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教学研究能力培养机制探究
2020-06-04顾莉
顾 莉
(盐城师范学院 法政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1]教师职业素养包括师德情怀、理论知识、教学能力、研究能力、育人能力、管理能力等诸多方面。在这些素养中,最容易被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忽视的就是教学研究能力,但是,在当前教育改革浪潮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往往决定着教师能否及时而准确地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理念,能否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和育人能力。因此,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要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的呼声越来越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需要从教师教育阶段就开始进行系统培养,师范院校在重视理论学习和教学技能培养的同时应强化对师范生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一、师范生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目标
201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2]。从教书匠到教育家,就需要教师既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又能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反思、勤于钻研、勇于创新,通过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能力,深化对教育的理解,将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手段。如图1所示,从教师能力角度来看,教师可分为“教学+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教学型教师”以及“不合格教师”,其中“教学+研究型教师”应是最理想的教师类型,即以教学为主导,并不断通过教学研究推动自身教学实践,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能够借助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将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教学新理念、新观点和新方法,在本学科乃至整个教育界进行推广,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一类型的教师最终也将逐渐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因而,教学研究能力是教师高层次发展的必要条件。
图1 教师的不同类型
教学研究能力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去深层次剖析问题,从而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提出具有创新性观点的能力。对于师范生而言,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对自主学习能力、反思创新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1.自主学习能力是基础
教学研究能力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既包括各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有些知识是在课堂中通过教师讲授获得,而更多的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即使是常规课堂讲授中获得的知识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接受才能不断内化并生成新知,这就需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学生在情感上愿学、乐学,在方法上会学、善学。自主学习不仅是师范生在校期间奠定良好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师范生在入职以后能够继续保持学习力,实现终身学习,不断自我突破、自我完善的重要能力。很多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往往就是在自主学习一些新理论和新知识时受到启发,并联系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层次理性思考,从而获得了思想上的创新。因此,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能够不断开展教研活动的源泉。
2.反思创新能力是关键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教育界倡导“反思型教师”,有学者曾对此进行归纳,认为反思型教师是“能够对自己的实践及实践发生于其中的背景进行分析,能够对教学情境做出评估并对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承担起责任,即不盲从未经批判的实践或原则”[3]。反思能力是教师进行研究的重要思维能力,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积极观察和体验各种教学现象,主动发现问题,不断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才能深入剖析问题,从教学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思考。创新能力是在反思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从而解决现存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反思创新能力对确立教学研究的选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决定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关键因素。
3.调查研究能力是手段
调查研究能力主要是指在确定选题后,能够通过恰当的研究方法对问题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探究。在教学研究当中,通常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就目前基础教育中教师教学研究成果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基于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归纳的理论思辨研究,而通过调查、实验、访谈、统计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比例较少。但目前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领域逐渐得到重视,其研究成果受到学界的青睐,师范生应当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
4.团队协作能力是助推
很多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教学研究课题,需要几位教师组建团队自愿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教研团队应在项目主持人的召集下,根据每位成员的特长和研究旨趣进行合理分工合作,并能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不断根据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最终完成研究任务。团队协作需要成员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全局观念、民主意识、敬业态度以及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团结向上的团队可以充分实现成员间的优势互补,有效推动项目研究的进度和项目完成的质量。
5.论文撰写能力是表现。教学研究能力最终要表现在研究成果即论文的写作上。作为教学研究成果的论文属于学术论文,所谓学术论文就是“运用学科原理与专业术语,对客观事物现象及背后规律进行归纳、推理与演绎,以此形成的并在一定范围公布的专业理论文章”[4]。因此,学术论文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章,应具有专业性、理论性、规范性等特征,对于本科生而言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具备基本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二、师范生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现状
1.研究意识不强,缺乏有效激发
对于尚未完全走上教育教学一线的师范生而言,教学研究意识难以自发形成,而是需要师范院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和激发,在师范生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过程中,逐渐树立教学研究意识。但目前在很多本科师范院校当中,比较注重对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尽管本科生毕业时都有毕业论文要求,但大多数师范生在选题时倾向于选择与学科专业知识相关的学术研究,而很少将视野放到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领域。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足够的基础教育感知,难以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真”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高校毕业论文导师自身缺乏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而不会去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此类选题。
2.侧重理论传授,缺乏实践锻炼
教学研究意识的产生和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最终源于教学实践,只有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才能开展有价值的教学研究。师范生在高校接受的培养主要是理论学习,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写作》《中学思想政治课调查与研讨》等课程,但如果不通过实践将这些课程理论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是无法有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师范生教学实践机会主要就是教育实习,这是师范生能切实体验基础教育的重要平台,但目前来看,很多师范院校对学生的实习要求和培养目标仅限于教学技能的提高,而对教学研究能力培养则不作要求,这就错失了对学生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良好机会。
3.侧重校内培养,缺乏校外合作
师范院校主要是面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这就决定了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机构之间应保持良好的互通合作关系,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基础教育的人才需求,基础教育也应为师范院校培养更为优秀的人才而提供必要的培养环境、条件和师资力量。但目前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与基础教育相脱节的现象,一方面有些师范院校没有真正“放下身段”主动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从而导致很多高校教师对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不甚了解,或者仅限于理论研究而对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不太明晰;另一方面有些中小学担心实习生上课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不愿意配合师范院校开展实习工作,殊不知从长远和全局视角看,师范生不经过充分的实习锻炼很难成长为合格教师,这必然会影响整个教师教育的发展。同时,在目前已有的大多数合作培养中的关注点主要也在于对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以及师德情怀等方面的培养,而专门就教学研究能力与中小学教师之间的合作,如聘请教学研究能力强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教学研究方面的项目申报、开展课题调研、指导学生教学研究论文的写作等方面,则比较薄弱。
三、建构“学、研、写”有机融合的校内外联合培养机制
为有效解决当前对师范生教学研究能力培养从理论到理论的问题,即从理论课程学习到毕业论文撰写,缺乏真正深入中学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的过程,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发挥教育实习在教学研究能力培养中的关键性作用,以理论学习为基础、教育实习为平台、毕业论文为落脚,构建“学、研、写”三者有机融合的校内外联合培养机制(如图2)。
图2 师范生教研能力培养机制
1.以实习为平台,实现“学、研、写”的有机融合
首先,以“学”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基本的教学研究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师范院校应将教学研究能力作为师范生的必备素养列入师范生培养目标体系,增设与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强化师范生的教学研究意识、学会教学研究选题、设计教学研究方案、掌握教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写作技巧等。其次,以“研”为核心,充分发挥教育实习的关键性作用,切实培养学生的教学研究能力。在学生开始教育实习前,校内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在实习中开展教学研究的准备工作,帮助学生在前期理论学习和查阅相关学科教学研究前沿的基础上,初步拟定研究方向。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在教学实践中论证选题是否具有真实的研究价值,或者在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发现新问题,确定新选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调查研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取一手的调研资料。最后,以“写”为落脚,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实习结束后,根据实习中获得的研究资料,在校内指导教师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并与校外指导教师继续保持联系,根据论文撰写情况可到实习单位进行研究资料的二次采集,或者听取校外指导教师对论文的意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2.以项目为驱动,依托各类大学生项目申报提升学生的教学研究能力
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成果往往需要高水平的研究团队通过项目或课题来进行系统研究才能获得。目前在高校依托项目开展研究已经比较普遍,但在中小学能够具有项目或课题意识并开展高质量项目研究的教师为数还不多,因此,有必要培养师范生的项目意识和开展项目研究的能力。师范院校培养学生项目研究能力的渠道主要有两个:第一,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项目团队,完成一定任务分工,在协助教师进行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项目意识和能力,但此种方法存在学生参与人数有限、不能完整参与项目实施全过程等问题。第二,组织和指导所有学生组建团队,申报各级各类的诸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项目,指导学生围绕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自主完成项目选题、创立团队、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交流等系列工作。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教师指导下全员、全程、全面地开展项目研究,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团结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
3.与中小学共建合作指导、合作调研、合作创新的联合培养机制
师范生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到中小学进行教学实践,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开展调研并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观点。陶行知在讲“怎样做大众的教师”时指出教师要追求真理才能不断长进,才不至于落伍,而“真理离开行动好比是交际花手上的金刚钻戒指。我们所要追求的是行动的真理、真理的行动(Truth in Action)。这种真理不是坐在沙发上衔着雪茄烟所能喷出来的。行动的真理必须在真理的行动中才能追求得到”[5]。所以陶行知在建设师范学校时非常注重建立与“中心学校”(即一般意义上的师范院校的附属学校)的关系,他进一步指出中心学校不是师范学院的附属,而应是中心,“师范学校的使命,是要运用中心学校之精神及方法去培养师资”[5]。因此,师范院校应当与中小学密切合作,共同培养不仅具有基本教学技能更具备一定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师范生。为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相脱节的问题,首先,要发挥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中的宏观协调作用。一是通过制度化形式分别规定二者各自在师范生培养中的基本职责和要求;二是通过项目激励手段鼓励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和课题申报,加大财政投入;三是通过职称评定政策激励和引导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开展对师范生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其次,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应发挥各自优势,就师范生教学研究能力培养加强合作。师范院校发挥理论研究优势,中小学发挥实践教学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建立“双导师制”,强化对师范生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师范院校应主动聘请富有教学和研究经验、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中小学教师担任校外导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共同参与对学生“大创”“挑战杯”等项目以及毕业论文的指导。中小学不仅可以为师范院校提供实习基地,还可以共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联合高校师生一起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既可以为教育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也有助于提升本校在职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