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红高粱》中民俗意象的解读

2020-06-03祝媛媛

青年时代 2020年9期
关键词:红高粱自由生命

祝媛媛

摘 要:电影《红高粱》背景取材于辽北的自然环境,影片基本色调为大红色,反映出当时辽北人民的社会生活形态,刻画出独具地方特色、沉淀多年的民俗意象,赞扬了中国人民经久不衰地追求人性自由解放的精神以及生命意识的唤醒。

关键词:《红高粱》;民俗意象;自由;生命;

一、电影《红高粱》中的红色意象

《红高粱》与其说是一部革命旗帜下具有民族意识的电影,不如说是当时辽北民族对自由、人性解放的凯歌。红色作为一种民俗韵味出现在影片中,使整部电影沉浸在一种红色偏黄的色调里,显得热情、激情、火热,把观众的视觉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民俗高度。红色这种独特的民俗韵味,表现了人的个性,也有人性中的飞扬跋扈,从新娘的脸颊微红到红色嫁衣、红色裤子、红色头盖、红色辣椒、红高粱,甚至是血液都是红色的,带给观众极强的视觉冲击,这种色彩语言更能彰显出张艺谋导演极具代表性的民俗风格。影片运用各种红色实物,结合当时西北的生活场景,向观众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在我国,红色是一个喜庆和吉祥的符号,表面上看,是对当时封建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一种肯定与赞赏,但实际上是对女人不能享有婚姻自由以及对这种婚姻自由的扼杀的象征。这场赤裸的金钱交易的婚姻与之后众人泼洒高粱酒消毒形成对比,在当时社会,用高粱酒消毒,消的是麻风病毒,也象征着九儿对封建社会束缚女性自由的思想作一个了结,这里的红色是对女性婚姻自由以及人性释放的一种表征。在影片中,所有情节发展都在红色的高粱地里展开,红高粱的形象高大葱郁,在风中摇曳似乎又躁动不安,这也使红色成为《红高粱》中的一种象征形象。充满野性韵味的红色高粱地,酝酿出来的高粱酒好似她的红色血液,使观众对张扬的生命充满敬畏。《红高粱》想要表达的情感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一段在高粱地里发生的爱情故事,表达一种赞颂生命的主题。色彩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的视觉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影片中红色的运用贯穿全片,达到很好的渲染主题的效果。随着后来情节的展开,抗日战争的开始,红色仍旧渲染了整幅画面,在这里已经由先前的人性与自由的解放升华到了整个民族的解放与反抗,红色已经成了“命运反抗”“人性解放”也是整个民族反抗精神的象征符号[1]。

二、抗争原型精神下的野合

《红高粱》中,张艺谋更注重于将民俗穿插于影片情节中,给观众展示了一部粗犷并且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影片。电影中的部分旁白是这么说的:“盖头不能掀,盖头一掀必生事端。”这一句旁白中红色的盖头被掀了下来,就预示着“我奶奶”强烈的反抗意识。红高粱在影片中有了自己独特的灵魂,也为构建我国辽北民俗文化提高了辨识度。《红高粱》其实不仅仅是一个西北的故事,更展现的是一种民俗文化与精神,影片中涉及到性,“我爷爷”和“我奶奶”在高粱地里尽情地“野合”也是新时期民俗电影的一项突破。其实这种“野合”表达出来的性,将乡土气息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影片独具匠心,电影与小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野合”的表达,张艺谋并没有突出“性”,这样就不至于使影片落入俗套,而采用“野合”的表现方法,更加唤醒人们生命自由意识。女性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九儿与命运抗争,敢爱敢恨。对于两个人的越轨,导演并没有过于精细的刻画,而代之以红高粱这种极具代表性的象征符号来给观众展示一种人性的本能需求,从而不会使观众产生一种认为其肮脏的感觉。影片中,余占鳌在野合行为开始前,迅速创造出一片圣地,这片踩出来的高粱圣地,也是对人性解放与本性回归的一种象征,更有一种高粱地中、天人合一的韵味[2]。影片中,导演将传统民俗文化的象征意象与民俗景观相结合,使“性”的表现更加自然。影片用疯长的红高粱,代表我国民俗文化的红色,也呈现出当时人民顽强的生命力与敢于反抗的精神。当然,影片中的民俗也并不完全是原本的民俗,导演根据影片的表达需要,对其中的民俗意向进行了简单的加工处理,用影视艺术手法对民俗进行了整合,这样既可以使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被民众发现,给观众带来较为鲜明的视觉感受,也可以把民俗作为一种观念文化载体,展现其现实性。

三、民俗叙事意象下的“颠轿”

电影《红高粱》从“我”的角度讲述“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以民俗创作为题材艺术表达形式,电影中,代表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红盖头、喜轿以及我国传统乐器唢呐融合在一起,在打破传统民俗电影模式的同时,又还原了我国千年的历史传统民俗文化,黄土高原上狂野的“颠轿”画面,更是公认的民俗绝唱。“爷爷”的人性魅力彰显出来,被西北风吹得高低起伏的高粱地里,轿夫对美丽的新娘子的调戏也是一种强硬的态度,女性的温柔娇媚与男性的强硬形成对比,更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人性的完美融合。而主角轿夫“我爷爷”余占鳌可谓是肆无忌惮地捉弄“我奶奶”,整个“颠轿”镜头占整个电影的九分之一,这一幕传统民俗电影镜头可谓是奠定了本片传统民俗本质的基础。颠轿很有气魄,颠轿的动作要求双手插在腰间,迈着八字步前进,抬轿的人要步调一致,配合着轿子的颠动,同时打着节拍前进。颠轿其实也蕴含着一种悲苦人生悲中作乐的意味。其实,对轿夫来说,颠轿不仅是其职业操守,更是一种内心发泄,抬轿是为了别人的喜事而自己受累,自然想要发泄。“我爷爷”在抬轿过程中让“我奶奶”唱曲,不唱就颠得更厉害,颠轿过程中直颠得“我奶奶”脸色苍白,大声哭泣起来。颠轿这场戏其实夸大了民俗细节,汉子们的阳刚之气被彰显得淋漓尽致,四位轿夫作为狂野、洒脱这一类北方农民的代表,在颠轿的过程中,把遏制在生命中的豪气完全抖露出来,轿夫高声唱着《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一时间搭配上喜庆的气氛,为观众展示了一场民俗文化的视觉盛宴:剪纸、肚兜、高粱酒、唢呐,刻画出民俗特色。

四、“祭酒神”——崇尚自然的力量

颠轿属于地域民俗特色,而“祭酒神”是中华民族特色民俗传统仪式的表现。“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自咱的手。”《酒神曲》在影片中出现,第一次是在祭酒神,酒神在我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就是指仪狄和杜康,二者是酿酒业的鼻祖。在我国民俗中的祭酒神,一般是对一项产业的开创者的崇敬与赞赏,在当时生产能力低下的自然社会,人们对自然有一种本能的敬畏,这就更加与九儿敢于反抗自己命运、反抗封建传统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电影《红高粱》中的酿酒歌则把中华民族民俗传统仪式表现得酣畅淋漓。在“罗汉大叔”的带领下,一群手捧大碗酒的汉子深情肃穆地向世界炫耀自己的创造和力量,同时也表现出当时人们对劳动的崇拜。电影中第二次出现《酒神曲》则是为“罗汉爷爷”报仇,气氛悲壮,把复仇的气氛渲染得极具层次感。压抑不住的歌声响起,人们的复仇情绪、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勇气,涨满了整个空间。也正是如此,电影《红高粱》在情节上不结束在男女主角余占鳌和九儿的反叛、野性追逐爱情的故事,而是让男女主角在日本侵略者入侵时反抗日寇的悲壮故事中结尾,深深地突出他们不惧生死、不受束缚、不屈服的鲜明的角色性格,也深深地震撼了观者的心灵,传统民俗、爱情和争取美好生活的愿望,三者互相融合,将整部电影塑造成经典。正面与反面人物在民族大义面前表现出来的气节,表达出一种动人心魄的民族情怀。老罗和影片中“秃三炮”被日本人抓走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百折不挠的态度,就是一种民族气节。影片将对生命二字的颂歌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各个细节描写,显得人物性格更加真实,通过荧幕的红色基调,观众感受到的不仅是生命的冲击力,更有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意志精神和猛烈的生长渴望以及对爱情的强烈追求。《红高粱》不仅是辽北大汉的故事,更彰显出了一种辽北大汉的民族气节和令人敬佩的真实的血气方刚的民族魂。

五、结语

《红高粱》这部作品展现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红色的冲击,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渴望以及对封建思想束缚下女性自由意识的唤醒。影片所要传达的不畏艰难、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更是对当时社会形态的映射,以及对当时人民生活状态的一种荧幕再现。红高粱这个代表着特殊民俗文化意义的符号,传达了辽北人民顽强向上的生命力,象征着朴素自由的精神。民俗作為一种古老文化,也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而影视对民俗文化的整合与继承,带给观众深刻鲜明的印象,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文化传承。整部电影是一次我国农民强烈的情感宣泄。“颠轿”“野合”“祭酒神”无一不体现了当时农民自由生命意识的彰显与勇往直前的生命力,这也是《红高粱》具有开拓性作品意义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谭好哲.《红高粱》阐释:理想与反思[J].电影评介,1988(8):16.

[2]吴明泽.从电影《红高粱》中看民族音乐在电影中的功效[J].电影文学,2014(18):159-160.

猜你喜欢

红高粱自由生命
莫言与“红高粱作家群”
近代史诗传奇巨制《红高粱》
红高粱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