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地区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

2020-06-04段朋飞宫润华

普洱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三省餐饮业耦合

段朋飞,宫润华,杨 遥

普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餐饮业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业态更加多样,在增加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大众对餐饮产品和服务需求呈现增长态势。2017 年餐饮收入比1978 年餐饮收入增长了722 倍,复合增长率高达18%。新时代背景下,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消费、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直是学界研究讨论的热点。从地域层面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东南沿海、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近年来对中国热门区域:四大板块、三大城市群、两条河带、“一带一路”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边疆地区从过去的“边缘地带”逐渐变为“开放前沿”,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对边疆地区的研究也在增多。从方法上来看,定量研究为主,通过计算空间莫兰指数、区域经济差异系数、区域内产业间的耦合协调度、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从政策上来看,学者研究政府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的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国家政策总的指导方向从过去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基于此,本文以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以下简称西南三省)为区研究区域,以期促进西南地区餐饮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

餐饮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一部分,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子系统联系紧密。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西南三省实际情况并遵循科学性、可得性、代表性原则,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共选择21 个指标,其中餐饮产业6 个指标,区域经济15 个指标(见表1)。

表1 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餐饮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收入、就业和产业支撑效应。选取餐饮业企业餐费收入、餐饮业企业从业人数、餐饮业法人企业数、住宿和餐饮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住宿和餐饮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住宿和餐饮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 个指标。区域经济对餐饮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财政资金、地区生产总值、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和居民收入上的支撑作用。选取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公路里程、邮政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共15 个指标。

(二)熵值附权法确定权重

建立原始数据矩阵。选取了2008-2017 年的西南三省数据作为评估的样本,所采用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云南统计年鉴》、《贵州统计年鉴》、《四川统计年鉴》等。构建原始数据矩阵X=(Xij),Xij表示第j个被评价对象的第i项指标的值。

量化隶属度。因为指标体系指标都为正向指标,并对指标中存在的O 值进行处理,根据公式:计算各项指标的隶属度,构成单因素的评价矩阵Y。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集到的云贵川的原始数据为,xij其中i为评估指标的个数,即i=1,2,…,m;j为评估年数,即j=1,2,…,n。首先,计算云贵川2008-2017 年分别在m 项三级指标下取值的比重,即:pij=其次,计算各指标的熵值指标xij的差异性系数gj=1-ej,并计算权重值wj=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形成权重矩阵W,权重计算结果见表1。

(三)耦合评价模型

1.产业综合评价指数

设F1(a,t),F2(b,t)分别表示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其中的a表示餐饮产业的特征向量,b表示区域经济的特征向量,t表示时间:

F1式中,i 是餐饮产业指标的个数(i=1,2,……,m);wi为指标权重;yij为餐饮产业第i 个指标第t 年的标准化值;

F2式中,j是区域经济指标的个数(j=1,2,……,n);wj为指标权重;yij为区域经济第j个指标第t年的标准化值;

2.耦合度计算

在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耦合度式中,C区间为[0,1],C越大,代表耦合度越高。

3.耦合协调度计算

D=式中,α与β为待定系数,参考已有相关成果,征求专家意见,将待定系数α=β=0.5,D代表餐饮产业和区域经济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根据耦合协调度研究成果划分偶和协调等级(见表2),D越大,餐饮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程度越高;T是餐饮产业和区域经济融合的综合评价指数,反映两者的整体效益或水平。

4.相对发展系数

为了更好地体现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相对发展情况,建立相对发展系数

F12=F1/F2。 当F12≤0.8 餐饮产业滞后于区域经济;当0.8

三、结果与分析

利用耦合评价模型,计算2008-2017 年西南三省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状况见表3、表4。

(一)西南三省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结合表3、图1,西南三省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评价值F1和F2可以看出,从2008-2017 年云南和贵州的餐饮产业综合评价指数小于区域经济综合评估指数,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高于餐饮产业发展水平;四川的餐饮产业综合评价指数大于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数,表明餐饮产业发展水平高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2008-2010 年云南和贵州餐饮产业落后区域经济较多,2011-2017 年云南和贵州餐饮产业发展水平逐渐接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2012-2015 年“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对高端餐饮带来影响,餐饮产业出现消费转型升级,餐饮收入增幅明显降低(见图1),餐饮产业发展水平收到影响,但餐饮产业发展仍然呈现增加趋势。

(二)西南三省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以及相对发展状况

结合表3、表4 可以看出,西南三省的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差异性较为明显,四川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等级较高,从2008 年轻度失调发展到2017 年的初级协调;云南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等级较低,从2008 年的中度失调发展到2017 年的勉强协调;贵州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等级较低,从2008 年的极度失调发展到2017 年的濒临失调,接近于初级协调。相对发展状况来看,云南和贵州2011 年前都处于餐饮产业滞后于区域经济,从2012 年开始,餐饮产业同步于区域经济。四川基本处于餐饮产业超前于区域经济。总体而言,西南三省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处于从失调向协调发展,协调状态基本趋于稳定。

表4 耦合协调度省份归类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2008-2017 年西南三省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水平进行分析,云南、贵州、四川综合协调发展度差异较为明显,2008-2017 年四川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相对发展状态基本同步,云南、贵州从餐饮产业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到餐饮产业同步于区域经济发展,但总体协调发展水平不高,2008-2012 年西南三省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数值增长较快,2012-2017 年西南三省的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数值增长缓慢,2008-2017年西南三省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从失调向协调发展,协调状态基本趋于稳定。

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促进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政策建议:(1)加强西南地区餐饮产业与区域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扩大餐饮业的边界至农业、零售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等领域,如开发美食旅游产品、开展美食节庆文化活动等;(2)发展西南地区特色健康服务产品,以中医药民族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休闲旅游、民族文化,研发有市场的药膳餐饮等;(3)发挥西南地区餐饮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拉动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农民产业致富,实现精准脱贫;(4)推动西南地区餐饮企业创新发展。通过引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等手段,对传统餐饮产业与产能的结构调整,促进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发展水平提升;(5)加强西南地区民族餐饮的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利用西南地区地缘优势和文化交集,对外来饮食文化进行积极探索与大胆创新,如和老挝、泰国和缅甸进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饮食文化研究和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对开创“一带一路”地区新型合作模式进行新尝试。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鼓励中国民族餐饮业“走出去”和大发展,积极开拓国内、国际餐饮市场。

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餐饮产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还应该关注:(1)对多系统的互动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2)选取国际国内或国内不同的区域进行对比研究;(3)餐饮产业的脆弱性研究,如非典、新冠疫情对餐饮业的影响等。

猜你喜欢

三省餐饮业耦合
三省发布“十四五”交通规划 明确智慧交通任务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区域联动护流域
FSMS在餐饮业中的应用
外出就餐对英国餐饮业的冲击
豪华的龙舟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