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2020-06-03王丹丹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13期
关键词:高校财务新会计制度改革

王丹丹

摘要: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两基础并存、双分录记账,对专业水平和信息技术提出了严峻考验,高校财务在改革发展中举步维艰。文章基于高校财务特点,探讨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的现状,并给予相应对策,为我国高校财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高校财务;改革;发展

2019年1月1日,我国全面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强化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功能。与此同时,诸多问题接踵而至,科目设置不对而预算分录生成有误等,严重影响了高校财务的日常工作。为了促进高校财务改革,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新会计制度给高校财务带来的问题,为其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的现状

(一)后台设置工作繁琐

第一是会计科目的设置。在辅助核算中,部分高校并不知晓哪些科目采用经济分类和功能分类,未建立会计科目与经济分类的对照,难以保障做账时经济分类科目的正确性。如以往固定资产报销时直接成本化,而现计入固定资产科目,若未对照固定资产科目和资本性支出经济分类,易导致固定资产的错误入账。第二是部门项目设置。在实际工作中,归集项目、其他应付款等需单独设置部门,某些高校对此建设并不完善,尚未明晰哪些项目应当纳入这些部门核算。同时,在设置项目信息时,如若资金来源、预算类型等信息不正确,生成的预算分录也将有误。第三是双分录触发设置。就现状而言,部分高校对预算分录自动触发的原则与方法掌握不到位,导致不应生成预算分录的生成,而应生成的却不生成。如押金、保证金等负债,未进行周转类科目标识,导致其生成预算分录。在设置财务预算分录对照表时,直接对应、差别对应等多种方法如何运用,也是后台设置一大难题。

(二)会计核算难度加大

除科研项目外,部分高校还有教改项目、双创项目等,将所有项目混为一体不利于责任归口,而纳入归口部门经费又不利于项目查找。此外,在管理科研项目时,某些高校将国家项目细化至劳务费、差旅费等,而其他项目笼统管理,只区分财政拨款和学校配套,报账时要求对方出示预算明细,手动标识以明确剩余额度,极大降低会计核算效率。按照新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变化巨大,就其他应付款而言,具体至周转类、暂收类、应付未付类,做账时一旦选错,便无法正确生成预算分录。某些高校设置经济分类过于细化,在必要的基础性、奖励性等绩效外,还设置计划内外考务等,对不占绩效额度的同工同酬也相当细致,而设置时常变化却要追溯调整,无疑将核算人员置于繁琐改账中。具体做账时,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业务处理的变化,需要实践才能适应。对于科研收入、租房收入等,按权责发生制应分期确认收入,但有些高校沿用老办法,开具发票或收据时确认收入。计提折旧、坏账准备等新业务的出现,所有高校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三)信息化程度较低

当前,高校使用的财务系统,预算分录要么手动录入,要么自动触发。前者无疑工作量巨大,高校基本选择后者,但后者依靠设置,一旦预算分录不对,便需完善设置才能做账,极为影响做账效率。此外,当一笔资金包含两种性质时,如确认收入的租金和挂暂存的物业费,一笔财务分录系统无法生成正确预算分录,必须将资金进行拆分。对于在建工程,由于基建项目的不确定性,难以将预算拨付至具体项目,只能统一设立经费项目,做账时既要增加财务账上的基建项目发生额,又要减少预算账上的统一经费额度,当前财务系统难以实现。为了减少报账老师排队时间,有些高校已然实行网上报账,如电子科技大学等,某些高校正在积极探索中,而部分高校还停留于现场报账。报销模板设置不完善,电子发票验证不了,超标火车票需要手动折算,网上报销系统还需进一步完善。部分高校财务系统与资产系统尚未对接,现场入库费时费力,财务系统无法记录资产单号等信息。另外,凭证扫描仪、自助投递机、自助退单柜等硬件设施的缺失,也是信息化建设落后的原因。

(四)人员素质待提高

在培训学习方面,部分高校只委派审核人员参加培训,出纳、学生收费等岗位人员对新会计制度不甚了解,无法实现多岗位锻炼;部分财务自主学习能力差,遇到业务或系统问题时,未事先自行思考解决,便向同事领导寻求帮助;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如财务盈余与预算结余出现差异等,某些高校财务不重视,未定期开展学习归纳总结,问题便会一直存在,进而影响财务报表。在思想思维方面,某些财务人员故步自封,做账思维停留于传统模式,难以接纳新会计核算;档案管理、银行出纳等非审核岗位认为改革与自身关系不大,学习意识薄弱,对新制度的了解浮于皮毛。在信息技术方面,新财务系统改变巨大,功能板块繁多,后台设置复杂,各功能的作用、位置以及设置规则,都是当前高校财务所不熟悉的。网上报销的授权设置,差旅费、借款等业务的操作,以及资产对接、收入申报等新系统的建立,很多财务人员难以跟上信息化步伐。

二、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的改革与发展对策

(一)完善后台设置,保障系统运行

在财务科目中,凡是生成预算支出分录的,都要采用经济分类科目辅助,如预付账款、库存物品等,而预算支出类科目使用功能分类辅助,以资金来源、预算类型等作为设置要素,以便更好服务决算。建立必要的对照关系,如会计科目与经济分类、零余额账户明细科目与支付信息,保障前台做账的正确性以及国库支付的匹配性。明确归集项目等部门的使用,将应付职工薪酬、增值税、累计折旧等纳入归集管理,并正确设置项目的资金来源等信息。同时,掌握预算分录自动触发的原则与方法,正确设置科目标识,在分录对照表中,善用直接对应、差别对应、简易对应等方法,实现预算分录的自动触发。

(二)积极探索业务,健全会计核算

一方面,依据项目性质,在财务系统中单独建立部门,以区别归口部门日常经费,又能便于查找项目。积极对接科研系统,将预算细化至具体用途,从额度上控制科研报销,进而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精细化管理是趋势也是必要,但程度不能过大,必要的细化有助于财务决算的取数,过多只会徒劳增加工作量,一个会计年度应当保证经济分类的稳定性,不宜变动过大。另一方面,不断熟悉固定资产、存货等业务的转变,使用权责发生制处理科研收入、租房收入等,科研收入以支定收,租房收入按期确认。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需资产处提供数据,按教育、科研、行政等方向计入费用,运用归集项目计提折旧。

(三)优化软件硬件,加强信息建设

第一、软件公司应不断完善财务系统,实现预算分录自动生成和手动录入的双重功能,在减少核算工作量的同时,也能满足不同资金性质、在建工程等特殊业务的需求。第二、积极推行网上报账,改善报销模板和网站稳定性,与银行系统实时对接,校验账户的户名、账号、开户行等信息,降低银校互联付款的失败率。同时,差旅费报销逐步与火车、机票网站对接,超标时根据乘坐信息自动折算,对于在建工程等业务,可以继续实行现场报销。第三、引入凭证扫描仪,开展影像化管理,便于查账以及电子档存储存;购买自助投递机和退单柜,实现报账的人工智能化,提高报销效率。

(四)提高人员素质,培养优质人才

首先,丰富专业知识。除国家会计学院等专业机构组织的培训外,高校财务还应自主学习,通过书本、视频、网站等途径,不断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应先自我思考解决,再寻求同事或领导帮助。对于系统弹出的界面,需认真阅读理解,尤其是财务盈余与预算结余出现差异时,须核对差异调节表,并添加差异的调增项或调减项。其次,改观思想思维。财务人员应与时俱进,接受新会计核算模式,增强学习意识。最后,提高信息技术。积极探索新财务系统功能,了解其作用及设置,实践操作网上报销、资产入库、收入申报等新流程。

三、结论

总而言之,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在创新会计核算模式的同时,也给高校财务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面对严峻挑战时,只有立足我国高校特点,从后台设置、會计核算、信息建设、人员培养四方面着手,不断适应新会计制度,迎接人工智能时代,方能实现高校财务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乔龙珍.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9(18).

[2]邓雪梅,等.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政监督,2019(12).

[3]张荃香.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影响研究[J].会计师,2019(07).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财务处)

猜你喜欢

高校财务新会计制度改革
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制度视角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初探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试论述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