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变”不离其“宗”

2020-06-03孙钱斌

齐鲁周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七十二变漫画历史

孙钱斌

《看我巾帼战“疫”七十二变》,李强/绘,姚建编。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以漫画的形式来记录庚子年初这段抗击疫情的历史,又是从女性的角度着墨,实在是非常独特的。所以,当这本书的著者嘱我写序的时候,我并无犹豫,就应承下来了。

待当真正提笔,又颇费踌躇。思量再三,便以万“变”不离其“宗”为题,算是对书名的呼应。“变”是外化于行的角色担当,“宗”则是内化于心的信念精神。

战“疫”是一场人民战争。有人说,这场战争留下了两个独特的印记,一是中国女性的高光表现,二是年轻一代的闪亮登场。

在逆行湖北、武汉的四万余名医护人员中,女性占到三分之二;其中数量庞大的护士群体,绝大部分又是“90后”甚至“00后”的青年女性。

《看我巾帼战“疫”七十二变》传神刻画了中国女性在疫情防控前后方的多元角色、多种战位,她们“变身”白衣战士、社区工作者、执法人员、志愿者、记者……是中国抗疫故事当之无愧的女主角。

毫无疑问,中国女性是这段大历史的伟大支点。她们的贡献和精神值得被珍藏、被珍惜。为她们留影,为历史留痕,是新闻人、漫画人的责任。

人是最生动的历史,记录历史,最重要的是记录人。中国女性事不避难、义无反顾的身影因为这本书的出版被永久定格,成为历史底稿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站起来”的中国女性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国家有大事,女性有担当。这既是共和国女性的奋斗史,也是她们的精神成长史。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是当代中国女性的精神谱系、价值坐标。“四自”精神离不开半边天思想的熏陶、男女平等政策的护佑,更是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铸就。

在很大程度上,“四自”精神塑造了当代中国女性的精神气质,形成了属于中国女性的独特精神美学。中国女性的精神面貌以“四自”为标识,焕然一新,傲立世界。

在我的理解中,“四自”精神就是当代中国女性的“心学”,她们自尊于己、自信于心、自立于世、自强于外。藉由“四自”精神的锻造、淬炼,中国女性散发出强大的、迷人的内生力量,并投射到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在抗击疫情的危难时刻,中国女性中蕴藏的这股内生力量,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集聚和激发。无论是广大女医务工作者的救死扶伤、医者仁心,还是各条战线女同胞的忠诚履职、顽强拼搏,都是战“疫”的关键力量,熠熠生辉的高光时刻便由此而来。

溯源这段历史和其内在的逻辑,无非是向读者诸君阐释巾帼战“疫”背后的这种精神、这股力量,说明万“变”不离其“宗”之本质所在、本源所在。

漫画一向以诙谐、轻松见长,用来记录重大历史事件、描绘中国女性的精神肖像,这种探索需要极大的勇气。令我感佩的是,这本书的编者姚建先生、绘者李强先生用洗练的文字和简练的线条,生动而精准地再现了抗疫女性群体的风貌。

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三位驰援武汉的女院士李兰娟、陈薇、乔杰的描摹,似曾相识、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可谓“细微处见精神”,创作者的功力和用心可见一斑。

人类正在经历的这场与新冠病毒肺炎的抗争,必定是历史长河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与大历史同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贡献者、亲历者、见证者。

通过可读易读的绘本,牢记这段历史,感知这个国家,读懂这个民族,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男女平等意识和“四自”精神,其意义是多重的。

就让我们一起来致敬这些难忘的面孔、收藏这段难忘的历史吧,以漫画的名义。

然后,向着美好生活,再出发!

(作者為中国妇女报社总编辑,本文是作者为《看我巾帼战“疫”七十二变》作的序。)

猜你喜欢

七十二变漫画历史
看我七十二变
看氢七十二变
看我七十二变
新历史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看我七十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