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原则与改革探索
——以《公共管理学》为例

2020-06-04王一帆

高教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管理学专业课思政

王一帆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国的崛起和繁盛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高等教育必然肩负着为社会主义输送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样的人才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1]。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高等院校应将德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而教师则理应成为立德树人坚定的信念者和执行者。

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成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的关键,其显性教育成果显著。但思政课程在高校育人氛围中的孤独感不言而喻,人们似乎习惯于思政课程德育工作的唯一性,却忽视了专业课程也应担负隐性教育的责任[2]。专业课程在价值引领环节中的角色缺失,也导致高校未能真正挖掘道德教育的最大化收益。作为新时期高校教育的执行人,专业课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做到育才和育人相统一,积极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将知识、能力、价值三方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

一、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原则

1.教师主导意识的养成是课程思政的根本动力

专业课教师主导意识养成的内生动力源于其内心的认同感,“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3],对于思政教育的认同才能充分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认同感源于个人的国家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专业自信,拥有坚定的信念才可为自身答疑解惑,以更为清晰的视角认知课程思政教学的规律,成为他人合格的人生导师。内生动力源于以德立身的信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教师是学生信任、沟通甚至效仿的对象,如果不能以德修身,又何谈以德育人,成为学生的表率?

主导意识养成的外在助力也不可或缺,其核心是以高校为主体营造的竞争氛围和创建的交流平台,这一“竞”一“融”之间也成为教师主导意识养成的关键。“竞”在于学校组织文化的塑造和竞争意识培养,以立德树人为组织文化指引,以物质和精神激励强化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的竞争意识养成,竞争有利于创新和提升,竞争氛围也会促使同组织文化不相符的个体主动转变。“融”在于教师间的融合与交流,首要突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以讲座、示范课程为抓手营造校园内思政教育教学氛围,激发和培养专业课教师的主动性;同时建立专业课教师间的经验共享机制,教学沙龙、经验座谈会都可激活专业课教师队伍间的创造力。

2.“做人的工作”是专业课思政教育的根本发力点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1]。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否成功究其本质还在于学生群体的接受程度,专业课教师必须明确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事实,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围绕学生专业期待,做好人的工作。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对于课程思政多有裨益。大学生的人格、品性初步形成,具有这一时期的典型性格特征。首先,渴望自由和平等的交流方式。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权威”,但自言自语、自说自话会引起学生的孤独感和陌生感。而平等话语权的赋予往往为课堂带来活力和新意,问答式、互动式、参与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多可以满足学生的交流偏好。其次,上进心与惰性并存。青年学生旺盛的精力和斗志是求学必备要素,但偶遇困难的挫败和性格中的拖延成为了上进的阻碍。对于此,教师以学生群体成长环境为契机,通过“抓两头、带中间”,阶梯性配置课堂讨论小组,以优秀学生为引领和榜样,带动和影响组员维持学习动力。最后,情绪起伏、思想易受波动。由于缺乏经验、性格敏感,青年学生容易受到环境和情绪的影响,失去判断力,做出极端、不正确的选择。这也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将心比心,以身作则,起到正确的思想引导作用。

围绕学生专业期待,对于思政的教学融入多有助益。专业课程是学生步入社会的能力储备环节,涉及学生的专业养成、技能培训甚至职业规划,学生对于专业教师往往具有更多的寄予和期待,专业课教师的优势也在于这些期待中的信任,学生更希望加强同专业课教师交流与沟通,因其能在知识获取、学术交流、职业选择中答疑解惑,专业课教师也应抓住学生的这一主动性特征,建立与学生的长效交流机制。此外,学生对于学术领域的好奇与探索也赋予专业课教师以使命,肩负着正确引领学生走上学术道路、端正学生学术态度的责任,教导学生应做诚实守信之人,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自己负责、对成果负责、对专业负责、对国家负责。

3.“始于专业,忠于引领”是专业课思政教学的根本要求

“始于专业,忠于引领”应成为专业课思政教学理念的根本体现。专业课有其原始使命所在,勤于知识传递、培养专业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作为主线这一原始使命不可弃,所以一切源起于专业,必应忠于专业。不过,“贡献”和“忠于”应具有新时期的内涵延展,从专业贡献延展为社会贡献,从“专才”培养延展为“通才”培养,忠于专业也应忠于德育建设、价值引领,这样的专业人才培养才更有温度、热度,更具灵魂。

而价值引领还在于教学方法的重构,做好专业和思政之间的关系选择。短期的课堂应用中,多存在平行关系,特点是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之间并无交集,仅为了教育而教育,教师课堂展示生硬,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于教学目的存在疑惑。而从长远来看,还需要选择重合关系,形成专业和思政的共生模式,相互融合,双方均为对方提供“生存”帮助,互利共赢。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不在于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语言,而在于以专业知识为主线融入平凡中最真实的元素,平凡和真实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易留于他们的记忆,激发他们的思考。而专业和思政之间的契合点则隐藏于细节之中,等待发掘,无论关注时事热点,贴近学生生活,或以专业的过往和未来,以教师的亲历和成长,都可为重合式教学方式提供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

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等教育工作者也以此为契机开始了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新思考。

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经过初期探索以及高校的平台搭建、学习交流、宣传讲座和课题支持为鼓励,作为专业课教师从最初的经验欠缺、思维局限,逐步认识到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并深刻体会到习总书记对于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部署的深意。以《公共管理学》为例,由初期的碎片化教学逐步意识到应以系统化课程改革为重点环节落实,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对于未来如何做好思政教育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从教学理念、教学元素、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入手,以期优化专业课课程思政各环节,更好实现价值引领功能。

1.教学理念:专业和思政的共生模式

生物界的共生有多种模式,而专业和思政之间要做到互利共生,这意味着两者的合作要为彼此带来好处,双方都可以获益,两者的相互作用将带来进化的可能,也就是有新能量的产生。

公共管理学是探讨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管理活动及规律,研究公共组织如何提供公共物品,并提升公共利益的一门学科。课程讨论涉及国家治理、政府管理、政府社会责任、法制道德、经济发展、公众利益等多方面,这也使得公共管理学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因其包罗内容广泛,所能引入思政元素的环节多样、思政素材丰富,两者的结合更为自然,课程讲授也更具亲和力和感召力,这是思政从专业中获取的收益。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元素引入所有课程,以全过程育人方式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发挥高校课堂的隐性育人作用[4-5]。除此之外,思政教育也为专业课堂讲授带来新变化。一方面,更多现实案例的引入为公共管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带来了趣味性和延展性,学生的课堂关注度提升;另一方面,公共管理虽为西方舶来品,但专业课程设计和讲授要立足本国实际,贴近中国国情,努力构建符合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而思政教育的融入正是一种契机,一种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用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来讲好中国的故事[6]。这是专业从思政中获得的收益。

两者的相互作用也带来了高校课堂的进化。首先,课堂教学目标得以回归本源,社会关系决定教育原理,这就意味着我国高校教育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两者的结合更好地承担起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其次,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升华,做到德才兼备。最后,课堂授课方式更具多样化,为配合思政教育,专业课知识讲授方式逐步拓展,互动教学、网络课堂、校企合作均优化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也敦促了高校课堂的实践改革。

2.教学元素:专业知识中思政元素的系统化

专业课思政教育的关键在于两者契合点的探寻,在以专业为主线的原则下,通过知识讲解自然而然地融入思政元素。两者的契合要以平凡性和真实性为先,两者的融合要以全面性和系统性为重。结合公共管理学的知识特点,思政元素可以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展现。

(1)德育:公共管理学问题的讨论在于公共组织通过公共物品的供给,其落脚点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和服务性。公共性要求公共组织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更要突显公民的参与性和监督性。服务性表象是公共组织整合一切社会资源,但本质依然为公共利益服务。这一本质性内涵在公共管理发展、公共管理职能、公共组织、公共政策、公共组织形象等方面均有体现,得以良好的运用,将从中获取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见表1)。

表1 公共管理学德育教育思政元素举例

(2)智育:公共管理学课程“智”的引领,除专业知识内容,还应提升至学术科研层面。高校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端人才的重任,学生将在未来走上育人、科研道路,无论哪一门专业课程的讲授,作为教师均有责任向学生传授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并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见表2)。

表2 公共管理学智育教育思政元素举例

(3)体育:国家人口素质的提升不能离开健康这一重要环节,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可以得到锻炼和增强体质的机会,同时专业课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书本知识内容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注重身体素质提升(见表3)。

表3 公共管理学体育教育思政元素举例

(4)美育:公共管理学课程虽然不能以美学专业的视角传授学生“美”的含义,但可以结合知识讲解对于“美”的认知加以引导。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念,而为师者更多的是形成正确的思想指引。对于“美”的引导应由内到外,从学生自身内在美的营造延伸至学生对于外界美的发掘(见表4)。

表4 公共管理学美育教育思政元素举例

(5)劳育:劳动教育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并不受时代转换的束缚。因为人类生存的基础是劳动,也终将依赖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新时期,应以理论引导、实践探索为契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见表5)。

表5 公共管理学劳育教育思政元素举例

3.教学方法:内修和外延的多重探索

除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许多农机手甚至不知道拖拉机自动驾驶系统或无人机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更不要说普通的老百姓的了解情况。

公共管理学思政教学方法要内外兼修。一则,充分利用传统课堂这一主渠道,超越课程知识的单纯灌输,做到新旧结合,并贴近青年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成长、认知、沟通规律,这是一种内在教学方法的优化。二则,教学方式不能仅拘泥于“内在”,要做到外向延伸,结合公共管理学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原则,做到“请进来,走出去”。

(1)教学方法的内在优化

公共管理学传统教学方法以课堂知识讲授为主,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对于思政元素的充分挖掘,以相关性和系统性为原则。相关性要坚持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内涵相关,不生硬、不突兀;系统性则结合课程知识构建思政的系统框架,避免零散,做到周详。以此也形成了最为直观的教学方法,伴随专业知识讲解,将与其有内涵相关性的价值引领元素引入课堂。此外,为超越知识的单纯灌输,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也势在必行。

教学辅助视频:纪录片、新闻报道等辅助视频的引入对于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教育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视频的选择倾向于时事热点,符合学生喜好。例如,政府失灵、公共组织领导、公务员制度等知识点讲解可截取《永远在路上》《秦岭违建别墅整治始末》《守护解放西》等专题纪录片内容,学生在提升课堂关注度的同时获得了思政教育的机会,懂得廉洁自律、严谨务实的道理外也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

课前5分钟: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形成一种课堂惯例,利用课程开始前几分钟以教师为主体分享并分析近期国内外时事要闻,因为公共管理学问题讨论经常会结合现实案例、时政新闻展开,所以并不会显得突兀。同时,时事要闻的分享,一方面,增进学生对于时事动态的了解,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以此为切入点,拓宽思政传播渠道,利用时事新闻内容间接性发挥价值引领功能。

合作式课堂分享: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阶梯性配置课堂分享小组,以优秀学生为组长,带动和影响组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合作式分享可作为实践教学内容,以社会热点为主题,要求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归纳总结,用以分享并讨论问题出现原因、应对策略以及从中所得到的人生启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也给予学生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以激发学生主动性,实现自我认知、自我提升。

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手段将课堂效应进行课外延伸。首先,教师要资源共享。推荐符合专业课程价值引领功能的文字和视频资料,通过线上播放量、下载量统计,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资料偏好,为后期资料整理提供参考。其次,教师应监督与引导并重。教学平台中学生通过作业完成、课程讨论、问题留言以实现课外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教师在问题回复和参与讨论的同时要做好监督工作,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并及时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

(2)教学方法的外向延伸

专业人士请进来:课程实践探索可将校外各界专业人士引入高校课堂,结合公共管理学课程内容,邀请政府公务员、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内容结合专业课程知识脉络,以公共组织构成、公共组织管理、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等实践案例为题材。区别于理论知识讲授,专题讲座更具时效性、真实性,学生也更为信服。

带领学生走出去: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教学的机会带领学生走出去,同政府部门、革命纪念馆、教育基地合作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实地走访并与工作人员交流将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并真实获益。一则,学生可以近距离了解政府发展、城市建设情况,对于国家改革开放成就将有更直观的感受;二则,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也将成为课堂理论课程思政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4.教学评价:师生双向评价做到互补共进

专业课思政教育的良性循环还在于不断的尝试和反思中进行修正,需要课程双主体的共同努力,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评价也更具现实意义。

(1)学生的评价

“德”隐于细节之中,学生的德行和觉悟会在细微中发生变化,所以完全以期末量化成绩作为判定并不科学。学生评价方式应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点到线意味着评价应具有过程性,从期初延伸至期末;线到面代表评价主体的扩充,从教师扩展到学生。

传统课程多以期末卷面成绩这一“点”评价为主,而思政教育评价应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具有过程性。教师在课程初期应记录学生基本情况,作为评价基准,在之后的课程教学中,重点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座位变化、小组讨论、作业内容、学术能力提升等,在期中、期末时对比期初表现,如有明显改变的学生应给予分数的提升和奖励。而在过程评价中,教师对于未有改善的学生也应给予关注,多做引导,毕竟课程思政的目的不在于单纯挖掘优质学生,而在于全体学生的素质提升。

群体性特征促使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身边同学是否有真实改变也更具发言权,所以评价主体除教师外加入学生群体具有一定合理性。基于学生课堂小组的构建,形成组内和组间的评价方式。组内着重于小组成员的课业监督,对小组成员学习态度、思想行为、分工表现予以打分,同时组长要起到督促、指导、帮扶作用。组间侧重于各小组的课业评价,在问题讨论、课堂分享、实践辩论活动中予以打分,作为最终成绩确定时教师辅助与参考。

(2)教师的评价

教师坚守于自身的专业岗位,教书育人,其思政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学生这面镜子,教师同学生一样也需要不断成长。学生作为课堂教育主体,对于教师的评价也至关重要,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都应虚心求教于学生群体。

首先,学校层面。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起到指导和监督的关键作用,其对于教师评价除课堂走访、评价体系创建外,还应充分利用学生网络评教的反馈信息。在每学期对专业教师的测评系统中增加思政教学的问卷内容,通过学生的评分、评语阶段性了解教师课程思政情况,辅助学校党委、教学督导掌握教师思政教学动向,给予正确引导。

其次,教师层面。为获取学生真实评价,教师应表现更为主动,充分运用课下交流和期末总评。课下交流是收集学生即时评价意见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做到边教学边修正。期末总结则以教师在学期期末发放调查问卷为主要形式,对于教学效果、教学意见信息进行有效收集。一方面了解学生思政教育教学的接受情况,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掌握青年学生对于教学方式、案例讲解、课程讨论、实践教学、补充读物的偏好,以帮助自身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提供有效参考。

猜你喜欢

管理学专业课思政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管理学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