工才能完成。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将世界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抽象概念的形成往往要借助于以人类经验为基础的隐喻思维方式,因为隐喻能将理性与想象相结合,运用想象展开推理,最终形成概念的抽象化”[11]。笔者认为,上述表达非常明晰地说明了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网络词语隐喻与转喻的基本概念。
在社会发展变化最快的互联网时代,网络词汇是网络社会交流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们在人们追求刺激和喜新厌旧心理的影响下,已经深深植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作为当今最大的传媒平台,大量的网民通过运用隐喻和转喻手法,用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个性的语言表达,每天用键盘在网上创造着生动、形象、活泼的网络词汇。这些网络词汇都是他们的现实世界(源域)对虚拟社会(目标域)的映射,体现了网民的创新性与社会责任感。网民所创作的网络新词,有很大一部分具备隐喻属性。
[参 考 文 献]
[1]Gibbs R. The Poetics of Mind: Figurative Thought,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 [J].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2):32-35.
[2] 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 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丁小芳.认知隐喻角度的网络语言分析[J].学理论,2014(12):144-145.
[6]肖莉.从隐喻角度看新词语的产生[J].语文学刊,2014(8): 11-12.
[7]马红芳.合成空间理论和谚语理解[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8]支炜华,王峰,贾彩辰.网媒热词的隐喻探微——以“给力”、“神马”、“浮云”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4):40-43.
[9]王梦.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J].现代传播,2014(5):167-168.
[10]许玉洁.网络交际中的词汇变异特点[J].保山师专学报,2009(6):92-94.
[11]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