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绪”及“理性”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协调
2020-06-03周玉珍
周玉珍
【摘 要】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生都会受情绪影响,也同样需要理性思维约束自身,所以,有关“情绪”及“理性”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协调工作一直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管理氛围的重中之重。据此,本文从班主任和学生两个方面分析“情绪”和“理性”的协调统一策略。
【关键词】“情绪”;“理性”;小学班级管理;协调策略
无论是小学班主任还是小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构建和谐有序的班级环境做贡献。那么,班主任和学生作为两个承担不同责任,履行不同职责的班级管理主体,应当如何基于自身情况协调好“情绪”和“理性”呢?下面笔者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
一、班主任的“情绪”和“理性”
(一)班主任“情绪”产生的原因
1、工作压力大
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来源于教学考评和日常的管理工作难点,尤其是班级管理问题让班主任非常头大,一些不听话的小学生总是能弄得班主任焦头烂额却又没有办法。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容易产生“愤怒”“懈怠”“无助”“自卑”等不良情绪。
2、生活压力大
客观来说,我们的生活压力的确是越来越大,班主任既要教学又要管理,难免会因为工作影响正常生活,对于一些已经结婚的男女班主任来说更是如此。如果他们处理不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就容易被庞大的生活压力压垮,产生“暴躁”“冷漠”“不近人情”等不良情绪。
(二)班主任的“理性”
1、以师德师风严格要求自己
班主任之所以称为班主任,是因为他们有高于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随着我国师德师风建设的逐步推进,班主任有了学习和成长的目标,对自身行为的检讨和纠正也更为准确具体,如此,班主任就能以更加理性的思维审视自己的工作。
2、以校风校纪严格约束自己
人都有七情六欲,班主任也不例外,但是班主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相当大的社会责任,只有以严格的校风校纪严格约束自己,不让自己的不当行为玷污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才能以“理性思维”成就自己的灿烂人生。
二、学生的“情绪”和“理性”
(一)学生“情绪”产生的原因
1、学习压力大
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是正常的,这当然也包括小学生。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及班主任“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他们小小年纪就背负了繁重的学习压力,由此就很自然的会产生“无助”“寂寞”“痛苦”“压抑”之感。
2、外界诱惑多
现在的小学生不比从前,他们接触的新鲜事物要比许多成年人还要多,例如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网络游戏、娱乐视频等成为了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但是随着外界诱惑的增多,他们的烦恼困惑也就越多,也会很自然的对学生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有些甚至认为学习无用。
(二)学生的“理性”
1、認真遵守规定
学生在校期间受班级纪律的约束,会尽可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此时,学生的“理性”告诉他们只有遵守班级纪律才能少给自己“惹麻烦”,才能在规则之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也是学生“理性”的主要表现。日常学习过程中,他们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清晰明确的了解,从而安排好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当然,这一点对小学生来说还太过困难,需要班主任的仔细引导方才能实现。
三、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协调“情绪”和“理性”
(一)班主任应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班主任应认识到自己的教学管理责任和义务,无论是工作压力还是生活压力所产生的不良情绪都不能带入课堂教学管理工作当中,更不能因为自己受了委屈就迁怒于学生。学会克制自己,时刻警醒自己,真正以爱为准则对待每一名学生。
(二)班主任应引导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
学生只有自己学会调节情绪,才算是具备了真正的“理性”。因此,班主任需要教给学生自我排遣压力的方法和策略。比如A学生因为自己学习不好而常常被爸爸妈妈责骂,因此产生了自卑情绪,那班主任就应当反其道而行,通过赏识教育发现A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通过“自我欣赏”的方法重新承认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
(三)班主任应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查自纠意识
自控、自查、自纠都是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主要表现,是学生“理性”的核心和关键。所以,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自控能力和自查自纠意识。比如,班主任让学生每天写一篇“自查自纠报告”,检视问题的同时制定方法策略以纠正不足,同时,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差距努力奋进。这些都是引导学生形成自控能力和自查自纠意识的好方法。
(四)班主任应避免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
因为小学生的内心非常脆弱,有时班主任一句不经意的话就容易伤害到他们,所以班主任在教会学生消除不良情绪的时候还要注意避免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比如班主任在语言沟通方面要采用“鼓励式语言”,多以“你真棒”“你这么做是对的”“我真为你骄傲”肯定学生,同时,班主任在行为管理方法要采用“人性化管理”,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其一通臭骂,而是要循循善诱,通过和善亲切的语言交流方式引导他们发现错误,正视错误进而改正错误。
四、结语
综上所述,每个人都有情绪,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每个人也都有理性,无论是成年的班主任还是幼稚的小学生。“情绪”和“理性”就好像是天平的两端,只有两者相互持平,才能构建人性化的、和谐的班级管理环境。当然,小学生毕竟思想不成熟,所以在协调自身“情绪”和“理性”的过程中还是需要班主任进行深入指导。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希望各位小学班主任能基于本文的分析论证继续探讨相关的班级管理策略,文中尚存的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清伟.“情绪”及“理性”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协调[J].中华少年,2017.
[2]周安秀.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方法探讨[J].中华少年,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