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主导的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症状的影响

2020-06-03张秋红穆莉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量表

张秋红,穆莉莉

(北京市昌平区精神卫生保健院,北京 1022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有调查显示,我国精神疾病患者中,50%左右为精神分裂症[1]。随着当前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时,一方面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减少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还需针对患者的心理、社会等功能进行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所以,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一方面,护士干预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徐次兰等[2]报道显示,开放式管理模式可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袁勤等[3]研究显示,个体服务计划社康管理模式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以及自知力。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护士主导的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精神症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8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对比[n(%)]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年龄≥18岁;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编码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病情稳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家属或患者自愿配合医务人员的指导和安排。

1.2.2 排除标准

严重慢性疾病者;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躯体残疾者;孕妇、哺乳期妇女;语言交流障碍;吸毒或药物依赖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对症给予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传统的康复管理,研究组采取护士主导的管理模式进行康复训练,方法如下:(1)服药康复训练:由研究组指派具有本科室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2名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服药的康复训练,包括记药名、剂量、服药时间等,使患者自我服药管理能力提升,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2)日常生活康复训练:由2名主管护士1名负责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另一名护士负责采取“一对一”模式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辅助训练。小组活动2次/周,20~30 min/次。内容包括:饮食、洗漱、理财、作息及安全等,共8项。在训练过程中如发现患者存在其他问题,应作好记录并及时指导纠正。(3)人际关系康复训练:由研究者邀请康复科护士采取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训练,每次活动时间60 min,2次/周,共进行康复训练8次。内容包括:倾听、表达积极的感受、发起并维持对话、拒绝要求等,共8项。(4)体能康复训练:此项训练也邀请康复科护士协同本科室主管护士进行,在体能训练前应首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填写体能康复训练告知书。本活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包括常规训练:每日广播体操或健身操、慢跑或快走等;专项训练:参加体育小组的意义、有氧运动、踢毽子、跳绳、健身车、出院后如何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等,2次/周,共8次。两组病人分别在入组时、干预后3个月进行评定。

1.4 效果评价

1.4.1 精神症状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4]测评其精神症状,共计30项,其中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各7条,一般精神病理症状16条,每个症状条目均从无症状到极严重,按1~7级评分,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1.4.2 生活质量

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该量表共计8个维度,36个条目。分别为: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共各个维度得分为0~100,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精神症状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得分以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各项得分均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精神症状的比较(±s,分)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精神症状的比较(±s,分)

注:t1 P1为干预后评分比较

分组 时间 阳性症状分 阴性症状分 一般病理分 总分对照组 干预前 29.62±4.71 26.07±4.62 20.42±3.95 56.83±7.63干预3个月后 17.03±3.19 19.11±3.44 16.88±2.18 48.22±5.34 t 6.152 3.762 2.877 4.384 P<0.05 <0.05 <0.05 <0.05试验组 干预前 29.51±4.82 26.15±4.43 21.21±3.82 56.71±7.85干预3个月后 10.07±2.42 11.27±2.37 10.95±1.78 37.64±4.02 t 8.893 6.257 5.324 8.546 P<0.05 <0.05 <0.05 <0.05 t1 3.255 3.426 3.172 5.116 p1 <0.05 <0.05 <0.05 <0.05

2.2 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功能项目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组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SF-36量表功能项目评价比较(±s,分)

表3 SF-36量表功能项目评价比较(±s,分)

项目 干预前 t P 干预后 t P对照组 研究组 对照组 研究组总体健康 52.72±9.64 52.94±9.51 0.515 >0.05 56.34±10.8166.27±13.17 5.034 <0.05生理功能 69.92±13.1671.03±13.64 0.293 >0.05 74.35±15.1680.07±18.24 7.822 <0.05躯体疼痛 52.81±16.8253.17±16.28 0.604 >0.05 59.62±18.2279.32±20.64 5.117 <0.05生理角色限制 29.34±7.96 30.05±7.23 0.419 >0.05 41.27±10.6854.15±15.42 6.354 <0.05活力 56.02±10.8255.93±10.57 0.492 >0.05 59.27±11.1767.07±14.67 9.217 <0.05社会功能 52.27±15.8252.34±15.16 0.824 >0.05 55.91±17.6863.62±19.51 9.072 <0.05情感角色限制 52.07±19.3752.42±18.95 0.941 >0.05 58.67±21.0771.05±23.82 6.571 <0.05心理健康 64.64±15.8764.93±15.24 0.496 >0.05 69.28±17.5578.27±19.47 4.844 <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治愈困难,且该病患者与社会脱节严重,与人不善交往,生活单调、孤僻,影响了患者康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5-6]。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护士主导的管理模式后,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SF-36各项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护士为主导的康复训练管理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采用护士主导的管理模式后,从服药训练、日常生活训练、人际关系训练以及体能训练四个方面进行了康复指导,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同时促进患者社交能力的提升,而体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增加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活动量[7],从而有效促进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通过进一步回顾分析可知,精神症状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严重损害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护士主导的管理模式后,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病人的PANSS量表中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士主导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精神状态有显著改善作用。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采取护士为主导的康复训练后,有效促进了患者自我照顾能力,进一步稳定了病情,从而护士还从社会心理方面入手,促进了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情况的改善,从而更有效地改善精神精神症状[8]。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无可避免,而采用护士主导的康复训练管理模式,对患者精神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同时可提升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量表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