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探究

2020-06-04胡紫石向丹丹李晓玉陈雅倩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赛互联网+大学生

胡紫石 向丹丹 魏 素 李晓玉 陈雅倩

(湖北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0 引言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领域,“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深入应用。这些模式的出现使互联网灵活地应用于某些行业,且加速了互联网的成长,同时造就了经济活力。“互联网+”战略实践已逐步深化,企业需要结合当代需求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发展。

从现状来看,“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许多高校举办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在校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开始尝试创新创业,就业也开始了多样化。国家对关于“互联网+”方面的一些政策较为全面,但是各地落实情况不同。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发出了250份问卷,收回了219份,有效份数为200份。

1 “互联网+”对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1) 提供了创业机会。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在享受着社会迅猛发展所带来益处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需要寻求更多的突破点。“互联网+”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契机,找到突破点,也就意味着创新的可能和创业的机会。由图1的调查结果可知,“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机会。

图1 “互联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

(2) 提供了发展平台。图1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大学生认为“互联网+”可以为大家提供发展平台,“互联网+ ”模式就是将互联网融入各个产业进而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互联网+”不断融入到产业中,比如:“互联网+教育”成就了新东方、黄冈网校、中国大学MOOC等知名网络学校,从而为教师和软件设计领域的人们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会;“互联网+餐饮”产生了“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糯米”等一系列送餐订餐服务平台,提供了送外卖之类的岗位;“互联网+购物”铸就了“淘宝网”“唯品会”“拼多多”等网络购物平台,促进了快递行业和物流公司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平台。可以在已有这些领域做出新的突破,同时,也可以在其它行业进行尝试,比如,“互联网+出行”“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娱乐”等,不断寻找发展平台。

(3)开阔了眼界。众所周知,接触新事物本身就是一个开阔自己眼界的过程,对于局限于学校生活以及书本知识的大学生来说,“互联网+”与各个产业融合带来的成功例子,给他们带来了不同于课堂学习的体验,收获了在学科知识中无法获得的能力。如图2所示,有83%的学生认为“互联网+”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在参加“互联网+”大赛时,感受到他人思维的魅力,在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碰撞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己。

图2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大学生带来的好处

(4)提升与人交往及相互合作的能力。由图2得出大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与人交流交往或相互合作与分工的能力,这一点得到了72.5%的学生认同。参加一个比赛,团队合作比个人参赛要容易得多,大学生在一个团队中,交流和相互合作以及分工的能力是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对于创业,大多数人需要合作伙伴,而刚好在比赛中培养的这种能力在今后的创业过程中乃至整个人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1.2 利用“互联网+”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1)冗杂的网络空间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在用“互联网+”进行创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冗杂的网络空间影响。“互联网+”时代在给人们带来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随之造就了一个纷繁复杂的网络空间。在这个复杂的网络空间里,大学生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等问题,还有很多恶意软件、不良内容,这会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利用互联网创业的过程中迷失自我。

图3 了解“互联网+”的方式

(2)学生本身兴趣不足,被动性很强。兴趣是引导一个人想做一件事的动力,如果学生对“互联网+”创业有足够的兴趣,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比赛,那么,“互联网+”创业成功的几率可能就会提高很多。但在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多数人对学校举行的“互联网+”大赛积极性并不高,不愿主动去了解,都是碎片化地通过校园活动宣传、公众号推送、传统媒体等方式偶有了解,具体数据如图3所示。即便有所了解,实际参与程度也并不高。

(3)指导老师经验不足。“互联网+”大赛在学校举办得较多,因为大赛是面向全校的,所以很多非相关专业的学生和老师都会参与,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指导老师经验不足。学生对创业知识和经验不足以及对“互联网+”了解程度不够。再加上很多学生本身就不太喜欢这一类比赛,就无法体会到比赛带来的好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忽视个性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也就是教育中提倡的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但是很多学校强制性要求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硬性规定了与此相关的学分,没有从学生的个性发展角度考虑,也并没有达到学校希望学生从中有所收获的目的。

2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建议

大学生是大的就业群体。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将就业置于优先地位,让大学生能就业,就好业,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富民之道,惟在乐业;乐业之魂,惟在创业。

2.1 大学生层面

(1)把握时代机遇,敢于创业。当今生活质量提高,新媒体、小视频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大多数人作为旁观者或是效仿者,因害怕失败,不肯亲自去探索发现未知的世界。国家在“互联网+”方面颁布了诸多有利于青年学生创业的政策,学生应当多多关注,把握机遇,胸怀梦想并勇敢追寻。

(2)合理运用政策,创业有方。“互联网+”使创新创业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门槛更低,大学生应有效利用这一点,并注重团队协作。同时,注意甄别信息的良莠,向导师、学校寻求建议、帮助及支持。

2.2 政府层面

(1)大学生创业过程往往遇到资本筹措困难,国家虽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风险投资发展,但能获风险投资的只占少数,可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设立“互联网+”类别的专项创业基金。

(2)大学生企业管理经验匮乏,并且“互联网+”类别的公司不同于传统类别公司,往往在税收和经营许可方面难以衡量,这给部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考验。健全机制,为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设立绿色通道。

2.3 高校层面

(1)学校应更加重视,加强宣传,让学生对“互联网+”深入了解。

(2)提升创新创业资源的利用率。很多学校设有创业的基地,甚至独设创业学院。但是,资源还未能被最大化利用。具体措施可以将创新创业资源宣传上扩大到全校学生,细致到资金支持、场地支持、技术指导等方面,降低学生创业门槛。

(3)在承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时,注意形式多样化,流程简单化,充分调动学生热情,考虑大赛与课程的冲突问题,以免学生负担过重,持敷衍态度。

3 结语

当今社会充满机遇和挑战,“互联网+”为大学生创业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使大学生创业有了新的优势工具。本文根据问卷的数据提出的一些建议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给了大学生一个模拟创业平台,让大学生尝试“互联网+”创业,提高自身价值,亦能让大学生实现自身定位,在创业的过程中发掘最大的潜力。

猜你喜欢

大赛互联网+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