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乡村赋能工程 培育农村现代流通新业态

2020-06-03贺健

齐鲁周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安丘供销农户

贺健

深化乡村赋能工程,应注重五种基本形式

一、龙头引领型。一是成立运营主体,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以安丘供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凤阳小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安丘市乡村振兴供销服务有限公司为龙头引领,以县、镇、村三级赋能联动为管理组织架构,引导本地优势资源整合,推动供需匹配,搭建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农户和村集体增收。二是组建运营体系,推行精准化服务。发展14个镇级运营中心,组建专业团队,开通了19万个线上“赋能店铺”,实现了贫困户店铺和村集体店铺全覆盖,普通农户店铺开通率在80.5%以上,为用户提供精准化服务。自乡村赋能工程实施以来,实现交易额4500多万元,助农增收300余万元。疫情期间,有效保障了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三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叫响“安丘农耕”品牌。整合各镇街区合作社,成立了安丘农耕生态农业协会,注册“安丘农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商标,以政府信誉为安丘农产品质量背书。实施“1+N”品牌战略,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392个。四是实现一村一店一码,建设网上赋能。依托吾家专柜、微特电商平台,为农户和村集体开通网上“赋能店铺”,销售利润由运营公司、村集体、农户按比例分成,实现一村一店、一户一店、一店一码。建立“天南地北安丘人”信息库,实现安丘产品卖全国。

二、品牌带动型。一是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以山东金福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以乔官镇火山文化为背景,以绿色环保、健康美味的物产特色为核心,注册“火山农业谷”区域公共品牌,为产品注入自然、质朴、热情的品牌灵魂,让每一个走进乔官镇的人都能感受到回归自然,尽享生态文化的乐趣。二是搭建赋能电商平台。以农户为核心,挖掘农户背后的城市亲友人脉资源,构建昌乐家乡人“火山农业谷”精准销售平台,实行“線下体验、线上下单,闭环供应、会员制”运作模式。三是实行“两条腿”销售模式。尝试O2O销售模式, 推进“农批对接”“农校对接”“农军对接”,通过农合联网络销售平台为杭州农贸市场、山东经贸学院及社区居民提供新鲜蔬菜。建立线上直播平台,进行“视频直播销售”,制定视频直播团队的发展规划,从产品采摘到包装、发货,使顾客能够通过视频全程观看,更加直观地向顾客展示产品的整个操作流程。四是实现贫困户精准扶贫。通过电商平台对乔官镇158个行政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绑定,对贫困户产品进行优先推销,所有的贫困户都可得到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的农产品总利润20%的利益分配。

三、区域协作型。一是科学设计,做强平台。联合山东星润科技公司研发“供销乡村赋能”微信销售平台,设置乡村赋能、农企直供、中央厨房、扶贫专区、镇村特色等板块。按照“前台多样化、后台一体化”的原则,下设一个终端和14个多样化的镇街独立销售平台,实现企业、居民和合作社、种植户的直接对接。二是组织引领,高效运营。联合临朐县企业发展促进会、县妇联、各镇政府等组织和机构对“供销乡村赋能”进行推广,截至目前已有县内400余家企业进行了注册。三是健全网络,快速达效。在积极做好本地营销网络的同时,供销赋能平台还与全国供销系统的电商公司、农产品公司、供销e家商城以及临朐县企业促进会成员企业、外地同乡会、商会等联合合作,让广大居民享受到便捷的农产品配送服务。

四、横向联合型。青州市高柳供销合作社主办的青州市绿龙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积极发挥国家示范合作社的引领带头作用,建立合作社带农、助农、联农机制,通过发展“互联网+合作社+乡村赋能”,实现合作社产品买全国、卖全国,走出了一条合作社横向联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五、合纵服务型。 一是打造联合体、抱团发展。市供销集团公司联合寿光、青州、昌乐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潍坊潍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潍供大厨房”,开展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军对接、农校对接、社区直供直销等农产品产销服务,实现了三级供销社系统实质性和经营性联合。二是创新发展模式,完善产业链条。创新实施“网络商城+实体体验+社区直供”的新模式,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等专业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和销售服务,为潍坊当地生产的农产品提供销售渠道。建立线上线下体验中心和农产品配送中心,在寿光、青州建立冷库、分拣、加工和物流配送等小型交易市场,在昌乐建成农产品销售服务平台,努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三是抗疫保供,优势突显。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搭建联采直供服务平台,帮助农户把滞销的农产品运出田间地头、开展社区配送服务,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和城乡居民“买难”问题。疫情防控期间,累计供应蔬菜22000吨、水果1318吨、肉禽蛋1260吨、乳制品905吨、米面粮油1066吨,为全市抗疫保供贡献供销力量。

深化乡村赋能工程,应突出重点工作

一、打造乡村赋能多样化服务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手段,以四社共建为抓手,有效激发和释放农户、政府、镇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发挥供销社线下实体网络优势,抓好商品组织和仓储物流配送,把线下网点的日用消费品、生鲜农产品销售嫁接到网上,同时拓展社区配送、餐饮、乡村旅游等多种形式的生活服务,努力打造供销乡村赋能多样化服务平台,推动构建线上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营销与线下真实体验、品牌信誉、物流配送相融合的供销合作社新型经营服务网络。

二、做强乡村赋能服务品牌。联合农产品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主体,整合当地农产品资源,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组织化水平,根据农产品的不同特点开发网络适销的品种。加强农产品电商的品牌建设,整合地方名优特农产品名录,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打造拳头产品,尽快形成供销合作社乡村赋能品牌集群,提高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强化乡村赋能工程线下支撑。从提高物流配送速度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入手,逐渐完善农产品产地预冷、全程冷链运输、社区终端配送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从农产品生产基地到餐桌的全程专业化冷链物流配送网络。要利用现有农村物流和商业网点,加强与社会快递企业在资本、业务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建立县级物流服务中心、乡镇物流站和村级电商服务点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围绕破解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物流配送的规模效益,降低配送成本,为乡村赋能工程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线下物流支撑。

四、拓展乡村赋能影响力。推进乡村赋能平台与扶贫工作重点村消费扶贫服务社、消费扶贫专柜、专区等扶贫网点的深入融合,对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推介,加大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乡村赋能服务品牌的影响力,拓展乡村赋能服务路径,健全带贫减贫长效工作机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深化乡村赋能工程,应加大三个力度

一、加大推广力度。乡村赋能工程是贯彻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一次创新探索,是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升村集体经济和农户赋能为目的,要以产品供应化和渠道多元化为两大抓手,有效激发和释放农户、政府、镇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进而快速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涉农财政资金给予扶持,加大对平台建设、品牌创建、门店改造、设备购置、冷链物流、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确保乡村赋能工程实施成效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三、加大组织引领力度。联合成立乡村赋能工程推进工作专班,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谋划乡村赋能工程建设,形成政府支持、多方参与、部门联动的协调推进机制,为乡村赋能工程营造良好氛围。

(作者为潍坊市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

猜你喜欢

安丘供销农户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山东安丘仓方早生桃生产管理技术探讨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我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供销合作社:精准施策发力“十三五”
安丘蜜桃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主人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