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心理干预结合功能锻炼在手外伤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预后影响

2020-06-03余春仪

关键词:手部个体化外伤

余春仪

(台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200)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手部是没有处于良好的保护状态之中,同时又需要和各种物件、工具进行不间断的接触,在发生撞击、摔倒、危险工作意外时,人们的手最容易受伤,手部受伤的概率有增无减[1]。手外伤患者在进行康复护理中,往往会出现疼痛感,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术后手功能康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提升预后效果,为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本次研究主要以手外伤术后患者为中心,就心理干预结合个体化系统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01月~2019年09月收治的100例手外伤术后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4.64±5.34)岁;实验组有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4.38±5.64)岁。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和功能锻炼。

1.2.2 实验组

该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和个体化系统功能锻炼,根据手外伤的严重程度,是否有肌腱断裂、骨折等情况,因人而异制订个体化系统功能锻炼计划,开展锻炼:①加强心理干预:于术前为患者展开针对性健康宣教,主要包括手部外伤的相关知识、手术流程、相关注意事项等;多与患者交流沟通,舒缓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及时且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来的各项问题,主要包括手术效果以及手术费用等;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等[2];于术后相关医护人员需就手术结果向患者进行耐心讲解,加深患者对于手部功能恢复的认知。②个体化系统功能锻炼:无肌腱损伤和手指骨折患者,于术后1天给予患肢被动屈伸训练,将活动范围控制在5~10°,每次10 min,以患者手部耐受程度为依据,逐渐给予患者分指板、健身球以及橡筋网等锻炼;术后2-4周可给予患者主动或助动结合主动形式的锻炼;术后6~8周给予患者抗阻锻炼,在护士指导下进行手滚圆球等锻炼[3]。对于有肌腱损伤的患者,可给予单独指屈浅肌腱的练习方法:掌指关节处于伸直位,将近端指间关节固定,指导患者主动屈曲指间关节,保持远指关节功能位;指屈深肌腱的练习方法: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均处于伸直位,将远近端远指关节固定,指导患者主动屈曲远指关节。对于手指骨折的患者来说,需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固定处理,待拆除固定以后再逐步进行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应用TAM系统对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具体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级别,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5];评估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功能改善时间,时间越低代表护理效果越好;应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100分为满分,当分数小于60分时为不满意,当分数为60~80分时为基本满意,当分数大于80分时为满意,整体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进行t检验,用均数(x)、标准差(S)描述计量资料;进行x2检验,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当组间比较结果呈现出(P<0.05)时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者手功能改善时间

实验组患者手功能改善时间为(50.45±6.21)d低于对照组的(100.65±15.94)d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t=20.750,P=0.000)

2.3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手是人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应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器官,手部外伤会同时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6]。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会严重阻碍到手术的正常进行和预后效果的提升,不利于患者手部实际功能的恢复。

功能锻炼是手部外伤术后患者康复护理的基础,通过功能锻炼能够为患者手部功能的正常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加深患者对于康复锻炼的认知,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加强心理干预和个体化系统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维持乐观的心理状态;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使患者根据功能锻炼计划坚持从被动训练转换成主动训练;促进患者最大程度恢复手功能,防止手废用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手外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手外伤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加强心理干预和个体化系统功能锻炼能够促进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能够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手部个体化外伤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