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能力的研究
2020-06-03张霞
张霞
【摘 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会引用很多历史典籍和文献资料来说明某一吋期的历史。但都是截取的几行或者部分文字,学生很难想象真正的历史记毂是什么样的,也很少接触诸如《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这类历史古籍。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最根本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了解历史古籍中的记载,并通过这些记载去探究这段吋期的社会状况,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笔者认为学生通过阅读历史古籍,不但可以了解历史记载,还可以直接对话古人,走进历史。因此,我组织学生进行了研读史料的研究性学习。以唐朝为例,为了了解唐朝的开放程度,研究唐朝的开放性,从唐朝繁华的都城长安入手,以来到长安的西域人为研究对象。指导学生阅读古籍,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史料实证能力;研究
史料实证是探究,而非灌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社会阅历,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师有计划、有梯度地逐步实施,方能培养出具有史料实证能力的学生。例如:我在讲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这部分内容时,讲到了唐朝的开放、长安的繁华以及各国使臣的来访。但是,有的学生依在然很难理解“开放”的表现及程度。如果想了解唐朝的开放程度,最具说究服力的就应该是历史古籍了。因此,我专门拿来几本历史古籍眼学生起成阅读,找其中对我们有用的记载,教给学生阅读古籍的方法,学生非常感兴趣,遇到不太懂的句子,会向我或者其他老师请教。我通过及时地鼓劢学生,并跟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了解唐朝的开放程度,研究唐朝的开放性,必须确定一定的研究点,本着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的原则,我们打算从唐朝繁华的都城长安入手,以来到长安的西域人为研究对象来考察唐朝的开放性。
通过上课学习,学生知道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不但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也造就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不论是在中国历史还是在世界历史,唐朝都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它的重要地位,唐朝成为各国人民交流的中心,特别是作为都城的长安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吸引着其他国家和地区形形色色的人们。所以,我指导学生就以“流寓长安的西域人”为重点,介绍西域人到达长安的几个途径,再把他们所从事的职业进行分类,以此来表现唐朝的开放性。
一、学生的史料实证前期准备
在中学历史课本上,学生就知道“张骞通西域”“班超出使西域”的故事,对“西域”的历史、地理以及其背后的故事,有一个或清楚、或模糊的印象。因此,我先让学生明确西域的地理位置。学生通过查阅历史古籍《汉书·西域传第六十六上》得知“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馀,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馀里,南北千馀里。东则接汉,陇以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通过这段描述,学生通过请教语文、地理老师得出,所谓的“东则接汉,阸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就是我们现在的新疆自洽区仝部以及内蒙、甘肃西部地区。新疆的地形,地理老师通常用“三山夹两河”来描述,而传统意义上的“西域”又主要特指昆仑山和天山之间的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这些都是学生通过说读古籍以及自己平时所学可以得出的结论。然而,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西域特指被汉唐两代中国政府安排的行政机构所管辖的今中国新疆大部及中业部分地区,位于业欧大陆中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资料并结合自己所学明确了西域的地理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觉得不仅认识了两个自己平时不认识的汉字“徐”“陇”,还加深了与语文老师、地理老师之间的感情,学长生的好学精神得到了两位老师的表扬,学生感觉收获很多。从而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學生研读史料的过程
通过阅读《旧唐书》和查阅相关史料,学生从史书中将西域人从事的职业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一)在唐政府中任职的各级文武官员
例如:尉迟敬德,考其祖先为于阆尉迟氏,他这一支居长安的时间久已经汉化。武德三年降高祖时,被授予右府统军。因为战功卓著,贞观元年,拜为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四人并食封千三百户。”天宝以后乂有尉迟胜,于阗王珪之长子,玄宗时曾将宗师公主许配给他。安史之乱爆发后,“胜乃命其弟矅行国事,自率兵千赴国难。”平乱以后留居长安。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封武都王,实封百户。又有裴玢,先祖疏勒,因战功,位居高官。通过阅读《旧唐书》相关章节,学生总结出西域人在唐军中,有的为将领,他们大都军功卓者,尤其是在平定安史之乱时,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各种宗教人士
长安不仅是唐朝的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宗教中心。例如:波斯人卑路斯。公元641年,因为战乱其父被杀。后虽然他努力想重新复国,但没有成功。于高宗咸亨年间来到长安,拜为右卫将车。
(三)西域乐舞人和画师
《旧唐书·乐志》说:“大抵散乐杂献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武德元年(公元618,唐高祖拜安叱奴为散骑常侍,李纲上疏说:“谨案周礼,均工、乐胥不得预于仕伍。方今新造天下,……高才硕学,猶滞草萊。而先令舞胡致位五品,鸣玉曳组,趋驰廊庙,顾非创业垂统贻厥子在孙之道也。他们经不同的途径来到中国,传播着各自的民族艺术和文化,为中外文化的融会贯通做出了贡献。
(四)西域商人
《通鉴·德宗纪》说:“九姓胡冒回约之名杂居京师,殖货纵暴。”《新唐书·回鹘传》也说:“昭武九姓国与回鹘同来,往往留京师至千人,居货殖产甚厚。”
以上四类人都是学生通过阅读古籍自己得出的结论,他们通过阅读古籍,逐条杳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分类、整理,从而再进行归纳、总结出自己的结论。我觉得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个莫大的挑战,然而学生在阅读占籍方面表现出来的热情和能力,也让我震惊。所以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让我对学生充满了信心,也增强了学生阅读古籍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学生通过史料实证总结出唐朝的开放性
学生通过阅读古籍不仅总结出西域人在长安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工作,吸收了唐朝的先进文化,还更加其体地了解和体会到了唐朝的开放性。学生从课上所学得出,唐朝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当时的经济是分不开的。另一方而,西域的服饰饮食、歌舞杂技、宗教信仰等对长安人产生很大影响,长安也表现出了作为一个大国都城的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成为文化交流史上灿烂的一页。学生根据两唐书的记载,统计出与唐朝交通的有七十多个国家,唐政府为了对外交往的便利,还专门设立了鸿胪寺。通过阅读古籍,学生能根据各方面所学并得出这样的结论,着实令我意外。
四、结语
通过阅读唐史的过程,学生初步掌握了史料实证的方法,引起了学生对史料的重视,并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史料、思考问题、得出结论。以前学生读完,只能得出好、有趣等等非常笼统的结论,但是现在学生能够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去分析,得出非常具体的有自己思考的结论;我通过这次活动研究发现,让学生阅读古籍是一个对历史学科在进行课外拓展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书本之外的历究史,符合中考改革的趋势;现在的中考收革和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长辨能力,我的实践斫究能够对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项维成,李蓉.培养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8(11).
[2]綦岩.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J].教育科学论坛,2017(13).
[3]周爱芳.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7(04).
[4]杨珺珺.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史料实证教学——来自“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现状调查”的启示[J].高考,2019(09).
[5]王祥,刘瑜.核心素养下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从笔记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说起[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
[6]傅丽双.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法的应用——以人教版八年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