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科学消费教育路径研究

2020-06-03王振全

科技视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消费行为大学生

王振全

摘 要大学生日益成为消费活动的积极主体,其存在着很多非理性消费行为,表现出炫耀、享乐和从众等基本表征,大学生这些消费失范行为正冲击和挑战着主流消费价值取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与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自觉抵制消费主义侵染,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课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教育;路径研究

1 大学生消费观的时代境遇

随着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成为消费型大国。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一个消费产品琳琅满目、花样繁多的消费社会已初步形成。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等也产生了很多变化,人的消费,已不是为了满足简单的生活需要,而更多的是出于自我价值、自我品位、自我特性表现的驱动。受西方文化影响,一种以刺激消费实现占用物质为目的消费主义思潮就随之产生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像近年来“校园贷”消费乱象正是在这种思潮影响下引发的问题之一[1]。从“校园贷”、“裸贷”引发的系列事件来看,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已深受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和文化影响,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的文化在大学校园中已非常普遍,这种消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都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这是当前开展大学生消费教育面临的首要困难也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2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基本表征

2.1 从众趋同性的盲目消费

刚开始进入大学相对独立生活的大学生在消费主义价值观及大众传媒的刺激和诱导下,个体消费观念受同辈群体消费行为与观念的影响大,他们总习惯于有意或无意地同身边同学做比较,当身边同学拥有高档手机、名牌电脑和新款衣物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效仿行为,以求心理平衡。而盲目消费也与从众消费类似,消费行为远远超出自身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上述从众趋同的盲目消费是导致攀比、炫耀等畸形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对学生“三观”有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效应。

2.2 理财意识欠缺的过度消费

我国社会、家庭、学校等环节对青少年的理财教育缺失,造成大部分青年大学生的理财意识欠缺,储蓄意识更是无从谈起。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缺乏消费计划,节制能力弱,经常会有冲动消费行为,家庭提供的生活费用每月都所剩无几甚至透支。“超前消费”、“负债消费”观念越来越被当代大学生所认同,给很大一部分家长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还会给大学生自身带来巨大精神压力,产生心理问题。为维系过度消费的支出,部分青年学生选择贷款消费、信用卡消费,由于无固定经济来源,不能量入为出,很容易陷入个人经济危机和信用危机,产生恶性循环,导致失衡消费[2]。

2.3 节俭意识淡薄的浪费型消费

经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等优良传统的认同感较弱,认识也比较肤浅。这是因为这一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社会、家庭环境对节俭意识的教育培养不够重视,教育缺失,造成有部分大学生认为节俭已经过时了,与现在国家倡导的内需消费拉动经济背道而驰,不利于社會经济发展。在这种观念及氛围的影响下,大学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比比皆是,餐厅的剩菜剩饭浪费、日常的水电浪费等。还有部分大学生为了打发无目标的生活时光,热衷于交友、网游、旅游等。尤其是网络游戏,一旦沉溺其中,会给学生本人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压力。

3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原因分析

3.1 社会环境因素

3.1.1 消费主义的蔓延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化,随着物质文化消费方式、消费环境的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形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和生活观念逐渐被淡化,而奢侈风、豪华风、攀比风等不良社会风气则大行其道、消费主义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颇有市场[3]。

3.1.2 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站、微博、微信、QQ 、抖音等新媒体、自媒体媒介信息传递方式高效且隐蔽,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但也应注意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效益追求最大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社会责任则最小化的商业氛围影响,包括影视明星的宣传代言行为,种种不良的社会舆论环境作用于大学生,必然误导他们的消费观念,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3.1.3 市场经济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成为众多商家营销的重点对象,各个大学周边都是商业业态发达的“商圈”。另外加上近年来网购平台的飞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3.2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成员的消费理念、消费行为对大学生自身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在一些家庭中家长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不够科学理性,对大学生子女产生的影响较大,子女耳濡目染,直接影响其思想内心和消费行为。其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家长对子女的消费教育也日渐松懈。特别是在典型的“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中,都是尽其所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更不能让孩子在同龄群体中被歧视,这也为孩子形成不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埋下了隐患。

3.3 高校教育因素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所以高校不仅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与高校思政教育有重要关系。然而,我国许多高校在应对消费主义思潮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和主动的作为。究其原因,一是关于消费观的教育资源匮乏。二是学校对大学生的消费主义倾向缺乏针对性、主动性指导,专门的消费理论研究滞后甚至缺乏。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还不够健全,思政教师师资队伍的理论素养还不够高,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不足,从而在开展消费教育时取不到好的效果。

3.4 大学生自身因素

首先,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非常强,但缺乏理性思维,自控能力较差,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实质和危害缺乏足够认识,盲目接受和模仿。其次,大学生存在着思考问题简单化、理想化等问题,容易被消费主义极富诱惑性的宣传鼓吹所迷惑。最后,年輕人的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和模仿心理,与大学生渴望表达自我、实现自我的心理不谋而合,从而被当代大学生追捧。

4 大学生科学消费观教育的基本途径

4.1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4.1.1 将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政教育

消费主义思潮的泛滥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在消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主导权,这一点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体现最为明显[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所以要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政工作队伍、教材、课程建设等与大学生消费教育相关的配套措施。第一,队伍建设很关键,全国思政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师资队伍的理论素养。可以充分利用国培、省培等师资培训,加强学校思政队伍的理论素养,在具体实践中,要强化课程改革,把空洞的理论与日常生活经验紧密结合,使思政课具有“生活化”和“普适性”的优点。第二,要紧跟社会时代发展实际设置和更新消费教育课程。高校要重视横向整合校内资源优势,依托相关的职能部门和院(系),比如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设立大学生消费教育研究中心,注重消费教育的教材编著编写工作,或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消费教育相关章节。也可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为大学生正确剖析消费主义思潮,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形成科学的消费行为。总之,只有重视和加强队伍建设、能力建设、课程改革等,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才能使大学生真正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制消费主义思潮侵蚀的能力。

4.1.2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我国步入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虽然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自然资源严重不足,贫富差距巨大,适度消费、合理消费仍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消费主张。正如习总书记所言,我们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用自己的文化对抗、抵制西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入侵是一种天然的优势。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有“黜奢崇俭”的优良传统。孔子主张“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墨子是传统“黜奢崇俭”论的代表人物,“去其无用之费”,“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荀子认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6]。几千年来,“黜奢崇俭”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一直在引导人们的思想行为。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使之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对于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消费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3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环节,是抵制消费主义的重要途径,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与课堂教学互相配合与补充,引领青年思想。高校可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与投资、消费、理财有关的专题讲座,进行消费、金融及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普及,学会科学合理消费,增强理财意识。通过知识竞赛、文体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奉献意识,将学生的兴趣从关注消费品与消费行为上转移到更有意义的活动中。

4.1.4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美好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压力、挫折、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在此背景下,存在心理问题或者隐患的大学生很有可能受到外界诱惑冲动消费、盲目消费。“校园贷”、“裸贷”产生的恶劣影响已经开始引起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我国高校心理咨询起步较晚,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干预机制、转介机制和跟踪机制等制度建设尚不完备。所以,高校应加强心理咨询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运行。同时,还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探索适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开展面向大学生实际的心理咨询公益指导与服务,使青年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4.2 提升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

4.2.1 弘扬传统美德,形成理性的家庭消费环境

家庭环境是孩子受教育的最初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其教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都会影响子女的消费行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内容的丰富,有些家长自身也存在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虚荣消费的心理和行为。作为家长要及时纠正自身的不合理、不科学消费行为,弘扬勤俭节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优秀传统美德,从而形成更好的家庭影响氛围。

4.2.2 加强资金供给管理,掌握子女消费状况

大学生基本都远离家庭和父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父母对于大学生的消费缺乏必要的管控,这是造成不合理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从子女教育的角度讲,父母有责任和义务规范子女的消费行为,不要总担心子女吃不好、穿不暖,要及时了解子女的消费金额、消费项目等基本情况,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

4.2.3 重视家庭教养方式,培养子女自立意识

大多数子女都处于娇生惯养环境中,导致他们不懂得劳动的艰辛,节俭意识缺失,大手大脚的行为比较普遍。父母应注重对孩子通过劳动教育,使孩子从小就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在劳动中培养自立意识、自立能力,在劳动中体会生活的艰辛,体会劳动的价值所在,在劳动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4.3 推进社会教育的保障作用

4.3.1 注重价值引领,营造正确的社会消费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润物无声的。良好社会消费环境、正确的消费文化才能引导青年人树立健康的主流消费形态,形成节俭的社会风气,形成主动抵制消费主义思潮侵蚀的免疫力。面对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科学的消费文化,形成正确的消费氛围,全社会要大力宣扬“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凝聚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知行合一。

4.3.2 国家层面要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形成顶层设计

在国家宏观层面,通过顶层设计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政府要加强各级各类媒体管控,特别是新兴媒体、自媒体等。要抵御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就必须规范电视、电影、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各类媒体的行为,提高其社会责任意识,营造健康积极的消費文化氛围、形成科学消费、合理消费的舆论导向,注重用用正面典型宣传来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促进大学生科学理性消费行为形成。

4.3.3 要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勇于承担国家社会责任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青年大学生是生力军,必须加强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着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并使这种情感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提高他们国家社会治理的参与性、积极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明确社会责任、体现青年担当。

4.4 突出自我教育的基础作用

除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外部环境因素外,自我教育是消费观念和行为改变的关键所在,内因才是主要决定因素。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知识、阅历、年龄等因素决定了其心智基本成熟稳定,这是自我教育的基础条件。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清醒地认识到西方消费主义思想的危害,清醒认识到我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并且要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要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消费理念的现实基础,也是每个青年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二是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作为准社会人,理应提前养成科学消费的习惯,立足个人现实,艰苦奋斗创业,实现人生社会价值,这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三是大学生要注重通过社会实践历练自己,认识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能当啃老族,坐吃山空,要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总结反思自己日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规范自身的消费行为,这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形成理性消费观念的实践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红霞,李子嘉.论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4(3).

[2]魏宁.消费主义思潮对高校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3]姚崇,陈丽芬.消主义境遇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探析[J].高教探索,2014(3).

[4]陈建华,赵志平.引导大学生确立理性消费观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

[5]马金伟.消费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101.

[6]吕青.文化安全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34.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消费行为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大学生资源节约型消费行为的养成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