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断35 kV并联电容器重燃过电压的限制措施
2020-06-03姜建平李猷民王贺磊武守远
姜建平,李猷民,王贺磊,武守远
(1.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8)(2.北京中电泰瑞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96)
超、特高压电网具有输送潮流大、线路充电功率大的特点,但随着运行方式的改变及电力负荷的波动,系统电压常出现较大范围波动。作为重要的无功调节手段,超、特高压变电站一般在变压器的低压侧装设无功补偿装置,即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在断路器合闸投入并联电容器组、电抗器组时,将会产生合闸涌流和过电压;而在断路器分闸时,由于断路器的重燃(包括复燃和重击穿)及电抗器的截流现象,也会产生幅值较高的过电压[1-2]。上述过电压可能造成电容器、电抗器绝缘的击穿,此外在断路器开断过程以及关合中的预击穿过程中,频繁的触头烧蚀会影响其使用寿命,一旦超出寿命范围,将更容易发生重燃现象。
早期用多油断路器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投入、切除操作时,可能造成断路器触头重燃多达六、七次之多;真空断路器在执行此类操作时也存在较为突出的重燃问题[3]。目前大量使用的SF6断路器,长时间使用后其电气性能会有所下降,同样存在重燃的隐患[4-5]。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断路器发生重燃,限制重燃过电压,对于保护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可知,对于并联电抗器的截流和重燃过电压问题,可采用避雷器或阻容吸收装置等进行限制[6-9]。与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s, MOA)类似的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etal oxide varistor, MOV),在串联补偿电容的过电压保护方面得到了较多的应用[10]。此外,选相控制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入和切除[11-13],其中在开断并联电容器组时,可通过控制断路器分闸时刻,确保适当的燃弧时间以避免发生重燃现象。但该最佳燃弧时间获取难度较大,且断路器动作精度对其应用效果影响较大。
考虑现有重燃过电压限制措施的优点和不足,本文在分析重燃过电压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两种新型过电压限制措施。
1 开断35 kV并联电容器的重燃过电压
在开断电容器组时,如不发生断路器的重燃,则不会形成高幅值的过电压;而当电弧电流过零、电弧自行熄灭后,弧隙如发生重燃,将使电容器上出现较高的过电压。大量文献对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1],这里仅给出研究结果。分别考虑三相断路器正常开断,以及一相开断后其余一相或两相不能正常开断的情况,经理论分析得到各相最大恢复电压,见表1。
表1 不同情况下断路器恢复电压的最大值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恢复电压的计算仅考虑了发生第一次重燃之前的恢复电压,并未考虑已发生重燃并再次灭弧后的恢复电压。例如三相正常断开后,首先开断相发生重燃,将引起另外两相恢复电压的变化,其中一相将承受较高恢复电压并可能发生重燃,即出现两相同时重燃的情况。类似情况较为复杂,可通过仿真计算进行分析。考虑从某500 kV变电站的35 kV母线切除1组60 MVar的三相电容器组,仿真结果如图1所示。可见,若A相先断开,则在B、C相完成开断后,A相将承受约2 pu的恢复电压,若此时A相发生重击穿,则C相承受的恢复电压将增大至4 pu左右,可能发生两相重击穿;类似的多次重击穿可能引发逐级升高的过电压现象。
图1 三相正常开断、两相重燃过程仿真波形
对于并联电容器投切时的过电压,常用的限制措施为在电容高压端与地之间装设避雷器,此时多次重燃的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可见电容器承受的过电压可限制在4 pu的标准推荐值以下。然而,该措施对于断路器恢复电压的限制作用不大,为探索更有效的重击穿预防措施,后文针对两种新型限制措施开展研究,包括金属氧化物限压器和电力电子阻尼型限压装置。
2 金属氧化物限压器
与MOA类似, MOV也是利用非线性电阻的限压作用,一方面可直接减轻对设备绝缘的冲击,另一方面也能够限制断路器恢复电压,降低重燃的发生概率。从保护电容器的目标出发,将该限压器并联接于电容器两极之间。研究中,MOV的电压-电流特性(v-i)曲线沿用51 kV避雷器的电流序列,仅根据额定电压对电压序列进行折算。实际上,其电流序列反映的是限压阀片的并联数,其值越大,v-i曲线限压区间的斜率即等效电阻值越小,则限压效果越好,而避雷器能耗也越大。
图2 装设避雷器条件下发生两相重燃的仿真波形
2.1 过电压限制作用分析
设定MOV额定电压为42 kV,仿真分析3次重燃过程,相关波形如图3所示,其中电容器极间最高过电压为3.09 pu,电容器对地最高过电压为3.09 pu;而无限压措施时,最高过电压分别为3.89 pu和3.38 pu,其波形如图2所示。此外,断路器完成开断后,电容器的放电不会造成MOV的能耗持续性增大。在断路器完成开断(即0.536 s)时的能耗值为1 039 kJ,此后在约0.75 s时刻MOV电流衰减至0.1 A以下,相应的能耗值为1 268 kJ,而在约1.3 s时刻MOV电流衰减至1 mA以下,此时的能耗值为1 274 kJ。因此,在选定合适的MOV额定电压时,电容器的放电不会导致MOV能耗超限。
图3 采用MOV(额定电压42 kV)限制过电压仿真波形
2.2 参数设计
在设计MOV参数时,首先需根据系统电压等级和保护设备特点,选择合适的持续运行电压;其次应根据限压要求选择额定电压,这里一方面需合理选取阀片串联数以得到合适的残压值,另一方面需合理选取阀片并联数以增强限压效果;最后应校核其最大允许能耗值。
1)持续运行电压的选取。
由标准GB/T 50227—2017《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可知,电容器应能承受1.1倍长期工频过电压,且应计及串联电抗器接入引起电容器运行电压的升高。故电容器UC的运行电压计算公式为[6]:
(1)
式中:US为电容器所连接的母线运行电压,35 kV系统最高运行电压取值40.5 kV;S为电容器每相的串联段数;K为串抗率。根据式(1)计算得到的35 kV电容器极间最高运行电压典型值,其有效值为27.7 kV,峰值为39.2 kV。由于MOV与电容器并联,MOV持续运行电压应不低于电容器持续运行相电压,即27.7 kV。
2)额定电压的选取方法。
MOV额定电压的取值与其1 mA直流参考电压(也称动作电压)相关。为防止正常运行电压下MOV频繁动作,应考虑一定裕度,即将1 mA直流参考电压取值为电容器运行相电压峰值(39.2 kV)的1.4倍,即54.9 kV。因此,对基于51 kV避雷器的1 mA直流参考电压(73 kV)进行折算,得到MOV额定电压的最低取值为39 kV。
3)额定电压及最大允许能耗的获取。
考虑不同额定电压,仿真分析MOV对过电压的抑制作用,并计算相应的能耗,从而确定最优的额定电压及最大允许能耗值。这里给出2~3次重燃条件下的结果,如图4所示,研究中未考虑恢复电压的不同对于重燃发生次数的影响。
由图4可见,两种工况下的过电压限制效果无明显差别,但重燃次数越多,MOV的能耗越大。此外,表2给出了2次重燃过程的过电压及MOV能耗。表中重燃类型A为三相正常开断时两相发生重燃,类型B为一相拒断时单相发生重燃,类型C为两相拒断时单相发生重燃。加粗数值为综合各种重燃情况下的最大过电压及能耗。
如考虑断路器发生2次以内的重燃,采用表中所列额定电压的MOV,均可将电容器的相对地和极间过电压限制在4 pu以内;采用额定电压低于36 kV的MOV,可将电容器的相对地和极间过电压限制在3 pu以内,恢复电压限制在5.55 pu以内;采用额定电压高于33 kV的MOV,计算的最大能耗可限制在1.4 MJ以内。
图4 不同MOV额定电压下的重燃过电压
3 电力电子阻尼限压器
这里提出的电力电子阻尼限压器(简称阻尼限压器),同样是并联接于电容器两极间,其主要原理是在断路器分闸后,利用该并联支路对电容器进行快速放电,从而限制电容器过电压及断路器恢复电压,降低重燃的发生概率。其基本拓扑结构如图5所示,由于电力电子器件工作于低电压等级,需采用变压器进行连接;其二次侧为阻尼回路,包含阻尼电阻R1、阻尼电感L1(非必需)。正常运行时其二次侧开路;而在开断并联电容器组时,触发晶闸管导通,将阻尼回路接入电容器两端,对其进行快速放电。为提高放电速度,需采用低漏抗率的变压器,在电抗值不足时再考虑增加阻尼电感L1。该限压器在正常运行时功耗很小,阻尼回路仅需要较小的容量,即可实现限制重燃过电压的作用。
表2 不同额定电压MOV的限压效果及能耗对比
图5 电力电子阻尼限压器的拓扑示意图
3.1 过电压限制作用分析
首先仿真分析阻尼限压器对重燃过电压的限制作用。限压器的变压器容量为3 MVA,变比为28∶1,漏抗率为6%,阻尼电阻取值为0.013 Ω,未考虑增加阻尼电感。假定发生3次重燃现象,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其中电容器极间最高过电压为1.29 pu,电容器对地最高过电压为1.40 pu;而不采用限压措施时最高过电压分别为3.89 pu和3.38 pu。实际上在该限压器作用下,发生后续2次重燃的概率很小。
图6 采用阻尼限压器的仿真波形
3.2 参数设计
图5所示阻尼电阻的取值对过电压抑制效果具有较大影响,这里对不同阻尼电阻取值下的过电压水平进行计算,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不同阻尼电阻参数下计算的重燃过电压
由图可知,阻尼电阻越小,电容电压泄放速度越快,过电压限制效果越好,但晶闸管流过的电流则越大。应综合考虑过电压限制效果和晶闸管通流限值,以确定合适的阻尼电阻值。
4 结论
本文针对35 kV并联电容器开断时的重燃过电压问题,研究了并联MOV型限压器和电力电子阻尼型限压器两种过电压限制措施,主要结论包括:
1)现有避雷器可将电容器承受的过电压限制在标准允许范围,但对断路器恢复电压的限制作用不大,因而在预防重击穿方面效果有限。
2)在电容器极间加装并联MOV可有效限制电容器极间过电压、避免发生多次重燃现象。应结合限压效果和MOV能耗两方面要求,合理设计MOV参数。
3)在电容器两端并联电力电子阻尼限压器,通过快速泄放电容器电压,可有效降低电容器的过电压和断路器的恢复电压,既直接保护了相关设备,又降低了重燃的概率。在选取限压器参数时,应综合考虑过电压限制效果和电力电子器件的通流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