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指导,有效实践
2020-06-03荀婕
荀婕
【摘要】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在于加强阅读策略的教学指导。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为例,分别从遵循学生阅读水平的发展规律性、遵循单元编排的教学整体性、遵循课文编排的层次递进性等三方面来探讨高年段阅读策略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阅读策略 指导方法 语文要素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者在阅读中理解文本和监控理解过程的有意识、即时和灵活的一系列阅读行为和能力。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有目的地编排了四个阅读策略单元,教材通过四个单元的集中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必要的阅读策略,使他们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本文将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为例,从三方面来探讨高年段阅读策略的指导方法。
一、遵循學生阅读水平的发展规律性
学习始于模仿,阅读策略也是一个从模仿到发现的过程。就整体而言,低年段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策略,但未能形成相关的自我意识;中年段学生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模仿,可以独立使用一些基本的简单策略:如提问、预测等;高年段学生可以突破自我,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合适的阅读策略。所以教师面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低年段的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的提示和讲解,而五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不同年段的阅读要求也是呈螺旋上升式的,教师在教学时需结合不同年段的学生阅读水平的发展规律来展开阅读教学,切不可“揠苗助长”,或过度指导。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策略单元,要落实的语文要素之一为“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牢牢把握“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结合每篇课文的具体目标介绍相应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对于一些在中年段学生已经掌握了的阅读策略,如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等,则无须多讲。
二、遵循单元编排的教学整体性
阅读策略单元区别于普通单元,并未按双线方式编排,而是紧密以某一阅读策略为主线进行整体编排。单元内容的安排是一个整体,每个教学内容之间相互衔接、关联,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将单元语文要素贯穿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编排如下:
从上表可见,本单元的编排紧密围绕“提高阅读速度”这一阅读策略,每篇课文均编排了阅读提示,与课后练习互相照应,分步介绍提高阅读速度的具体方法,训练目标体现出不断递进的特点。四篇课文虽然题材各不相同,但每一篇课文的编排都为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导和实践运用的机会,体现了单元编排的整体性。
三、遵循课文编排的层次递进性
1.《搭石》——关注“专注”“不要回读”
本课的学习提示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提出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通过“记下所用的时间”来检测自己的阅读效果。二是指导方法:“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在教学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直接运用教材中提示的阅读方法外,还要结合课后习题,加强阅读监控,具体指导阅读方法。如课后习题一对本篇课文的学习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回应学习提示中“记下所用时间”,二是检测自己在一定阅读时间内能了解到多少课文内容,三是交流阅读体会。读文前提醒学生,不要一味求快,而是在确定理解文章内容后再记下所用时间。阅读完成后,可以通过交流“你了解了哪些内容”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还可以请不同阅读时长的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通过交流会发现:有的同学可能读得快,但是对文章的理解却不够准确;有的同学读得慢,那是因为他遇到了不理解的地方就停了下来,反复去读;有的同学读得又快理解得又准确;有的同学读得慢,理解还不大准确,那是因为他没有集中注意力。
2.《将相和》——关注“连读”
本课的学习提示基于上一课的基础,提出了新的学习要求,“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阅读课文前建议先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二,该题意在训练学生学会“尽量连词成句地读”,通过对比教材中两位小伙伴的阅读交流可以知道,“连词成句”就是阅读时一眼扫过去,要扩大视域,尽可能多地看到多个词语或句子。也可以再拓展一些课外的句子再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将此方法运用到全文阅读中去。课后习题一与《搭石》一课类似,学生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已经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在确定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记下所用的时间了。完成阅读后,学生通过交流阅读体验可以发现:在不回读的基础上,“连词成句地读”使自己的阅读速度又得到了提高。
3.《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关注“关键词句”
本课在阅读提示中提出“借助关键词句”把握课文内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课后习题一除了要求记下所用阅读时间,还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两位学习伙伴也从不同角度对本课的学习方法做出了提示:一是发现每一自然段的表达特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二是抓住每一自然段的关键词语,从而快速掌握段意,把握主要内容。学生在中年段已经学习过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又有了前两课的阅读经验,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结合已学过的阅读方法,默读课文,记录时间,同时可以利用课后习题二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测。
4.《冀中的地道战》——关注“带着问题读”
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学习提示提出“带着问题”读课文的要求。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从而更快地抓住关键信息,把握文章内容。
我们既要让学生学习带着问题读课文,更要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理解课文内容。阅读前,可以让学生先针对课题提出疑问,教师将学生的问题整理后出示,再让学生带着问题,综合本单元所学的方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在交流阅读体会时,可以抓住两个学习伙伴的提示,对本单元的学习经验进行梳理,如小组交流“我是采用哪些方法快速读懂课文的”,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提高阅读速度,理解课文内容。
可以看出,围绕“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本单元的教学安排是有层次、有梯度的,前一篇课文的学习往往是后一篇课文的基础。所以教学时一般不建议打乱编排顺序进行教学,而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地落实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阅读策略对于促进小学生的阅读理解非常重要。阅读教学是在学生、教师、编者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在遵循学生阅读水平的基础上,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出发,结合每篇课文的具体教学目标,进行分步指导,从而达到有效的实践。
【参考文献】
[1]倪宗红.指向阅读策略的阅读教学研究[J].教学月刊小学版(小学版语文),2019(5).
[2]伍新春.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的价值与实施[J]小学语文,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