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复道、阁道、甬道考略
2020-06-04鲁维铭李令福
鲁维铭, 李令福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 710119)
现代学者对秦汉复道、阁道、甬道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较为系统的研究首推王子今先生。另外,林源先生、权弼成先生从建筑技术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朱永春先生则对汉代阁道与廊桥的关系做了系统论证。
1984 年后,王子今先生对秦汉时期的复道、阁道、甬道做了系统的研究,先后发表《秦汉“复道”考》和《秦汉“甬道”考》。在《秦汉“复道”考》中,先生认为复道设计最初受到桥梁建筑的启发[1],秦始皇“为复道,自阿房渡渭”,西汉桂宫“复道横北渡”的文字记载,可以证实该推论。先生倾向于《史记集解》引如淳关于复道即上下有道的观点,认为尊者行于复道之上,利于安全。同时,提出在车马繁忙的路段,复道起着便利交通的作用,认为阁道实际上是复道的一种变化形式,即上有顶、侧有壁,空中楼廊。关于复道、阁道在秦汉时期较为兴盛的原因,先生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由于建筑业的发展推动了多层楼阁的增加;第二,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如汉武帝求仙心切的心理。魏晋以后,高层砖木建筑大量出现,复道、阁道逐渐衰落[1]。先生在《秦汉“甬道”考》中肯定了文献中关于甬道是于两侧筑墙的道路这一观点,同时提出甬道在汉代军事征伐中起到了保证军需物资运输安全的作用[2]。
林源先生认为:“复道是建在夯土台上的道路,阁道是用木柱架离地面的道路,它们的路面都是高于地面的,而且均有屋顶和围护结构。甬道则是两侧筑有墙垣的道路。由于这些道路主要为帝王专用,因而采用这样的建筑形式以保证安全、机密和快速、畅通,不受其他交通影响。”[3]权弼成先生对于复道建筑技术的认识与林源先生基本一致[4]。林源先生亦认为复道与阁道并无本质差别,但在建筑做法上稍有不同,主要在于二者架离地面的方式不同。林源先生认为,复道应是用夯筑土台将路面架离地面,于夯土台面之上架筑木质结构,阁道应是以木支柱作为支撑,将路面架离地面之上。关于复道、阁道与下部道路的对应关系,林源先生和王子今先生则不太一致。林源先生倾向于复道仅有上层道路,而阁道可以是上下相叠的[3]。
朱永春先生在研究中认为,汉代文献中的阁道应当分为三类:第一种为位于单体建筑的外部的阁道,主要用于观景;第二种为联系建筑群内部的阁道;第三种是建筑群与外部交通的阁道,等同于栈道[5]。
三位先生的研究均对认识复道、阁道、甬道三者或者某一者的特点、作用、盛衰原因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都存在着不尽完善之处。对比各家观点,本文对复道、阁道、甬道的建筑特点一一做论。上述各家对于秦汉复道、阁道、甬道兴盛的原因、衰落的原因以及深远的影响,虽稍有提及,但未做深论,亦不够全面,此亦本文所论之重点。
一、建筑特点及功用
(一)复道
关于复道的建筑特点和功用,文献较为缺乏直接描述,学界亦未形成定论。论及此,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说明:
图二 大同华严寺资料来源:王子今, 马振智. 《秦汉“复道”考》. 刊于《文博》, 1984年第3期
首先,即为复道主体之形制。徐州汉代画像石刻(图一)中有较为明晰的复道形象,画像中的复道底端用排木铺就,上部有脊顶,侧有立柱和护栏。山西大同华严寺(图二)中也有复道形象,其成拱形,连接两座高层建筑,底层也为排木铺就,两侧有较矮的木制围护,但上部覆顶并不连续。两者对比基本可以明确复道的基本性质:底部用排木铺就,两侧有木制围护,上多有覆顶。两者的区别在于上部覆顶是否完全遮盖下部排木。徐州汉代画像石反映了汉代贵族的生活状态,大同华严寺为建于辽代的佛教建筑。两者相较,前者应更为接近秦汉时期复道的建筑特点。秦汉的复道多建造于宫殿和贵族府邸,其应有较为连续的覆顶。理由有三:其一,秦汉宫殿之复道,为展皇家之气派,当有较为奢华且连续覆顶;其二,出于行走于复道时,遮挡风雨、烈阳之虑,亦当有连续的覆顶;其三,复道多用排木铺就,连续的覆顶可以保护木制结构不被雨水侵蚀。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复道两侧并不是完全封闭的,不仅从上述两图可以清晰看出,而且文献亦有佐证,刘邦尝“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于坐沙中语”[6]2042,可见复道侧面并不是全封闭的,其两侧应该用棚条加以防护,以保护行人安全,也便于采光和观察外部情况。
其次,复道下部是否架离地面。林源先生从建筑学角度出发,认为复道下部筑有夯土台[3]。然从壁画中的复道均不见其下部之夯土台。两相对比,可以发现两者皆有道理。复道一般是为帝王快速出行服务,一般较长,用以连接各个宫殿区。然而,同一宫殿区内部亦建有复道,其长度则较短。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6]257。雍门至于泾渭之复道、贯通咸阳及其附近二百里的复道皆为长距离复道,其距离则较长,而且跨越其他功能区,仅靠木制技术恐难支撑,则需要筑夯土台以作支撑。然连接宫殿区内高台建筑、高层建筑的复道相对较短,依靠木构架支撑也可架离地面。再者,宫殿区内部的复道如果筑夯土台作为支撑,宫殿区内部各建筑之间下部道路将会受到影响。冗长的夯土必然会形成“夯土墙”,即使在夯土墙与地面道路交叉处设有开口,“夯土墙”相互交错,反而起阻碍交通之效。
再次,复道与其下部道路对应关系又是如何?复道多为上下有道,并无争议。复道重点即在于“复”, 其下部是否架空不是决定其性质的因素。壁画中描绘的复道有些与其下部道路并列,据此可以推测,应该存在上下道路并列的复道。但是复道连接众多宫殿,有的甚至跨越其他功能区,必然与其下部道路有所交错。《史记·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于坐沙中语”[6] 2042与《汉书·高帝纪》载:”上居南宫,从复道上见诸将往往耦语,以问张良”[7]61,两相印证不难发现,雒阳南宫中即有上下两道不为并列之复道,否则刘邦行于复道上,难见诸将耦语于下,只能闻诸将耦语其下矣。《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惠帝为东朝长乐宫,及间往,数跸烦民,作复道,方筑武库南”[7],惠帝为避免东朝长乐宫清道扰民,于是在居民区凌空修建复道,其与下方道路不为一体,亦不上下并列。
根据对复道建筑特点的讨论,结合文献记载(见表1),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复道的功用。文献中复道多为连接各个宫殿区,是各个宫殿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其里程一般较长,有数里甚至几十里之遥。
表1 文献中复道主要记载辑录表
通过上述分析,复道之精义有二:首先其为于地面之上复起之道,其次在于上下有道。于地面复起并不仅指其悬空或筑于夯土台上,更重要的是其下有并列或者交错的道路,是为汉代立体交通的见证。复道两侧有围栏,上多有脊顶,以遮风雨、烈阳。复道在秦、西汉时期是为权力的象征,东汉以后普通官员府邸和佛寺名刹也时有使用。但不得不承认不同时期、不同长度、不同区域的复道,外观亦不尽相同。
复道以其立体、快速的特点,将秦汉都城各个功能区有效连接,加强了秦汉都城的延展性,诸如秦始皇“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6]257,通过立体交通——复道将南山之离宫苑囿与咸阳紧紧相属。
(二)阁道
言起阁道,必先明确阁的概念,二者是紧密相关的。
《说文解字》云:“阁,所以止扉也”[8]323。这是阁的本意,即阁原本为门两侧竖立的长橛,上部贯穿于门版,下部拄于地,使门开驰有度。《尔雅》:“樴谓之杙……长者谓之阁”[9]77,此为门阁,乃木制长橛,类属干栏。由此,这种门阁便引于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便又名“阁栏”。后门阁又引申至储物的阁架[10]。
阁后来引用于道路中,便有了阁道,因为阁的本意门阁与阁道在形制上共为干栏式构造,将木制干栏结构引入道路,从而诞生了悬空而起,连接高层宫室的阁道,加之长方体的门阁与长条状的阁道截面形状接近,阁道便成为阁的拓展类型之一。阁道保持了阁的基本特点,所以有时也用阁表“阁道”。从费县东汉大墓画像石刻(图三)以及出土于河南的陶楼(图四)可以较为明晰地了解阁道的形制,其连接高层建筑的空中楼廊性质不书自明。
图三 费县东汉画像石刻(资料来源:周晓莉. 从费县东汉墓画像石刻看秦汉时期的楼台亭阁建筑. 南方文物, 2009(4):190-191.)
图四 河南考古出土的汉代陶楼(资料来源:朱永春, 刘杰. 汉代阁道与廊桥考述. 建筑学报, 2011(s2):90-93.)
阁道的建筑特点和功用在文献中也有所体现(见表2),上引文献中多有“驰”“飞阁”“悬阁”之记载。以汉长安城城墙高约12米计,起于未央宫,越城而出,至于建章宫的阁道至少离地面12米以上。而且,未央宫至建章宫这段阁道距离也较长,可能修筑在夯土台之上。根据文献记载,结合考古材料,基本可以明晰阁道作为宫殿之间封闭的空中楼廊的性质。阁道因其独具的空中楼廊性质,所以多做连接相邻的高台和高层建筑之用,各个宫殿楼宇通过阁道连成一体,实现其间的快速交通。
刘敦桢先生在《中国之廊桥》中说:“而阁道咸以木构,有室有窗,方之廊桥,名谓虽殊,而用途结构,似无二至”[11]146,更是证明了阁道多为封闭的木制结构。阁道与廊桥实为一物,跨越水域的阁道便名为廊桥矣。《说文解字》言:“桥,水梁也”[12]。即言桥为过水之用,阁道过水便有桥的性质,便名为廊桥,实与阁道并无二致。《汉书·张冯汲郑传》记载:“上(汉文帝)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7]2310。此处渭桥应该为跨河廊桥,渭河当时有航运之便,为便于船只通航,主桥必须与水面具有一定的高差,主桥两侧则修“引桥”,以降低坡度,较高的主桥则需要架离于地面,其质类阁道,因跨渭河则名之桥。
根据阁道称谓源起以及刘敦桢先生所言,阁道应为木构干栏结构。然《三秦记》言:“秦始皇作阁道,至骊山八十里。人行桥上,车行桥下,今石柱犹存。”[13]60依照此载,则此处阁道是以石柱架离地面,且为上下两层道路,近于复道。鉴于此,笔者猜测,通往骊山的阁道长度近八十里,单凭木制结构难以支撑,所以便以石柱架离地面。而且,此处阁道近于南山,便于取石,然此处阁道因以石柱架离地面,且上下有道,从质上讲当为复道。《三秦记》所载可能因通往骊山之“复道”多连接宫室楼阁,便言之为阁道。
秦、西汉宫殿复道、阁道并行。至于东汉阁道与复道联系更为紧密、东汉洛阳宫多为更加华美的阁道。《后汉书·百官志四》记载:“中宫署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宫请署天子数。女骑六人,丞、复道丞各一人。本注曰:宦者。复道丞主中阁道。”[14]3607可见东汉时由于高层建筑增多,阁道更趋繁盛,以至于东汉设官管理,“复道丞主中阁道”,亦见阁道与复道之紧密关系。
因为复道与阁道关系相近,在之前的研究中,不少学者将阁道近似等同于复道,这种观点虽然肯定了复道与阁道的相似性,却忽略了其区别。不可否认,二者具有很多相同点:首先,阁道与复道在建筑特点上较为相似,两者都架离于地面之上,边有围护,上多有脊顶。其次,两者皆可连接宫室。正因为其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尤其是连接距离较近的高台或高层建筑的复道和阁道,则更难甄别。但是秦汉文献中将复道、阁道区别记载,说明其在当时即为两种不尽相同的道路。首先,从本质上说,复道在于与地面道路立体交叉,阁道必定以干栏结构悬空且多为连接高层建筑所用。其次,两者架离地面的方式不同,较短的复道悬于地面之上,较长的复道多以夯土支撑架离地面,阁道以木制干栏支撑。再次,复道下部必定有并列或者交错的道路,阁道则不一定。又次,复道主要是为了便于各个宫殿区之间的快速交通,阁道主要是为了将同一宫殿区的高台建筑、高层建筑相连接,使各个宫殿区内部实现一体化。众多的复道配合阁道、甬道,将殿屋互相间接,形成了严密的宫殿交通网。
表2 文献中阁道主要记载辑录表
(三)甬道
甬道也是秦汉时期较为盛行的道路形式,关于甬道的特点和功用,史书记载相对明晰。
应劭曰:“筑垣墙如街巷”“谓于驰道外筑墙,天子于中行,外人不见”[6]242。可见,甬道是建于地面,两旁立垣墙遮蔽的快速通道。天子行其中,外人不得视之,保密性强。因其建于地面,工程难度较复道、阁道小,所以甬道的距离可以很长。因其保密性强,工程难度小,秦始皇广建甬道,“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6]241,又“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6]257,于咸阳及其四周打造了通达性极高的甬道交通网络。甬道的修建,主要考虑其保密性,除却上述所引外,《史记·秦始皇本纪》:卢生谓始皇曰“……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6]257,始皇为求长生之药,隐秘所居,乃修甬道,以“隐形体”[15]120,可为有力佐证。
从甬道应具有保密性这一角度出发,皇帝于宫殿区所行甬道的夹壁应该比较高或者可能也有顶盖相覆,否则旁人居于高处亦可望视天子所踪。这一点,班固《西都赋》“步甬道以萦纡,又杳窱而不见阳”[16]1206可为旁证,其中显见甬道之深邃、昏暗。对比复道、阁道,不难发现,甬道最大的特点是建于地上,两侧为夹墙,用以连接各宫殿或帝王出巡所用。
甬道也有用于军事的实例。项羽征伐齐地时,即在道路两侧修建土壁,用以转运军用物资。
综上之述,复道、阁道、甬道虽然在形制或者功能上有相似之处,但又各有区别。遂制表(见表3)对比,更为直观:
表3 复道、阁道、甬道对比
二、兴盛之因
(一)宫殿建筑高台化
春秋、战国以至秦、西汉,是我国台榭建筑的兴盛时期。迄东汉,以木构架为主体的高层建筑逐渐取代了台榭建筑。台榭建筑的兴盛,极大地推动了阁道的兴建,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复道的兴起。
“高台榭,美宫室”,是春秋到魏晋时期的宫殿建筑风尚。早期由于建筑技术所限,仅靠木构架的支撑,难以实现大型宫殿建筑的修建,于是依靠巨大夯土台作为台基,便成为最佳选择。华美的宫殿建于阶梯土台之上,是其基本特点。高台建筑是体量较大的夯土台与体量相对较小的木构架殿屋的结合。夯土是高台建筑的核心基础,支撑着其上部的高大建筑,矩形夯土台逐级向上收分,一直到最上部的夯土台,于最上部夯土台上建造宏伟的台榭建筑。
我国高台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诗经·大雅·灵台》中即有文王修筑灵台的记载:“经始灵台,经之营之”[17]1129。秦汉时代,基于高台建筑本身具有的通风防潮、防洪、便于采光等优点,及木构架建筑技术等技术条件的进步、临近黄土区以及黄土优越的特性、敬天崇岳的传统崇拜、祈求长生的帝王追求、君权神授的统治观念等因素的交互作用,秦汉时期成为我国高台宫殿建筑的黄金时期。高台宫殿外形极其宏伟,高耸于地表之上。秦阿房宫“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6]256,可谓典型的高台宫殿建筑。西汉时“诸殿均基台崇伟,仍承战国嬴秦之范,因山冈之势,居高临下,上起观宇,互相连属”[18]46。
宫殿建筑高台化,虽然满足了统治者的众多主观需求,但也导致上下来往不胜其烦的后果。于偌大的宫殿上下往返于高台,实不堪受其苦。修建阁道、复道,即可大大减少往来于各宫殿之路程,也避免了上下高台的苦劳,这便为阁道、复道在秦汉宫殿的繁荣提供了客观基础。至南北朝高台宫殿建筑衰落之前,阁道、复道一直在宫殿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宫殿建筑相对分散且宫室众多
秦汉宫殿相对分散,尤以秦宫为甚,需用复道、阁道、甬道以连接。由于秦宫的建设是与秦国的发展和秦王朝的建立相并行的,具有一个相对漫长的建设过程,宫殿并未集中分布于一个宫城之中。
秦都咸阳自孝公迁都以来的近一个半世纪,经历了三次大的扩建阶段[19]35。第一次为商鞅在渭北头道原主持修建的冀阙和宫廷。第二次为昭襄王至秦始皇于渭南大修宫苑。在昭王时期,至少有兴乐宫、倍阳宫、甘泉宫、章台等已经展布于渭南。昭王亦在渭南广建离宫苑囿,如长杨宫、射熊馆。及至始皇,于渭南建造信宫,扩建甘泉宫、兴乐宫,“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6]256。阿房宫规模之宏大、气势之宏伟,由此可见。始皇欲将政治重心移至渭南,可怜二世而亡,未能遂愿。第三次大的扩展是秦始皇于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6]239。《三辅黄图》言:“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20]22。因系头道原有商君所建宫阙,又因二道原海拔高于头道原100米左右,方可“端门四达”“象帝居”,因此,始皇所筑应在二道原。
这样秦都咸阳便形成了三个较为集中的宫殿分布区:渭北之头道原、二道原及渭南。三个宫殿区之间又有其他功能区分布。因此,君王往来于各宫殿区必然有宫殿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之转换,天子所行之路亦必与里坊道路重合交叉,这就极大地降低了帝王出行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也降低了通达性。若每次都静街清道,则又扰民,所以,出于安全保密而又快速地到达各个宫殿区的考虑,复道、阁道、甬道的修筑显得尤为必要。
西汉长安城之未央宫、长乐宫、桂宫、明光宫等均为大型宫殿建筑群,帝王多居未央宫,太后长居长乐宫,嫔妃宫女居桂宫、北宫、明光宫。根据考古发掘,各个宫殿建筑群城垣之间至少有百米之远,为了连接各个宫殿群,则必须复道、阁道、甬道相属。东汉雒阳有南宫、北宫之分,“两宫相去七里”,遂由并行的三条复道连接南北两宫。
除却宫殿区相对分散之外,秦汉时期各个宫殿区内部的宫室苑囿也颇为繁多。
秦都咸阳拥有三大宫殿区,以及冀阙、宫廷、甘泉宫、兴乐宫、章台、仿六国宫、信宫、阿房宫等众多的宫殿苑台。考古工作者在牛羊村、刘家沟、柏家嘴、三桥镇附近均发现有多处秦代夯土建筑,可以想象当年众多宫殿苑囿共布的咸阳是何等壮观。然而为了使宫殿苑囿之间的通达性更高,共成整体,不仅要贯通三大宫殿区,各个宫殿区内部亦有众多复道、阁道、甬道,形成了严密的宫殿交通网。
西汉之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明光宫、桂宫、北宫,也是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简举未央、长乐二宫作析:《西京杂记》卷一云:“未央宫周回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街道周回七十里。台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其十一在后宫。池十三,山六,池一、山一亦在后宫”[21]3。未央宫面积之大足有紫禁城六倍之多,宫殿、亭台、山池共布其中。不仅未央宫如此,长乐宫亦然, “(长乐宫)周回二十余里,有殿十四”[20]108。长乐宫面积约6 平方公里,垣墙南北宽2 400 米,东西宽2 900 米,有宫殿14 座,规模之大,后世亦难以企及,其内部宫殿、台苑之交通必然尤为重要。
东汉南北二宫“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22]195,南北二宫的规模亦令人慨叹。北宫为皇帝和妃嫔寝居之宫,宫殿建筑恢弘,主要有合欢殿、安福殿、德阳殿等。南宫是皇帝与百官议政所在,宫殿整齐分为中、东、西三排,主要宫殿为崇德殿、中德殿、千秋万岁殿。除却南北两宫有七里之复道相连,两宫内部各建筑之间交通网的构建也有复道、阁道、甬道的影子。
(三)保密和安全需要
首先,秦汉是封建制度施行于全国的初创阶段,在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秦汉帝王“唯我独尊”之帝王心理显而易见。其为标榜“君权天授”,一般具有保持自身相对神秘的政治心理。复道、阁道、甬道至少在秦、西汉时期都较为封闭,外人难以视及内部情况,尤以甬道为甚,应劭曰“谓于驰道外筑墙,天子于中行,外人不见”[6]242即是,相对封闭的宫殿通道高度契合了君王神化皇权的心理。其次,秦始皇听卢生所言,为敬神以求长生,乃不为人臣知其所居,“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6]257。秦始皇欲求长生误听卢生谗言,大规模于秦宫修建复道、甬道以保行踪之隐蔽,汉武帝亦有仿效。武帝为祭祀仙人,祈求长生,于桂宫修复道,“复道从宫中西上城,至建章神明台、蓬莱山”[20]134,其亦不乏复道隐行,静心虔诚,以祈求长生之念。
特别要指出的是,秦始皇对于隐秘和安全的考虑更甚。因为秦始皇是以武力统一中国,六国贵族余恨未绝,加之始皇时期多项制度处于草创阶段,各种水路工程、军事征伐过于集中,以至民怨沸腾,所以始皇至少三次遭遇刺杀。三次行刺虽然未果,但亦必给其留下巨大阴影,其行踪,必定不愿与外人知,这是其大规模修建复道、阁道、甬道的重要主观原因之一。
(四)秦汉统治者的意识形态
统治者的主观意识形态,对于复道、阁道、甬道的修建也有所影响。
首先,秦皇汉武的求仙心理。秦皇汉武欲求长生不老,皆崇信仙药。为了求仙亦有修筑复道、甬道,以隐形体之举。秦始皇,听卢生言,为求不死之药,使其所居不为人臣所知,于咸阳宫观大修复道、阁道。汉武帝亦有类似举措,公孙卿曾对求仙心切的汉武帝说:“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观,如缑氏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6]478武帝便下令修筑蜚廉桂观、益延寿观,并广建复道、阁道以便交通。
其次,秦汉多重威严。威重可凸显尊贵,彰显恩德。这在秦汉表现的是比较明显的。中国封建制度统行于全国,始于秦,成于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23]92。国家的统一,制度的开创,如此丰功伟绩,秦始皇自以功德远超三皇五帝,自然令其极其自信和豪迈,于是自称朕,印称玺,令称诏。至于宫殿建筑,自然要超于前世,于是广建宫殿,为了显示宫殿之恢弘,展大秦之气象,乃复道、阁道、甬道相连。至于汉,高帝、文、景、武、昭、宣皆有所成,高帝平乱立国,文景守成发展,武帝开拓疆土、巩固制度,昭宣再复中兴,大汉立国,四夷威服。大汉的威严豪迈尽显于汉服、汉宫等各方面,汉宫自然不可缺乏威严、华美的复道、阁道、甬道。
综上,复道、阁道、甬道在秦汉时较为兴盛,是秦汉时期都城布局特点、宫殿建筑特点等客观原因决定的。同时,秦汉时代重威严的时代特征、统治者的保密安全需要对此亦有重要影响。
三、衰落之故
宫殿群之复道、阁道、甬道始于周,盛于秦汉,两晋后式微。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自东汉起,尤其魏晋以后高台建筑逐渐减少。高台建筑在魏晋以后走向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建筑技术的进步,不依靠体量巨大的夯土台基,凭借木构的柱梁,也可以建造高大宏伟的宫殿建筑。其次,都城选址的影响。秦汉以后的都城用水对河流的依赖相对减小,对井水的需求增加,都城有了远离河流的可能性。由于远离河流,洪水频率大大降低。所以利用高台防洪的前提不复存在,高台建筑也随之衰落。再次,建筑审美的和规划理念的影响。唐宋以后,宫殿群体建筑不再以主建筑的高大宏伟来突出其主体地位,而是通过从主建筑向四周的延伸来衬托其主体地位[24], 故宫太和殿即为很好的例证。多层重楼盛行于宫殿建筑,极大地减免了上下于夯土台之烦扰,相应减少了对复道和阁道的需求。由高大转向主次相衬、一体纵深的宫殿设计理念,更是相应地缩小了宫殿建筑对于复道和阁道的需求。
其二,秦汉以后之都城布局发生变化。这一点从两个方面讨论。首先,秦都自雍城至咸阳,均具有一定的“非城郭”性质。汉承秦制,汉初改建秦代离宫,最初也并未修建城垣。这就需要发挥高台建筑的防洪和防御功能。以后历代随着封建制度的不断完善,都城已从贵族领地中心变为全国政治、军事中心。秦汉以后的都城多有修建高大且坚固的城墙,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高台建筑的功用。其次,秦汉时代各功能区相对分散,尤其是宫殿区,并未在一个统一的宫城之中。东汉洛阳城可谓都城设计理念从分散、不规则到集中、规整的过渡。至于曹魏邺城,都城功能分区已相当明确,都城轮廓较为规则。北魏洛阳城已有外郭、内城、宫城相嵌套的设计格局。以后历代多有宫城,宫殿建筑相对集中,对复道、阁道、甬道的需求减小。再者,秦汉以后各功能相近的宫殿建筑相对聚集,减少了帝王上下往来于各宫的烦扰,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复道、阁道的需求。
可以讲,基于宫殿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的变化,复道和阁道的原始土壤基本不复存在,二者在东汉以后渐趋衰落。至于甬道,其“隐形体”而祈长生的理念在后世渐被忽视。加之,甬道浪费民力、财力且实际功用极其有限,便在秦汉以后宫殿建筑中逐渐衰落。由于军队机动性的增强,运输速度加快、效率增高,这可能也是甬道在秦汉以后渐趋衰落的重要原因[2]。
当然,应该指出的是,在后世宫殿建筑中复道、甬道、阁道仍有存在,如唐之夹城,但远不如秦汉宫殿那么多见,也不像秦汉之时只有当权者可以享有复道、阁道和甬道的使用权,普通官员府邸、富商大贾等均可使用之。
四、结语
复道、阁道、甬道,虽然在秦汉以后渐趋衰落,但其对当时和现代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者都高度适应了秦汉这一历史阶段,不仅便利了交通,而是满足了封建统治者的各种需要,如保密和安全、求仙问药等,这无疑在秦汉时期具有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其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为了方便说明,将三者分开讨论:
首先即为复道,前文已论复道之精义在于“复”,地面和地上的道路并列或者交错,构成立体交通模式。立体交叉的交通模式于当时保障了帝王出行的快速和通达,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避免了清道扰民的效果。现代交通立体化更加明显,呈现多层交叉的倾向,这与复道立体交通的设计理念是一致的。如现代的天桥,明显带有复道的影子,两者皆架离地面,两侧有围护,与地面道路交错。今世之立交,上下分层,立体交叉,多方向行驶,采用空间分隔的方法将平面交叉的车流分流,这样就相应地减小了交通压力,增加了交通安全系数,美化了城市环境。立交是“现代化的复道”,虽然其在设计上比复道更为复杂,但是与复道上下交错的设计理念高度相似,应该说立交的设计离不开复道的启发。再如城市快速通道,在主要的交叉口采用跨线桥、下沉隧道以及互通立交等立体交叉工程,与复道的设计理念也较为相似。立体交叉的道路在当代社会仍有很多,此处难以枚举,不得不说复道为现代立体交通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智慧来源。
其次,阁道的影响也极其深远。前文已述阁的本意与源流。阁道在秦汉时期是阁的一种形式,阁道与阁是部分之于整体的关系。秦汉以后阁,包括阁道逐渐从建筑物的附属转向独立的主体建筑,由秦汉时代的储物、行人变为会友、饯别、观景、纪念意义于一身的单体建筑,如唐代著名的滕王阁、凌烟阁等。现代园林设计中,阁依然作为休息观景的建筑。另外,阁道在现在高层建筑物中仍有沿用,连接两栋或以上的高层建筑物,以方便高层建筑物之间的交通,同时也具有观景、休憩的功用。
再次,甬道在园林设计的运用也较为广泛。甬道建于园林之中,其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也可以发挥分流游客、畅达交通、引导游览的功能[25]。现代园林中的甬道设计更加注重情景的结合以及空间层次,交通与观景完美融合,是中国传统道路文化与现代景观相结合的垂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