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阅读”,风景这边独好

2020-06-03毛俊晖

阅读(教学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思考实践

毛俊晖

【摘要】阅读,丰富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知识,还有内在的修养。学生需要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经验来丰富内心世界,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本文从打造“真阅读”风景、夯实“真阅读”基石、搭建“真阅读”平台等方面,阐述农村小学“真阅读”校本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课外阅读   校本研究   实践   思考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真阅读”,就是追求课外阅读的氛围求真、课程求真、活动求真、考评求真,让阅读成为生活的常态,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其人文素养。

一、营造书香氛围,打造“真阅读”风景

1.打好“真阅读”底色。

移步换景,柳暗花明。步入校园,“行知楼”“行思楼”“行远楼”“行健楼”“行俭楼”错落有致,香樟大道、女贞围廊、百草园、枇杷园、银杏林、竹石苑相映成趣。紫薇迎宾,雪松亭亭,绿树红花间是劲峭秀美的“含英咀华”“开卷有益”文化石,以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诗文牌。古韵流香的“诗文匾”、别具匠心的“读书亭”、定期漂流的“诗文角”、争星升级的“诗文榜”、萦绕耳畔的“诗文曲”……整个校园流淌着诗情,充溢着诗意。

2.开辟“真阅读”专区。

室雅兰香,独具匠心。学校全面营造书香氛围,在“行远楼”一楼打造“图书阅览室”,建立开放借阅体系,让“藏书”变成“活书”。西侧开辟“书画赏读室”,“书画同源,笔墨有意”,欣赏名家名作,提升艺术修养。二楼书廊的打造,满足学生随停即阅的兴致。各功能室也各有思量:“绘本阅览室”迎合低年段学生的阅读喜好,“经典名著室”引领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文化盛宴,“诗文阅览室”引导学生吟诵经典诗文,提升人文素养。

3.创评“真阅读”班级。

有声有色,各具特色。学校统一配发读书笔记,充实图书角,灵动“诗文窗”,布设“诗文榜”,自绘“诗文本”,依据班级阅读环境、师生读书笔记、现场诵读展示等情况,每月评选“真阅读”书香班级。“小小朗读者”平台上有滋有味的诵读、“好书推介”手抄报、“寻书中挚友”阅读交流会、“我们的阅读”公开课……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二、开发校本课程,夯实“真阅读”基石

1.编印“真阅读”教材。

人手一册,多读多诵。目前市场上各种小学生读物琳琅满目,但并不都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不择而食,阅读质量不高。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为此,学校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开发了《含英咀华》诗文诵读校本教材低、中、高三册,遴选167篇融汇里下河水乡地域特点、乡土风情的精美诗文,分年级设定阅读量,人手一册,鼓励多读多诵。

2.开设“真阅读”课程。

让学引思,含英咀华。为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学校将课外阅读课程化,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指导课,积极实践阅读指导课堂模式:课前推介课——创设情境,展示书名;设置悬念,巧妙荐读;精选片段,初步感受;制订计划,课外阅读。读中交流课——回顾书本,畅谈收获;提出困惑,质疑问难;精选话题,深入指导;总结收获,激励再读。读后汇报课——创设情境,揭示主题;自主展示,适时评议;多元评价,拓展延伸。探索群文教学研究,以议题学习为任务驱动,通过多文本比、对、读、议,实现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的目标。

3.施行“真阅读”考级。

竞争驱动,日有所进。有竞争性的阅读考评,才能激励学生的持续性阅读。成立班级考级委员会、年级考级导师组、校级考级领导组,实施阶梯式的过关、考核等。从一年级开始,依次设1~12级,各年级考级导师依据对应的必背古诗篇目、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建立考级题库。考级试题总分为100分,考级内容为:语文课堂学习评价(10%)、必背古诗诵读情况(10%)、读书笔记书写情况(10%)、考级试题完成情况(70%)。85分以上为“优秀”,60~84分为“合格”,并建立补考制度。对某一学段内每次考级均达到“优秀”的学生,学校予以表彰奖励,考级成绩记入学生学期素质发展报告单。

三、创设多元活动,搭建“真阅读”平台

1.开展“真阅读”活动。

家校联动,全员参与。每年五月,学校都会开展“好书漂流”活动,让家庭书柜、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流动”起来。各班举行“我是小小朗读者”的竞赛活动,以朗读之美展现书香之韵,倡导人人参与,以情发声,让更多的学生感受朗读魅力,爱上阅读。学校还利用橱窗、展板、校报、校园网等展示阅读成果,为师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2.建立“真阅读”社团。

名师引领,厚积薄发。学校依托“小雨点”文学社成立“小书虫”俱乐部,聘请儿童文学报刊编辑、作协会员、作文名师执导,定期活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演诗文、唱诗文、画诗文,排练《人之初》太极球百人诗文操;“散学归来早,染香芳草地”——抄诗文、记笔记、练书法、写诗文、发表文学作品……学生们享受着阅读和写作的快乐。

3.培育“真阅读”师资。

以读促教,且行且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來。”身居教学第一线,教师理应成为学生心目中一本活生生的大书、好书。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读书沙龙,推介美文,交流感悟,现场诵读展示。每逢读书节,学校都会邀请名家进校园,举办“名家论坛”,菁菁校园,留下了诸多儿童文学作家、特级教师和国家一级播音员等名家名师的足迹。

阅读是一项令人振奋的活动,它总是能够让奇迹发生。我们最希望的,不是学生阅读教师准备好的书,而是能够进行持续不断、周而复始的阅读循环。不管是攀援在书山里,还是行读在云水间,池柳影摇书,窗竹风翻墨,风景这边独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五烈镇廉贻小学)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思考实践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