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境的彼端

2020-06-03万晶莹杨光

艺术评鉴 2020年8期
关键词:自然主义超现实摄影艺术

万晶莹 杨光

摘要:彼得·多伊格,当代最出名的艺术家之一。幼时因家庭因素四处漂泊,极少在一个地方定居,因此,他画面中总有一种扑面而来的飘渺和孤寂之感。与过去的几百年不同,在当下这个时代,比起绚丽的色彩和神乎其技的技法,观者更加看中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性。要如何在作品中表达内心真实的感情,也成了阻挡在画家面前的难题。但对于彼得多伊格来说,这道谜题似乎并不难解开。他是一位敏锐的观察者,善于在影像和图片中寻找灵感,从影像中截取自己想要的部分加以二次创作,从而使作品呈现出自己所需要的样貌。在彼得多伊格的绘画世界里,想象和现实的距离似乎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本文从彼得多伊格的绘画作品入手,结合其人生经历,论彼得多伊格的绘画特点。

关键词:绘画现实主义  自然主义   摄影艺术  超现实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8-0048-02

一、彼得·多伊格的艺术历程

1959年,彼得·多伊格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他跟随家人来到特利达尼亚,又搬往蒙特利尔,在少年时,他居住在加拿大,长大后又去了伦敦。或许正是因为年少时漂泊不定的经历,彼得·多伊格一直是个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也敢于去尝试的人。小时候他喜欢四处探险,后来他的兴趣又转向二手书籍,服饰以及唱片。仅仅因为兴趣,他就跑去加拿大大草原的钻井平原去工作。这过分自由的个性显然影响到了他未来的道路,直到在进入圣马丁艺术学院之后,彼得·多伊格才确信绘画是他最为感兴趣的艺术种类,开始为之努力。当时,英国的艺术界正处于一种激烈的变动之中,许多崭新的流派开始萌芽,各式各样新潮的思想一浪高过一浪,这纷乱的浪潮使彼得·多伊格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直到他被德国的新表现主义和意大利的超前卫主义所启发,才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他的个人风格极为强烈,大异于当时英国艺术界流行的观念,又因为年纪等种种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彼得·多伊格都无人问津。他曾整整七年靠做服装师谋生。白天画画,晚上帮别人配备服装。直到他的《blotter》获得特纳奖提名,彼得·多伊格才开始声名远扬。各种赞誉纷至沓来,彼得·多伊格在這个时候远离了伦敦,他在加勒比艺术中心成立了一间工作室,还接受了杜尔塞夫美术学院教授的职位。

二、彼得·多伊格的作品分析

自从杜尚展示了他的小便池之后,“艺术”这两个字所包含的范围就开始无限扩大,在这个时代,人人都在争先恐后的推陈出新,仿佛不这样做,就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可彼得·多伊格却反其道而行之,始终坚持着自己个人风格。

彼得·多伊格的画以风景为主,灵感大多取材于各式各样的影像和照片。但于传统风景画不同,他的风景画并非单纯复刻照片上的场景,照片只是他的灵感来源,并以自己的想法来重组和改变画面,他的画与其说是在描绘现实,倒不如说是借着现实来描绘他心中的场景以及心中的感受。他常以同一主题进行重复性绘画,以电影黑色星期五为灵感创作的独木舟系列,以被树木重重隔离的房屋为灵感创作的小屋系列,还有鹈、海滩、翻找钥匙的人、蝙蝠人等等。但这并不代表是简单对原题进行复刻。以沙滩系列举例,在第一幅时,彼得·多伊格虽进行了极大的省略和概括,但画中的人形象仍非常具体,人物站位与场景跟照片对比也并未有多大区别。在下一幅,他就大刀阔斧的删除了那些繁杂的元素,大面积的红色取代了原本的白色和蓝色。等到了又下一幅时,刺目的大红色又被柔和的橙黄中和。彼得·多伊格喜欢在保留主要元素的情况下,对画面组合进行不同的尝试。比如广为人知的《白色独木舟》,就是彼得·多伊格在偶然间看到《黑色星期五》这部电影,被其中女主角乘着独木舟在湖上游荡的一幕给击中了心灵,才由此创作而出。并且在那之后,彼得·多伊格还绘画了一系列有包含湖上独木舟元素的作品。《混凝土小屋》《混凝土小屋-2》《布里耶》《小屋的本质》等作品,也是因为某日彼得·多伊格在路过某栋房子时,从树枝的缝隙中看到了房屋的影子,具有独特窥视性视角的小屋系列才由此诞生于世。除此之外,彼得·多伊格还喜欢较为稳定的水平式来构图,比如他的《Hitch  Hiker》《Grande  Riviere》《Daytime Astronomy》《白昼天文学》《西尔里海湾黑夜》,都可以看得出明显的水平式的分割痕迹。对于彼得·多伊格来说,绘画的过程,就是他思考、否定、重组的过程。正是因此,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彼得·多伊格时常会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并不是因为他不想继续画下去,而是不知该如何继续画下去。他时常将未画完的作品挂在墙上,等待灵感到来的那一瞬间。他经常同时绘制两三幅不同的作品,以此来保持新鲜感。彼得·多伊格的绘画技法时常看起来简单而又笨拙,但这正是因为画家本身想要尽可能真诚的在画面中表现出自己内心的缘故。

无论使用何种技法,彼得·多伊格的画中都包含着一种共性,那就是如同梦境中的现实一般的奇异感。但他所表达出的梦幻感与达利的“偏执狂临界状态”又并不相同。彼得·多伊格的画是安静的、孤寂的。这跟彼得·多伊格观察事物的角度和习惯有关,他很擅长抓住某一时刻某件事甚至某幅影像给自己心灵的震撼,将它记在心底,不断的尝试用画面来表现出来。因此,他的绘画在呈现出某种真实感的同时,也同时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彼得·多伊格在描绘画面时,会采用与现实中格格不入的色彩进行调配,来加强画面中非真实的梦幻感。他在描绘雪景时,甚至会采用淡粉色和蓝色以及淡紫色来加强对比,令画面中的雪景更具宛如梦幻的迷离感。

三、彼得·多伊格的绘画理念

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由来于人记忆在感知器官的重组后所产生的,代表人们的潜意识,包含着人们内心的愿望。而一个人过去的经历会对他的人生造成极为重要的影响。這一点显然在彼得·多伊格身上得到了验证。记忆和情感,是彼得·多伊格最为重要的灵感来源。年少时漂泊的经历,令他爱上了寻觅陌生惊喜的感觉,也令他的画中永远带着对于过去,对于故乡的怀念之情。而踏上艺术之路后却常年无人问津的经历,则使得彼得·多伊格总是带着某种害怕自己不被人所肯定的焦虑。他曾坦言:“一个画家看到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就是他们的作品被放在地板上,靠在墙上”。他同样不喜欢别人过多的赞誉,在听闻自己的画被卖到1130万美元之后,彼得·多伊格表示不可思议,还因此陷入了一段时间的困扰——他认为一幅画被卖到十万美元就已经够了不起了。对于其他人而言,彼得·多伊格或许是一个古怪的人,他眷恋着心中的故乡却又四处漂泊。明明是为了给未来的音乐专辑绘制封面才进入艺术学校,却在认识到自己更喜爱绘画后毅然转头走上了成为画家的道路。哪怕在毕业数年内籍籍无名,只能在小电影院展示自己的画作自娱自乐,甚至还需要兼职来维持生计,也不愿意盲目的迎合主流。但正是因为他这种与他人格格不入的固执个性,彼得·多伊格才能始终在绘画领域坚持他个人的风格,不为任何事物所动,坚持用自己的想法来进行绘画。他的画中看得出受一些绘画先行者影响的痕迹,但彼得·多伊格却并没有追随其中任何一种,而是吸取了这些经验,来创造独属于他的画作。他追随潮流,却不跟随潮流。

可以说,彼得·多伊格一直是孤独的,但他并不排斥这种孤独,相反的,他享受这种孤独,甚至利用这份孤独来构筑自己的艺术世界。他对新奇世界的憧憬和渴望,永远引导着他向着陌生的世界探索。对于行走在路上的后来者而言,这或许才是彼得·多伊格身上最为值得学习之处。

参考文献:

[1][法]马克·吉梅内斯.当代艺术之争[M].王名南,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刘席伯.论绘画作品绘画的中心境、意境和情感表达[J].东京文学,2014,(03).

[3]王琳娜.彼得·多伊格绘画中孤独意境的研究[J].锦州:渤海大学,2019年.

[4][英]凯瑟琳·格列尼耶.彼得·多伊格孤独地在同一条船上[J].世界美术,2005,(02).

[5]刘鹏飞.彼得·多伊格绘画与影像作品关系初探[EB/OL].2017-04-12.

[6]李正本.彼得·多伊格将一种朴素代入艺术中[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0,(01).

猜你喜欢

自然主义超现实摄影艺术
超现实游戏
脑洞大开的超现实创意照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令人震惊的超现实画作
论摄影艺术
从《爱弥儿》中探寻卢梭的自然主义爱情观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纽约时报》盘点各国地铁的超现实之美
林玲摄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