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南苗族板凳舞的本体分析

2020-06-03戴金叶

艺术评鉴 2020年8期
关键词:黔东南

戴金叶

摘要:黔东南凯里苗族板凳舞是一种质朴、粗犷、豪迈的原始舞蹈。本文主要从舞蹈特征和文化内涵两个部分对板凳舞进行本体分析。板凳舞因酒兴而起,动作力度大,显示出粗犷、激扬的风格,表现了苗族人民直率和真诚的性格。

关键词:黔东南   板凳舞   本体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8-0009-02

苗族社会中,“板凳舞”苗语称“纠咯迪辽档”,汉语的意思是“打起板凳来跳舞”。板凳舞的节奏之前是击掌而来,由于长时间拍打手,表演时间不能过长以及缓解手掌的疼痛感,才采用小板凳来替代。板凳舞主要流行于黔东南凯里地区,场地不限,人数由几人到几百人不等,但是均为偶数,表演者不仅可以全是女性,全是男性,也可以男女混合。舞者们敲击着板凳,边歌边舞的形式,让人赏心悦目且板凳舞文化深厚、风格独特,亦是民族团结、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

一、“板凳舞”源流口述资料

黔东南的板凳舞是源于民间,相传是苗族女性喝完酒之后情绪高涨便即兴起舞,因而它具有质朴、粗犷的艺术特点。

这是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以前,人们进行祭祀,在江边摆了许多的贡品,有肉类、鸡蛋、糍粑、苹果等来供奉天神。许多人用各种方式来进行供奉,其中有个帅气的小伙子将竹子做成箫,用音乐的方式吹奏自己的曲子来感动天神。天神听到曲子觉得十分美妙并且很喜欢,开始手舞足蹈,便拿起两只小板凳敲打起来。于是,用板凳相互敲打的方式称为板凳舞,此舞深受苗族人民的喜欢,便世世代代不断流传下来。

二、“板凳舞”的本体分析

(一)舞蹈特征

1.动作分析

板凳舞的道具用法有执凳和碰凳。执凳是双手握着凳柄;碰凳是舞者双手执凳,将两个凳面相互碰撞发出声响以作为节奏。板凳舞的基本动作有绕佛、侧身击凳、大字侧飞、绕凳、耳侧击凳、对击凳、双击凳、弓步举凳、风摆柳、银雁翻身、金鸡展翅、弹跳直打、跳转、双手对打等。大部分基本动作都有击凳的方式,有重心的转换,身體形成起伏状,身体路线化圆或是弧线。绕佛苗语为党咯,准备位置是小八字位,双手执凳的姿态。动作分析是舞者右腿微下蹲,左脚往右腿方向抛出,同时向右转。舞者双手碰凳于胸前,同时左脚往前行进一步,形成下划线的路线。侧身击凳的准备位是双脚自然分开,以双手执凳为姿态。动作分析是舞者右脚往左移动重心并且转向右边,将“碰凳”于胸前,路线以下弧线为主。大字侧飞的动作分析是舞者同样有“执凳”化下划线,以及包含了“斜托掌”和“提襟”位置。绕凳是以正步为准备位置。动作分析是以执凳绕胸前,配合双膝的屈伸。耳侧击凳的动作分析是以“碰凳”、虚步、拧身、划圆协调统一。双击凳的动作分析包含了“碰凳”、“执凳”、双膝的屈伸、正步进行完美配合。弓步举凳则是以“旁弓步”、“碰凳”为主,路线以下弧线为主。风摆柳的动作较为复杂,先是左脚往前迈两步同时伴随着颤膝的动律,手臂的姿态路线由执凳变成八字状态,重心转换,身体的臀部也左右摆动。银雁翻身属于苗族板凳舞技巧性展示,包含了有屈伸、盖腿、“碰凳”、重心的移动。金鸡展翅属于模仿性动作,有类似程式的“山膀”位,手眼配合表演,主要以“碰凳”和倒换重心为主。弹跳直打包含了跳跃、“正步半蹲”“大八字步半蹲”“执凳”。双手对打苗语称作窝略希地,主要包含了双脚跳、“正步半蹲”“执凳”“前弓步”和划弧线。鹊桥会是以两人相对站立,都以“执凳”于左侧为准备。动作分析是以“执凳”“碰凳”、拧身、“提襟”完美相结合。

2.线性调度

黔东南苗族板凳舞表演开始时,会异口同声喊道“嗨~呦”, 它会加入歌声伴唱,较为有名的是《酒歌》。两条直线出场。直线一般给人逼近的感觉,比较有冲击力。继而变成两条平行斜线,一种推进行进感。苗族是经历了迁徙的民族。苗族人在迁徙的过程当中,经历了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战争的侵袭。很多苗族的歌曲当中也会表现建村里寨和表现苗族人民坚强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斜线的运用像是对苗族迁徙的反映。此外,板凳舞的线性调度还有双横线,给人平稳、安静的感觉。最后,黔东南的苗族板凳舞以圆形结束。苗族是有凝聚力和团结力,在活动当中,板凳舞有互相击打板凳、对称式演绎,增进了民族情感,强化民族认同感。苗族板凳舞的圆形调度是具有聚合性和集体性,显现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祖先的崇拜。

3.服装造型

女舞者头缠黑色的桃花方巾和三角巾结合。头上戴着银饰组合形成的帽子,穿着黑色为主叉领的上衣、黑色的百褶长裙和戴着银项圈。苗族人常常在节日里与亲戚朋友相互走动,以及相邀去参加盛会。此时姑娘们都会盛装打扮。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形式多为集体舞,男女舞者们“执凳”,踏地为节,身体进行左右摆动,女舞者百褶裙飞扬,营造出活泼欢快的氛围。黔东南苗族板凳舞舞者们在节日里穿着盛装,跳着统一的舞步,场面十分壮观。板凳舞增强民族团结和自信心。在板凳舞的演绎中也能看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舞蹈的产生以及服装的样式也受到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黔东南苗族板凳舞的服饰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汇集了苗族人的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彰显了其精神风貌。

4.风格特点

板凳舞的节奏激烈欢快,以板凳声为伴奏,不时加入苗歌伴唱。板凳舞动作主要以转圈和转身为主,脚尖多点地。其姿态主要是以单跨腿和单、双脚跳跃为主。舞者们以臀部和上身的扭动来撞击和移动,营造喜庆和欢悦的氛围,也增添了一份古朴厚重的色彩。板凳舞是在节假日或者走亲访友时,不限地点,随性起舞。舞蹈形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先由女领舞者敲击板凳,其他舞者单双脚踏地跳跃,边歌边舞的形式,歌唱内容即兴编创。另外一种是舞者们双手手执板凳为圆起舞,脚踏地,板凳击打为节。舞蹈队形由圆形向面对面并列的队形转变。面对面转身的时候将会形成“弓”字,人数均为偶数,对称样式,两人上身扭动相撞,百褶裙飞舞。板凳舞也有自娱自乐成分,身体的动律和旋转展现出苗族人民的幸福感。

二、文化内涵

黔东南苗族板凳舞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生态文化有关。他们喜好歌舞,舞蹈也多姿多彩,由于山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舞蹈有着独特性,具有原生态的特质。苗族是无字民族,他们用艺术承载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舞蹈是他们最强烈的表达方式。黔东南的苗族板凳舞具有原始古朴的特色。他们的舞蹈在人数可由几人到几百人不等但一定为偶数,讲究对称性,旋转性动作较多,给人质朴、厚重以及神秘感。板凳舞属于道具舞,结合道具击打出来的节奏和苗歌伴唱增添了分生活气息,是表达自我的方式,已经成为苗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苗族虽是无字民族,却以歌舞的形式来对图腾的崇拜、祖先纪念、万物神灵的信仰。板凳舞既可以全男舞者、也可女舞者、亦可男女混合,是具有包容性的,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黔东南苗族板凳舞积淀了民族生活的产物,具有真情实感。舞蹈是源于对劳动生活和图腾崇拜,也来自于苗族人民内心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他们的审美也来源于劳作,板凳舞才能形成原汁原味的歌舞形式。它虽然没有华丽的地雕琢,但是是对真实生活的反映,真情而舞,纵情表现,是“真、善、美”的体现。苗族板凳舞虽没有美轮美奂的画面,但是体现出其最率性的特征。黔东南苗族板凳舞是强化民族认同感,呈现出生命的律动。他们以歌舞表现生活、承载文化。无论是面对艰辛的生存环境以乐觀的心态,他们对生活都充满着美好的向往和憧憬。这是深深蕴含着生命的本真、文化的积淀、传承的迫切。他们所体现出来的每个舞姿、动律都是体系苗族文化的根基,彰显苗族人民生命的本真。

三、结语

黔东南凯里苗族板凳舞是一种质朴、欢快的原始舞蹈。板凳舞因酒兴而起,动作力度大,显示出粗犷、激扬的风格,表现了苗族人民直率、质朴和真诚的性格。在当今社会,它仍是融洽亲情,增进民族团结,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并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苗族板凳舞成为其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节假日、走亲访友的纽带,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互动性,增加民族团结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周金环,马钟元,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2]杨正权主编.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

[3]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M].北京:中国ISBN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黔东南
云雾飘渺景如画
遇见黔东南
诗书画苑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
黔东南二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开发与省思:清至民国黔东南棉业规模经营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黔东南苗族文化的传承与旅游发展之路
黔东南小香鸡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