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火把照亮岁月
2020-06-03葛水平
楚雄州地处滇中,滇中地区历史上就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也是中国大陆旅游圈、东南亚旅游圈和南亚旅游圈的交汇地带。
楚雄州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有横断山脉支系哀牢山、乌蒙山两大山系连绵起伏。百草岭,化佛山、紫溪山、西山、三峰山、方山、昙华山、狮子山、白竹山、樟木箐、土林、恐龙河、白马山、花椒园、大尖山、五台山等星罗棋布。
走在高山之巅,独对茫茫沧海,仰望浩渺天穹,突然感到,人间像一本深邃的巨著,而巨著的折页里深藏着自然无法读懂的那份情韵,和隐藏于群山之中的那份激情。在那洪荒的远古,勤劳、善良的少数民族同胞们就在这莽莽大山之中繁衍生息,用他们的睿智创造出了光彩夺目的本民族文化。高山大河,是他们子孙绵延成长的福祉。
在楚雄,彝族同胞和其他少数民族同胞,多居住于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寒山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生产生活却十分落后,成为楚雄区域的基本特点。
为了实现各民族政治上的一律平等,经济上的共同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和谐稳定,早在解放初期,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感召下,中共楚雄地区委员会和楚雄专员公署就着手推进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工作。先后从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选拔少数民族干部进行培训,分配到县乡两级联合政府工作。从建楚雄州开始,始终把民族同胞放在最前也是楚雄选拔干部的优良传统。
1957年4月,中共楚雄地委和楚雄专员公署组织了民族工作组,开展区内民族状况的深入调查,收集汇总有关材料,研究建立自治州问题。同年5月,将商定拟订的关于建立彝族自治州的意见草案,报请云南省人委转呈国务院。
1957年10月18日,国务院第五十八次全体会议讨论审议,决定批准筹建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1958年1月13日至17日,楚雄专区隆重召开全区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彝族、苗族、傣族、回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壮族、瑶族、汉族等共10个民族的代表351人。
与会代表,少数民族委员占委员总数的65%以上,充分体现了民族联合、区域自治的精神,为自治州的成立,从政治上、思想上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从组织上提供了干部队伍保障。大会举行期间,还在全区城乡掀起一个声势浩大的、以水利和积肥为中心的冬季生产运动。
“搞好生产,迎接建州”不仅成了与会各族各界代表的共同誓言,也成为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全区掀起“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用实际行动迎接自治州胜利诞生”的生产高潮。
当时的水利工地、田间地头,时时听到众人高歌《拿出革命干劲来》:
“拿出革命干劲来,
拿出革命干劲来!
我们快马加鞭跑得飞快……
踢开困难,排山倒海。
要叫工业农业大跃进,
要让社会主义鲜花处处开!”
这首歌虽然带着当时的时代色彩,但是,可以看出当时楚雄人民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梦想。
楚雄之所以叫“彝族自治州”,正是因为彝族同胞约335589人,占全州总人口的23.04%,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0%,是本区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占比例最大的个民族。
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可以说文字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模式的结构,也是文化诸层面中最为稳定的部分。
彝族不仅拥有自己的语言还拥有独立完整的文字系统。中国古彝文与中国甲骨文、苏美尔文、埃及文、玛雅文、哈拉般文具有同源性,发展源流均表现出“图画—符号—文字”的过程,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代表着世界古文字一个重要起源。彝文,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爨文”,“韪书”和“罗罗文”。据初步统计,现存的彝文大约有一万余单字,常用字有一千至三千多个。
长时期的多民族通婚,甚至从长相上分不清楚雄彝族和其他民族。在楚雄大街上,我留意那些行走的人群,试图对每一位从我面前走过的人进行猜测,发现当我觉得对方是彝族同胞时,等问来的结果却是汉族。
想来是多年彝汉通婚和汉族和其他民族通婚,彝族又和其他民族通婚的结果,因为他们任何一个家庭都可能是多民族组合。
而州境內彝族青壮男子服饰,除元谋、永仁等地操北部方言的彝族尚保留有古老的“查尔瓦”和披毡之外,其余多与汉装无异。
彝族跳虎节、赛装节、插花节、三月会、杨梅节、打跳节等带有集会性的节日,不仅是彝族人的节日,也是其他民族的节日,就像汉族的端午节、中秋节等等,只要是节日,都能照亮各族同胞的日常。
一、左脚舞,彝绣,四弦琴,那一口酸腌菜
前往牟定,一路春光明媚,车窗外姹紫嫣红的景色夺人眼球,但牟定“世界左脚舞之乡”“中国腐乳之乡”“云南匠人之乡”的称誉更让人遐想联翩。
都说楚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多,多到什么程度?多的说不清楚。
数百年来每到农历正月十六和三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天或有人家娶妻嫁女,夕阳西下之时,远远近近的彝族和其他民族群众不邀而到,弹起龙头弦子,男女和声或齐声唱起左脚调,手牵手、肩并肩,围成一个个几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圆圈,欢跳左脚舞。伴着铮铮作响的弦音,和着高亢清脆的歌调,他们时而蹉脚闪腰,时而折步跌脚,时而甩腿对脚,时而摆手转身,舞步整齐统一,舞姿轻盈健美。
曾经有个美国女孩因为上传了一首左脚舞调子,红了优酷。
2016年,一个美国女孩在自媒体上介绍了一首中国山歌《老司机带带我》:
“三月会,
三月会,
好是好玩尼;
老司机,
带带我,
我要克(去)昆明……”
同时还展示了她听这首山歌时的惊讶、害羞以及“不可思议”的种种表情,在美国的YouTube上竟获得19万的点击量。
这个调子一时间也红遍网络,甚至引申出了不同款型车辆的《老司机带带我》。还引来各路人对歌词的追踪,情节颇似印度电影《神秘巨星》。
其实,这首山歌的调子完全出自彝族左脚舞调,而牟定县的蟠猫乡被公认为是左脚舞的发源地。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左脚舞调古老而时尚,还滋养着今天的彝族流行文化,且流行范围已经超出了彝族音乐边界。
在爱酷、优酷、爱奇艺上,只要搜索,都能看到左脚舞,都能听到左脚舞曲调,让人感受到“千年跳一脚,百年赶一会。让你看得过瘾,跳得开心,跳三天不累,看三天不烦”的激情魅力。
牟定是率先列入云南省实施新一轮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点创建工程”(2016年至2018年)中的10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之一,也是云南省第二轮(2016年至2018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开展“精准脱贫、跨越发展型”示范点创建的8个示范县之一,近两年发展势头迅猛。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对牟定的发展起到了杠杆作用,它解决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连接机制,在精准脱贫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1+1大于2的局面。
为什么说1+1大于2呢?
因为这其中的每个1都是充满团结友爱的1,如一个集体、一个机关、一个小组,我们中的每一个分子都充满友情,那么,这个集体、这个机关、这个小组就一定是和谐的。和谐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共同承担集体责任,齐心协力,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犹如“拔河”运动,它是一种最能体现团队精神的运动,每个人都必须付出100%的努力,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紧密配合、互相支撑,才能形成一股强力量,势不可挡,战胜对方。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段说到信任的故事:刘备对赵云的信任。说的是刘备打了大败仗,正在哭泣,他的小舅子又来报告说:“反了常山赵子龙也,投曹去了!”刘备说:“子龙是吾故人,安肯反也?”不相信小舅子的话。
猛张飞在旁边说:可能赵子龙贪图富贵,去投降曹操。刘备说:“子龙与吾相从患难之时,他心如铁石,岂以富贵能摇动乎?”他小舅子又说:“我亲见他引军投曹操去了。”刘备说:“子龙必有原因。再说子龙反者,斩之!”
这里刘备对赵子龙是何等的信任啊!正是这种信任,赵子龙七次杀入敌阵,杀敌无数,救出了刘备的儿子,让敌人闻风丧胆,让刘备转危为安。这就是信任的力量!民族之间能有这样的信任力度,1+1大于二极有可能。
这一可能性,让民族文化产业为牟定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尤为突出。以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彝族左脚舞为例,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产业。
自2004年举办左脚舞文化艺术节后,牟定的民间左脚舞舞蹈队已经发展到了43支,除经常在周边州县表演外,还通过演艺公司组织外出商演。左脚舞虽来自乡野,但也登上了大雅之堂。
几年前,“万人左脚舞”在上海大剧院演出15场,场场爆满。不仅在国内,左脚舞还远赴日本、美国演出。
2009年4月22日,牟定县城中园东路,“万人左脚舞”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启动,在长1200米、宽20米、面积2.4万平方米的大街上,近1.8万人随着音乐《高山顶上茶花开》同跳左脚舞,舞蹈时长两个多小时,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0年6月,“最大型的原生态舞蹈——万人左脚舞”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获得成功。
左脚舞不仅是彝族人跳,其他民族也加入在里面,是种民族融汇的集体舞蹈。左脚舞又带动了彝族传统乐器四弦琴产业的兴盛,还促进了旅游业、商业的发展,并成功突破地域疆界,先是成为云南的音乐名片,继而变成跨民族的文化共享——正如那个美国女孩分享的左脚舞调。
旅游小镇彝和园位于县城东南,创建于2013年,被称为近年来牟定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硅谷”。彝和园的口号是“今天的中国彝产,明天的世界遗产”。这里聚集了牟定的民族文化资源,云集了大批民间艺人如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王光金、彝绣新生代人物90后杰鲁依玛等。他们将彝族的手工艺带入市场,走向世界。
在彝和园,看到正在自家店里忙碌的王光金夫妇。看到我们进来,他放下手里的活儿,热情地招呼大家参观他制作的四弦琴。这些琴有大有小,造型多样,琳琅满目,挂满了店铺的墙面。
王光金是蟠猫乡老梅树村人,15岁就跟着父亲做琴,做四弦琴是他家传的绝活,当地彝族人称他是“琴王”。这些年来,随着左脚舞文化的传播发展,四弦琴产业也兴盛起来。王光金的老乡、国家级左脚舞传承人普清荣粗算过一笔账:牟定20万人,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拥有四弦琴,其中有不少人家不止一把,这些都为王光金这样的四弦琴制作人提供了市场。
生活对彝族同胞来说是活泼生动的,王光金牢牢抓住了这一点,他不仅囊括了左脚舞文化消费的产业链——乐器、演奏、歌唱、舞蹈、民族服装制作,以及提供录影录像和视频输出等服务,除了民间艺人的身份,他已然成为民间文化产品经营者。
王光金开心地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加木匠,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变成一个城里人,也不敢来城里发展,我担心到城里挣不到吃饭钱。当年进城来做四弦琴,还是县委书记亲自到家里做的动员。现在我们生活收入稳定,城里乡下都有家啦。”
左脚舞文化不仅给王光金一家带来全然一新的生活,也为彝族妇女“指尖上的梦”——古老的彝绣提供了发展空间。
离王光金家乐器店不远处,是杰鲁依玛和母亲鲁翠芹开设的杰鲁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服饰商店,这个商店可以说是牟定彝绣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她是牟定县传统手工艺刺绣项目代表传承人,也是全县“十大绣女”之一。这天,杰鲁依玛忙于公司的外联,鲁翠芹便把父母都叫来“坐镇”。老母亲坐在门口安静地绣花,老父亲则在一旁帮忙。两位老人让热闹的店里有了一種温馨安详的气氛。
杰鲁依玛出生于1989年,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老家和母亲一起传承彝绣手工艺,是牟定县青年彝族刺绣创新协会的会长,获得过各种荣誉,能熟练运用网络营销销售产品——“探索彝绣风华韵,绣出文化中华梦”是她的追求。
2016年7月,杰鲁依玛不再满足于用传统的方式发展民族文化,成立了雅韵艺术培训中心,设置民族舞、爵士舞、古筝、葫芦丝、吉他等课程,并亲自教授……她所做的这一切,为彝绣进一步发展寻找到了新的可能性。
杰鲁依玛在彝语中的意思是“走出去,别害怕”。
这个名字不仅蕴含着鲁翠芹對女儿的期待,也包含了她对彝绣发展的美好希望。
如果说彝和园将左脚舞的风采、彝绣的美丽带给了人们,那么成立于2012年的牟定太极食品有限公司则是将浓浓的乡愁留在人们的舌尖上。正是这个坐落在村里、看似不起眼的食品公司,生产的“云滇”“彝乐”“胡老舅”牌等35个彝族风味的酸腌菜产品销到了全国。公司创办人胡招昌是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的人。他返乡创业,立志将家乡的味道创成品牌,并让这一包包酸腌菜担起大使命——带动周边7个乡镇41个村4200户各族农户共同实现小康梦。
生产酸腌菜,采取的是以彝族民间发酵土法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工艺。公司成立6年来,坚持走公司+协会+基地——联农户“四位一体”的发展路子,带动周边农民增收。
2017年销售收入达5015万元,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达5000多人,带动农民增收3000万元,带动4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深受各族群众的好评。公司先后被评为云南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楚雄州、牟定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2018年4月,被州委统战部、州工商联合会确定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楚雄州示范企业。
一包小腌菜,也能做成大产业。
外来的路人或者旅客,能够在牟定逗留驻足,是因为牟定有那么几个彝族带头人。天遂人愿,大伙儿齐心,心善能恤人,努力能成事,牟定人把牟定这个民族团结大家庭经营得妥帖温暖。
二、姚安的魅力不仅是《梅葛》和花灯
云朵中一抹阳光射下,阳光强烈,远处整个林子一片橙光。
车行路行,道路两边的树木,高矮参差着,形成许多浓密的阴影,走在这样的路途中,才能清晰地感觉到光和影的差别。
从姚安县城一路向西约25公里来到马游村,海拔瞬间从1800上升至2400米,受大理苍山雪峰的影响,马游的气温比姚安县城低了3至5摄氏度,因此当地人看天气,参考的是大理祥云的天气预报。
沐浴着上午十点钟的太阳,却依然能感受马游的冷风拂面。
当姚安人口中“山高皇帝远”的马游村出现在眼前时,我还是着实吃了一惊,简直是世外桃源,完全像以前的一首童谣唱的:“抬头见麂,低头见獐,过河踩着小鱼秧,犁头山顶飘白雪,渔江两岸稻花香……”
姚安县以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著称。这里山川秀美,名胜古迹众多,蜻蛉河由南向北流过。因与大理相邻,白、彝、汉族文化特色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使姚安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献名邦”“花灯之乡”“梅葛故地”。
姚安也是“滇中粮仓”的大坝子,有“迤西文化名邦”“花灯之乡”光禄古镇;还有被复旦大学蔡尚思教授认为可与《诗经》相媲美:“久藏深山人未识,一朝面世天下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梅葛》。
“梅葛”一词是彝语音译,“梅”意为“嘴、唱、说”;“葛”意为“过去”“历史”“回转”,“梅葛”就是“唱说过去”“唱说历史”“唱说古今”的意思。
史诗《梅葛》的内容包罗万象,反映了彝族人民生活历史的全貌,被视为彝家的“根谱”。
如果从传唱人群分类,梅葛分为娃娃梅葛、青年梅葛、中年梅葛和老年梅葛;而狭义上的梅葛是指,毕摩(彝族宗教仪式祭司)吟唱的创世史诗,内容包括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婚丧嫁娶等。
姚安县马游村是梅葛发源地,经过对2005年在马游出土的青铜器的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彝族先民已经在马游繁衍生息,并创造了辉煌的彝族文化。
“马游”彝族话发音是“梅拜乍”。
除了马游,楚雄州内的大姚、武定、南华、永仁等县也有梅葛。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由于彝族支系繁多,马游彝族与这些县区的彝族不能直接对话,但所唱的梅葛却几乎一样,而且这些县区的梅葛无一例外都提到了梅葛发源地“梅拜乍”,即马游。
唱娃娃梅葛时,声线很细,如果你不用眼睛去看对面人,就声音而言,感觉像个孩子。
“小蜜蜂真辛苦,太阳没出忙采蜜,太阳落山没回家,忙里忙外采蜜忙,做出蜂蜜甜蜜蜜……”
吸引人的梅葛是《摇篮曲》,演唱者用哼鸣唱法,尽量减少“实声”,就像缓缓流淌的清泉将人带入一段恍惚的柔软时光。
中年梅葛的《思念》,表现的是女儿出嫁后,母亲盼其归来。中年梅葛曲调清澈,带有淡淡忧伤。
我听《离别调》,歌词也表达得情意绵绵:
“朵衣开单花,杏子开双花,说了一夜,山里的野鸡,它不懂时间,怎么就叫了……”
梅葛就像恋爱的敲门砖,就算男方长得貌似潘安,不会梅葛就找不到媳妇。
让梅葛“活”下去。沿马游村的鸡肠小道,来到梅葛文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有珍的宅子,屋内摆放着州级、省级、国家级的各项荣誉证书。今年75岁的郭有珍特意穿了一身彝族传统服装,在现场演唱了一段老年梅葛。
郭有珍说:“老年梅葛旧时主要是毕摩唱,记录着开天辟地、万事万物的起源,以及彝族先民是怎样面对恶劣环境,顽强生活下来的过程。已有千余年历史的梅葛,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将它传承下去。”
谈到马游梅葛的传承,老人显得有些“自责”,她说:“主要是我不识字也不识谱,不然我是想把梅葛都记录下来。”
除了彝族,马游村还有汉族、白族和苗族。
要说最大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最为明显。农民收入翻了两番,家家户户都通水泥路,网络信号畅通无阻。
马游的秀美山水不仅滋养了这里的各族群众,也培育出他们坚强的性格和抗争精神。姚安县城和马游坪战役,都曾在村里设过指挥部,当年彝家子弟踊跃参加。
溪水流过门前,院子内外花团锦簇,热烈绽放的三角梅探出门墙,为老屋平添了无限春光。坐在石板铺成的院子里,郭有珍换上崭新的彝族服装,口齿清晰地讲述了他大半辈子见证的马游村变迁。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我们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没有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就没有今天这样大的变化,这是实实在在的,是我亲身经历过来后得出的结论。”
据民间传说,在古老的年代,生活在马游坪的彝族先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淡的生活。一天晚上,一个叫朵觋的小伙子收工回家,头被树上挂着的葫芦碰了一下,很疼,朵觋开口就骂,并把葫芦扯下来丢下山箐。却不知道这个葫芦乃天神所变,天神见世间凡人如此对待葫芦,非常想不通,晚上就托梦责问朵觋,问他知道不知道人都是从葫芦里来的,朵觋说不知道,这里的任何人都不知道。
天神很失望,說“你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世上万物从哪里来,难怪你们不知道祭祀神灵。”
于是天神决定开启人的灵智,每晚用托梦的办法给朵觋传授梅葛,并传授祭祀礼仪。
但传了八个晚上,朵觋记住了后面又忘记了前面,效果非常不好。天神很着急,因为天神只能在人间逗留九天。如果用文字来传授,效果会好,但离开天庭下凡时忘了带文字,所以没有文字来传授。
情急之下,天神创造了梅葛调,用唱的形式才把梅葛完整地传授给朵觋。临走时,天神告诉朵觋说,你从此以后就是通天人之际的“朵觋”,一半是神,一半是人。还说,每年旧历的十月八日是山神、树神、水神等诸神聚会的日子,在那一天祭山并吟唱梅葛,会得到各路神灵的护佑。从那时起,人间有了朵觋(毕摩),不仅主持各种各样的祭祀,还负责传唱梅葛,人们也知道了敬畏神灵,让无助的心灵找到了慰藉的依托;还学会了唱梅葛,让愚钝的脑海中拥有了一个诗意的世界。
2005年,马游坪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被列为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2006年5月,彝族梅葛、马游坪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彝族梅葛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保护梅葛演唱艺人,确定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当地民族民间艺人6人,其中,罗有珍(梅葛演唱艺人)、郭自林(芦笙制作艺人)、罗玉芳(刺绣艺人)被列入省级民间艺人。
2009年,梅葛演唱艺人郭有珍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姚安县非遗传承保护展演中心副主任郭晓炜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是土生土长的马游人,据他介绍,“马游”彝族话发音是“梅拜乍”。
梅葛是个庞大体系,仅老年梅葛的《本源》就有36章,连续不停地唱,每章就要唱三天三夜。目前村子虽然有50多人会唱梅葛,但能完整吟唱的屈指可数,而且大部分梅葛传唱者都在50岁以上,对于梅葛这项国家级非遗来说,其传承依旧任重道远。
三、彝、汉、回族组成的和谐家庭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代代相传的文化,民族之间的文化不是狭隘的竞争,也不是一种无止境的野心,而是一种共享其乐的宽厚、满足和理解,外加一些人间烟火似的浪漫。
在楚雄,听当地文联同志讲起苍岭镇李家村委会马石铺村小组李凤祥的故事,当即打车前往。车行路行,视野开阔可以无遮无拦地投到很远的地方,午后的阳光炽烈,在我走神的瞬间,突然看见了安静的李家村委会马石铺村就在眼前。
车停下时我安顿出租车司机等我。他说,正好他也想去看看胡锦涛总书记进过的院子。走进胡同拐进了一座小院,皮肤稍黑的李凤祥正在农家小院里等待我们,他的妻子郎秋仙提着暖瓶准备倒水,李凤祥乐呵呵地说:“你们站着打量我院子的位置正是当年胡锦涛总书记站着的位置。”
我看见他的门两边贴着一副喜结连理的对联:蝶趁好花欣结伴,人逢盛世喜成亲。
卧室的门上也有对联:往事不须回首,新人就在我心。
一问果然是小儿子结婚留下的喜联。
客厅的墙上挂着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2014年11月颁发的“十星级文明示范户”奖牌,和奖牌并列的有“平安和谐户”“平安和谐家庭”“云南省五好文明家庭”的玻璃镜框,而下方的长条桌子上摆放着他们一家人和胡锦涛总书记来他院子看望时的照片。
李凤祥的妻子郎秋仙快人快语,指着另一间屋子的对联说:“自从总书记来了我这院子,我们家是‘喜气降临全家喜,春光辉映满堂春。”
出租车司机师傅指着门头上的横批说:“你们家是:堂华溢喜啊。”
我笑着回转了一下头,看见就连厨房的门上也是红彤彤的喜联:“喜将良缘堂上结,乐把美味厨中调。”
这是一个溢满了喜气的农家小院。午后的天空突然来了雨,雨落在院子里的花草上,我们坐在屋檐下拉话,听李凤祥讲他的大家庭。
今年60多岁的户主李凤祥是一名彝族,妻子郎秋仙是一名汉族,大儿媳谢友琼是汉族,小儿媳姚永媛是回族。生活在一起的还有两个孙女—— 一家8口人汇集了彝、回、汉3个民族。
李凤祥和朗秋仙端详着当年和总书记的合影照片,欢喜地说,“总书记如果有机会再次来到马石铺,一定会为村子的发展、村民生活的变化感到高兴。”
3年来,马石铺发生了很大变化,村里的道路全部铺成了水泥路。在经济建设方面,村里建起了100多亩的蔬菜大棚;由村民入股,投资600多万元开办了一家砖厂。村民们除了在村里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外,家家户户都有人出去打工、开厂、做生意,只要你到楚雄城的清真餐馆吃饭,十有八九会碰到马石铺老乡。
曾有人统计过,楚雄城里的清真餐馆有一大半是来自马石铺的村民开办的,现在全村有39户人家在楚雄城里开清真餐馆,一些人家则买来大货车搞运输。村里的富裕户越来越多,村民的小日子越过越甜美,小洋楼越来越多,今年又有16户人家建盖了新房,有的人家还买了私家车。
村里除了回族外,还有汉族和彝族。虽然民族风俗各异,生活习惯不同,但大家都能相互包容、互相帮助、和谐相处。不论哪家办红白喜事,或是哪家有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援手,亲热得像一家人。
李凤祥说,家里其他人平时都出去工作了,不过周末可就热闹了,他们都会回家吃饭,大人小孩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李凤祥家原先全家人都保持着彝族的生活习惯,小儿子找对象找了村子里回族女孩子,结婚时郎秋仙备了两套锅灶,民族信仰不同,小儿媳的锅碗瓢盆放一个地方,自己家人放一个地方,每天到了做饭的时间,郎秋仙看着厨房里的两套锅灶感觉眼里心里不是个滋味儿,再看小儿媳一个人吃饭和大家庭不能同桌,总觉得长久下去少了许多家庭乐趣。
进了门就是自己的女儿,工作那么忙,自己是闲人可以在家帮助做饭,饮食不同,自己反而闲着无法插手。
终于有一天郎秋仙憋不住了和李凤祥商量,这样长久下去,不像是一家人要过的日子。人活着就是要对后代有所期待和愿望,我们首先要率先垂范,为什么我们不能信了回教?入教就等于可以与回族儿媳同饮食。
主意一定,他们就有了思想准备,先是和儿女们商量说,进了李家门就是李家的女儿了,女儿是用来疼爱的,家里每次做饭都自觉形成的习惯该打破了,这个家庭是“我们”,不能把我们分开。
夫妻二人入了回教后,一家人就用一套锅灶,小儿媳感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常常假借过节给二老买许多礼物,一家人其乐融融的。
一个家庭的组合,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结合,还是一个薪火传承的时间流程,每一个个体生命,都属于更为宽泛的承续环节的连接点,都是一个时间段里的担当,无数的关爱最终才能构成生命的连线。
李凤祥告诉我们,马石铺村共有村民400多人,其中回族79户,彝族11户,是一个民族杂居的小村子。全村10户彝族群众都自觉尊重回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相互尊重、亲如一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管彝族还是回族,只要哪家遇到大小难事,不用村干部组织,村民都会主动上门帮助解决;农忙时节,回民群众主动上门无偿帮助劳力不足的彝族同胞犁田耙地;彝家婚丧嫁娶,回民群众主动帮忙操办;回民开斋等重大节日,或办红白喜事时,家家都主动邀请彝族同胞去做客,彝族村民也积极参与乐此不疲;村民生病住院,回、彝同胞都会相互看望,经济困难时还互相捐钱帮助渡过难关。
自古,村子里的老人就告诉年轻人,打理生活,最主要的就是邻里和睦相处。
他们不但教导后代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更教导全村回族彝族同胞要互相尊重。
在李凤祥的带动下,全村11户彝族群众都自觉尊重回族的生活习俗,亲如一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管彝族还是回族,只要哪家遇到大小难事,村民都会主动上门帮助。
如今的马石铺村不但修了水泥路,还建了民族和谐广场,道路两旁还种了2000多株经济林果。村里的砖厂和蔬菜大棚都是村集体所有,每年至少有近百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郎秋仙说,和当年她嫁给李凤祥时一无所有相比,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2009年7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楚雄考察工作时,亲临李凤祥家与其家人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了他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以及对国家政策的落实情况的意见,并对李凤祥在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工作中所做出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
“我们做梦都没想到,胡锦涛总书记会来做客。”说起总书记的到访,李凤祥至今还十分激动。
总书记喝了“拦门酒”。
李凤柱是楚雄市苍岭镇李家村委会马石铺村的村支书,之前接到楚雄市委通知,说是有重要接待,到了26日中午他们才知道是总书记要来,小山村顿时一片欢腾,村里能回来的人基本都回来了,大家都着忙张灯结彩,欢迎总书记。
总书记一行于2009年7月26日下午5点多来到马石铺村,“按我们彝家的习惯,贵客到了要送上一杯拦门酒。”李凤祥用自家酿制的小灶酒迎接总书记,大儿子端酒,大儿媳敬酒,总书记在进彝家小院前把拦门酒一饮而尽。
“我们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只是让儿子儿媳去自家果园里摘了些新鲜的无花果、梨子招待总书记。”李凤祥说起自己的待客“菜譜”,仍觉得太简单了。
在李凤祥家的小院里,总书记和村里的乡亲拉家常,总书记说:“我这次从北京来到楚雄,就是来看望大家,看看你们经济社会发展得怎么样,日子过得怎么样,能不能吃得饱、穿得暖,孩子是不是有学上,生病能不能看上医生,听听你们还有什么困难……”
李凤祥当时很激动,连向总书记问好都忘了,后来等总书记走了才想起来还有很多话没和总书记说。
村里的回族老艺人樊俊能还特地为总书记表演了笛子独奏。
总书记还对聚集在李家小院里的各族群众说:“大家知道,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十分关心,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这些政策措施,大家希望不变并且有更好的政策。我们不仅要把现有的政策措施落实好,今后还要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我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支持,有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们村会发展得更快更好,乡亲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在听到李凤祥家一家八口来自3个民族时,总书记说:“你们家就是一个民族大家庭。”李凤祥家的确是附近闻名的“民族大家庭”。
据说,李家兄弟的父亲早年就在该村做帮工,为人勤快,耿直,解放后在村里人的挽留下,李家在马石铺村定居,几十年来李家和村里的回族兄弟和睦相处,邻里关系极为融洽。
胡锦涛总书记临走时,还去看了看李凤祥家养的肉牛。
在胡总书记指示精神的鼓舞下,李凤祥更加珍视民族团结稳定,他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在马石铺村组织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三个离不开”思想认识,增强了谋发展、建标杆的信心和决心。
在村集体新型墙材厂建设工作中,李凤祥响应村小组号召,积极动员家人筹资投劳;在该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他也踊跃参与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积极为新农村特色民居建设工作建言献策;在规划发展大棚蔬菜时,他及时动员家人和村民腾出土地,保障100亩大棚蔬菜基地建设如期开工。在李凤祥及村民关心帮助下,马石铺村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农村建设和民族团结稳定工作,马石铺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他积极参与村内农田水利、道路交通、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建设民族和谐广场,硬化了村庄道路,在道路两旁新种植经济林果2000多株,有效整治和改善了村庄环境;二是他积极开展各类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发展经济本领。
目前,马石铺村全体村民以李凤祥为样板,在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和示范村建设工作中,积极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为马石铺民族团结村建设稳步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生活中的普通人是一些知足者,在平凡简朴的事物中获得幸福。能够领受时节赠与的人的确有福气,同时也懂得生活的真谛。那些看似悠长细碎的东西,需要的是更具智慧的眼力。知道在时间里守候那些恒常规律,便懂得由此而形成变化是受之不尽的。最少的耗费,便是最实在的安宁。
簡朴善良的生活,应验了厚道为人才是自己福报的硬道理。
四、小小四弦一块柴,酸的弹出甜的来
双柏县内无一平方公里完整的平坝,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9.7%。境内最高海拔2946米,最低海拔556米,相对高差2390米。
双柏的民间深藏着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叙事长诗《赛玻嫫》。《查姆》被称为彝族“根谱”;彝族民间说唱《阿佐分家》被称为彝剧“始祖”;彝文医药书《齐苏书》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12年;彝族传统舞蹈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被称为彝族古傩仪的“珍存”和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
生命的快乐得用音乐之旋律唱出,这是信仰土地者的仪式。
土地不仅给我们粮食,还给我们最终的住所和传承的渠道,当我们走在山路上,过往的生命之上必定是新的生命,而与我们隐秘联系的是正是这些深藏在民间的传统文化,它维系了多民族之间的友情,音乐的仪式感,也是多民族团结友爱的连心桥。
我在双柏县的夜晚已经领略了当地市民和外地客人在县城广场,和着清脆悦耳的四弦、三弦慢步起舞、拍手跌脚的自在祥和。
歌声和舞蹈是能够化解仇恨的,少数民族更是懂得人间的苦难是需要歌声和舞蹈来融洽。日子过得太仓促了,没有必要将大把的日子飞快地从未来拽到今天,快乐都来不及就统统扔给历史,似乎不是他们的活法。看着他们欢乐的场面,想象他们用几百年上千年,拿着日常生活,一代一代人,像咀嚼一根甘蔗一样甜蜜,他们比大城市人更懂得日常生活的价值。
一早,我们从双柏县城出发去大麦地找四弦王子李富强。
四弦舞是彝族阿车支系的又一个舞种。它主要在双柏的少数民族聚居乡安龙堡和大麦地两个乡镇的一些村寨流行。拥有省级民间艺人、高级舞蹈师头衔及“四弦王子”美称的李富祥就是安龙堡人,他一生孜孜以求的是让四弦舞在彝山永远传留。
听介绍说,李富强教跳四弦舞从不要一分报酬,跟他学的人,有五六岁孩童,也有六七十岁的老者。四弦舞曲可跳又可唱,它既是乐曲又是舞曲,节奏紧凑,曲风优美,富于变化,四弦舞以弹弦者为领舞。其余舞者围成圆圈拍手跟跳,舞蹈变化主要在脚上,舞蹈者可多可少,十分灵活。随着双柏虎文化节的连续在县城妥甸举办,以彝族四弦舞、三弦舞为代表的一些民族笙舞也逐渐在县城妥甸镇普及开来。
大麦地镇距双柏县城70公里,盘山路蜿蜒曲折,由高处走往低处,明显感觉到了两个气候的变化。大麦地属典型的热带河谷气候,日照充足,全年无霜,年平均气温28℃左右,在寒冷的冬季大麦地镇依然可以享受到温暖的阳光。
大麦地镇居住着彝族、白族、汉族等9个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民族底蕴深厚、民俗元素丰富,镇内的小豹子笙、老虎笙、《四弦》等民族歌舞在村村寨寨广为流传。
如今的四弦舞已是大麦地的民族风韵,在元旦期间,大麦地镇都组织原生态笙舞表演、陀螺比赛、新年文艺演出、篝火晚会等节目,一场场精美的民族文化盛宴,让外来者感受彝家的文化风采。
小小四弦一块柴,哥从山里背回来,
弦子弹在花场上,一个一声唱起来。
小小四弦一块柴,劈陡石岩砍下来。
用材用的木瓜树,酸的弹出甜的来。
小小四弦四音阶,四股弦弹四音乖,
不知妹要那个音?抛过山歌对弦来。
小小四弦一块柴,花树上把四弦挂,
曲子弹得青山应,青山已为妹抒怀。
小小四弦一块柴,甜词好句连曲来。
衣裳挪烂三五件,生死不丢这块柴。
歌由心生,听起来活泼明媚,由不得要起身跳舞,开怀大笑。
双柏彝族主要分为阿车、倮倮、罗婺、车苏、山苏等五个文系,他们各有语言,但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共同的心理、习俗和彝文。
而人数较多的纳苏(阿车)车苏,山苏都基本上集中于安龙堡和大麦地的石碑山下,绿汁江畔。这两个乡的彝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些地区,由于山大,交通闭塞,因此受外地文化的影响不太大,民族文化和民歌还保留着有较古老的传统原形。
传统佳节,起房盖屋讨亲嫁女,男女老幼都要聚在一起,跳起轻松愉快,优美的《四弦舞》,跳热烈奔放的《花鼓舞》,唱婉转抒情的《阿噻调》《阿力则》等山歌小调。
四弦王子李富强住在安龙堡迷此母村,今年86岁了。传说他年轻时能边弹边唱,在30秒内跳3种步法。见到他时,他不多说话,拿起心爱的系了红花的四弦琴站起来就跳,灵活的舞步依旧在30秒内可跳三种步法。
20世纪50年代,李富强就弹着他的四弦琴,把四弦舞从山旮旯跳到了北京。如今,86岁高龄的他只要弹起四弦琴,就不会停下依然矫健潇洒的舞步。
“你们看着时间,30秒内我可以连续跳3个曲的跳法。”
在自家的院子里在大儿子眼睛的呵护下,他边弹边跳,“抬脚、踮脚、别脚”,他边跳边讲解着,跳完了还不忘问,“怎么样,是不是没超过30秒哇?”
李富强七八岁时就开始跟着父亲跳四弦舞,他天资聪颖,不但很快把原有的舞调(步)学得娴熟,还自己创新了很多新调(步)。年轻时,他被当地人称作四弦王子。1951年,他参加建设昆洛公路时,当上了文艺小组长,教大家跳四弦舞、五弦舞,随后在全国公路系统的比赛中,他的四弦舞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在最后的决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1956年,这位从大山深处来的四弦王子,来到了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如今,60年过去了,他讲起当年的北京经历仍是津津乐道:
“我给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表演了四弦舞……后来毛主席接见我们时,我们激动地使劲拍手……”
现在李富强已是桃李遍地,双柏、新平、易门等地不断有人把他请到家里教授四弦舞。他的学生是多民族组合,没有一个民族不热爱音乐,或者说不热爱音乐的民族是最愚笨的民族。
李富强喊来了自己的小儿子,子女们只有小儿子继承了他的手艺。小儿子拿着自己的四弦琴弹拨时,李富强突然叫他停下来,他认为儿子弹错了音,主要是常为广场舞伴乐坏了节奏。他坚持叫小儿子弹对刚才的那个少了半音的曲子,他说:“艺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之后他给我们唱了一首情歌:
心肝妹,心肝妹,
心肝阿妹,噻罗噻。
大红的四弦为情人,
小阿妹你转过来,
初一回头初一来,
十五回头十五来。
简单的歌词和弦乐中饱含着深情的等待。
每年三月的虎乡双柏,弥漫着喜庆的气氛。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村村上演,阿乖佬、四句长腔、阿噻调山山传情;三弦舞、四弦舞、花鼓舞翩翩生姿,每位表演者都是民间艺术家,他们原汁原味的歌舞累积着世代相传的文化习俗,祖先的印迹体现在他们身上。
多民族欢聚在一起,歌声是爱的纽带,民族之间的互相通婚,有汉族小伙子来彝族家庭落户,也有彝族女儿嫁给汉族家庭,多少年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共同的和谐,尤其是三弦、四弦一响,已经分不清他们都是哪个民族了,欢快的脚步,缤纷的身姿,手拉手,由左脚开始,跳啊,唱啊,幸福就在当下,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只要有歌声响起。
和着李富强的四弦琴,他身旁一位穿着漂亮彝族服饰的妇女放歌唱道,她是李富强的徒弟方会香。她的“阿噻调”张口即来,虽然都是用彝语演唱,需要经过翻译,周边人才知其中意思,但清亮悠扬的歌声,自然流露的情感,让听着即使不懂歌词也会醉在歌意中。
方会香是李富强的徒弟,双柏县大麦地乡人,自小在马樱花盛开的石碑山下长大,她的歌声就如山中的小鸟般婉转。
双柏的民歌调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主要有阿噻调、四弦调、阿乖老、啊力则、阿唢喳、仁意调、山歌小调等7个歌种,每一种歌种有不同的唱腔和唱调,单四弦调的曲调就有80调之多,而方会香能演唱其中的5个调,赢得了歌王的美誉。
每次演唱,歌词都是方会香自己应景即兴创作的,“每次要唱的时候,歌词就自然而然地从脑子里冒出来了。”当问到她喜欢在什么时候唱歌,她笑得很开心:想唱就唱。干活的时候唱,姐妹们聚在一起时也唱,高兴时唱,节庆时唱……”说着,李富强的四弦琴响起,方会香不及再答,又应声唱和起来。
五、毕摩,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一
彝族文學在历史上曾经盛行,出现了大量的“毕摩”“朵西”等(彝族知识分子),他们的存在让大量的古彝书史诗得以保存下来。流传在双拍大麦地的《查姆》是一部彝族的流传在民间人民口头上的唱天地、日月、人类、种子、风雨、树等万物起源的长篇叙事史诗,主要用当地民歌“阿噻调”和一些小调演唱。
民族民间文学的繁荣,使民歌不断得到发展,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彝族阿车支系,自称为“纳苏婆”,聚居在安龙堡、大麦地两个乡,人口有一万六千多人,本族语言属滇南彝语方言群的纳苏语,与易门、峨山等地相通,居住在绿汁江畔,石碑山麓。阿车族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有彝族共有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比其他族别先进,有完整的语言,文字,有大量古彝书,有完整的历史、文字、天文、医学等文化。
彝族信奉原始宗教,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是彝族宗教信仰的核心。
彝族先民认为,人死有三个灵魂,一个灵魂赴阴曹地府,一个灵魂回归祖先发祥地,一个灵魂守坟头,保佑子孙后代。
彝文典籍《指路经》是彝族举行丧葬祭祀活动必须念诵的重要经卷,念诵《指路经》的目的是,给赴阴曹地府的灵魂引路和回归祖先发祥地的灵魂指示回归路径。
《指路经》中涉及彝族先民繁衍生息和迁徙名山大川、江河湖泊、城镇村庄等古代彝语地名,是考证阿普笃慕及其部族繁衍生息活动地域的重要典籍资料。关于阿普笃慕及部族繁衍生息活动地域,根据对云南省罗平、宣威、峨山、禄劝、武定、双柏等六县彝族《指路经》所指示路径的综合分析研究,彝族人文祖先阿普笃慕及部族最早繁衍生息活动在以滇池为中心的周围地域。
一个民族产生,必然有与之并行的文化形态。毕摩和虎节,不仅成为彝族自身的灵魂与精神支柱,而且对中华文明乃至亚洲文明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毕摩,也被彝族人称为智者,能司通神鬼,掌管神权,不仅为族人主持祭祀,编造典籍,医治疾病,还传播文化,在彝族人的生育、婚丧、疾病、节日、出猎、播种等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彝族人的节日中“毕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彝族民间流传着大量的神话和传说,好多故事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以磅礴的气势,生动的形象,朴素的语言,反映了彝族人日常劳作中的一些背景。
走在大麦地,如同走进了一片美丽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彝人世界,可以感受浸淫在毕摩文化里的乡愁。
毕摩作为彝族社会特殊的阶层,是彝族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承人,他们发明创造了彝族语言、文字、文化,记录了彝族产生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毕摩是彝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毕摩文化也是世界民族宗教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国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是由彝族社会中特殊的神职群体,毕摩们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以经书和仪式为载体,以鬼神信仰与巫术祭仪为核心,同时涉及和包容了彝族的哲学思想,社会历史,教育伦理,天文历法,文学艺术,风俗礼制,医药卫生等丰富内容的一种保存完整的活态原始宗教文化。
有彝族人民居住的地方就有毕摩的作毕活动。
我在大麦地拜访的第一个毕摩是一个叫很本楷的小山村里,年轻的毕摩罗永先,从小跟着大爹学习毕摩,仅小学毕业。他住在离村庄很远的一个小山凹里,日常生活十分简陋,就为了远离热闹,他想安静地想一些他不明白的事,如同佛教的修行。
他告诉我,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合起来,就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
斗转星移,岁月瞬逝,不少历史已为尘封,某些历史却犹如拨云见日,渐渐明朗起来,彝族的历史就是这样。
这时候,他的电话响了。接完电话他说,有人死了,叫他明天去做法事。送灵仪式,有时候是多个毕摩一同作祭,他说,那才有意思。
毕摩的职责是为人祛病消灾,不在乎获取经济利益多少,更不会主动索取报酬。尽管作毕可能只有一只鸡、一张羊皮、一个羊头的报酬,但他不能拒绝主人的邀约。
罗永先的儿子在外打工,不喜欢学毕,现在学毕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
我问他:“书本知识学多了会不会和毕摩思想发生冲突?”
他说:“一定的。书读多了一定区别于传统毕摩,不可能像我一样去作毕。”至于毕摩传承,他茫然望着远方很是无奈。
罗永先穿好他的毕摩服装,戴上雄鹰帽子,一下子人就显得神秘了。他告诉我,送灵是最隆重、最复杂、规格最高的毕摩仪式。彝谚说:“汉人有钱买田土,彝人有钱做尼姆(即送灵仪式)。”
当地的彝族老百姓也说:“天下有两件最大的事:一件是国家的人大常委选举,一件是送祖灵。”
这些都体现了送灵在彝族人生命中的重要地位。在彝族的传统意识中,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以另一种形式的继续,送灵正是将亡灵送归祖地的仪式。如果不送祖灵,“阿妈的灵魂不能附在灵竹上,还在高山深箐中游荡,找不到归祖的路。”
我问他,“可看见过死者的灵魂?”
他说:“看见过。灵魂是一团气,白森森的。灵魂不会拐弯。遇树入树,遇山入山。”
送灵仪式多在冬天举行,因为一年的劳作之后,有足够的时间和财力。
他取出大爹留给他的彝书经文让我看,如同彩色的画作,有些像岩画,即便不懂彝文也能看出大体意思。
有一本是彝族十月太阳历法。现在我们通用的历法(公历)是在400年前确定的,而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先民在5000年前创立的科学历法。它根据太阳系天体运动的周期规律,准确计算和换算出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日是365.25天。它以观测太阳定冬夏,以观测北斗星座的斗柄指向定寒暑,将全年分为五季十个月,每月36天,每两个月为一季,合计360天,余下的5天为过年日。
彝族十月太阳历与中国儒、道、阴阳学说之间深厚的渊源关系凸显出的神秘感,使人着迷。
一种文化,一种哲学,一个学科,彝族同胞与汉族一样崇拜伏羲,彝族同胞远无焚书坑儒之乱,近无科玄之争,他们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自己的文化。源头的彝族文化中,应该有异常珍贵的文化基因。要想解开汉族文化之谜,无论如何也不能忽略彝族文化。
灰暗的屋子里一缕光线照在罗永先的脸上,往事移到面前来,说起从前,遗失了许多经文,那里记录着彝族人的古代文明。
或许是光线的幻觉,或许是黑暗的幻觉,他常在夜幕降临的夜晚和心灵对话,与肉体交谈,他说他不想用迷信来解释一切,人不能遇到世上最美的善良不懂回报。
无论什么民族,一旦你善良,陌生人也是最好的朋友。
告别罗永先出来,一路上我在想,今天,当人们以科学的眼光,來重新审视这种古老的历法时,它与中国儒、道、阴阳学说之间深厚的渊源关系凸显出的神秘感,仍然使人着迷,至今也仍有许多“密码”有待后人破译和研究。但我们不得不惊叹,在古代彝族社会中,没有专门从事天文研究的人员,也没有任何观测的仪器,仅凭一双肉眼长期、反复地观测,就能有如此精确的历法,是多么不简单!
千万年前,在茫茫的夜空下,在满天星辉的映照下,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在什么样的一片山峦中,发现了宇宙的奥秘?1983年前后,考古工作者在贵州、云南、四川等多个彝族地区先后发现了众多大小不等、规模不一的土堆、石堆。从外形和结构来看,大致分为圆环状、单圆台状和三圆台堆垒金字塔状三种。经过实地考证,确定为彝族墓葬群。这些考古发现一经报道,就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外形如同金字塔,这些墓葬被国内外专家称为“东方金字塔”。
这些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墓葬群,分布在彝族居住区的山梁间、坝子中,多的上百座,少的一两座。虽然这些独特的墓葬方式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但可以肯定的是,“东方金字塔”的修建,与彝族地区的火葬习俗有关。
目前发现的“向天坟”中,三圆台堆垒金字塔状的“向天坟”,规模最大,由大、中、小三个圆台堆垒而成。第三台顶用石头砌成凹口朝向天。这些彝族先民的墓葬无一例外地在墓葬顶端砌成凹口用来摆放装有骨灰的陶罐,并将凹口都朝向天空,这又是为了什么呢?彝族先民对天的崇拜,使得他们在死后仍将骨灰葬于朝向天空的向天坟中,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一个民族对茫茫宇宙的这种不停追问令人叹服。
二
我们沿着省道晋云线盘山路前行,走入白竹山风景区,约一小时后,看见在最后的山峰下面有一片山间缓丘形成的坝子,彝族村寨子法脿镇出现在眼前。
法脿镇辖法脿、雨龙、石头、烂泥、双坝、者柯哨、麦地、红栗、六街、铺司、折苴、古木、法甸13个村民委员会,185个自然村,235个村民小组,环状分布于州级自然保护区白竹山。全镇共有农户6211户24846人,其中农业人口23934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6.3%,非农业人口1082人,女性11739人,占总人口的47.2%居住着汉、彝、哈尼、回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3916人,占56%。境内最高海拔2554米,最低海拔900米,森林覆盖率58.7%。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法脿海拔2050米,距县城53公里,是一个发展中的小集镇,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民族和睦,可谓“笙歌拌茶香,盛世农家乐”,素有“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彝族虎文化活化石——老虎笙。双柏县法脿镇麦地村委会小麦地冲一带的彝族,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过虎节,彝语称为“罗麻”。全村成年男人于村后祭拜土主后,经巫师占卜从村中挑选出的优秀男性青年中择出8人。8人披上画有老虎斑纹的披毡,脸、脚、手绘上虎纹,装扮为虎,在黑虎(虎头)率领下跳各种模拟生产、生活、繁衍等动作的舞蹈,到全村为各家各户驱鬼除祟,彝族语称为“罗麻乃轰”。
居住在双柏县小麦地冲一带的彝族属罗罗濮支系,自称“阿罗”。据说阿罗人的祖先居住在深山密林中,常被豺豹蟒蛇惊扰,阿罗人防不胜防。后来阿罗人把猎到的虎皮剥下,套在身上跳起“虎舞”,以守卫寨子,并表示阿罗人都像虎一样勇猛,不惧怕邪恶,由于阿罗人得到“动物之王”的守护,寨子安宁了,庄稼有了好收成,牛羊也平安了,寨子中出现一片吉祥景象。从此他们就把跳虎作为节日固定下来,并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法脿镇人民政府决定,将每年农历正月初十定为本镇民族节日——虎笙节。
虎笙节,是双柏县法脿镇小麦地冲彝族“倮倮”支系一年一度的“虎节”,又稱“老虎笙”。
彝族崇拜虎,以虎为图腾,自古有虎的民族、虎的后代的说法。老虎笙舞蹈形式,仪式由接虎神、跳虎舞、虎驱鬼扫邪和送虎四部分组成;其舞蹈形式有表现老虎生活习性的12套虎舞和表现生产劳动的一系列舞蹈。
彝族为祈求丰年,村寨平安,祭祀天地、祖先、亡灵而舞。祭祀舞还有体现彝族生产生活习俗和寄托美好心愿的“十二兽舞”“羊皮鼓舞”“老虎笙”等。
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是双柏县法脿镇小麦地冲彝族一年一度的“虎节”,又称“老虎笙”,其舞蹈形式有表现老虎生活习性的12套虎舞和表现生产劳动的一系列舞姿。
彝人以为世间的万物,都是虎死了以后化成的。虎头化天头,虎尾化地尾,虎皮化地皮,虎血化奔腾的江河湖海,左眼化太阳,右眼化月亮,硬毛化森林,软毛化青草,肌肉化肥沃的土地,骨头化连绵起伏的山梁。虎神是万物之神,是彝人共同的祖先。
“虎节”就是接虎祖的魂回来和彝族人一起过年。
音乐舞蹈被包裹在浓郁的宗教色彩中,成为人们研究艺术与宗教的“活化石”。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山里的马樱花开得火红时,绿汁镇白沙坡一带的彝族群众都要欢度一个奇特的节日——虎神节,当地群众称为“罗麻”。
我们走入法脿雨乡村委会李方村,因李方村有一位叫张成兴的毕摩。
传统的青瓦绿瓦的安居房有序排列,家家户户古色古香的木质窗栏,门前的花红草绿,屋檐下高挂起的红灯笼,给人一种身在景中走,似在画中游的感觉。
李方村李大妈感慨地说:“五年前我们这里的路是泥巴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现今铺成石板路,政府把每家每户的房子修得很漂亮。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我们感到很幸福。”
从杂乱无章的旧村庄,到错落有致的新村庄;从尘土飞扬的泥石路,到宽阔平坦的大马路。陪同我的双柏民宗局长马开宝说:过去这里水、路不通,大家过着肩背马驮的日子。而眼前的这些变化,都是在近几年发生的。党和政府时刻关注着我们,实施了很多好政策,如精准扶贫、医疗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等。
张成兴的院子让我惊艳,花草鱼鸟,奇石古木,觉得乡间的女主人真是品位不俗。
客厅的墙上挂着张成兴的祭祀服装:披风式的黑色察尔瓦,神扇,鹰头黑色神笠,显得神秘威严,颇引人注目。
张成兴说,每到节日首先是以毕摩打卦开始的。整个仪式首先要在村子里选出8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作为8只虎,外加两个人扮“山神”、两人扮“猫”、4人扮“朵基”(鬼魂)组成跳虎的队伍,从正月初八一直跳到正月十五,在一系列祭祀活动中不断重复老虎开门、老虎出山、老虎找伴、老虎找食、老虎搓脚、老虎勾脚、老虎穿花、老虎摆尾等反映彝族原始先民生产生活,繁殖后代的一系列舞蹈。
从完整地保留在双柏县法脿镇小麦地冲村、大庄镇木久郎村的原始“虎舞”来看,那里的彝族罗婺支系崇虎,视老虎为至尊,并不仅仅是因为虎具有王者风范。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也没有地,公虎生下天,母虎生下地,天和地成亲生下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还生下了人仙鬼怪,公虎生下来的是圆的,母虎生下来的是方的,天和地无手又无脚,万事万物都不会动。于是公虎推着天公转,母虎推着地母转……人什么也不会,虎教会了人打猎、教会了人生儿育女,教会了人生产生活,虎和人成了一家,彝族人自认为自己是虎人。
在彝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中,这种图腾崇拜极为普遍,有牛、蛇、獐、梨木、葫芦、马樱花、青松、石头等,其图腾现象十分丰富。事实上,“图腾”一词最早并不是“国货”,它原系印第安人的方言,为“他的亲族”之意,在我国众多彝族支系中,他们的原始先人都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物类(动植物或非生物)有着亲族关系,并且都有自己的图腾物作标志,并世代相传。这种原始人类对自然界物类的超自然观念,大都产生于人类征服自然的狩猎和采集等生产劳动之中。
人和其他动物都是一样的,甚至把某种物类看成是自己的祖先,这样就产生了崇拜。
阳光拉长了我们的影子。张成兴在阳光下给我们念了一段经文,抑扬顿挫,苍凉有韵,音乐般动听,让我想起著名的“山鹰”“彝人制造”等乐队。这些彝人组合,有的成员就出生于毕摩世家,他们的音乐才华一定和环境的熏陶有关。
我们想看他的祭天仪式,张成兴穿好祭祀服装站在院子里,他口念:“法笠黑压压,法扇摇晃晃,签筒如林立,神铃似雷震”。相传在原始母系氏族时期,毕摩因不置金银水鼓,不佩杉签筒,不持樱神扇,不戴神笠,不摇神铜铃,不念神传经,因而驱鬼鬼不走,遣敌敌不散,祈福福不至,治病病不愈,直到维勒邛部时代,邛部才用了种种法具,毕摩的法力于是才大增,祛病驱鬼招魂纳福得心应手无所不至。
毕摩所用的各种法具,在各种仪式中有各自的特殊功能和用途。
张成兴一边颂唱一边舞蹈,突然他手里两块打卦的鸡骨迅疾扔在了地上,那上面刻着八卦图。他看了图像说:你们的出行很平安。
从张成兴毕摩口授心传的家支谱系来推算,已经有四代了。
毕摩家族没有通常形式的宗教信仰,南诏国时,佛教曾经由“蜀身毒道”传入彝区,在与美姑相邻的昭觉留下神秘的博什瓦黑岩画,但彝族并不接受,将岩画之地视为鬼魂出没的不祥山谷,并打鸡、狗来祭献给它们以祈求平安;新中国成立前曾有西方传教士来昭觉传教,他们在中国很多地方播下了基督教或天主教的种子,但在昭觉却遭到彝族驱逐,福音始终未能在此萦绕。
“文革”中毕摩文化被视为封建迷信,经书被毁、作毕被禁。直到80年代末期,毕摩文化才被确认为彝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此前,彝族人私下悄悄作毕,现在,虽然部分珍贵经书失传,但毕摩文化却因此得以延续。
张成兴说:我们十分感谢习主席。
翻阅彝族经文,和我现场所见画面一脉相承,仪式依然散发着古老纯正的气息。彝族毕摩世代家传,传男不传女,对老年毕摩来说,作毕、传承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断代,那罪过不亚于汉族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张成兴是彝族人,没有儿子,女儿招婿汉族小伙子,也是多民族家庭,汉族的小伙子不可能成为毕摩,他十分担心没有传人。
彝族人崇拜飞鹰,张成兴有一双飞鹰般锐利的眼睛以及鹰钩般的鼻子,是远近闻名的大毕摩。
讲到虎节祭祀舞蹈,从资料上知道,这些舞蹈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耕田种地、薅秧打谷、上山狩猎的动作。跳完古朴的舞蹈以后,“老虎”们逐家逐户除鬼驱祟。每到一家,“老虎”们一边念着“金银财宝要进来,伤风感冒要出去,”等祝福性的话语,一边舞蹈,每家则拿出猪肉、红糖、香用作酬谢。
而到正月十五的晚上,全村男女老少一齐参与,从月亮出来一直跳到午夜,把“老虎”送出村外,然后一起在村外煮饭吃,共同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专家们认为,“老虎笙”是彝族先民虎图腾崇拜的遗迹,也是傩戏的一个重要源头。
毕摩是彝族社会中智慧的集大成者,他们的职能也是丰富多彩、各种各样,按照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主持祭祀:在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彝族文化发展史中,毕摩的祭祀主要以家支和宗族为单位来进行。祭祀的对象包括图腾物、神圣自然物和各种神灵。毕摩所做祭祀仪式可分为送灵、作祭、节期、祭祀、喊魂、送魂等。
除灾祛祸:鬼神信仰直接产生了各种以除灾祛祸为目的的仪式。凡彝族人遇到疫病或灾祸时,如:时运不顺、疾病缠身、庄稼欠收、妻儿死亡、牲畜瘟疫、身体欠佳等,往往认为这是神灵不佑、鬼怪邪魔作祟,因此必先请毕摩算经占卜后并行各种禳袚仪式。
治病疗疾:在没有专门的医疗人员的彝族社会,毕摩不仅是宗教仪式的主持者,也是天然的医生。由于巫化的因素,毕摩的药方更多用在为祖先的亡灵献药治病。在现实的仪式中,毕摩的蒸疗、针刺、沸油洗身以及熏疗术、敷疗、吹伤口、喷酒等,都是以专门治疗疫病为目的的,只不过彝族把疾病归因为神灵不佑的观念,决定了其治疗方式充满浓浓的巫术色彩。
主持盟誓:历史上,彝族民间盛行盟誓之术,且重要的事项须由毕摩主持。彝族盟誓是在毕摩主持下,当事的双方或多方订立誓约的一种巫术形式。彝族生活中无论是分宗联姻、联合对敌、宗族合盟,还是个人间的重大事项,都必须由双方或多方订立誓约,以结同心。盟誓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盟誓,另一种是人与祖先神灵之间的盟誓。
传播知识:从形式上看,毕摩传播其文化主要通过其仪式,而这种仪式通常主要表现为与鬼怪神灵沟通。然而,就毕摩文化丰富的内涵来看,卻包罗万象,涵盖着彝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正所谓,毕摩的知识无数计。
六、携起手,小康社会一起奔
“咪依鲁”盛开的彝村
七月,楚雄深处,阳光似繁花。在南华有个小村落,叫咪依鲁,安详于阳光的俯瞰下。
位于楚雄州南华县城以北10公里处的龙川镇岔河村,地处南华与姚安、牟定三县交界处,隶属南华县龙川镇岔河村委会,全长6.5千米,涉及马鞍山、新房子、三家、大岔河、小岔河、新村6个村民小组。
沿南永公路前往,贯穿整个风情谷的交通极为方便,路况良好,全是二级公路,从昆明驱车前往只有不到三个小时的路程。风情谷,首先投入眼帘的是那别致的彝家山寨,墙壁上画着许多彝族同胞日常生活中载歌载舞的图画。
整个山寨,房屋建的结构几乎相同,每家墙上都写有一个“福”字。不同的人家所写的“福”风格与写法不一样,这让我明白了中国的“福”文化多姿多彩,朴实的人们对平安的祈求,也看得出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进彝家小院,花香馥郁,勤劳的彝族同胞把院子收拾得整整齐齐,地上一年四季铺着绿绿的松针,就像是一块大大的绿地毯。每当客人来到时,山寨的人们就请客人在松针上坐着休息,然后把香喷喷的烤羊肉串和美味佳肴还有独特的山茅野菜摆在松针上,让客人吃得开心。
关于南华风情谷,还有一些值得提的话题:1990年4月,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横山广子到云南寻根,发现民族风情保存完好的岔河彝村,之后先后有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瑞典、丹麦、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游客多次慕名前来旅游观光、交流文化。
电影《通天长老》《大峡谷》摄制组来这里拍过片段,留下了许多岔河风光;香港凤凰电视台在这里摄制《新娘出嫁》的全部场面;中央电视台在这里摄制《火的民族》;日本东京电视台到这里作“稻田文代”现场直播。
走在街道上,会发现高天上的云散在天边,瓦蓝的日影下,风把门吹开,花开在深谷,水车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空气里隐约的花香和干净的风,足够行走的人快乐。
温暖的季节里,围着屋边的树上都覆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那些厚重的青草味道,穿过浪花潋滟的河水扑鼻而来,褚石色的土坯房,房前屋后七彩的花朵,撒欢的小狗,和被风吹得长发微扬的彝族女孩。
咪依鲁,多少七情六欲都会在这样缓慢的时空中被一缕缕抽丝剥茧而去。
书上说风生云动,或许,就是这样的天空。
在彝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掘中,比之太阳历、毕摩、梅葛,南华县对“咪依鲁”文化的开发也格外成功。相传是位聪明美丽的彝族姑娘,为使众姐妹免遭恶霸凌辱,假意身许,在婚礼上与恶霸共饮放有的毒酒,牺牲自己,为民除害。从此,每年开花之时,彝族都要举行盛大的插花节,来纪念美丽善良的咪依鲁——如今,“咪依鲁”已成为楚雄彝族精神文化的一种象征。
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陶渊明的诗句“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路过彝人客栈,老板娘罗存芬开始为当天的订餐忙活。“以前我在县城收菌子,累死累活一年也就苦几万块钱。”对比生活的巨变,这位干练的彝家妇女感叹连连,“现在我经营农家乐,每年收入能有二三十万。这里在公路沿线位置好,往来游客多,忙的时候一天会有20多桌,毛收入基本不会低于五六千元。”
罗存芬的农家乐只是当地众多彝家客栈中的一员。
依托守着南永公路紧邻姚安、牟定两县交通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厚的民族风情文化资源,南华县近年来倾力打造“风情谷”,加大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特色浓郁的乡村旅游,将其建成为3A级旅游景区,有效带动了当地彝族群众增收致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其他地方开展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为充分发挥创建活动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楚雄州还结合“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宗教场所、进军营的“七进”活动,创新载体,健全机制,突出关键,营造氛围,不断汇聚民族团结和谐正能量,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形成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由走进六苴镇,硬化的通村路犹如一根根银丝带,穿过满山的花椒树和核桃林,一路通向彝乡的村村寨寨。
路好地流金,路通财源来。
“现在,收购百合、魔芋和猪牛羊的老板都是直接就把车开到农户的家门口和田边上。”看着家乡道路交通的巨变,六苴镇簸箕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唐红珍的脸上写满幸福,“自从有了通村公路,村里各族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是越来越高,大家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越来越好。这通村路,就是老百姓的‘致富路和‘幸福路。”
楚雄州近年来加快推进、深入实施一系列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专项规划,充分利用自身区位、资源、生态、人文、产业、战略等优势,坚持以打好“五网”建设、精准脱贫、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四大攻坚战”为支撑,认真落实各项发展措施,持续强化政策和资金供给,以精准务实的“组合拳”,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工作。
从2011年起,州级民族机动金在上年基础上按10%的增幅安排,各县市均同步设立民族机动金并逐渐增加。“十二五”期间,全州累计依法单列民族机动金9557.8万元,向上争取民族专项资金1.4亿元。
这些“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全部用于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经济、促进民族教育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事业,为示范州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夜幕降临,元谋县黄瓜园镇龙山村委会河西村老年协会文艺队又在新建的“小舞台”上准时开演,村里的老少爷们如约而至,尽情地唱着、跳着、笑着。“现在,我们个个都是‘白天泥腿子,晚上金嗓子。”
一位一头大汗的彝族老汉兴奋地说。
为给群众的幸福生活“加码”,元谋县近年來以各种舞台场所为阵地,积极开展花灯小戏、左脚舞、广场舞等文艺活动。“小舞台”工程实施后,当地天天有文化活动、周周有电影放映、月月有文艺演出,全县已有社区、乡村舞蹈队和文艺队200多支,每年举办的农村文艺展演达1000多场次,让群众每时每刻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
“民生优先、成果共享”“补短板惠民生”。
为了帮助彝族村民增收致富,南华县政府在岔河村开发了风情谷旅游项目。彝族小伙张天保和妻子周开菊在这一项目带动下开了一家“年猪饭”农家乐,目前,他家的农家乐经营面积达到了1000余平方米,年营业收入近300万元,除了自己富起来,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
张天保说,“‘年猪饭生意一直很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在风情谷旅游项目带动下,乡村旅游发展得很快,来来往往的游客为自家的农家乐赢得了不少生意;自家经营的都是上好的生态菜和土猪肉,其他民族同胞喜欢吃,吃了都说好,客人宣传带动更多的民族前来。”
我说:“是不是客人觉得实在、实惠、味美才愿意付费宣传你的‘年猪饭?”
张天保搓着一双手看着进门慕名而来的食客说:“就是。”
按照楚雄州2013年的阶段性规划,到2018年,全州已经建成了5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5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150个民族团结示范村和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随着首批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的建成,还将带动更多山区、民族地区的多民族同胞就近产业和就业。
抓点带面、梯次推进的工作机制,楚雄州逐步形成了“百花齐放、各绽异彩”的示范创建格局。
这是一个沧桑感十足的地方,每道吱吱呀呀的木门,一开一合中都有着百年千年的过往,抚摸它们,仿佛可以触到岁月后那些凋谢的风景和年轮。还有那些踏得发亮的石板路,不知就这么轻易抒写了多少人的悲欢离合。如今,它在我的脚下,却像古老到无声。在,这样的日子,心脉恒定,仿佛可以和时光一起衰老。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姚安县将“七进”作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全力抓好1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0个传统村落、9个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50个民族特色(民族团结示范)村寨、20个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14个生态文化乡村、75户农家乐的示范建设。全县共有276家单位参与到创建中,其中重点打造了68个县级、44个州级“七进”示范点,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创建工作格局,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覆盖。
的每个拐弯深处,总是看得到背着背篓的彝族女人,她们的脸颊上挂着高原红,见到任何人都会送过来一个微笑,她们的笑容让人觉得亲切,如同回到故乡。
想来把太阳的温暖藏进身体里的人,把月亮的容颜挂在脸上的人,是不是一种过日子的活力?彝族小孩看见陌生人,露出干凈整洁的牙齿一笑,黑红小脸蛋上面,是清澈至纯净的眼睛。
这里的人家,仍然秉承着自然而缓慢的生活,也秉承着淳朴的待人接物方式,对太阳的升和落的生活安然地享受。这样一种笃定自如的气度,只有才能寻找得到。
根根相望敬如宾,连起长龙连起心。
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
这个沿着170万年“元谋人”足迹而来,被中国人类历史写入教科书首页的“东方人类故乡”,在如火如荼的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经历着怎样的一种嬗变?
在紫溪山脚下,一栋栋崭新明亮的彝族民居,将紫溪彝村装点得格外靓丽。
在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彝村”的村子里,彝族姑娘张志华已在打理着房前屋后。然而,相比20年前她家所在的老村子和老房子,这里的一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政策好,对我们扶持有力。”紫溪彝村村民杨应有道出家庭和山村发生喜人变化的切身感受。童年时,一家5口人挤在茅草房里,“头顶云雾脚踩霜,荞麦粑粑萝卜汤。”近几年来,通过国家补助、整村搬迁,全村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田园清洁化,幢幢白色的砖瓦房掩映在苍翠果林里,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画中。
村民张志华说,1994年,她家和全村80余户人家因支持西静河水库建设,他们在不舍中从楚雄市吕合镇西静河村搬迁到了楚雄市紫溪镇紫溪彝村。
“刚搬来时,每天起早摸黑往返几十里路回老家种地。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不但建起了新房,还开起了农家乐,生意也很好,今年火把节期间,我家宰了15只羊,一天的收入就有1万多元。”
有人指着张志华说,他现在发财了。
张志华有点羞涩地承认。2013年,因建新房,家里欠下了22万元的债务,现在不仅还清欠账还开始赚钱了。
“20年前的搬迁、紫溪村后来的变化和发展,都很不容易。因为我们占用了紫溪镇宋村汉族同胞的大量山林和土地,要不是宋村村民的接纳和包容,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生活条件。”
紫溪彝村的发展、规模,在全省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性。这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在搬迁中,宋村村民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中“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目前,紫溪彝村的彝族同胞与宋村的汉族同胞山水相连,和谐相处。紫溪彝村还因此获得了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
“紫溪彝村是楚雄州2013年规划到‘2016年建成150个民族团结示范村中的一个典型,也可以说是楚雄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的一个折射。”
山区、半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的楚雄州,居住着汉、彝、傈僳、苗等26个民族,彝族人口达75.5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28.6%。结合民族、贫困、山区三位一体的州情,楚雄制定了打造“一极一桥一品二区三基地”的基本目标定位。
楚雄的“一极”,就是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增长极;“一桥”就是连接长江经济带与孟中缅经济走廊开放合作的桥梁;“一品”是指国际化、高端化的文化旅游品牌;“二区”就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三基地”是指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冶金产业基地、绿色产业基地。
彝人古镇居住有17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有3500户,1200余户商家经营有各种彝族特色服饰、餐饮、民族工艺品等,已经成为楚雄州旅游产业中一张靓丽的名片。彝人古镇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振杰介绍,古镇还吸纳了19000余人就地就业,拓宽了群众的就业渠道。
走进姚安县草海彝村,彝族风情浓郁的寨门扑面而来,村内树绿花红、道路干净、房屋漂亮。“我们各个民族不分彼此,都是一家人。”村委会干部杨正书介绍说,全村491户2014人,彝、汉、苗、壮、白、土家、哈尼、傣、傈僳等9个民族44个姓氏长期融洽相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多年来保持“零上访”。
走进楚雄市栗子园小区,深感“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牢牢扎根在各族群众心里。
“根根相望敬如宾,连起长龙连起心。”
今年70多岁的藏族居民付正有深有体会,小区有居民1726户、7308人,包括彝、回、藏等10个民族,多年来,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小区居委会介绍,小区有“调解”制度,凡是涉及民族的事,无论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的分歧,都要通过调解员解决。
民族团结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营的“七进”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
就目前而言,南华风情谷、永仁方山诸葛营村、楚雄市马家村、双柏李方村等8个村庄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楚雄市紫溪镇、楚雄市栗子园小区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和谐共生是民族地区进步的最强音。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
在楚雄州,这是坚定的信念、庄重的承诺,也是扎扎实实的行动。
“着力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着力振兴民族教育、着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推进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着力推动县乡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着力推动民族宗教关系和谐、着力加强城镇和散居民族工作。”
9项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从2011年起,州级民族机动金在上年基础上按10%的增幅安排,各县市均同步设立民族机动金并逐渐增加。“十二五”期间,全州累计依法单列民族机动金9557.8万元,向上争取民族专项资金1.4亿元,整合项目资金40亿元投入示范点建设。十八大以后,全州已创建(省、州)示范县、乡镇、特色村寨、社区318个,示范学校137所,和谐寺观教堂163所(处)。
“路好走了,用水不愁了,产业发展了,民居好起来了……”元谋县丙岭哨村村民文霞感慨地说,“以前是靠天吃饭,现在有了致富产业,靠自己的双手,建起了新房,一家人的生活超前发展了10多年。”
夜幕降临,元谋县黄瓜园镇龙山村委会河西村老年协会文艺队在新建的“小舞台”上准时开演,村里的老少爷们如约而至,尽情地唱着、跳着、笑着。“现在,我们个个都是‘白天泥腿子,晚上金嗓子。”会长杨德周说。
民生工程为幸福“加码”。楚雄州的示范创建,在发挥民族文化优势方面,楚雄州依托民族文化产业建设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时也带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武定县狮山镇马豆沟村是彝、苗、汉三个民族杂居的村民小组,该县德昌矿业公司在当地政府基础设施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主动垫资260万元帮助马豆沟村建设生产用水水库,全村29户家家有人在厂里上班,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狮山镇西河村居住着6种民族,村民之间因山林土地纠纷曾多次斗殴,并最终上升为集体上访。这一问题在民族团结工作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中得到了化解,这里积压的299件林权纠纷得到妥善调处。
永仁县莲池乡在民族团结进步建设中,集中整治7个移民搬迁村组的村容村貌,同时结合乡情在不同村之间整合出万亩葡萄、油橄榄、蚕桑、杨梅、草莓等传统特色产业,带动了多民族同胞走向了增收致富路。
彝族刺绣里的天人合一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南华县岔河彝族村妇女以织、绣、挑、贴等各种工艺手法绣制了千姿百态、古朴纯正、繁缛华丽、疏密有致、色彩斑斓的图案纹样。这些图案以特有的概括、提炼、夸张、形象等造型手法及鲜明、生动的装饰形式,坦诚再现彝族人的民族风貌、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朴素辩证法、纲常伦理思想或间接寓意地表达了南华县岔河彝族村刺绣艺术的流风遗韵。
作为一种物化后精神产品,彝族刺绣保持着丰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折射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心理,蕴含着彝族人民的文化结构和深层的心理积淀。
彝族服饰上的自然图腾(、山茶花、石刀花、几何图形、日月星辰、虎、鸟)等图纹有着彝族人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纲常伦理思想、和谐思想、哲学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世界、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相应贡献,了解彝族刺绣文化,使其更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
南华县岔河彝族村地处南华县龙川镇西去南华县城16公里处,南永公路横穿境内。从地形地貌上看,彝族村南面是海拔为2400米的马鞍山、北面是海拔为2525米的杨梅山,东面是海拔为2597米的火把山,西面是连绵不断的无名山,岔河由北向南从村寨流过,下游汇入金沙江;从人文特征上看,岔河彝族属楚雄众多彝族支系的倮倮支系。
彝族服饰刺绣文化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彝族刺绣服饰与之相适应。彝族刺绣作为这个区域社會经济和民族习俗的重要标志,它体现了该地区民族心理和民间艺术特色。
彝族刺绣绚丽多姿,题材丰富,图案蕴含的思想丰富,包括哲学、宗教、神话传说纲常伦理、生态伦理等。彝族刺绣图纹中蕴含的思想彝族刺绣图案除了美饰服饰、鞋垫、鞋、裹背、帽子等之外,在很多情况下浓缩了约定的集体意志和传统伦理观念。
岔河彝族村里,心灵手巧的彝族姑娘、妇女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把大自然的景象和彝族生活相关的一些事物,如花、鸟、虫、鱼、虎、或山脉纹、日月星辰、火、闪电等自然现象,绣制在服饰上。从而把彝族人内心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表现在刺绣图案上,物化为直观易懂的图案,表达了他们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族群认同感。
这些图案背后蕴含着的哲学思想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比如他们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最早是道家思想家庄子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生存状态。
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领会所有生命的语言,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能够取得对方生命的信任并和谐共存,人与物质、物质与物质极度巧妙完美的结合,是“天人合一”的重要命题。
季羡林先生说:“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我们来看来彝族的刺绣,可以补充明确地说,“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
是她们的吉祥花。图纹除了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外还包含着彝家女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神话传说、传统的伦理思想等,同样的石刀花在彝家有这样一种说法,即象征着彝族兄弟姐妹们手拉手、心连心,一同创造美好的未来,并且团结一心、一齐努力地不断前进。
传统技艺、音乐舞蹈、民俗仪式等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成她们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根基所在。
彝族刺绣是“非遗”项目,在往昔的岁月里曾经是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出现和城镇化时代的来临,这些“非遗”项目因为不再是生活必需品,而被大众疏离。彝绣,正在通过与时尚融合、在实用性上创新等方式与年轻人对话,重回市场,步入当下生活。
手工制作的高成本曾经是很多“非遗”产品被市场冷落的原因,价格高,普通人消费不起,让部分“非遗”产品成为“高冷”的艺术品,只能被放进博物馆。但是,手工制作的独一无二性,又使得产品具有独特的质感,而这恰好契合了现在年轻消费者对品质、个性化的追求。走高端定制路线成为部分“非遗”产品链接市场的方式。
彝族人对自然的感恩,对生命的尊崇,和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全部绣在他们自己的生活里。其实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国人内心深处的家国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丰富民族文化基因,无疑具备着极强的识别性和商业潜力,这或许是帮助各商业产品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吸引大众注意力的最佳武器。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全可以用一种更加高调的姿态进入市场,回归日常生活。
我看到懒洋洋地靠在阳光里的彝族女人,靠在岁月的歌声里,靠在前世今生的轮回里,他们在等待走外的子孙,怀揣一束归心,落叶归根。
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
天人合一,或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的观念,在世界很多高级宗教中都有这类观念,并且有详细系统的修行方法。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为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彝族服饰以其雍容华丽的刺绣技艺,镌刻着彝族迁徙的历史与沧桑,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楚雄古称“威楚”,为楚将“庄蹻开滇”而得名,取“楚地雄威震边陲”之意。这里重峦叠嶂,秀水环绕,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块古老、神奇、美丽、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被誉为“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行政区域总面积29258平方千米。辖9县1市103个乡镇,有汉、彝、苗、回等26个民族。2014年末全州常住人口272.80万人,户籍总人口263.6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349万人,占总人口的35.5%,少数民族中彝族人口7545万人,占总人口的28.6%。
在以彝族为自治民族的楚雄州境内,各族人民世世代代传颂诸葛亮的美名。诸葛亮是内地主流文化所颂扬的“贤相”的代表人物,而在他“南征”过的这片土地上,各族人民所看重的,首先还是他作为一个亲民爱民和民族团结的典范,有很多故事,与依稀可见的处处“旧营”起,留在了历史的记忆当中第一节“濮擊北会无遗迹”从楚雄州境内发现的新石器遗址可以证明,远在商代以前,这里的各部落都已经创造了十分先进的文化,祖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文明的步伐,一点也不比其他地区逊色多少。
从地理位置上看,楚雄位于云南省中北部,地处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腹地。这是一个山的世界。“开门见山”是楚雄州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受;“爬惯的山坡不嫌陡”是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们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话。
与其说这是对已经习惯的自然环境的一种自嘲,不如说是对养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怀有一种深深的眷恋。
一曲曲动听的彝族山歌,一排排奔放的左脚舞步,碗碗醇香的小灶美酒,荡人心弦,醉人心怀,这是彝家人敞开热情的胸怀,欢迎远方的客人。
听一首州歌《楚雄好地方》,歌词中有人们熟悉的禄丰恐龙、元谋人、万家坝铜鼓、赛装节、火把节、三月会……这些都是楚雄州享誉世界的文化资源。这首歌已经传唱了很久,不仅唱响了楚雄,而且唱响了大江南北;不仅唱出了彝州山川之美、民族之美、文化之美,而且唱出了楚雄人民对家乡的真挚感情。
彝族同胞的楚雄,他们用火把点燃了岁月,点燃了梦想。
作家简介:
葛水平,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国务院特贴专家。创作过戏剧、诗歌、散文。出版有小说集《喊山》《守望》《陷入大漠的月亮》《官煤》。代表作品:《甩鞭》获《北京文学》2004年度当代中国文学最新排行榜,获《中篇小说选刊》2006年度优秀小说奖;《地气》《黑雪球》《连翘》《比风来得早》连续四年获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小说排行榜;《比风来得早》获2007年《上海文学》特等奖。《喊山》获2005年度“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同时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有作品被翻译为英、法、蒙文。
责任编辑:张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