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关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2020-06-03任玉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同伴关系儿童

任玉萍

〔摘要〕同伴關系与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同伴关系良好的儿童,其亲社会行为也较多;同时,亲社会行为水平高的儿童更容易被同伴群体接纳,这就给予如何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儿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5-0060-02

一、儿童同伴关系及其意义

同伴(peer)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年龄相近或相同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助的关系,就构成了儿童的同伴关系。从儿童早期开始,儿童与同伴的接触时间和次数开始增加,不再把成年人当成唯一的依靠对象,主动寻求和靠近同伴。进入小学之后,学校学习成为学龄期儿童最主要的活动,儿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变少,同伴交往时间比儿童早期增加,交往形式也更加复杂,开始形成同伴群体。塞尔曼的友谊发展理论提出,9至15 岁是友谊的亲密共享阶段,12 岁之后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这时期的友谊已经具有高度的排他性、独占性和亲密感。

毋庸置疑,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学业的顺利完成、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及健康人格的形成,对于儿童来说意义重大,无法被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所代替。一方面, 同伴关系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启发我们从另一个有别于家庭的成长环境——同伴群体,来讨论儿童个性和社会化进程的发展。同伴群体是在一定规则基础上相互交往,限制成员对其他团体的归属感,具有明确或暗含的行为标准等特点的团体。哈里斯提出儿童会在家庭以外确认自己的同伴群体,实践和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与规则,并通过同伴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决定是巩固还是摒弃从家庭或学校中习得的行为,通过选择和拒绝成年人的群体文化,创造属于儿童同伴群体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同伴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来源和参照框架。同伴群体形成并稳定之后,群体内的分化和同化过程会加大群体成员个人之间的差异,同伴群体内的地位等级和社会比较会使儿童形成关于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认知,这种认知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

二、亲社会行为研究概述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指任何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 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及趋向。主要包括帮助、分享、合作、谦让等社会性行为[1]。对人类发展而言,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对个体而言,亲社会行为是个体适应社会过程中较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心理学家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时期就在逐渐增加,6至12 岁时增加显著。研究者们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具体内涵说法不一,主要分歧点在于是否需要考虑行为者的动机。Rushton[2]认为, 亲社会行为就是对其他人有益的行为,不需要考虑行为者的动机。持相反观点的研究者则根据动机对亲社会行为进行区分。Krebs和Van Hesteren[3]整合不同研究者的观点,提出可把亲社会行为设想成一个行为的连续体,一端是最大限度地增加自我利益的行为朝向,另一端是最大限度地增加他人利益的行为朝向。当前,大多数研究者都倾向于把亲社会行为看成一个连续体。

三、儿童同伴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研究者们对亲社会行为的讨论持续到现在,主要集中在其发生机制、行为类型、类型之间的统一性、影响因素及性别和年龄差异等方面,其中关于影响因素的讨论,因为不同的研究者对其关注角度和切入点的不同而有丰富多样的结果和资料积累。概括地说,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受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时还受到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其中,关于同伴关系与儿童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均已证实,同伴关系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密切,同伴接纳水平高、同伴关系良好的儿童,其亲社会行为也较多[4-5]。赵景欣、申继亮、张文新[6]的研究则证明,亲社会行为水平高的儿童更容易受到同伴群体的接纳。王美芳、陈会昌[7]通过研究进一步指出,儿童的同伴接纳受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且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高,他(她)的同伴接纳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而较高水平的同伴接纳反过来也促使他(她)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这表明友爱互助会使儿童得到更多的认同感,更利于同伴关系的良性发展;而良好的同伴关系也有利于儿童继续展现出更多的友爱互助,进一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反之, 有些儿童有着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这可能会引起同伴关系障碍,如冲突自私行为影响儿童与同伴的关系及其在群体中的地位,这种障碍会导致消极情感的产生。严重的同伴关系不良还将导致儿童社会适应困难,出现退学、孤僻、退缩、冷漠等问题,严重者则会加入不良团伙乃至犯罪。

四、亲社会行为的干预措施

(一)家庭方面

家庭干预措施主要是父母通过教养方式实现的。研究表明,个体在愉快的情绪下,更乐于做出友好的行为[8]。愉快放松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实际上是给儿童提供亲社会环境的第一步,可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体会到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此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要注意自己日常与他人交际时的言行举止,为儿童在未来的同伴关系中做到包容理解、友好互助作出示范。其次, 要提高儿童的共情能力和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家长应引导儿童学会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研究表明,能够产生较多表情和确认较多表情的儿童更受同伴欢迎。同时,应引导儿童合理宣泄负面情绪,避免长时间处于消极状态而影响正常的同伴交流,或者由于情绪问题与其他儿童产生冲突,影响同伴关系的良性发展。最后, 针对那些因为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受到排斥的儿童,家长应该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帮助孩子消除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儿童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由于学校教育的集中性和系统性特点,学校课程内外的引导作用都会比家庭干预更有效。学校干预主要分为教师和学校两个方面。

教师方面。一是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和颜悦色,与同事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在遇到问题时能相互理解、友好协商,做儿童的榜样。二是教师在日常管理和上课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儿童理解他人,多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们采取合理的解决方式处理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方面。一是学校应多开展集体活动,使儿童体会互帮互助的乐趣和意义,增强同伴之间的相互认同感,培养他们合作、互助等亲社会行为。二是创设舒适、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教室环境,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同时,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儿童如何获得友谊,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交友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走向。

(三)社会方面

重视媒体的导向作用,多宣传邻里、朋友、同事之间互帮互助的事例,宣传“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友爱亲和,与人为善”的理念,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规范和引导人们的亲社会行为,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树立榜样。

总之,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通过指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来促进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 . 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及自尊的关系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

[2]Rushton J P.Social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M].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 . Academic Press.1982.

[3]Krebs D,Van Hesteren F.The development of altruism:toward an integrative model[J]. Developmental Review,1994,14(2):103-158.

[4]李丹.影響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3):285-288.

[5]刘志军.中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水平,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J]. 心理科学, 2001,24(5):629-630.

[6]赵 景 欣, 申 继 亮, 张 文 新.幼 儿 情 绪 理 解, 亲社 会 行 为 与 同 伴 接 纳 之 间 的 关 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1):1-6.

[7]王美芳,陈会昌.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16(3):7-10.

[8]寇 彧,王 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4):86-91.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亲社会行为同伴关系儿童
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个体道德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社会角色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入手
探究分组自主游戏促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途径及启示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角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