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兴美特色课程”的学校课程休系构建与实施策略

2020-06-03杨平燕飞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

杨平 燕飞

【摘要】学校课程的变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江苏徐州市振兴路小学在“兴美特色课程”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基于兴美文化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通过构建兴美物型文化,打造兴美校园;凝练兴美精神文化,培植学校“三美”文化生态;探寻“振民育德 向美而兴”的路径,凸显学校个性化育人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兴美特色课程中”中绽放独特的美。

【关键词】兴美特色课程 课程体系 个性化育人

一、建构学校目标体系

(一)确立学校发展目标

江苏徐州市振兴路小学于2018年9月建成使用,占地面积32989平方米,建筑面积24100平方米。学校建筑美观、设备先进,有完备的师资力量,杨平校长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建校之初,学校根据区位特点、师资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条件,结合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形势,制订了学校发展规划:构建兴美物型文化,打造兴美校园;凝练兴美精神文化,培植和谐的学校“三美”文化生态;探寻“振民育德向美而兴”的路径,培养“大智、大勇、大气、大义”的振兴人。

(二)明确学校育人目标

学校秉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念,培养“大志、大勇、大气、大义”的学生,教育学生向真、向善、向美,促其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具有独特美的自己。

二、文化引领课程建设

学校体系的构建根植于现实的教育问题,着眼于当下及长远的教育需求,更基于学校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特色文化。学校校风校训为“振民育德,向美而兴”,“振民育德”出自《周易》,意思是指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行。“向美而兴”意为向美而生、向美而行、向美而兴。基于校风校训、目标愿景,学校设计了“兴美特色”的课程体系,并着力打造学校的物型文化,释放教育之美的正能量。首先,建设学校文化景观,营造以文化人场域。其次,建设学生展示连廊,打造学生成长空间,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他们拥有自信、张扬的个性。

学校布局精心设计。各功能室美观洁净,彰显特色;宣传橱窗、黑板报、电子班牌内容丰富多彩;师生书法、美术作品,点缀出典雅怡人的文化氛围;现代化教育设施带给全校师生一个探索世界、展示才艺的广阔空间。

三、兴美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兴美特色课程体系总括

该课程结构从落实学生的素养看,直指育人目标。我们从不同学科,设置其对应的特色课程,直指培养“大智”(爱学习、善思考)、“大勇”(有责任、敢承担)、“大气”(广兴趣、会审美)、“大义”(懂感恩、乐助人)的学生。

(二)兴美课程规划

“兴美特色课程”课程体系,直指育人目标,保证所有学龄儿童都享有学习课程的权利,通过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和道德情感,成长为一个积极的爱学习、善思考,有责任、敢承担,广兴趣、会审美,懂感恩、乐助人的小公民。

(三)兴美课程结构

学校依据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性质和内在联系,打破壁垒,将三级课程整合融通,围绕“大智”“大勇”“大气”“大义”四大领域,开设基础类、拓展类、品牌类三类课程,施行必修与选修两大修习方式,聚焦“大志、大勇、大气、大义”的育人总目标,统一构建一个有序而高效的“兴美特色课程”体系。

1.基于国家基础课程,让“五美”落地生花

“兴美学科课程”推行“1+X”模式,“1”即为国家基础课程,“X”代表教师围绕国家课程自主开发的基于儿童需要,指向核心素养、突出学科特点的多门延伸课程。各学科基于特色追求,教师根据学科的独特优势、独特资源及对学科的独特理解,开发课程,在不同年级以必修的方式开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衔接、有梯度,形成了涵盖整个年级和不同年段的系列基础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这一课程体系中实现能力的长线生长。“五美”课程包括“尚美德育课程”“诵美言语课程”“完美智趣课程”“创美艺术课程”“健美体育课程”五大板块,兴道德之美,育健康人格;兴智慧之美,明百龙之智;兴体魄之美,强健康体魄;兴艺术之美,树远见卓识;兴劳动之美,立耕耘树艺。从而有机融合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形成了我校独有的课程体系,最终指向让每个学生绽放独特的美。

2.探索学科拓展,丰富特色課程

(1)创新“兴美节日”,努力营造校园文化课程

“兴美节日”课程以“传统节日课程”“现代节日课程”“校园节日课程”为互动主题,努力营建校园文化课程。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课程,带领学生寻求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弘扬民族精神。现代节日课程,指利用近现代以来确定的节日,比如五四青年节、学雷锋纪念日等教育契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美的品行。在此基础上,学校创新校园节日,如成功举办的“体育节”“数学节”等,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展示学生特长,让每个学生绽放独特的美。

(2)做活“兴美之旅”,着力落实研学旅行课程

“兴美之旅”是具有“兴美课程”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它具有开放性、综合性、体验性、生活性,我们努力做到“一校一旅一特色,彰显个性与快乐”。学校按年级确立了六大主题,分别是“走进大自然”“读书之路”“探寻历史之旅”“了解家乡”“科技之旅”“走进农科院”,走进学校紧邻的金龙湖公园、徐州博物馆、徐州革命教育基地、徐州农科院等,让每一个身在其中的学生“学”得扎实,“研”得尽兴,“旅”有所获,“行”有成长。

(3)丰富“兴美社团”,深入优化兴趣特长课程

兴美社团课程为选修课程,有以“生活小主人”为目标,拓展“修身”类课程;有以“人文小专家”为主题,落实“语言”类课程;有以“科技小达人”为契机,推进“思维”类课程;有以“艺术小明星”为舞台,实现“艺术”类课程;有以“体育小健将”为平台,推动“健康”类课程。

学校已开设国球乐园、活力飞扬啦啦操等20多种社团课程,给予学生适合的土壤、阳光、养料和环境,让他们自然地、不断地生长,学生就一定能够绽放独特的美,就一定能够成长得更加优秀。

四、取得的初步成效

学校的课程建设自2018年9月起步,分阶段逐步实施,如今已初显成效。

(一)学校内涵逐渐丰富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赋予学校独特气质,隐于学校的一草一木之中。兴美文化,使师生的心理状态饱满而富有激情,使师生的行为积极健康,使师生向真、向善、向美,使学校处处和谐圆满。师生能基于兴美文化而大智、大勇、大气、大义,同时也富有人性的本善与智慧,充满无穷的魅力。

(二)教师队伍能力显著提升

兴美文化最终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科研型的、专家型的教师队伍。一年来,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研教学活动,创新了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评比活动的方式、途径,激发了教师发展内生动力,建立完善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措施,铺设教师专业化成长快车道。学校有100余人次在省、市、区各种竞赛中获奖。我们要通过兴美文化的建构,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方式,使教师真切把握课程标准,熟练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专业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育人质量明显提升

自学校启动课程建设以来,学生变得自信、乐观、懂礼仪、学习能力增强、个性特长发展体现充分。学生先后获得七彩语文杯书法比赛“特等奖”,多人在全省金钥匙科技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多人在省级机器人比赛中荣获二等奖等。学生的节目也多次走上市电视台。学校校风纯正,学生道德品质良好,三个学生获评“江苏好少年”称号,一位学生荣获“徐州市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兴美特色课程建设必将推动学校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有效运行,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思政课”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整合的理念构建卫生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