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合问题探析

2020-06-04张煌强

高教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职业院校校企

张煌强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一、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矛盾愈加激烈,特别是在国家出台高等职业院校“职教二十条”政策的大背景下,急需高等职业院校有效调整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之间的配比关系,高等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应主动与社会职业技能培训进行有机融合,以确保人才培养的精准、有效和高质,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路径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缓解高技能型人才短缺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急需更多高技能型人才作支撑和保障。作为高职院校,既是学历教育的输出者也是社会职业培训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教学理念设置、实践型师资配比、与企业产教融合深度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高职院校可借助这些教育资源,深入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让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不仅能够完成学历教育,也能有效地开展社会培训[1]。近年来,高职院校在职教改革的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面向社会和行业的产教融合、职业培训的改革举施,诸如以行业和院校共同参与的“1+X证书”试点,“学分银行”的引入,混合产业学院的联合兴建,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育双重兼顾,为社会提供和培训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有针对性地加强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有机融合,这对缓解社会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职业院校办学实力,拓展校企办学空间

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路径融合,不仅能够有效架起校企合作的桥梁,促进校企融合的深度,更能够平衡校企双方利益,引企入校,引标入校,实现校企利益互利双赢。企业与高职院校在合作办学过程中,能够更好满足职业院校的利益诉求,利用好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从而为企业与院校间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可能[2]。校企双方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上,可为学历教学学生和专业培训学员提供更多的职业教学场所,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和培训质量。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以企业为突破口,依据企业在行业中的声誉进行品牌共建,达到拓展职业院校办学空间的目的。

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路径融合,可以让更多的企业职工到职业院校进行学习,有利于解决企业员工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能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教师在培训企业学员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教师与企业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双向流动,能够实现他们专业知识的优势互补,更好了解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方向,提高专业技能;一线企业技术专家和技能工匠走上讲台,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知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在校企合作和社会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参与,实现了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进而实现学生就业渠道拓展和校企师资双向流动的目的。

三、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发展现状

(一)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分离

就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现状而言,普遍存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相分离的现状。我国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学历教育方面,教育资源向学历教育的角度严重倾斜,从而导致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培训趋于模式化和形式化[3]。职业院校的职业培训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老旧,脱离行业标准,培训方式相对单一,并且课时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职业市场人才需求变动,职业培训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尽管高等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已经开展了“双证制度”的融合,但他们设置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没有特定的联系,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内容和考核也各成体系,缺少足够的教育统一规划,无法有效地发挥出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作用。

(二)学历教育模式单一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人们逐渐提高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且越来越多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会选择上高等职业院校,以此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掌握一门技术,以便在社会中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比较低,从而使得招收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学习质量不高。另外,学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就业技术,对基础文化课的实际需求并不高,也缺少足够的学习积极性,再加上学历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很难有效地开展学历教育。一些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以教材内容为教学核心,简单地将教材内容讲授给学生,没有考虑到工学结合的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根深蒂固,十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也制约着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路径融合。

(三)职业培训体系不够完善

高等职业院校在落实职业培训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也没有及时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职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并不完善,缺少足够的合理性和实用性[4]。一方面,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由于职业培训内容不够精准,培训方式不够灵活,过于依赖教材和以往的培训经验,使得培训的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轨,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对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不了帮助。另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的培训时间相对较短,并且缺少高质量和专业性的培训,培训方式主要以校内工作模拟和技能讲解为主,实践的机会较少。同时,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的职业证书普遍可信度低,并且具有国家认证的比较少,不被企业所认可。

四、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路径融合对策

(一)强化行政职能部门监管统筹推进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能,但受制于教学制度不完善,高职院校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分别由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这两个不同的部门来管理,这不利于二者的融通。此外,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会将学历教育置于教育首要地位,把职业培训摆在次要地位,这对职业培训的稳步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高等职业院校重学历教育、轻职业培训的问题,有效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平衡发展和路径融合,国家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应加大力度进行统筹,将政、行、企、校四方面资源进行合理配置[5]。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力度引导职业院校对职业培训的重视程度,并且合理地调整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关系,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此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要促进和鼓励优质的行业、企业资源流入职业院校,立足于机制,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有效服务于企业,切实保障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及社会效益,最终将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能动性予以激发;要将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分段式教学、现代学徒制等育人模式置入到高职院校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切实保障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和企业生产同频同步,将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二)优化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内容

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教育特点以及社会对于职业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并且利用校内的教育资源优势,对现有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内容进行优化,及时补充先进的教育内容,并且创新教学方式,以此全面带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的路径融合。首先,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对自身所具备的教育优势和师资力量进行全面分析,找到自身的教育优势点,结合我国的职业技术人才缺口问题,设定符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发展的优势专业,并且主抓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路径融合,将两者的优点进行互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育模式,吸引更多的高素质生源[6]。其次,高等职业院校要利用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打造社会培训机构所无法提供的职业培训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丰富培训内容,提高职业培训的质量和技术性,以此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地位,有助于和全国的优秀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合作,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路径融合工作落实在实处,帮助学生获得高质、实用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机构,办学的宗旨是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教师作为学生技能的传播者,教师的个人职业素质和技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育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养造成重要的影响。为此,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在全面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路径融合的同时,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从实际出发,全力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7],在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加强教师与当地知名企业的工作交流,并且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企业实习和经验交流机会,帮助教师加深对职业技术应用和理论教学的理解,同时可以通过与企业工作人员的技术交流,提高自身对于职业培训的认识,找到培训的重点,进而提高职业培训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定期邀请教育学者以及企业技术工人等来校进行教学讲座,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工作经验传授给教师,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意识,可以有效地将教材内容和实践活动进行融合,加快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的路径融合。

(四)构建全新的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路径融合工作的时候,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现状和职业培训模式,制定科学、有效的路径融合方案,并且一步步地将方案落实下去,最终构建全新的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教育和实践能力提升进行全面契合,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在当地教育部门和政府的监管下成立行业协会,并邀请各个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协会的客座专家,定期组织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举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路径融合活动,对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和人才需求情况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地调整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计,确保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的路径融合有效,最大限度地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发展[8]。

另外,高等职业院校还应该全力构建一套符合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过程进行重新调整,做好教学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以及咨询的全面融合,加快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的路径融合,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全面推动两者的共同发展,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 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流程

(五)创新教学模式与考核制度

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路径融合需要依托于课堂教学,要在保证基础文化课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开展各项职业培训,避免造成牺牲学历教育获取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问题。为此,高等职业院校在落实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时候,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考核制度进行有效的创新,同时要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监管力度,确保教育工作的高效实施。首先,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及职业发展作出合理的引导和规划,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家庭环境以及成长历程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记录,便于针对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其次,职业院校也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及技能提升,加大力度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占比,创新教学模式与实施多元考核制度,为其指明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最后,高等职业院校要不断完善学生考核评价制度,用多元指标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彻底纠正和改变学历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真正达到即学即用、上学即上班的效果,为企业的用人提供更为完整的人才评估资料。

(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新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路径融合,需要立足于实际,并且贯穿教学活动始终。职业培训单独依靠学校内部的实践活动和操作演练无法达到培训目的,无论多么完整的培训过程都无法替代真实的工作操作。为此,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企业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岗位,校企之间需要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让企业员工的“学”与在校学生的“训”紧密结合起来,以此达到提高学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学校可以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牵头下,开展深度校企业合作和现代学徒制双主体协同育人,让企业真正参与和安排好学生的实习岗位,并且安排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工作指导,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职业技能的实际操作。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供企业优先选用,同时与企业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保证企业用人的优先和数量充足,让真正优秀的人才长期留在企业发挥作用,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路径融合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参与,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和统筹,将政、行、企、校进行资源融合;学校需要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对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有效补充和创新,同时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教育核心作用。另外,学校还应该加强与社会各团体、企业的有效沟通,全面推动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路径融合,为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职业院校校企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