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承诺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2020-06-03陈蕾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高职院校

【摘 要】对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承诺的高度关注和深入分析,能够为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以职业承诺为基本出发点,深入研究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成长情况,能全面了解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心理活动状况,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辅导员优势,由此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事业化发展,进而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成长。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承诺;职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038-02

对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来说,职业承诺主要是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形成的一种心理契约,一旦该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长期的消极态度,很可能表明其心理契约已经被撕毁。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具体表现等都与其职业承诺具有紧密联系。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院校学生健康成长引导人的作用,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本文主要以C学院为例,对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承诺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提升措施。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承诺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C学院辅导员职业承诺现状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抽取了C学院辅导员进行访谈。抽取了C学院的17名辅导员,其中女性15位,男性2位。分别从职业承诺的三维结构,即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及继续承诺进行访谈。访谈结果表明:从情感承诺来看,该高职院辅导员情感承诺水平较低,很少有人是因为单纯喜爱此职业而主动选择从事辅导员。该校多数人主动选择这一职业是因为该职业能带来自己设想的实际利益,少数被动选择。大部分人认为辅导员角色很重要,但由于现实中遭遇的不公待遇,事务性工作繁杂、工作压力大、地位低等原因使得工作中有负面情绪的辅导员占六成,仅有四成人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从规范承诺来看,C学院辅导员都能够遵守社会伦理和道德,同时也更重视个人发展。从继续承诺来看,C学院辅导员将其工作视为终身事业的人很少,大部分人从业之初对自己从事辅导员工作的预期不超过5年,现在已超出他们的预期是因为学校政策限制,而他们又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才会留在辅导员岗位上,绝大部分人都表示有意愿轉行,可见,C学院辅导员继续承诺水平偏低。综合以上所有访谈结果和分析来看,C学院辅导员在职业承诺三个维度上的水平总体偏低,因此,结合已有的文献研究可知C学院辅导员总体职业承诺水平偏低[1]。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承诺总体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涉及了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大多数与学生相关的事物都需要辅导员协调处理,与此同时辅导员还会受到学校各个事务部门具体工作的限制,导致其不能保留大量精力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如此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往往较少。另外,由于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范围趋于泛化,且目标不够明确,院校对辅导员的考核要求越来越高、指标越来越多,具体考核工作逐渐趋于细化,这也使得很多辅导员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存在较大的偏见,进而对辅导员职业承诺的规范性水平产生了较大影响[2]。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承诺提升措施

(一)强化培训、交流机会,提升职业情感承诺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学会自我调节和释放工作压力。如可以通过更多地参与学生的集体活动体验与学生相处的乐趣,这样既能充分感受学生的快乐,让师生间的情感得到升华,还能够舒缓自身的工作压力以及心理压力。从院校的角度,要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的培训、交流、研讨的机会,并针对本院校实际状况逐步完善辅导员的定期交流与培训机制[2]。通过交流,不仅能够让辅导员丰富工作方法,了解更加先进的工作理念,而且也可以通过同行间的探讨突破工作瓶颈;并能够促进辅导员间的情感联系,起到提升队伍凝聚力的作用。另外,院校还可以定期组织辅导员参与各种户外活动舒缓辅导员面临的巨大心理压力,让辅导员在长期高压工作下的心理疲劳状况得到有效缓解,进一步获得快乐的工作情感,这样能够让辅导员的情感承诺得到有效提升。

(二)实现工作职责规范化、明确化,提升规范承诺

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及时转变工作理念,要逐步向着服务型工作方向发展,在实践工作中要将服务和引导作为基本的工作理念。针对学生实际状况制订出合理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各项管理准则,要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3]。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始终坚持人性化的管理,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乐趣,也能有效减少辅导员的工作量。高职院校也应顺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为辅导员实现角色转变提供最大帮助,这样才能够让辅导员有更多的精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三)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提升继续承诺水平

高职院校要尽快建立起完善的辅导员培训、继续教育体系,以此不断提升辅导员的能力水平,让辅导员能够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前景有全面了解,这样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其职业向心力。高职院校还要不断加大辅导员在科研方便的投入,积极引导辅导员参与学院的科研项目,这样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另外,还要针对高职辅导员不同的发展阶段制订出合理的职业规划,进一步拓展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逐步实现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专业化、事业化,积极探索科学的辅导员职业成长途径,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继续承诺水平,为辅导员职业成长提供有效保障。

三、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来说,职业承诺是其在实践工作中的源动力,也是高职院校辅导员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心理支撑,不仅与辅导员自身的职业规划有紧密联系,而且也关系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鉴于此,C学院必须要积极探索辅导员专业化、事业化发展路径,这样才能为辅导员职业成长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忠有.甘肃省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2]张名艳.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困境及突破路径——基于心理契约视角[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

[3]王小翠.高职院校辅导员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陈蕾(1985~),女,汉,江苏连云港人,助教,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政、教育学、心理学、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辅导员高职院校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与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