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CCB)、利尿剂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对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2020-06-04周家乐苗壮

关键词:利尿剂

周家乐 苗壮

【摘要】目的 探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ACEI、CCB、利尿剂及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照组采取ACEI、CCB、利尿剂的联合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结果 两组入组时SBP、DBP较高,且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SBP、DBP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57%,对照组11.43%,且P<0.05。结论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通过联用ACEI、CCB、利尿剂及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可显著提升血压控制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ACEI;CCB;利尿剂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7..02

难治性高血压是高血压中的特殊类型,是指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且口服三种以上的降血压药物治疗后一个月仍未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近年来临床中难治性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多是由于患者的达标率低或者治疗方法选择不当,使得轻、中度高血压发展至重度高血压[1]。而难治性高血压容易诱发各类心血管并发症,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本文将重点探究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通过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CCB)、利尿剂以及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线性资料

以本院2017年5月~2019年3月接诊的70例难治性高血压病例,根据其就诊顺序奇偶性分组,观察组为35例,性别比:男19/女16,年龄47~82岁,均值为(64.2±0.7)岁,高血压病程3~15年,均值为(6.3±0.5)年。对照组为35例,性别比:男20/女15,年龄49~81岁,均值为(63.9±1.2)岁,高血压病程2~17年,均值为(5.9±0.6)年。两组线性资料对比中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入组后停服所有的抗高血压药物,同时口服安慰剂治疗2周。对照组采取ACEI、CCB、利尿剂的联合治疗方案,即盐酸贝那普利片,口服,10mg/次*d;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30 mg/次*d;氢氯噻嗪片片,口服,25 mg/次,2次/d。观察组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口服,40 mg/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

1.3 评估指标

(1)比较两组入组时及治疗12周后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的控制情况;(2)统计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涉及数据利用SPSS 17.0分析,标准差通过(x±s)描述,行t、x2检验,P<0.05表示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SBP、DBP比较

两组入组时SBP、DBP较高,且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SBP、DBP低于对照组,且P<0.05。

3 讨 论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病程长且并发症率较高,在全部高血压患者中占比高达10%,多数患者均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其发病原因复杂通常认为与药物治疗不当、依从性不佳、外源性因素影响等有关,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案无法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2-3]。硝酸酯类药物通过口服后将形成外源性的一氧化氮,可促进大动脉血管平滑肌的有效舒张,同时在联合应用ACEI、CCB、以及利尿剂等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硝酸酯类药物有助于更好地提高治疗达标率,并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从本次的比较结果中可知,观察组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后血壓的控制情况好于对照组,且两组的药不良反应率比较并无显著差异。这也证实,采取联合用药方案可以有效提升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通过联用ACEI、CCB、利尿剂及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可显著提升血压控制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 张分平,陶承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9,6(16):79.

[2] 李师承,刘 伶,严晓伟.难治性高血压的诊疗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12(5):488-493.

[3] 李 艳.难治性高血压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的疗效与药理探析[J].医学信息,2016,29(20):237-237,238.

猜你喜欢

利尿剂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长期服用袢利尿剂 如何防止低钾血症
服用利尿剂 更要护脚
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不可或缺的药物
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慢性心功能不全利尿剂的使用问题
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