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
2020-06-03虞丽丹
虞丽丹
【摘 要】所谓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用适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理解、认识、掌握及灵活运用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面发展。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预设留白
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的方式,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对初中语文教育影响非常大。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所谓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用适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理解、认识、掌握及灵活运用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面发展。
原先我们的备课过程主要就是设计一个教学过程。拿到文本,文章还没有读透,教师就忙着上网找资料,寻找前辈们的教学设计,然后集合各种教案,拼凑属于自己的教案,甚至写出一字不漏的详案。上课就是照搬教案,而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怎样,学生产生了怎样独特的阅读感受,教师却无暇顾及。新课程的备课则要求我们在读透文本上下功夫,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前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体会、感悟上。要多花时间钻研文本,读出教材的特点,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从教材中寻求生成点,引领学生的成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的设计包括多个环节,确定教学目标,拟定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板书等。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于语文教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还只有一个大致的概念,而教学理论方面更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只能就自己两年来的上课经验谈一下自己的感受,说说我认为的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学生反应等作出的一系列预见性设计,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一种弹性的课前准备,包括教师上课前对教学过程的预先设计,对专业知识的预先准备,以及对课堂中可能出现情况的预先思考。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让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给予学生引导和启发,只有精心的预设,才能使执教者面对学生的疑难,不至于毫无章法,只有全面的预设,才能真正地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与其花时间在搜罗优秀教案上,不如多花时间去思考,面对學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而出现这些情况时,可以运用哪些策略才能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预设让课堂更灵动、顺利。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充分的教学预设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和锻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在备《幼时记趣》第二课时的过程中,我设计的主问题的是,“沈复为什么能从毫不起眼的事物中获得物外之趣?”设计的答案是:①有好眼力,②爱好观察,③善于联想与想象,④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心。前三点原文都有提示,比较容易得出,而第四点难度比较大,因此在备课时,我一直在斟酌,如何让学生发现情由心生呢?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引导语,在学生找第四个答案遇到阻碍时,我及时提示:“蚊子、苍蝇都是比较惹人讨厌的,为什么在沈复的想象中是如此有趣呢?”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是因为联系了学生个人的体验,而使学生更能从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非从文章的角度。因此,充分的预设是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一点。
第二,留有充分的空白时间。有效的课堂教学并不等于抢时间。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往往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有时直奔教学重点、文章中心,直接说出自己的感悟;有时急着用课件出示重点句段和文章大意,及时能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在设计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理解、体会、想象时,又急于给出答案。于是,出现的情况是,课堂上往往老是只有几个同学回答问题,而其他同学则默默不说话,就算是“是不是?”这样的问题,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的结果是,课堂上能够完成老师设计的问题,能“走”完所有的教学过程,但是这样的课堂绝对不是高效的课堂,也远不能实现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往往第一遍读课文时,有的字音还不会读,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也根本不理解,课文大意还不懂,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提问、解答、对话、交流。如此,既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为此时学生对课文大意还没了解,对文本内容也不熟悉,对课文的重点部分更不明白,就重点研读一个段落、一句话、一个词语,必然造成学生体会肤浅,回答问题也是走走形式、敷衍老师,内心并没有形成独特感悟。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留有空白。
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是不是会导致老师设计的重难点无法解决完呢?
记得在上《最后一课》时,因为文章比较长,因此我给了学生15分钟时间朗读文章,而接下来要梳理的是最后一课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等问题,本以为学生只能答到时间是早晨,地点在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必须要我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学生才能进一步发现,时间是在普法战争后,地点是在阿尔萨斯。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位回答的同学就准确地说出了是在普法战争后的一天上午,更有同学说到,是在阿尔萨斯被迫教德语的前一天,可见,只要给了充分的时间,学生就能自己解决问题。同样是这一课,接下来,我本想提出问题“明明上了四堂课为什么说是最后一课呢?”谁知,不等我提出问题,已经有学生主动提出疑问,接下来就很自然得讨论起这个问题。可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朗读文章不仅能让学生准确地找到相关信息,更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而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成为可能。
进入工作岗位以来,我常常因为教学中的问题而困惑、彷徨,也曾因为一点发现而欣喜若狂,高兴过后又常常感叹这些发现为什么不能成为必然,而常常是偶然性的灵光乍现,下一次,如果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我该怎么办?学习,积累,实践,我想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