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瓷贴面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06-03徐荣辉俞星廖旅生

江西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切角贴面前牙

徐荣辉,俞星,廖旅生

(1.江西省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口腔科;2.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卫生院口腔科,新余 338000)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前牙美容修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确保口腔修复效果的基础上保障面部美观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几年,随着口腔修复技术及修复材料的不断发展,口腔美容修复效果越来越好,但不同的修复方式效果仍有一定差异[1]。瓷贴面在前牙修复中效果明确,牙体预备量小,不良反应少,且材料生物相容性好,耐腐蚀性强[2]。我院在口腔修复中使用瓷贴面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临床优势进行分析,以期为口腔修复研究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 2017 年 10 月-2018 年 10 月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70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每组35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为25-60 岁,平均年龄为(38.12±6.33)岁;修复类型:前牙切角缺损修复10例,前牙缺损修复12 例,氟斑牙修复13 例。对照组男 19 例,女 16 例;年龄为 25~60 岁,平均年龄为(38.27±6.41)岁;修复类型:前牙切角缺损修复11例、前牙缺损修复11 例,氟斑牙修复13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口腔影像学检查明确牙槽骨无吸收情况; 牙周组织健康且牙齿无松动;符合口腔修复适应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牙髓病变或其他口腔疾病者;有口腔手术史者;有免疫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有精神疾病或中途失访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先进行牙体预备:牙体预备厚度为0.5-0.8mm,磨出指示沟,之后对前牙牙槽组织神经进行局部麻醉,再对唇面釉质磨除0.5-0.8mm,保持龈的边缘与颈边缘平齐。若为变色牙或牙颈部釉质有缺损则牙预备至龈下0.5mm。

对照组患者行全瓷冠修复治疗:利用比色板比色,使用聚醚橡胶取模,准备超硬石膏在实验室制作全瓷冠,经患者试戴后进行微调,无不适感即可用树脂粘接剂进行粘接。

观察组患者行瓷贴面修复治疗:利用比色板比色,先选牙本质颜色,再选瓷贴面颜色,可选择亮度稍高一些、色度稍暗一些,以便后期修改。排龈后使用聚醚橡胶取模,准备超硬石膏在实验室制作瓷贴面,厚度为0.5-1.0mm。经患者试戴后进行微调,无不适感进行黏固处理。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随访12 个月期间不良反应(牙龈反应、术后敏感、继发龋)情况。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3]:优:修复体形态完整,与周围牙齿及软组织贴合良好,轮廓正常,颜色与正常牙齿一致;良:修复体形态完整,与周围牙齿及软组织贴合,但略有缝隙,颜色接近正常牙齿;差:修复体形态异常或出现脱落、损坏、崩折,与周围牙齿及软组织贴合较差或有明显色差。

不良反应评价:包括牙龈反应、术后敏感、继发龋,牙龈反应主要是指牙龈炎,术后敏感指的是受到冷、热、酸、甜和机械性作用(摩擦,咬硬物)的刺激时,牙齿会突然产生酸痛感觉,或一闪而过,或短暂持续的症状,继发龋指的是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再次发生龋病的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中的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使用SPSS 19.0 进行数据处理,两个独立样本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3 讨论

前牙切角缺损、前牙缺损、氟斑牙等是常见的口腔问题,随着国内牙科技术的发展,瓷贴面修复逐渐在口腔修复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是近几年新粘合剂的出现以及磷酸处理牙釉质、氢氟酸酸蚀瓷贴片面的粘结面、硅烷偶联剂的使用等技术有效提高了贴面的粘结能力,提升了口腔修复效果。国内部分研究报道也指出,瓷贴面修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疗程短、耐磨性强、牙齿美观性好、颜色稳定、生物相容型强等优点,可在最少量磨除牙体组织和最大限度保留牙体组织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口腔修复结果,适用于变色牙、牙体缺损、前牙间隙、釉质缺损等情况[4,5]。张丽等[6]的研究报道也指出,瓷贴面在轻、中度染色前牙和变色前牙、切角缺损前牙等口腔修复中有良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唇向错位前突牙、牙间间隙过大以及缺乏足够的粘接牙面等情况下无法进行瓷贴面修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可见瓷贴面修复在修复效果和美容效果方面更具临床优势,获得了患者的认可。而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可见瓷贴面修复由于避免了对牙髓、牙龈的不良刺激,组织相容性更佳,因此不良反应更少。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多数患者对瓷贴面修复的舒适度认可度较高,认为术后口腔内并未出现明显的异物感,与舌、牙齿等的协调性良好,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并未出现传统金属烤瓷牙易出现的牙龈变色现象,美观效果也令人满意。另外,笔者也对瓷贴面修复的术后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以做好术后不良反应的防控工作: ⑴瓷贴面属于脆性补充物质,术后需注意避免咀嚼坚硬性或粘性较强的食物,从而避免瓷贴面折断或崩瓷;⑵做好口腔清洁,以预防牙龈炎等常见口腔问题,维持口腔修复体的形态良好[7,8]。

综上所述,瓷贴面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全瓷冠修复,且不良反应更少,可作为优选修复方案。

猜你喜欢

切角贴面前牙
螺旋水冷壁切角散管安装焊接施工工艺研究
基于仿真计算下墩系梁增设切角对泵站进水塔结构抗震特性影响分析研究
某压气机第一级转子叶片切角对气动性能的影响
关于某综合楼外墙贴面砖脱落原因的探讨
英国贴面礼,分寸不好拿捏
浅议前牙死髓变色美容治疗的初步探讨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缘切角缺损的治疗效果
二氧化锆烤瓷冠桥修复体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