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贻琦与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的重组(1930—1931)
——兼论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的兴衰

2020-06-04

唐都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梅贻琦分社北美

郭 洋

(南京大学 历史学院,南京 210023)

中国科学社是一个对近代中国科学事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民间学术团体。该组织于1914年在美国成立,次年开始发行著名的《科学》杂志。1918年开始,核心成员纷纷回国发展,中国科学社亦随之迁回国内。此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科学社在美的组织陷入涣散状态,日常工作逐渐荒废。直到1929年底,中国科学社总干事杨孝述委托梅贻琦出面重组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局面才逐渐改善。在梅贻琦的主持下,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的重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为此后数年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学界对梅贻琦与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重组的这段往事,尚未展开深入研究。已有的研究多关注梅贻琦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梅贻琦与清华大学等课题,未注意到梅贻琦与中国科学社的关系,以及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在20世纪30年代的兴衰历程。笔者不才,仅见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王普莫娜分校王作跃先生的《中国科学社美国分社历史研究》一文(1)王作跃《中国科学社美国分社历史研究》载于《自然辩证法通讯》第38卷第3期,2016年5月。该文初步依据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藏中国科学社美国分社资料,勾勒了美国分社在1930—1936年间的大致面貌。但遗憾的是,作者未对这批原始文献进行深入、全面整理,仍留下诸多模糊之处。,对1929—1936年间的美国分社历史进行了宏观介绍,稍略提及梅贻琦重组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的相关事迹。本文的研究,主要依托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史料,(2)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国科学社美国分社资料,经笔者详细整理共有十余大盒,主要为相关人士的往来书信及各类报告、名录等,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科学》杂志。尝试对这段湮没的史实进行详细叙述,从而探讨梅贻琦在中国科学社美国分社重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还原这一时期该组织的发展面貌。这对梅贻琦研究与中国科学社研究均有所裨益,值得进一步挖掘。

一、重组前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概况

1915年10月25日,由胡明复、邹秉文、任鸿隽三人起草的《中国科学社总章》得到社员赞成通过,宣告中国科学社正式成立。此后其社务不断扩展,得到了蔡元培、黄炎培、张謇等社会名流的支持,连续召开三届年会,并于1917年正式向北京政府教育部申请注册,成为合法的社会团体。1918年开始,中国科学社回国发展。社员人数增长缓慢、经费短缺、《科学》稿源缺乏等困难让科学社举步维艰。由此,1922年8月,中国科学社决定进行第二次改组。此次改组正式提出创办“分社”,“凡国外重要都市本社社员在三十人以上,社务发达,经理事会或该地社员半数认为有设立分社之必要者,得有理事会之提议,经常年会过半数之通过,设立分社,管理该地及其附近地方之社务,名曰中国科学社某地分社”[1]38-39。北美分社成立前,总部曾筹备美国社友会。当时就有一部分在美社员反对成立社友会,而主张建立分社[2]1282。1922年5月,美国社员代表已经向董事会来函请求设置分会。经过董事会商议,决定设置理事长—书记—会计—编辑的组织架构,组建北美分社[3]6。到了1924年,中国科学社已经有北美(美洲)分社、欧洲分社、日本分社三家分社组织。后来实际发展起来的其实只有北美分社一家。北美分社的理事会成员有7人,分别是社长顾榖成,书记钱昌祚,会计丁绪宝,分股委员长程耀椿以及三名驻美编辑[4]214。成立初期的北美分社,据时人介绍有社员39人之多,社员热心社务,积极向《科学》投稿[5]988-990。1923年夏,据驻美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叶企孙报告,他希望北美分社能够每年担任编辑《科学》三期,在分社设置分股委员会。可惜这些目标均未能实现[6]183。年底,北美分社还制定了《中国科学社驻美分社章程》,总共10章26条。但由于组织力与联系度不够,这些条款日后均未能落实。

随着一批在美核心社员的归国,北美分社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不如人意(3)叶企孙于1924年3月回到上海,任东南大学物理学副教授,同时成为《科学》杂志的编辑。《叶企孙年谱》载于钱伟长、虞昊主编《一代师表叶企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172页。北美分社书记钱昌祚于1924年8月归国。钱昌祚《浮生百记》,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22页。会计丁绪宝于1925年回国在东北大学任教。孙文治主编《东南大学校友业绩丛书(第1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页。。1929年,总干事杨孝述对分社的状况有如下表述:“北美分社,久已无人负责,本年曾由理事会指定留美社员数人,请其重行组织,亦无消息,本社留美社员无从联络,极感困难。”(4)中国科学社编《中国科学社第十四次年会纪事录》,出版地不详,1929年10月刊,第29页。尽管如此,透过这一时期中国科学社的理事会会议记录,仍可找到关于美国分社的零星片段,说明分社与总社还是保持着联系的。如1925年1月,美国分社向总部一次性转来19名新社员。同年6月,北美分社建议总部在南京开设无线电台等。北美分社业务荒废的原因在于,中国科学社的发展重心在国内,而且自身发展尚且困难重重,无暇料理北美分社的业务;在美社员分散各地,联系不易,缺乏一个威望高、号召力强的组织者。此种情形之改变,直到梅贻琦受托出面主持北美分社的重组工作。

二、梅贻琦开始重组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

1926年,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会开始定期补助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次年,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拨付国库券四十万元作为基金,以后按月取息,作为中国科学社的经常费[6]281。有了充足的经费保障,中国科学社在国内迎来社史上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重组北美分社也成为一项紧要之事,毕竟中国科学社是在美国诞生的,且在美国度过了最初的几年。鉴于北美分社涣散已久,之前尝试的整顿效果均不佳,新上任的总干事杨孝述选择梅贻琦来主持重组。

梅贻琦是当时教育界赫赫有名的人物,社会威望高,号召力强。他是第一批庚子赔款留美学生,毕业于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回国后曾担任清华大学教务长,1919年加入中国科学社,是《科学》杂志的编辑员,热心社务。1928年11月他卸任清华大学教务长,赴美任清华大学留美学生监督处监督。留美监督处负责管理分散在全美各地的清华留学生,特别是管理着他们的经费。此时对于处于半真空状态的中国科学社美国分社来说,需要一位能够广泛联系在美留学生,将他们团结在一起的名人,梅贻琦可谓是不二人选。

1929年11月22日,杨孝述就北美分社重组振兴之事写给梅贻琦一封信。对于分社之前的状况,杨是这样叙述的:“近数年来,分社职员四散,主持乏人,几同消灭,其影响所集,留美社员人数逐渐减少。”由此观之,北美分社在20世纪20年代的发展状况确实不佳。对于重组的措施,杨孝述给出了两点建议:1.联络现有留美社员、决定分社职员;2.分头介绍新社员入社,则发分社职务,自可次第进行也(5)《杨孝述致梅贻琦》(1929年11月22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资料,Box5 File1,下文未说明者同此。。杨孝述随信附上20位他所掌握的在美社员的名单地址,并另寄50份社章与科学社概况。说明他希望梅贻琦能够扩大北美分社的影响力和凝聚力。1930年1月17日,梅贻琦就美国分社重组之事回复杨孝述。他表示“近来北美分社社务竟至如此衰废,诚属可惜。”(6)《梅贻琦致杨孝述表示美国分社社务衰废十分可惜应尽快重组》(1930年1月17日),Box5 Flie1 pp.6.据梅所了解,杨孝述告知的20位在美社员,已经有数名回国发展了。梅贻琦言下一步的工作是设法与在美的中国留学生们进行联络,然后再征集新社员,开展社务。

1930年1月30日,梅贻琦为重组之事向约40名在美中国留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大家积极宣传,把北美分社重新组织起来(7)《梅贻琦就中国科学社美国分社重组之事致全体在美社员(1930年1月30日)》,Box6 File1 pp.6.。很快,同学们的反馈接踵而至。如留学生周田回信说他收到了两个入社申请,另外他自己也希望入社(8)《周田致梅贻琦告知新收到两份入社申请(1930年2月12日)》,Box5 File1 pp.13.。两个月后,再次发出一封公开信,据他介绍,目前已经收到31份入社申请,他建议把大家组织起来,选举一个理事会(社长、书记、会计)为大家服务(9)《梅贻琦致中国留美学生告知中国科学社美国分社最近情况(1930年3月20日)》,Box5 File1 pp.19。本次选举由梅贻琦把候选理事名单、选举票随信附上,然后依据社员的回信进行统计。1930年7月,梅贻琦向杨孝述报告,经过初步选举,33名社员推选梅贻琦为社长,吴鲁强为书记,黄育贤为会计(10)《梅贻琦致杨孝述报告美国分社新一届理事会成员理事长梅贻琦书记吴鲁强会计黄育贤(1930年7月9日)》,Box5 File1 pp.2本次临时选举,收到有效选票30张,梅贻琦以24票当选为社长。《梅贻琦关于临时选举情况的声明》(1930年5月30日),Box5 File1,pp.30.。这次临时选举,是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开启重组的标志事件。梅贻琦以其强大的人脉与号召力,把分散在美国各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们组织到一起,实属不易。

刚刚走上正轨的美国分社,开始谋求与中国工程学会美国分会召开联合年会(11)中国工程学会,于1917年在美成立,有会员80余人。1931年8月,中国工程学会与中华工程师学会合并,改名为中国工程师学会,有会员2000余人。1951年该会在台复会。参见中国工程师学会官网http://www.cie.org.tw/About/AboutDetail?cau_id=5&cau_cauc_id=3,2018年9月11日。,以进一步扩大影响。梅贻琦写信给时任中国工程学会美国分会年会主席的张贻志,表达了合开年会的诉求,并获得同意。随后两人以书信方式交换意见,商讨年会的具体议程,商定8月30日-9月1日召开联合年会。美国分社派遣王德郅、胡竞铭作为代表,与来自中国工程学会美国分会的两位代表组成年会执行委员会。8月9日,年会执委会向美国分社全体社员发出通知,告知年会具体议程,并指出办年会的目的。第一,增加社员间联系;第二,交流学术,分享最新科学知识;第三,讨论学社事物(12)《中国科学社美国分社1930年度年会委员会致全体社员的通知(1930年8月9日)》,Box1 File1,pp.18.。此时,北美分社的社员总人数已经达40人,可谓发展迅速。学社总干事杨孝述也致函梅贻琦,祝贺北美分社重行组织(13)《中国科学社总干事杨孝述祝贺美国分社重行组织致梅贻琦(1930年8月10日)》,Box 1;File 1,pp.22-23.。中国科学社总部第十五次年会闭会后,8月26日,杨孝述致函梅贻琦,告知国内同仁闻北美分社业经重组情形,“莫不欣慰鼓掌”。杨孝述希望梅贻琦尽快安排美国编辑员及通讯员,每月寄回国内几篇科学文稿,以帮助《科学》杂志的刊行(14)《杨孝述致梅贻琦(1930年8月26日)》,Box1 F1,pp.33-36.。8月末,重组后召开的第一次年会顺利召开,标志着北美分社正式完成重组(15)本次年会的具体情况,国内有一简单概述。参见《美国分社消息》,《社友》1931年第16期,第2页。其实,两个社团联合召开年会早已有之。1919年9月,两组织就曾于美国纽约召开过一次联合年会,只不过后来因为组织关系,这种合作方式未能持续进行。关于此次年会的具体情况参见吴承洛编:《中国科学社、中国工程学会联合年会纪事录》,出版地不详,1919年。全文收录于“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http://www.modernhistory.org.cn/reader.htm?fileCode=2636280a1867417eb26022e7c322bdda&fileType=ts&startPage=3.。9月17日,梅贻琦向杨孝述汇报了这次年会的具体情况。梅贻琦表示,许多留学生对科学社有强烈兴趣,我们应该努力培养他们的这种兴趣。如此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学术训练,还可以遏制已经比较严重的小团体主义(16)《梅贻琦告知美国分社年会召开情况致总干事杨孝述(1930年9月17日)》,Box 1 File 1,pp.39.。梅贻琦希望像科学社这样的组织,让那些有志于科学事业的中国留学生团结起来,共同进步,而不是陷入各自为战的孤立状况。此外,梅贻琦还关心在美留学生今后回国的出路问题,编纂《清华留美学生调查表》一册,函送国立中央大学,希望庶求者与供者可有接洽之机会(17)《国立清华大学留美学生监督梅贻琦关于改进留学生能够学生归国服务问题致中央大学函(1930年5月1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93页。。作为一个教育家,他对后辈学生的关心,彰显无余。

1930年10月,初步振兴的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进行了正式的理事会选举,由梅贻琦、张洪沅、王德郅三人组成司选委员会,向全体社员发出通知。社长、书记、会计三个职务,每个职务均推出三位候选人。最终收到有效选票40张,新当选的理事为梅贻琦、张洪沅、王德郅,具体票数是:分社长梅贻琦39票,书记张洪沅26票,会计王德郅18票(18)《1930年美国分社选举情况》(1930年11月30日),Box5 File1,pp.29.。从这次选举结果可知,梅贻琦得到了北美分社同仁们的高度认可与赞赏。他为分社重组与振兴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

三、梅贻琦推动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有序发展

对于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而言,1930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一年5月,中国科学社进行了临时选举;8月末,与中国工程学会美国分会合办了年会,拓展了业务;11月底,完成了正式选举,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以上种种,梅贻琦作为第一组织者与责任者功不可没。

北美分社经历了1930年的重组,在1931年全面回归常态化,各项具体事务均有条不紊地进行,与国内总社的联系也愈发密切。鉴于北美分社得天独厚的条件,《科学》杂志编委会请求北美分社能够定期向国内传递最新的科学讯息,以充实杂志的新闻栏目(19)《〈科学〉杂志编辑部致梅贻琦科学新闻栏目扩充请求美国分社新闻通讯员惠赐最新科学研究状况(1931年1月20日)》,Box3 F1 pp.10-11.。中国工程学会美国分会则主动请求与美国分社继续合办1931年度年会。会长顾毓绣认为“去岁年会,成绩斐然”(20)《顾毓绣致梅贻琦(1931年6月16日)》,Box3 File1,pp.20.。随后年会筹备负责人李嗣锦向梅贻琦进一步征求意见。梅贻琦则回复表示同意,并决定任王德郅为北美分社方面的年会筹备负责人(21)《梅贻琦致李嗣锦(1931年7月7日)》,Box3 File1,pp.24.。随后梅贻琦与汤佩松、王德郅进行沟通,商定年会的具体事项,并定于9月12-13日在纽约召开第二届联合年会。北美分社社员们对本次年会反应热烈,如刘绍光邮寄来两篇关于化学动力学的论文,请人在大会宣读;陈友松则计划用他的16毫米放映机为大家免费放映科学宣传影片(22)刘绍光是知名的药理学家,后回国后创办了中央药物研究所;陈友松是知名的教育家,我国电影教育学的开拓者之一。。本次年会,梅贻琦本人临时有事未能亲自出席,科学社方面主要是王德郅与汤佩松作为重要代表负责相关事务。1931年9月22日,年会结束后不久,梅贻琦分别致信王德郅与汤佩松,感谢他们为年会的付出,并对未能出席年会表示歉意。9月23日,梅贻琦写信向杨孝述报告此次年会的大致情况,并将年会上的优秀论文附上,请其在《科学》上发表(23)《梅贻琦致杨孝述报告年会情况(1931年9月23日)》,Box3 File1,pp.64.。10月28日,杨孝述致函梅贻琦,就北美分社收取入社费与常年费的问题提出意见,并寄来上一年度的《科学》杂志,约定此后定期向美国分社邮寄《科学》与《社友》两份杂志(24)《杨孝述致梅贻琦(1931年10月28日)》,Box3 File1,pp.65-68.。分社与总社的联系愈发密切,回归制度化、常态化。

四、梅贻琦归国,北美分社稳定发展

1931年5月,清华大学新校长吴南轩与校教授会发生冲突,吴南轩辞职,翁文灏代理校长。10月14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任命梅贻琦为国立清华大学校长,12月3日,梅贻琦正式就任(25)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九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6-59页。。作为清华人,梅贻琦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因此他只得卸任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社长一职,回国发展。为了让北美分社能够继续稳定发展,不因人事更迭而业务荒废。总部委托在美的名流赵元任、丁绪宝负责整理社务,完成过渡。赵元任获准从中研院史语所请假,担任清华大学留美学生监督处的末代监督。他于1932年3月22日到达旧金山,29日到达华盛顿(26)赵元任于1933年10月归国。赵新那、黄培云编:《赵元任年谱》,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79-185页。。此后几年的中国科学社美国分社,基本上是“萧规曹随”,将1930—1931年间之模式延续下来,每年都在纽约与中国工程学会美国分会召开联合年会,定期收取年费,从总社接收《科学》,按时向社员分发以及定期向国内报告最新的科学讯息等。1932年10月,分社完成了人事更迭,汤佩松为社长,任之恭为书记,周田为会计。从笔者目前掌握的文献可知,分社的有序发展最起码持续到1936年。这之后的情况有待今后做进一步考察。1930—1936年间美国分社的领导人名录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领导人一览表(1930—1936)(27) 本表系依据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国科学社美国分社资料各盒文件编制,所列年月均参照档案中的选举票、选举说明等而成。

五、结语

梅贻琦是清华大学的功勋人物,为清华大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后人所称道。然而他1929—1931年短暂于美国逗留,出任清华大学大学留美学生监督,是人生中一段别样的经历。在这短短两三年内,他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受中国科学社总干事杨孝述的委托,几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的重组,并做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开创了北美分社的有序发展模式,为此后五六年间分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基于比较可信的原始文献,以实证研究揭示了梅贻琦在1930—1931年间为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这段史实的披露,对于梅贻琦生平及中国科学社史的书写,均是有所裨益的。1922—1936年间之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经历了起步阶段——梅贻琦主持重组阶段——步入正轨有序发展的历程。本文通过解读哈佛大学哈佛研究图书馆藏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史料,初步勾勒了北美分社在1922—1929年间的大致面貌,比较详细地揭示了北美分社在1929—1936年间的发展状况。目前基本可以确定,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段中,与国内总社保持着联系,维持着自身的延续性发展。其“黄金时期”得益于梅贻琦主持的重组工作与创建的发展模式,其中以联合年会最为典型,成为一项代表性社务活动。北美学社的学人,身份多为学生,怀揣爱国之情,热衷科学事业。这些人学成归国后,逐渐成为引领中国近代科学事业发展的栋梁人才。北美分社1936年之后的情况,史料所限,仍有较大研究空间。

猜你喜欢

梅贻琦分社北美
北美灰熊被杀案
英属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记者》
法新社进入朝鲜
北美星鸦知道松子藏在哪儿
梅贻琦的一次落荒而逃
落荒而逃的梅贻琦
完形填空训练
新华社青年团分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