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贻琦的一次落荒而逃

2014-05-09电工小子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3期
关键词:赠书梅贻琦受助者

电工小子

【热点话题】尊重 助人 慈善 修养

有一年,梅贻琦收到一封信。写信者自称梅贻琦幼年时的玩伴小虎子,想请梅贻琦免费赠送他几本书。

梅贻琦是个重感情的人。几天后,他不仅寄出了对方索要的书,而且邀请对方到清华大学来叙旧。谁知,这封信寄出去后竟然石沉大海,数年没有回音。

没想到,后来,梅贻琦又收到了一封信。同样还是小虎子寄来的。在信中,小虎子向梅贻琦表达了上次赠书的感谢,并且还提出了向其借款500元的请求。梅贻琦二话没说,拿着500元钱,请了几天假,想返乡亲自给小虎子一个惊喜。

然而,当梅贻琦找到小虎子的家时,他惊呆了。一座破旧的房子里,一个邋遢的老头,一边咳嗽着,一边烧着柴火煮饭。梅贻琦认出了这个老头就是小虎子。梅贻琦没有再进去,而是悄声走出胡同。也许速度过快,他在出巷口时,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小孩。

回京后,梅贻琦按照地址,重新给小虎子汇去了500元钱。这之后,小虎子和他又没了联系。然而,梅贻琦却每年定时给其汇钱过去。

若干年后的一天,一个年轻的清华大学毕业生走进了梅贻琦的办公室。原来,他不仅是小虎子的儿子,而且还是当年梅贻琦转身离去时差点撞倒的那个小孩。谈及过去,小伙子说:“原来,我觉得你看不起我父亲,见他贫穷就落荒而逃。可是,后来我一直收到你的捐助,才知道我可能误解你了。但是你当年为什么要那么做呢?”

梅贻琦淡定地答道:“我太了解你父亲了,他是一个多么要强的人。我只是不想在他贫寒时,探究他的内心,伤他自尊,让他难过。现在,你替你父亲争气了,你父亲的心态也该平和了,我再也不必见到他就落荒而逃了。”

【素材分析】助人是一种美好品质。助人者助人时能不让受助者难堪,能发自内心地尊重受助者,是一种修养。梅贻琦先生见“穷困潦倒”的受助者时的落荒而逃,是长期修养的积淀,也是那一代文人的缩影。时下一些常常高调地将受助者聚集在镁光灯下、唯恐世人不知的助人者,当向梅先生看齐。

【速用名言】

1.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法国作家 狄更斯

2.仁者必敬人。

——《荀子》endprint

猜你喜欢

赠书梅贻琦受助者
受助者视角的帮助行为:后果、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扶困助学活动有效性对受助者心理、思想影响的案例研究
梅贻琦的“落荒而逃”
落荒而逃的梅贻琦
互动坊
联邦德国向军事科学院军史部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